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8|回复: 19

谁为老三届鼓与呼!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5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群体,三十几年间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是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现在,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正逐步退出社会一线,这就是所谓的“老三届”。他们是“文革”初期被广泛动员和利用的基层力量,就是所谓的“红卫兵”与“红小兵”,其中一些人,因幼稚而狂热,做过错事甚至坏事。之后,他们与我们的国家一起历经磨难,成千上万地被当作“知青”上山下乡。当他们从狂热到冷静再到觉醒,他们又是较早反思“文革”的群体,最后,成为推动“文革”结束的强大的基层力量。 

2 K! h9 i8 E$ C- [6 {

老三届具有的一个相同的特征:由于在“文革”前接受了中等或者初等的教育,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恢复高考时具有某种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具有连贯性,可以尖锐地发现社会的种种问题,还清楚地明白国家走到今天的艰难性。他们的记忆中,既有“文革”狂热的可怕,也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的恐惧,正因为如此,他们又是若干年来,每每遇到社会动荡时,十分重要的基层的稳定力量。 

: j! q0 v2 t t8 [7 K

“老三届”特殊的经历和锻炼,使得其中出现了一批“成功人士”,但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那仅是浮在社会表面引人注目的一小批幸运儿。更多的同龄人,由于十年动乱,永远地与高等教育绝缘了,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坎坷得很: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多数上山下乡,没有基本的收入;改革开放前期,讲文凭的年代,他们缺乏优势,拿不到好岗位;到市场经济的时刻,一切讲竞争拼搏了,年龄和家庭负担,又让他们力不从心。

3 ]9 H! v( N$ v$ Z/ o4 o' F& i+ M

 应该说,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中,老三届人属于相对弱势的一群,而当年届六十的他们,逐步淡出社会一线的时候,最让他们发愁的问题,恐怕是社保制度特别是医保制度的不够完善。老三届”以及他们前面的各“届”,都已经“老”了,看病吃药是谁也无法逃脱的实际问题。

( E& A9 \5 e6 C, p% o, m7 r

但是,某些医保制度的设计者,总喜欢搬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例子,说国家承担不了太大的医保负担,要个人多承担一些。他们也许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老三届”们,在30岁之前当知青,基本没收入;后面的一二十年,又是低收入;再后来,为改革转型作出牺牲,不少人提前下岗。这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员工,工作一辈子有较多的积蓄,完全无法类比。要“老三届”在退休以后,较多地承担自己看病的费用,既不合理,也不合情。 

% K! C5 x g5 h7 R

最后特别想说:“老三届”虽然逐步淡出社会一线,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依然是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现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80后,绝大多数正是他们的子女辈。父辈们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辛劳一生,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方向选择。各种制度的设计者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非常希望政府和社会,真正地为“老三届”的医保制度鼓与呼一下。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2-5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的仗义执言!

" l8 [. J/ e1 P7 [* f

 

发表于 2010-2-5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谁为老三届鼓与呼—文的回复:

先生所言极是,分析透澈,诚您所言那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代人。有文革前,中,后的感受,大部分又都经受了上山下乡的历练,深知什么叫苦和累。恢复高考后,倍加珍惜这迟到的机合,如饥似渴地给自己“充电“,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栋梁之材,为国家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希望对这特殊的—代人正确评价并多做些记述,以启发和教育后人。
发表于 2010-2-5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在逐年改善,但是进度慢了些。
发表于 2010-2-6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父母就是老三届 我和他们说过其实他们这代人是最惨的 从小就被洗脑了 一生都像蚂蚁一样为了某个组织的利益自觉自愿的贡献自己的一切 他们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关键节点都是在自我牺牲 但当我表达我的观点后得来的是不加思索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怒斥和嘴巴 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控制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地步 对于父母这代人的一生 了解的越多 就越替我的父母感到不平 同时我更加的对现在和以后的发展不报任何信任 这是我现在我怀疑一切的思想最鲜活的证明
发表于 2010-2-6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父母就是老三届 我和他们说过其实他们这代人是最惨的 从小就被洗脑了 一生都像蚂蚁一样为了某个组织的利益自觉自愿的贡献自己的一切 他们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关键节点都是在自我牺牲 但当我表达我的观点后得来的是不加思索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怒斥和嘴巴 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控制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地步 对于父母这代人的一生 了解的越多 就越替我的父母感到不平 同时我更加的对现在和以后的发展不报任何信任 这是我现在我怀疑一切的思想最鲜活的证明
发表于 2010-2-6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届那一代人值得尊重!
发表于 2010-2-6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挺!许多老知青最终很悲惨!我算是其中后来发展还不错的。可悲的是,现在一些有势力的、当了官儿的、掌了权的“知青”(多为高干子弟),大笔的募捐,大把的花钱去搞什么庆典、集会、演出、立碑等歌颂上山下乡的活动,无非是满足其个人的某种欲望。真不如好好帮帮穷弟兄,别“拿丧事当喜事办”。上山下乡根本就是错误的。至于个人经受历炼是另一码事。绝不能把整个运动看成好事。
发表于 2010-2-7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郑知新在2010-2-6 21:49:00的发言:
北京猿人说得好:生活就像个筛子,筛去了记忆中的痛苦,留下的都是快乐。好像是这么个意思
+ O0 M* n9 a3 E' n; z4 @- Y) J. M- t

