|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79|回复: 31

【原创】京西古刹常乐寺[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7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h9 L8 V4 P6 m

京西古刹常乐寺

5 `8 H [7 |% L! V

 

/ e9 r3 q; E$ C* J0 m1 Q

fficeffice" /> 

2 N" N( o8 l4 X6 O5 {1 q

 

【原创】京西古刹常乐寺

【原创】京西古刹常乐寺

0 F* T3 p$ C+ w4 X7 ^4 O1 V

    从云岗向西,过了魏各庄,沿着洛平路向房山方向走,在青龙湖的北面就是常乐寺村。村名的起源不肖说,一定就是座落于村内的古刹——“常乐寺”了。

- m# x3 q( S9 ?7 L9 b0 |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拜访了这座村里古刹。在村口,向村民询问时,一位老大爷介绍道:“向北走,到第二个小桥向西,就是‘老庙’了……”顺着指向,开车也就五分钟,过了小桥就是真的进村了。再前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黄色石块堆砌而成的“城墙”,城门洞是拱形的青石镶边。到了门洞前仔细看,上方及两侧还嵌有石匾、石条。石匾上写的是“凤诏旌忠”四个字,两侧的石条上的字迹,却已经模糊不清了。从门里向西看,对面不远处,还有一个这样的“城门”,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小城池”的东门和西门吧。从门洞向上看,已是通天,貌似过去的城门也应该是个过街楼。门里的街上,有一棵三人才能环抱起来的古槐,据村里老乡说,他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先有寺后有村的历史,老槐树是最有资格的。

/ l! U, s# y0 d5 j3 {

穿过东门,两门之间便是常乐寺。红墙青瓦的山门殿在阳光下显得静谧而安详,一扇老木门倚在他的身后,任凭着岁月的冲刷。前殿则是新的,青砖对缝,门窗整齐,虽然还没有油饰,却也成就了规模。只是院子里面的野草没有打理,还能看出曾经荒芜的景象。再向后面就是大雄宝殿了,前后相比,大相径庭。宝殿虽能看出修缮的痕迹,但也是有门无窗,四壁斑驳。尽管殿内多有供奉,依然不能掩盖住曾经衰败的痕迹。台阶下面,零散的石碑湮没在杂草中;环顾四周,残破的围墙掩映在树丛里。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这里几经兴衰,见证了这座古刹的历史吧。

+ o6 _" _) I+ Z( b8 C' t* y

寺里只有西侧殿,同大雄宝殿一样,里面有佛像几尊,殿堂旧中见新,看去也是经过了一番修缮。而其对面,只有满目荒草,已经早就没有了殿宇的痕迹。一位身着僧衣的师傅看见我的到来,从殿里迎出来,双手合什,欢迎我的到访。通过攀谈,我得知,这位法号“坚松”的和尚是跟他的老师傅三年前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应一位">应一位ersonName>居士的邀请从山西五台山来到这里的,他们要在这里重修庙宇,延续香火。

2 P3 A+ z9 _, _" D3 s9 u" V/ O

坚松和尚讲到,常乐寺是辽金时代建造的,或许跟金兀术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明朝的高僧姚广孝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仿照城池的样子修建了三层的围墙,还在外围开挖了一条“护城河”。寺院的后面,应该是有个塔,叫“自来塔”,传说中的自来塔是一夜之间飞来的。但是塔早就没有了,只是在碑文中有记载。他说,寺的后面还有两座太监墓,是明朝后期的,跟寺的本身并没什么关系。现在依稀能看出来的瓮城与古寺的规模,还是那个曾经辅佐过皇帝的姚广孝老和尚的规划结果。

9 e3 i: Y8 E# h0 ^- L' w3 q% b

看着寺里那些新的砖瓦木料,坚松和尚还介绍说,这些建材都是他的老师傅——已经七十多岁的法通和尚自筹资金从五台山一车一车运过来的,还有那些佛像和香炉。来的时候,前殿已经荡然无存了,新殿也是才建起来不久。“我们好难啊……”从他的这句话说开来,我知道他们没有什么后续的资金,而且还没有宗教部门的正式手续……“要是这样修下去,还得十多年……”坚松和尚说。看着他惆怅而又坚定的目光,一股敬意让我不禁由然而生……

7 J; y% a1 c8 \8 D: A# Z

本想配合拍摄下来的镜头写篇考证文章来探究一下古刹的历史,但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发现众说纷纭,多是传说猜测,无从可考。倒是坚松和尚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和他的">和他的ersonName>老师傅让我想了许多,他们为什么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来重修庙宇呢?在五台山这个佛教圣地,他们可以吃斋唸佛,传经诵道,过着闲适的佛家生活。可是,在这里却是粗茶淡饭,辛苦劳顿,是实实在在的苦行僧。用我这个俗人的想法,若说要名份,就算重修了庙宇,他们师徒也不会像那些名寺高僧那样,得个政协委员之类的头衔罢。若说要利益,就算延续了香火,仅靠寥寥无几的香客,又能得到收入几许呢……这些显然都是那么不现实。然而,和尚师徒却是这样的做着。我想,这只能用他们对佛祖的真挚来解释了。

& w( Z& G+ D0 u# W, e" D- j

我知道,用我们俗人眼里的名与利去想他们,应该是对他们的不敬。但同时,我对他们却是由衷的敬仰,敬仰他们的超然与坚诚;敬仰他们的无畏与艰辛;敬仰他们的信念与追求……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y* t9 e3 D/ p2 p; R( [

 

9 l- r6 {# ?9 [: ]- H: H9 }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7 Z5 ^% j( o L I

 

2 P' y9 m+ F) g: i6 Z) |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y# i* I+ I: a) k

 

: H* ?9 `2 K3 u0 G7 R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H$ k# v. [/ U& ^

 

! G7 Z, ~+ U; Z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8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在修缮
发表于 2010-3-7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不错,很有艺术味道,不过有点太漂亮了,不是写实纪录,看不到寺庙的格局和真实情况;

* F0 t9 Z* u2 I M' Z7 H6 P8 U

 

8 j$ f1 t k: ]$ N4 H0 e

寺庙现状还是很不理想的;

+ H' R, p# @+ j5 s

 

# g. V i9 L% ~( r2 B) k

和尚们置办了香炉铁钟,铁缶,铜珈蓝菩萨,并且新殿竣工,看来也是下了些功夫的;

' T$ b P1 K' m" ?; o# t. b% k F3 Q

 

7 B# f; N+ N3 s0 l0 f, b. Q# m* @

希望这种民间的修缮很是艰难的,不知相关部门何时参与进来;

# U: i& e$ I4 }; W: w c8 K- d( l

 

( V x- {: ^- g9 `

也希望修缮不要破坏和打乱保存不错的独特的寺庙格局。

发表于 2010-3-7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我们前年去的,当时还没有修成这样,另外,太监墓旁边种菜的农民很不友好。

发表于 2010-3-7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庙修的很牵强,师傅们的精神可嘉,但是这庙规模太大,很多形制不清楚
发表于 2010-3-7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庙看着有点破竟然还有和尚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7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好制作,有太监墓的照片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14:27 , Processed in 1.23055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