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05|回复: 5

老北京叫卖艺术真实的现状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2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B' d( {# w: m- l8 \

                                          真正的老北京叫卖艺术是这样的

+ b2 d$ H- s6 e# V, r

                                        请有关报纸媒体不要在有任何的炒作

: x2 s) g b* \5 G" z

                                        和歪曲事实了,还叫卖艺术一个清白

. Q% W! u- E: f; M6 w% K

老北京叫卖是过去老北京走街传巷的一种做买卖的广告形式,在建国后逐渐消逝,从2005年开始臧红,张振元,张桂兰,卢志冬等一些民间艺人就才开始恢复老北京叫卖这种表演形式,并逐渐组织了一些叫卖表演团队,,恢复老北京叫卖的表演是有原因的,2005年3月本人认识了女叫卖大王张桂兰开始学习老北京叫卖艺术,其本人学习叫卖期间一直是在老师家或天坛公园进行的,一直以来就有叫卖分派别和叫卖艺人互相不和的传闻出现,其实现实情况也是这样,只是艺术家都互相瞧不起,但并没有派别之分,2005年我拜师后开始和师傅弄老北京叫卖的演出,那时北京其他的叫卖老艺人还都没开始组织团队弄叫卖呢,后来在我的撮合下,张振元老师和我的老师张桂兰开始合作弄老北京叫卖的各种演出了, 2003年--2006年期间张振元等民间艺人又组织了更加强大的民间叫卖组织,到2006年国家开始推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时我们开始来到了崇文文化馆进行日常叫卖的演出排练和叫卖的传承工作,这时包括臧洪老师在内的其他叫卖艺人才开始聚拢到一起合作弄老北京叫卖!这期间,崇文宣武两区也曾为老北京叫卖申报归属问题进行过争执,后经政府商定,老北京叫卖项目归北京崇文文化馆申报,其实早在6年前宣武区就已经开始恢复老北京叫卖这个表演项目,简称(五行八作)项目归属崇文后,民间艺人张振元带领了53人的庞大队伍来到崇文文化馆,开始为崇文区申报叫卖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做贡献。在这之前叫卖根本就已经消声灭迹了、叫卖大王臧鸿老师也这也只是给各个影视剧配,老北京叫卖的实质工作是后来随着张振元和我老师张桂兰这两个老叫卖艺人及多位民间艺术的老艺人的出现,叫卖才开始从新回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当年2005年10月--2006年春节张振元和我老师张桂兰这两个老叫卖艺人及多位民间艺术的老艺人分别参加了龙潭湖新春庙会和东城文化馆的老北京文化演绎专场演出和京台文化周的专场演出,(这几场演出都是大家自己掏钱弄的)后因场地排练、经费等各种原因来到崇文文化馆!这其中天桥街道办事处文卫科赵兴力主任给了我们及大的支持和帮助,原老天桥民间艺术团的演员基本都随叫卖艺人张振元一起参加了崇文文化馆老北京叫卖艺术团,后改为崇文文化馆老北京民间艺术团。艺术团每周都有自己固定的排练和传承教学的时间,文化馆给大家提供了近600平米的排练教室,并且由专人负责,由我和张振元及臧鸿老师担任团长,我文还兼任艺术团编导和导演,这不象有的报纸所提到的关于某个著名叫卖艺人提到自己收不到徒弟是因为没有教学的场地,如文如下(臧老如今已78岁高龄,他膝下唯一承认的两个徒弟还仅限于民俗婚礼领域。在叫卖上,老人真正承认的传人只有23岁的孙子臧志彪。叫卖讲究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辙有韵,学叫卖是个苦差事。臧老说他近几年的最大心愿就是能找个场地教人学叫卖,“万一这一拨儿里头要有三五个爱好的,叫卖就可以传承下去了。”臧老说,他愿意免费教学,甚至倒贴茶钱,但一直苦于无人愿意提供场地,这个心愿至今都难以实现。)这样不就把文化馆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给抹杀了吗!希望文中提出的叫卖艺人和有关报纸要尊重事实,不要歪曲事实!2006年5月叫卖剧场在崇文文化馆开张,6月9日由文化馆和艺术团共同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北京叫卖剧的演出在文化馆2楼剧场上演,北京市有关领导和群众400余人共同观看了演出,,后来经过大家努力,团队又被评上了北京优秀文艺品牌团队,老北京叫卖项目也成功被批准为北京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团队多次代表市里和文化馆参加各种演出近百场,成功的背后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2008年奥运会以后,文化馆又组织了包括臧鸿老师在内的几位京城叫卖传承人开始在文化馆进行老北京叫卖艺术的教学,并给予了叫卖艺人部分补助,包括天津相声演员在内的众多学员参加了叫卖的培训学习。艺术团多年来本着弘扬和传承老北京民间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创作和日常排练活动,多次走进社区、校园、单位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演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坚持办团宗旨,搞好团队建设,建立了团队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团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日常团队活动,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不断引入多种老北京民间艺术门类的人才,吸纳了包括抖空竹,古彩戏法,民间绝活,戏曲曲艺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壮大了演出队伍,丰富了演出内容。提高了演出质量。凝聚了团队精神。

