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4360|回复: 28

顺义插队记事:喝酒(再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6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3 x+ N& h/ F9 E

      在当时的农村,酒喝高了闹酒的事儿并不常见,自己个儿喝的主儿除非有烦心的事儿借酒浇愁,不然的话绝不会喝高了糟蹋酒。办事儿请人和办席的场合倒是酒管够,也有人闹酒,但主家儿心里有谱儿,不会让客人喝高了现眼搅局。一旦发现有客人说话开始颠三倒四,或者车轱辘话来回说,或者舌头捋不直了,脚底下拌了蒜了,就打发孩子上客人家去叫他的媳妇。那孩子也是大人教过的,会说话,进门儿先得说,二婶儿,您瞧瞧去吧,我二叔(读shou二声)犯困了,您给接家来睡吧。这媳妇就明戏了,不过还得问一句“是不是做(读zou四声)汤了”(指酒后呕吐),然后赶忙过去把当家的搀回来。

6 Q: k0 v% I. A# l4 B/ u

 

6 D% N3 J3 `$ Q7 G1 Q9 B8 H' B

    “打瓶儿”的人是按微醺的量买酒,除非哥儿几个憋坏想算计某人,否则也不会喝高,不过有一回我真看见“打瓶儿”的人喝高了。那天是中秋节,队上放了半天假,下午的时候,我闲着没事儿溜达到了队部,正赶上队里的几个车把式和喂牲口的“二迷糊”在一块儿“打瓶儿”,酒是八分一两的,酒菜就是从小铺买的几块月饼。那时候的月饼不像现在这么多品种,这么花哨的馅儿,他们买的月饼是“自来红”,馅儿不过就是白糖加点儿青红丝。

- {, Q$ S9 F4 l0 C2 O

 

5 K1 p" D& n0 U7 e2 P) m

     我到的时候,一个外号叫“小怪物”的已经喝高了,此人得了这么个外号是因为他身量矮,大概超不过一米六零去。“小怪物”那年四十出头儿,常年赶车,见多识广且极有心计,他平时并不爱说话,那天是遭了别人的算计,听说喝了得有八两。进门来就见“小怪物”手里拿着他那杆“京八寸”,正挨着个地数落着屋里人的不是,跟我一块儿到场的还有副队长怀敏,“小怪物”一见怀敏,那话茬儿就奔他去了,开始往外抖落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什么队长们多吃多占了吧,什么队上哪天给他媳妇的工分记错了吧,怀敏听到这些就是笑笑,说不跟你这喝高了的人置气。这以后“小怪物”可就有点儿“蹬鼻子上脸”,依疯撒邪了,他开始往外抖落怀敏跟村里某某女人不干不净的事儿,这么一来就招翻儿了怀敏,把他说得红头涨脸的,随手抄起炕条帚就奔“小怪物”抡了过去,众人一看不好,赶忙劝住怀敏,把他生拉硬拽地弄出了队部。

. V! g6 k5 h1 ~: x

 

" _9 E, }# _+ {; A1 W

      再看那“小怪物”就开始不论秧子了,站在地上指着窗户外面骂上了怀敏的祖宗八辈并捎带着旁系血亲,后来大概是觉着个儿矮不够气派,又窜上了凳子,后来又上了炕,再后来又上了炕桌,一脚把桌上的半块儿剩月饼跺得粉碎。大家伙儿一看怎么劝都不成,反正怀敏已经回家了,就由着他骂。“小怪物”就这么骂了足足有半个钟头,而后站在炕桌上开始摇晃,那个人高马大外号叫“大头”的车把式见状,说了声“酒上头了”,顺手就抄起“小怪物”的双腿,两膀一叫劲,就把他的上半身伸到了窗户外面,腾出左手在他后背上拍了几巴掌,就见“小怪物”嗓子眼儿干嗽几声,顷刻之间就翻江倒海般地做开了“汤”。等“汤”做完了他媳妇赶到队部的时候,他已经四仰八叉地在炕上打开了呼噜。

7 u! [5 U1 m: Z! q3 `! E( `! Z

 

' B1 w# E3 m: a: `6 t

      就因为这么个茬儿,“小怪物”和怀敏结下了仇,听说要不是“小怪物”的本家哥哥在公社当着副书记,他那个车把式早就干不成了。直到前年“小怪物”作古,他们俩人儿都没再过过话儿。看来酒是个好东西,但要是照这么喝,还是不喝为好。(完)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瓶儿”,似应为“打平儿”即是平均,均摊的意思。
发表于 2009-12-8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您的文章,非常喜欢,很有生活。

( I" k4 k7 x q" F& q) q

我也插队过,主要的活计跟车,酒在那个岁月是好东西,记得冬天往通县县城造纸厂送麦秸,那也算出差啊,好象一天补助四毛八,干完活卸完车,到饭馆和车把式要上半斤酒,四,五个菜,必要的一道菜是焦溜肉片,解谗。足撮一顿,酒足饭饱后,再往回赶路, 路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大车信马由缰的回了村。

6 n% n9 v, ^/ O- b) o; D4 ^$ K9 A0 L

出一趟差感觉象过年一样!

