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6 V) M0 k& q. n2 `4 Y2 @1 l 杜林石桥原名登瀛桥。坐落在杜林村中心,东西横跨滹沱河上,距沧州市13.5公里。桥为三孔空腹石拱桥,桥长57.1米,宽7.7米,高9.2米。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为沧县河间往来必经之重要桥梁。 杜林石桥造型美观,结构别具一格,桥体分为三大拱、两小拱。两小拱悬卧于三大拱连接拱间处。下有大石墩,呈箭头型,以利分水导流,中拱拱顶两侧各有一龙头,探出桥体,张牙舞爪,有呼之欲出之状,左右二拱,各有一石雕狮子头,暴目裂眦,虎视眈眈。两小拱拱顶,各有一摇头摆尾的神水兽。桥顶两侧各装有24根石栏柱和23块石栏板,栏柱上雕有姿态各异的石猴4只,庙宇10座,石狮子28只及其他石雕。石栏板上画面万千,刻有花鸟禽兽、山水景物、神话传说、佛门故事及传统戏曲剧目的片断。各种图案,精雕细镂,神态毕肖,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 据古籍记载,杜林(旧名登瀛镇),西接河间(旧称瀛州),东临沧州市(旧名长芦),顺河而北可达津京。自古以来客商往来应接不暇,尤其长芦渔盐,由此运往各地。平时河水荡漾,阻碍交通,若遇阴雨,则波涛汹涌,漂物伤人之事年年发生,虽有渡船,但车马行旅、客货往来极为不便。 明朝万历年间,乡民刘尚用目击行人过河之艰难,建议创造石桥以便行旅并利盐运。倡议一出,得到了各方面响应,官资民助,商旅行人积极支持此举,就连僧侣也为建桥而四方化缘募捐。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石桥造成,,耗用白银两万两。 杜林石桥为三孔空腹式结构,孔跨径12.2米,拱圈用厚60厘米、长宽规格不一、各面钻有细密纹的拱石交错砌筑而成。在中孔两端拱与拱之间,为节省材料,减轻自重,提高过水能力,增添了两个对称的小腹拱(俗称水门),使桥的整体显得更加美观。在桥的两端分别用石块砌筑了长29米的台阶式戗石墩,增加桥的稳定性。 杜林石桥无论在建筑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艺术造型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现已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沧县登瀛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