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9|回复: 7

[原创]山西碛口[含1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0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碛(qi四声)口,去之前还真没听说过,还要感谢“老北京网”的网友们,是他们的介绍,使我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地方。到太原后和朋友说这次来山西玩主要就是去碛口。看来碛口旅游还没开发的太好,就连太原当地朋友知道那里的人也不多。问了N多个人才搞明白行车路线。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碛口,老天爷还算给我面子,天气不错,玩的那自然不错,没玩够,以后有时间争取再去一次,在那里住几天(住老乡家30元/天),感受一下古镇生活。不说了,上片子与大家分享。

, u0 i3 M: O8 Z% N4 r0 z7 W# ]8 V










我们花30元请的70多岁的当地老人做导游,知道的很多,很好的老人家

9 T) H# x& s) M* r0 `. G3 P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原创]山西碛口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
发表于 2010-1-10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黄河的一个渡口,是抗日战争期间扼守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地方.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0-1-10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碛口,李家山

6 T# W& f. n! P5 T* G G8 C

今年一定要去一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pukang在2010-1-10 17:10:00的发言:
: y6 V! i7 W8 Z$ P( }9 e5 ?

碛口,李家山

1 ~8 W- h, Y8 R

今年一定要去一趟

2 C' V+ P0 i7 Y: @* w( {5 i* h# T% e

值得一去的地方!在那里能住几天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0-2-25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片子好!积雪庐配图好!!
发表于 2010-2-25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录去年游记如下,强烈推荐各位前往一游:* k" m6 N6 x+ y2 ?

     碛口得名于大同碛,又称黄河二碛(壶口为一碛)。黄河到此还是上宽下窄,基岩下切,形成瀑布。同时湫水河注入,形成大片浅滩。碛,即沙石堆成的浅滩之意。上游运输货物的船只到此不能下行,只能舍舟登岸,将货物转陆路运往内地。内地的货物也是路运至此转水运。故使碛口镇十分繁华,号称“小都城”,有商号数百家。孔祥熙、大盛魁等大老板在此都有商号。由此带动附近的西湾、李家山、招贤、高家坪、孙家沟等村发展,作为仓储、家属居住、服务性作坊聚集地。现在最有旅游价值的有李家山、西湾、碛口镇、大同碛、麒麟滩等。

6 @) J9 z0 h! x. y0 M

     余等在湫水河口过麒麟桥,在碛口老街发现一旅游接待中心,推荐余等请一导游,不然不知道路,不明内涵。果然,幸请贾丽引导、解说,方知各景点奥秘。先李家山,是为绘画大师吴冠中从艺术角度的三大发现之一(余二为张家界、黄土高原),游后只能说“真真名不虚传”,有机会应该在此小住细品。村子整个为一凤凰状,头西北尾东南,房屋分布于两沟所分隔而成的两坡、一梁之上,一梁为凤身,两坡为左右翅膀,建筑古朴精美,但不豪华。次去西湾陈家大院,除资料所说外,窑洞、一出水房屋、两出水房屋顺坡分层建筑,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垂花门均有,还有拴马石、门墩等。即使被日寇烧毁的残垣,亦有文物价值。该村已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再看碛口,虽为商业之地,但与晋中各大院风格不尽相同,且更为古朴,已被评为世界百大纪念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除老街外,最可看的就是黑龙庙,从供奉的神祗有关公和赵公看,应接近道教。除资料所说,黑龙庙的位置也值得一提,即恰位于黄河与湫水河所夹的一点,形成“二龙戏珠”之势。庙的匾额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绘画家、医学家、“山西头脑”发明人傅山、傅青主先生所题。从黑龙庙可远望大同碛和麒麟滩。惜瀑布只能从陕西一侧看到,且河还过不去。麒麟滩为一片黄沙和彩石铺成,取自“麒麟送子”传说。在碛口午餐,推荐豆面抿尖获得认同,应好消化。有一道菜为“炒恶”,及至端上来才知是较硬的粉块,又长了知识。碛口北高家塔村为毛泽东东渡黄河登岸处,系一大片河滩,水浅无法游泳,应有纪念碑也未见。

7 Y+ Q j3 c. S' p0 e* H& [! b

     感觉导游十分敬业,且对余颇为敬佩。因为余随时与之交流,并对其所问“圐圙二字如何写?”能立即答出“四方八面”极为惊讶,表示这是第一次有游客答出。故回京后发去一些资料,并纠正其小谬。

* h$ w6 q7 g8 b! _

     关于导游词

! p. B0 o2 h+ ?7 k& [5 [

     据小贾同志说,导游词是统一的,有专人撰写。这很好。为了更为准确,提出以下个人建议:

+ ?/ ], a6 k5 z7 x% F: |5 a

    (一)两处解释的商榷

2 i* L$ {0 k7 {5 `/ a- b

    1.关于西湾古祠堂大门对联

& W! [. }" ]0 R

     小贾对“箕裘”的解释是对的,即簸箕和皮袍之意。在此借指祖先的事业与遗产。而“俎豆”之 俎 zǔ为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原指古代用于切割生肉并盛放熟肉的器具,兼有今天砧板和托盘的功能。豆 dòu 为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还是古代盛食品的一种器皿的名称。在这里“俎”和“豆”都是指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借指祭祀,崇奉。 重要的是不能把俎解释为摆放祭品的桌子。

) J* H2 S% g& \* Z7 X5 g8 }3 m$ @

     2.关于黑龙庙大门对联

7 N0 X% U7 U$ a

     “嶽”指山嶽。这是对的。“嶽”已简化为“岳”。但“岳”作为姓,如“岳飞”则从古到今没有繁简之分,一直写作“岳”。也就是说“岳”、“嶽”本是两个字,简化以后才成了一个字。因此在解释“嶽”字时不能说就是“岳飞的岳”,而应当说是“五岳的岳”才可。

. K7 T( A% L( O! ^9 |" _! Z

     (二)关于碛口和西湾的风水

y4 r! h2 G' j9 _

     这两地可以看作一地。因为在大地形上实为一体,从地图学角度这点距离也不算什么。风水讲究住宅(包括阳宅和阴宅)应该山环水绕,才能藏风聚气,以保兴旺发达和福荫子孙。这里风水绝佳在于:

% @. L6 T' `" P- |3 a0 |3 k; \. l

     山形

; v8 c3 O1 k: H, M% c8 W) y

    前有朝山和案山,后有靠山(或背山),左有左肩和左臂,右有右肩和右臂,完全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要求。结合实际,可以将湫水河口以南的黄河对岸山垣作为朝山,将湫水河口以北的黄河对岸山垣作为右肩和右臂,将湫水河与黄河所夹山垣(即李家山一带山垣)作为案山,以湫水河以东山垣作为左肩和左臂,以卧虎山为靠山。

" u+ y: B( y0 b* Z% s* M+ j

     水势

* s$ I* E( {' f5 b# @1 K

     风水还讲究水口,即两条以上河流汇合后从两山之间流走的那一点最佳。碛口和西湾就符合这一要求,尤其碛口。风水还指出,宅之西有水流,南北方向,通江河,吉;宅左右有长波,吉,儿孙福禄。结合实际,黄河与碛口、西湾的关系符合前者;黄河、湫水河与碛口、西湾的关系符合后者。

发表于 2010-2-25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我也曾经去过,画过不少那里的古民居,对面山上有一个李家山村,不知道你去了吗?那里的景色还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8 11:21 , Processed in 1.13595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