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l$ @ H4 O9 u# [9 p
4 x) N4 l( m1 [2 d3 M/ B n, n( L
在金融街一片片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有这样一座不引人注目的盆景儿,它坐落在约2米高的平台之上,这就是武定侯胡同23号,在被称作北京最富奢繁华的金融街,它是那么的不起眼,在各大银行、写字楼,政协礼堂的衬托下,外人一定认为这是一座贫民窟,但有谁知道,这里曾经住过功名显赫的开国元勋?还曾经做过臭名昭著的孙大盗之外宅。 : h) N6 V. @) i2 ~
9 {6 J \4 d; [0 I6 _ 现今的武定大街,即是原来的武定侯胡同,据《北京名胜古迹辞典》介绍:武定侯胡同东起太平桥大街,西止阜成门南顺城街。明代称武定侯胡同,因明武定侯郭氏府第在此而得名,历经明、清、民国,于六十年代更名为武定胡同,先前已有网友介绍过这里,有保存还算完好的庭院及花园的遗迹。 ! J% k- ^. O. x# u5 h
% A0 A* e5 h' c* ?! S) i
一进23号的大门,左首边便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垂花门: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 x: S7 I1 L" ]0 ^" h
/ l. ], S3 z7 e' T) [* w 从垂花门往北,便是幽深的长廊,长廊一端有一屏门,是一进院的住户,大门紧闭,长廊往北直通二进院的看面墙, , f5 M: ]9 u2 ~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0 F3 t4 u7 s8 B$ G 到达长廊尽头,便是另一座南北朝向的垂花门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 k' x9 _1 p9 j" i$ U/ ]1 _; W. L
% s0 B9 N% p# A9 D" f0 e- ~9 _8 |# P 进得二院,里面保存十分完好,抄手游廊虽已倾颓,但整体结构依然完整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 f+ n# G2 K3 E8 h& S6 G 走出二院,住前院的大姨开始哄人了,我搭讪着往外走,直到门口,看我确实不像坏人,她也敞开了话匣子:23号能留到现在,一是仗其为军产,不像一般老百姓那样容易对付,二赖北面大乘胡同住着肖克将军,才没人敢大动干戈,但随着肖将军10月份与世长辞,恐怕这一地区是都保不住了,她也提到了这里曾经是明代的侯爷府,原有外部建筑现在被改造成了车库,现有的一进院本是侯爷府的正厅,二进院是侯爷的烟馆,我纳闷这烟草最早也是明代中叶才传入中国,明代开国元勋也抽烟?后来曾有军阀孙殿英在这里居住过(后经查阅资料,是孙的三姨太在此),住宅东侧还有花园遗迹。
+ ^2 O( G2 T' l
3 T5 e- I. Z8 f, }4 ]6 F 顺着她的指点,我从大门右行,见有山石堆砌,花草繁盛,中有一亭,重檐四角攒尖顶,造型十分精致,虽也摆脱不了住人的命运,但昔日风采尤可想像。 8 b y9 L. ?6 ?+ l6 g' h, V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9 f: F+ M* O+ ]* t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 f$ k: o% \( m' [' ]+ ^
) |% j) s ?3 @ ' z; w( a( \9 s8 t; h
正在欣赏之际,却发现两个小家伙正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我,心想今天又有拍照的来了,摆个姿势,给我俩也来一张吧。 / K; T1 P1 Q* J& n8 g# A# y' C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7 ^1 Z. [# c( O2 M( i" I) D1 g3 o: t* d
- [ G$ u) C' ?6 D4 { `- P0 n+ ? 两檐之间所饰冰裂纹格窗
[原创]昔日侯爷今何在?武定大街遗迹存—记武定胡同23号
4 T3 W# a& S t& T7 a- Y 回家后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据《明史.功臣表》记载,武定侯郭英,洪武十七年封。郭英,安徽凤阳人,和朱元璋是同乡,朱未称帝前,郭英侍随左右,值宿帐中,呼为郭四。其后身经百战,重伤遍一体,未曾以疾辞,是明朝开国功臣,因功封武定侯。洪武后期,大杀功臣,功臣百将侥幸得以善终的人数不多,郭英便是一个。但据历史记载,由于朱元璋定都南京,郭英并未在此居住过,及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郭英的后人,也迁到北京。其中一位名叫郭勋,袭爵以后,其府邸即在这里,胡同因此得名。明嘉靖年间,郭勋被世宗“大爱幸之”,破例进封为翊国公,加太师,一时权倾朝野。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都是他督工建成。这就不难解释23号住户所述侯爷的烟馆一事有可能属实了。
- ^ M; w) q2 ~1 U: G ( J. j2 {7 O, a$ v: y. r* a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多种说法不一, 《中国烟草溯源》大多数学者认为烟草最早于明万历年间(16世纪末)从菲律宾传入我国台湾,再到福建,广东。然而,八十年代初广西合浦县上窑明窑遗址发现三件明代瓷烟斗和一件压槌,压槌上刻有“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四月二十日造”。这些实物的发现表明,烟草在1549以前已经传入我国,如果结合武定23号住户的描述和如上列举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可能:烟草在中国发展流行于万历年间,但在嘉靖年间,上流社会已经开始有人享用这一外来物品了,但还未传入民间,成为国家的消费品和税收项目。恐怕只有当时权倾一时的世袭侯爷,才有资格享受吸烟的待遇吧。
U8 h' h% h. v* ~. R. l6 A4 C 我知道金融街的嘴是越张越大,这里终究不免是要拆掉的,这见证了至少600年历史的武定侯胡同最后一点信息,也将不复存在,也许从这里还能考证中国烟草的起源,至少可以把烟草传入中国的历史向前推几十年,也许这里还有不少孙大盗的藏宝图,而这些都将随着金融街黑洞似的扩张而片甲不留。
7 p. k6 Q6 J0 o. Z# ~3 x 2 _* n; ~/ w) b8 Q8 e: ?, e3 E% k6 J
当今的许多发达国家,或许有些历史不足百年,但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城市、街巷却数不胜数,因为他们知道,记住这些人,这些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这个城市的地图上,但在北京,在金融街,一条有着600年的胡同,却容不下一个武定侯,也许在决策者的眼里,这里真的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国际化大都市的“不和谐风景”,美国人不能没有华盛顿,荷兰和法国为了抢一个凡高争的不可开交,德国人随处可见贝多芬。然而我们却可以没有曹雪芹的17间半,没有蔡元培,林白水,孟端,广宁伯街,或许有一天,他们都将离我们而去。
; G3 C1 Y& I4 b6 @1 X
* Y; v, m! N5 {9 w8 o& W 今天,当我们的官方宣传网站赖以用金融街向世人展示“新北京”的建设成绩时,我却想起了网友“后海的鲨鱼”鼓励我的一句话:
. b0 T; p; L/ m5 Q2 U
: p8 q; J& T! a H% J “但我们坚信,多年之后,我们忍住伤痛记录下的东西,能让子孙后代知道,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在那些钢筋水泥、玻璃墙幕、大宽马路的底下,埋葬着一座拥有伟大灵魂的,天空之城一般的瑰丽的都市,她的名字,叫北京,她,永远是中国人心中的故乡。”
3 P( \' Y: L# K7 E 飞哥 % ]) G% v9 Z( j9 S
拍记于2008年11月2日、1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