3 b/ }/ s+ q/ I% l) k+ b& ~, Y4 ^; b+ q8 d

  艺术团坚持自力更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讲代价,亲自动手制作服装道具,现已有百身服装、六大挑子道具、数十件响器和配有灯光音响设备以及固定的排练场地。艺术团除了叫卖传承人,还有很多新学员加入其中,他们虚心向老师学习,并通过学习观看老北京的影像资料,反复揣摩刻苦练习,目前,已有二十多人在演出中挑起大梁。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排练演出,为弘扬老北京民间文化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作出了新的贡献。

+ R# f; P; A8 z/ ~* L$ a2 x: B! q

为弘扬老北京文化,推出传承人、推出作品、推出老北京特色文化内容,努力搞好叫卖剧本的创作,多次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滨老师的家中进行关于老北京民间文化艺术的研讨,本团聘请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剧本的创作讨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创作出了以叫卖为主题的剧本一、四幕大型舞台情景剧《老北京那人那事儿》二、四幕大型舞台情景剧《老北京有声风俗画》三、四幕大型舞台情景剧《话说老北京》四、老北京风情叫卖展示、五、老北京叫卖情景剧、六、老北京叫卖组曲、七、《老北京春节即景儿》八、《五行八作北京人》,等十余个叫卖新节目,有的作品在排练中,有的作品已经参加多场演出。以老北京叫卖、老北京市井风情为主的作品《老北京那人那事儿》经过4年创作,已经进行了3次商业性演出。多年来,艺术团每周两次固定坚持排练活动,专业人员辅导,并聘请北京知名专家进行多次指导,本团老艺人为日常排练传授技艺,在叫卖唱段的演唱,演员的表演动作要求,及演出的服装道具和叫卖响器的运用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老艺人的传授下许多叫卖唱段在排练中改变了叫卖原有的单调,为每个段子都编排了一出小的故事情节,并引入道具,加入旁白,再现了老北京叫卖的历史场景,在原有基础上使叫卖唱段显的生动活泼,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 k" C9 D! B5 t: ^; H

  老北京四九城家家户户都听到过叫卖声,是原始的自然,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岁月的流逝中,吆喝已渐渐演变成一种北京特有的口头艺术。经过本团的创作排练,一台台反映老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节目走进庙会、走进了社区、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新农村,建团后到目前为止以演出累计共 300场次,观众达10万多人次,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热烈的欢迎。2006年6月9日和6月10日的国家首个文化遗产日纪念演出活动,演出现场座无虚席,2个小时的演出使市民首次和众多民间叫卖艺人近距离接触,观众反应极为热烈,掌声不断。2006—2009年春节庙会的叫卖演出更是受到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面报道。2009年春节,京味儿叫卖艺术团的春节叫卖演出还首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报道播出。此后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叫卖到崇文”,从此艺术团的名声更加响亮了。此后,艺术团大小型演出不断,曾应邀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演出在高等学府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反响。老北京叫卖艺术团还走进新农村,用文化形式参与城乡手拉手活动,为广大农民兄弟进行了多场演出。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2006年伊始在龙潭春节庙会演出中整台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大观众和外国友人参与互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成为了庙会的一大亮点。2009年首次进驻地坛庙会演出的京味儿叫卖节目更是火的惊人,单场演出观看人数达到1000人之多。

% e3 Q# S- o8 Z0 ~+ L, W

  艺术团通过全团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后要在节目质量和节目特色上狠下工夫,还要定期坚持排练,还要进行以老北京叫卖为主要内容的多场演出,并要把舞蹈、合唱、曲艺加入到其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具有典型的京腔、京韵、京风、京味儿的老北京民间艺术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今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要努力办好团队,不断增添新鲜血液,让更多的年轻人继承老北京民间文化,本着这一目标我团将于近期向全市招收喜爱老北京叫卖艺术的学员,在以后的学习中众多叫卖传承人和聘请艺术家对叫卖唱段和创作节目进行辅导。使我们老北京的民俗民风及民间艺术得以广泛的传播和继承,发扬光大。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关于老北京叫卖的介绍,本人2004年从北京电视台出来后就一直开始负责老北京叫卖的工作,这里的事情本人非常清楚,希望今后各大媒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刊登和撰写关于老北京叫卖的文章,不要让歪曲了的不属实的关于老北京叫卖的文章再次出现在报纸上!因为老北京叫卖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所以能成功申报,老北京叫卖艺术现在之所以现在能够受到广大百姓和观众的喜爱,这不是某个人的成绩,而是全团50个团员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今天叫卖艺术的辉煌!