, j2 ]4 N5 ]& q3 g" |0 e

四毛八出差费不够,自己再搭一块多.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忠臣”

谢您了。您要是过了40,这喝酒还真得悠着点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我知道了”

这位爷,您这么一说,我觉得您说的有道理啊,不过那个时候没研究过这些,因为都喝散装酒,那酒要用自己带的瓶子装,我想是不是这词是从那里来的?
发表于 2009-12-6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我已经老了”

哈哈,跟您这么说吧,这路事儿只要有人这种动物存在,到那朝那代都有,您瞧现在这世道是这样吧,当官儿的都兴这个,其实那会儿一样。因为这里面都有个等价交换的内涵,人家那媳妇不能白让你当队长的“弄”,你得给人家好处,多记几个工分啊,派点儿轻活儿啊,队上分东西的时候多分点儿啊。我不知道别处如何,在我们那儿,这路事儿只要那娘们儿的爷们儿不言语,就没人深究。要说办这事儿的条件,那可是当时城里人比不了的,都是一家一户的住着,各家儿的房子又有一定距离,队长把那爷们儿打发出去拉脚,挖河或者派到口外买牲口,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那还不是关起门来由着性儿地折腾。就是没这条件,等青纱帐一起,也能钻棒子地“野合”啊。说是这么说,我可不能写,别让网管把我帖子删了。您说是吧,哈哈。

发表于 2009-12-6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6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一直关注您的文章,写的 真不错,那段回忆更加珍贵,我也好喝口儿,尤其是聊开了,那酒就更助兴了,不过看了您最后的话,还真得注意了,呵呵,因为喝酒也耽误过事儿,期待您下面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12-8 14:52:00的发言:
u* k( n7 `4 p# }

拜读您的文章,非常喜欢,很有生活。

6 L; J% ]! k) s2 S5 |! p* _# Q& m9 J

我也插队过,主要的活计跟车,酒在那个岁月是好东西,记得冬天往通县县城造纸厂送麦秸,那也算出差啊,好象一天补助四毛八,干完活卸完车,到饭馆和车把式要上半斤酒,四,五个菜,必要的一道菜是焦溜肉片,解谗。足撮一顿,酒足饭饱后,再往回赶路, 路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大车信马由缰的回了村。

& |/ N& D9 O; i: B3 N/ J0 l9 {# a) u

出一趟差感觉象过年一样!

$ l4 s: q L+ ]( r9 @

四毛八出差费不够,自己再搭一块多.

0 T( x# ^$ q A6 _

花爷,您这段子有趣啊,那会儿多少天才吃一回肉,那焦熘肉片,现在想起来,满嘴的哈喇子,香啊!可话又说回来了,那会儿那肉是什么味儿啊,一家儿炖肉,整条胡同儿的人都能跟着闻味儿。现在这肉,整个一个合成的,弄个炸丸子吧,那肉丸子扔锅里,先得出20分钟水,等水出干净了您再看那丸子,比弹球儿大不了多少了。世道变喽!

发表于 2009-12-15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发表于 2010-1-1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喝些白酒,喝之前用热水温一下,把酒中的一种物质蒸发掉,对人身体有好处!具体是什么物质就不说了。
发表于 2009-12-31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痛风病人,关节病人和免疫系统病人不吃或少吃含嘌呤多的食物,例如:火腿,香肠,海产品,酒,碳酸饮料等等。
发表于 2009-12-31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老者在2009-12-30 20:41:00的发言:
% D+ r, p! W3 _1 t; x/ U; ~6 x. |9 e

是吗?

8 c, d0 d2 p$ @# @* B& m

什么叫嘌呤啊?

; t# j6 |. J+ p. c( X

 

& ?2 R( [/ m$ m( }' E

我最喜欢喝啤酒了。四季都喝。

( p4 ^5 M/ Q6 \* C4 d5 s; I# j

嘌呤能使关节病更厉害!痛风病人就几乎不能吃任何东西,恨不得得饿死。啤酒里含量太高!喝多后还会得糖尿病。它会使人的胰腺出问题。

发表于 2009-12-31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腐里也含嘌呤,豆腐盒里的水就是嘌呤含量最高要到掉,不能吃!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风的人,听说海鲜也不能多吃。唉!这年头好吃的东西都是不健康。
发表于 2010-1-1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回忆今天才看到,给楼主拜个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嘉平,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09-12-30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喝啤酒!里面含嘌呤百分之七十。
发表于 2009-12-30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

F5 J* {, S" ]/ Q# h1 j

什么叫嘌呤啊?