心态问题 看您怎么想了 放我这全是反的 痛苦啊 纠结啊

发表于 2010-2-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们还不算很苦的,但是时间确实浪费了。浪费的时间不止插队本身的时间,还包括接下来的多年!
发表于 2010-2-6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而已,要想政府照顾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10-2-6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猿人说得好:生活就像个筛子,筛去了记忆中的痛苦,留下的都是快乐。好像是这么个意思
发表于 2010-2-6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年,还相信政府能照顾这批人,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悲哀。

发表于 2010-2-6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年轻人,全面否定老三届的经历,认为—无是处。其实上山下乡与其说是毛主席的战略决策,不如说是在那个动荡年代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不是上策,但面对千百万人的同时就业,大概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3 V L( S* X$ S1 _6 y

  说到历练是从人生经历而言的,既然已经身处艰难的环境,那么这种经历也并非全无是处。不用说我们这些社会底层的草民,就连一些有头有脸的阶层亦是如此,我们每—个人既使未曾上山下乡也未必—生顺当。

1 r- I1 s3 K' v; z

  比如曾贵为部级官员(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也曾面临囚禁审查和下放边区的经历。但在他那本"闯与创”的书中,他就能够正确对待这—切,用”逆境练人"的条幅做为自己的座佑铭。

0 \2 I+ P v2 m/ L% |9 _2 b- q+ j5 Q

  其实青年人在目前和今后的生涯途程中,也不可能寄望—帆风顺,坎珂挫折,盛衰荣辱都可能充斥自己的人生,要用坚强的意志克服面临的诸多困境和魔难,吸取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才能尽快地成熟起来,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发表于 2010-2-6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宁可不要这种历练!我16岁就去了,现在想起来很后悔
发表于 2010-2-6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发表于 2010-2-6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2-6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确实锻炼人 但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虽然父母这辈子苦辣酸甜都齐了 但我还是觉得他们本应该可以活的更好

发表于 2010-2-6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确实锻炼人 但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虽然父母这辈子苦辣酸甜都齐了 但我还是觉得他们本应该可以活的能好

发表于 2010-2-7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老三届”的后代们是富有朝气的80后,但是这些80后也绝不会因为他们父辈们目前所受待遇而做出什么影响“稳定”的事情来!因为这些80后正遭遇到就业、住房、婚姻、培育后代、赡养老人等诸多问题的严重困扰、自身难安的处境!国人一般的特点是: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造-\-反!

, G3 T0 g% @: U& q

 

- u- G$ L- y j [8 ^

 

3 L( Y; ?8 Y& I' `: u( Z

说“知青”上山下乡是一种历练,简直是一种骗人的把戏!或许有人认为所有国人都是傻瓜和白痴?!一般说来,没有多少国家会拿几代人十多年的青春年华去用作历练人生经历的!

6 l; g* H5 V, M- C6 s; P( x

 

0 [; c! @; a8 @' \


“青年人在今后的生涯中,也不可能寄望—帆风顺,坎珂挫折......”,这只是发生在特色天朝里!毕竟天朝这里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总是不停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折腾”事件!

' @2 u+ E2 b3 x, O

 

# c2 K9 d! r, W


作为“知青”这个弱势群体,今后恐怕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卸磨杀驴的事还少吗?

1 ^$ @- _- m: \6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9 04:54 , Processed in 1.15185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