, H+ A' O. E: U* y: j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的叫卖声变成一种艺术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侯宝林和郭启儒先生就已经把老北京的叫卖声经过再创作和高度的艺术化,搬到舞台上。著名的相声段子《卖布头》、《改行》就是典型的老北京叫卖声艺术化的作品。如果说老北京的叫卖声的艺术化始于今日,始于某个团体,似乎有些不妥。历史是不能不讲事实的。
发表于 2009-12-2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叫卖是从街头巷尾登堂入室现而今突然上升为艺术,着实让人不明就里。

: K \8 F# E# J

我总不明白,一个事物,脱离了她生长发育的环境养在大棚里能有什么好儿和发展。

0 O2 z X* |) @, G* x- ^

中国的事儿总是有点特别,啥事儿无限度拔高,不高到云里让大众和自己个儿仰望不算完。

9 d$ l! g4 ~6 V. g

传承是好事儿,神圣化不忒好。

9 o8 ]0 k0 S& d

窝里斗 是街头老艺人留给街头艺术的老传统,没咋着呢还,就开始掐。

. G/ Q3 U C/ \; e& z9 C

人艺 那一套由配音而成为业余演出的《叫卖组曲》是个巅峰,民间人士再咋努力,超越很难,很难!!

4 y& \5 c, @% u

有人喜欢,私下弄弄愉悦小众或者有个师傅徒弟给自己个儿找份职业挺不错的,非要挂个“艺术”的帽子,累了,累了!

' H/ `" Z& D% Z# V$ i) i* Q/ R

弄不弄还大王、大王的叫,大王是什么,没成事的山寨主或者扑克牌里的一张啥都可以替代的纸而已。

! l+ L$ {* w% m0 t @, @

都是苦人堆儿里爬出来的,往出爬的时候,听了几嗓子商贩们谋衣食的货声,愣要人为树立成“艺术”,成为某些人谋利名的私家货,口头叫着保卫啥老北京的文化,可叹,可叹!!

$ j+ s$ _! X. }( A3 M; @ F

相声发展了多少年没有49年以后大的变革,现在还在街地儿摆摊儿呢。

. k6 o2 T' K5 W; n0 _: A

面码儿再怎么说也是面码儿成不了炸酱和面当不了饭饱不了肚子!!

" Y; T* ?' c* \" g, T

我说话直,楼主别恼火咱!!

% S! d' {4 J( H, y" R

问候您!!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指的叫卖是原生态的,不是经过舞台加工的,候大师卖菜等吆喝的特好,但是经过舞台加工的,仔细想想,过去北京没有蔬菜大蓬,只有窖,香菜,辣青椒,沟葱,嫩芹菜,扁豆,黄瓜,架冬瓜,卖大海茄,卖萝卜,胡萝卜,便萝卜、嫩了芽的香椿,蒜来,好韭菜!  请大家分析,这些菜是一个季节的吗?根本不是一个季节的,过去北京城做买卖的特讲究时令,什么时间,什么季节卖什么都有讲究,不是随便就弄20多种菜就吆喝的,人民艺术剧院的叫卖组曲里有卖菜的货声:茄子,黄瓜,架扁豆,还有点辣青椒!这是真正的,所以以前的相声艺人也只是模仿学货声,正真弄叫卖还得从2003年后算起!
发表于 2009-12-11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来逛逛~~~9 u0 b% K% D  M

" c$ }/ A; L) X3 d  \; `& |# H* C, B( J) l6 F8 f* \2 }

3 m. T1 H6 |1 }7 ]1 O
5 A$ z7 e9 x: F4 ~0 K
" N' c( j1 h0 X. F6 T, T
6 }7 e2 c7 y& `7 ?" b) i+ [8 l) J# O* S8 j) Y
0 E% o" V& j7 c* [

% U7 w/ h, L: |
) d  h+ @& u& x  }5 M9 S! b7 N6 C8 e$ P& b
7 s$ i( R2 R: n8 y9 Z
. X0 z) [# g8 D0 F

! t% L  q5 \1 T7 m( B) ]6 v$ a. ~' g0 y6 x
, ?2 V; t; N- V" i* _) e' b/ [5 u
/ \* O2 @8 S' J! L1 j! N4 N' C
+ ]  I+ l* V! K- h$ A& l, i
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情,宫颈炎症状
$ k# N. o* }( x, `5 p2 D0 u
% s. j; s0 R# R  J什么样啊!
发表于 2009-12-14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吆喝,就是喊人出来买。现在也有,以收电器家具废品最多,是喊人卖。当艺术?也行。旧时有一种乞讨方式,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马路当中喊:老爷太太!行行好吧!是喊人行善施舍。喊人,没什麽区别。多元化,许人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30 17:35 , Processed in 1.1309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