4 m) U$ x' L7 O0 w ]

 

% q6 ~' q" Z* o9 m/ j, `

我最喜欢喝啤酒了。四季都喝。

发表于 2010-1-9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酒厂的吧,记住您的叮嘱了.

+ C, ~6 ^2 W1 R |! A( B1 U

 

: D* f1 m3 A- Z/ I

楼主您后来大学考的什么专业啊,语言太到位了,兴许这跟什么专业无关,全是活生生的生活锻造出来的.

6 T0 `& Z a" m( `

 

, K$ Y. U; n4 Z0 i( |/ d

喜欢~

发表于 2010-1-12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喝酒喝出问题来了,提醒大家要引以为戒!少喝啤酒!
发表于 2010-1-12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 t. m' {3 w# C: y" I0 H7 j2 x

写的特有生活

发表于 2010-1-12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去老店坐坐吧,收获大大地。酒喝多了不是好东西,但是喝多了,话多,可以听到很多“肺腑之言”。推荐几个店,大多是胡同附近的,顾客以附近老街坊为主。是坐得住,能喝两口聊半天的地儿。你去的久了就知道为什么会出“茶馆”这么经典的剧了。很生活!很生活!

5 z$ t9 P+ o+ C7 b+ [$ u

1.杏园!必须晚上去;店老,顾客固定,40-50男性居多,老北京。缺点,有点闹腾。

' W5 t+ G' S; s$ l; ]" {$ g

2.新成削面馆 顾客群收入较低。优点:清静,有酒腻子出没;缺点:愣是没发现一样好吃的食物。

7 A4 N2 n' k) Q

3.爆肚任 优点:老板喜欢京剧。有老顾客进门一只脚问:有豆汁吗?老板说,今儿没了。收脚走人。缺点:顾客不是那么单一的附近老北京。

$ b. @4 w8 t5 F) M/ V- `4 s

4.珐琅厂北门卤煮 优点:卤煮不错;缺点:聊的人略少,吃完走人。推荐理由:赶上一件有趣的事,并被盘子版主演绎的很精彩,于是总觉得兔子还会回来撞到树上。

! t1 `" O0 S- X8 b/ e, Q6 Z

欢迎大家补充,以上推荐不是凭空的,都是能听到故事而且是故事频率发生比较频繁出现的地儿。可惜我遇到的那些事我记录不了,北京方言能力欠缺,记性也不好。喜欢观察生活并热爱民俗、文学的有志青年中年老年可以参考下。没准一部《酒馆》大作会诞生呢。

' J" P3 e& j, F) ]. b

注:都没遇上过发酒疯的,幸运还是赶巧了?

发表于 2010-1-31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原人在2009-12-6 20:12:00的发言:
* v2 u$ m- a3 k. t8 _* Z

哈哈,跟您这么说吧,这路事儿只要有人这种动物存在,到那朝那代都有,您瞧现在这世道是这样吧,当官儿的都兴这个,其实那会儿一样。因为这里面都有个等价交换的内涵,人家那媳妇不能白让你当队长的“弄”,你得给人家好处,多记几个工分啊,派点儿轻活儿啊,队上分东西的时候多分点儿啊。我不知道别处如何,在我们那儿,这路事儿只要那娘们儿的爷们儿不言语,就没人深究。要说办这事儿的条件,那可是当时城里人比不了的,都是一家一户的住着,各家儿的房子又有一定距离,队长把那爷们儿打发出去拉脚,挖河或者派到口外买牲口,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那还不是关起门来由着性儿地折腾。就是没这条件,等青纱帐一起,也能钻棒子地“野合”啊。说是这么说,我可不能写,别让网管把我帖子删了。您说是吧,哈哈。

6 ?, }. J5 a: `

这是寻租么?

发表于 2010-2-3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北京原人新年笔顺,越写越好,加油!
发表于 2010-2-3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自己同学喝过还真没注意农民们怎么喝,确实没见过撒酒疯的,可能那会也容不得随便造,喝酒是高消费。后来队长到我家我父亲倒是请他喝过,他喝得很高兴。为了和当地人打成一片,我们随当地人叫他“四叔shou”,很想念他们,很多都不在了,我们和老人、青年、和少年(中学生)都是好朋友。

! x2 Z' K* `/ b% S" u; Z4 C2 ]

    后悔当时没在村里买个房子,现在那儿多近啊,一出溜就到了(修大马路了)。呵呵

发表于 2010-2-3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会儿他们高中生爱和我们较劲辩论,后来被我们胡说海说,硬把方的说成圆的,白的说成黑的,后来他们都服了。特好玩,收获季节学生放假他们也和我们一起干活,也比。那时我们初中毕业。
发表于 2010-2-24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发掘记忆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75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9 21:24 , Processed in 1.20258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