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26|回复: 13

看个瓦当,猜下出处[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11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个瓦当,猜下出处

看个瓦当,猜下出处

0 ?" R, q: ?9 @. R9 H

1.确系古物,绝非现代作品

6 \, ~/ N1 w2 X6 F

 

' Y- R- C0 R" O; w$ Q' Z: i

2.不是最近拍的,照片都存在七八年了

2 \3 q6 S R) R) @- ]/ Y

 

2 v+ y9 Y2 S% J2 I; `

3.原址拍摄,未曾扰动环境

$ I5 _* m- w m6 i5 m5 n' g2 z

 

+ I( f5 q3 P0 ]' B/ Q

4.陵墓建筑构件

; N5 \8 e7 p8 Y* Y

 

) d1 W) h, @7 C( Y1 f5 c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1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残墙格局有点像碑亭;看瓦当风格似乎是明代的;级别似乎不低

) g& ~3 p: N3 a. |+ c

 

& f+ d. y2 ^. g& C) R6 S( [* S& X

进而怀疑十三陵某个陵的残破碑亭

发表于 2009-11-11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估计出是十三陵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公布答案
发表于 2009-11-12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猜,只能等答案了.
发表于 2009-11-12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是:

6 G0 L1 \% o- f: w2 ^1 Q V+ S w3 m

 

* D4 l" L! _' K. i

大房山金陵。

, Y5 Z6 z0 Q) e7 {/ R3 p$ e

当时那里刚刚开始考古清理,铁丝网围着,不过由于是大年初三,估计考古人员都回家过年去了,所以只有一个看门人。绕过看门人,那一片区域里就是无人之境,见此瓦当,甚喜。

1 A& K% v# L$ B2 S, b1 f9 ~

 

* h; \& s3 Q' v: {' C

之后若干年再去金陵,从未见过类似物件

发表于 2009-11-12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崇祯年间破坏过,清初修过,30年代还留存有碑亭完整时的照片;

+ a9 Q2 P x) Z c# b

 

- C( M/ L0 [5 I: h

也搞不清这些地面遗迹是清初的还是真正的金代遗存。

" G! _7 d7 c, k3 U$ O+ ]( j

 

p ~" Z" \5 Q" F) n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11-12 12:01:00的发言:
1 m& ~9 y+ @& m# o

金陵崇祯年间破坏过,清初修过,30年代还留存有碑亭完整时的照片;

+ r+ O2 W X; R

 

7 }# J/ t, ~. P

也搞不清这些地面遗迹是清初的还是真正的金代遗存。

/ I0 ?3 {# S& X$ r2 J' E- }

 

. ?/ ~# i5 z8 ~( |' z2 f

 

) w* W0 @- K, C5 m. D

所以才发到论坛上,大家讨论一下。

1 r+ r2 s8 J9 W2 _

关键是这样风格的兽面瓦当,又不是琉璃的,是否可以断代

+ m0 h5 Q6 D& C# I5 D% {0 y

不过金人和清人都是女真人,真是难确定呀...

发表于 2009-11-12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亭照片在那呢?
发表于 2009-11-13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代兽面瓦。这种特别丰腴的高浮雕,六个獠牙、胡须飘向两边、口内衔环的,是华北区第2期的,就是承安、泰和年代的作品,较第一期的丰满、陶土细腻。金陵和大葆台遗址都出土很多,散见的也多。直径大概12--14厘米吧。

' o) U, p, N0 ?8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1-13 11:30:00的发言:
5 v8 E0 P9 w3 J/ n% }0 j- _

金代兽面瓦。这种特别丰腴的高浮雕,六个獠牙、胡须飘向两边、口内衔环的,是华北区第2期的,就是承安、泰和年代的作品,较第一期的丰满、陶土细腻。金陵和大葆台遗址都出土很多,散见的也多。直径大概12--14厘米吧。

, K! w6 N6 W, y5 ~+ [

 

5 K6 K; p5 T2 t

太感谢了!解了我七年来的疑惑

发表于 2009-11-15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在北京见到兽面瓦,都是金代的;虽然也有元代的,但是北京附近元代瓦当花草纹的多,兽面少。辽代也有兽面瓦,但是北京辽瓦特别少。

# q y! A1 ]1 V% I; L) n4 ~

这种兽面瓦文饰中包含连珠纹通常是第一期的,也就是大定年代的;比较神采熠熠的就是第二期的,就是章宗那个时代的。第一期、第二期的分法比较粗略,大致因为北京金代瓦当呈现两种风格,结合考古实践可知这是大定和承、泰年代的差别。

P- o0 M% M. ?; _) h

北京地区金元遗址还有琉璃瓦。

发表于 2009-11-15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是北京地区改造房屋时,换下旧瓦,换上洋瓦的遗留,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北京近郊,现还有大量遗存。

( c) l+ ]1 x# b( y

 

. b! S; R* u! L' ^/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1 20:59 , Processed in 1.16593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