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33|回复: 17

“张勋复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5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5 P/ A' l& x+ q

            

2 q; B& X* g N. e" L

打开电视,看《百家讲坛》。阎教授正在讲《正说清朝皇帝疑案》。

6 H: a6 h" I) j0 W

阎教授口若悬河、如数家珍。

5 Y& K( B2 r5 D2 e) X2 K

听众们全神贯注、心悦诚服。

y+ j5 J6 \# U5 b6 t* P

妙语连珠,特记录一片段。

- {2 F H3 q x6 v+ d

精彩纷呈,供大家伙分享。

* E& @ [4 i8 \3 y* G


 

/ J9 p5 n- k' u1 e8 {- @

阎教授正襟危坐,正在讲道:

+ x% D- Q) S& f/ P

“张勋率兵入京,溥仪第二次登极当皇帝,是为溥仪复辟或宣统复辟。这年为丁巳年,史称‘丁巳复辟’。但是,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称作‘张勋复辟’,这很值得商榷。‘复辟’怎么讲?‘复’,《史记·平原君列传》:‘三去相,三复位。’意思就是恢复。‘辟’,《尔雅·释诂》:‘辟,君位也。’就是君位、皇位。”

4 R0 _' n* ]4 m/ C* z* c0 L


 

# x" ]1 X. D6 |# E# G0 Q

音调陡然提高,喊道:

" E! Z/ l% ~; I6 F! s

“那要说‘张勋复辟’就是恢复张勋君位或者地位,张勋你不是皇帝,你仅仅是个安徽督军,有何辟之可复呢?”

) n: P& Q ~& {3 V N- I4 Y n B


 

, _. y5 p* _; K, V# O; ^4 ^

稍顿,声音恢复正常:

8 T ?$ v( S4 @# ~

“应该怎么说?我说应该叫‘张勋兵变,宣统复辟’。或者叫做‘张勋兵变,溥仪复辟’都可以。”

; W! R; b, {3 ]# A9 J1 q


 

' p# t& F9 z: m) O1 T

阎教授“铁肩担道义”似地说:

! A$ A# ~: R; H4 H; v: s, t# J

“诸如此类的错误,在历史教科书及以往的论著文章中,比比皆是。如果不立即纠正的话,将会在史学界造成很大的混乱。我认为‘辛亥革命’,就很值得商榷。‘革命’怎么讲?‘革’ ,《说文》:‘兽皮治去其毛’。《书·禹贡》:‘齿革羽毛’。‘命’,汉朝的蔡邕在《独断》中说:‘命,出君下臣名曰命’。《新华字典》‘革命’一词的解释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那要说‘辛亥革命’,就是‘辛亥’这个东西要‘革命’啦?”

( G5 i v# y9 f T7 f# ~


 

/ y& f W1 a8 D) ~2 \& F

音调又提高了:

; ~: A5 z+ H8 P. [+ q! c) O

“‘辛亥’不是‘人们’,仅仅是个‘干支记年’有何命之可革呢?”

1 G6 o* y1 S; ^3 _8 H2 N' Y. Y


 

& p" a# g1 T9 i5 k5 d: o

阎教授抑扬顿挫:

: e3 R4 O9 \# j+ H: h6 F


 

% W' m/ N" `9 C

“应该怎么说?我说应该叫‘辛亥年间,人民革命’。或者叫做‘辛亥之年,共和革命’都可以。可是问题又出来了,我们知道,‘干支记年’是六十年一个轮回,也就是说,每六十年,就有一个‘辛亥’,那么‘辛亥革命’是哪一个‘辛亥’年呢?同样的错误,还有‘甲申易枢’、‘戊戌变法’、‘庚子之变’、‘丁巳复辟’等等等等。再举个例子:‘鸦片战争’,鸦片,你不是军队,你仅仅是一个毒品,你有何争之可战呢?应该怎么说?我说应该叫‘鸦片贸易,中英战争’”。

2 b4 D; L _# e- A


 

( e8 ]* P: g+ w2 r. v

好像咽了一口唾沫:

' ^, ^) R$ S9 i

    “有一部香港导演拍的电影,叫《垂帘听政》,说的是同治皇帝年幼继位,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个电影轰动一时,但电影名,很值得商榷。一说‘垂帘听政’,人们就想到了大清王朝,就想到了慈禧太后。难道‘垂帘听政’是大清王朝的专利吗?是慈禧太后的专利吗?我想,这个电影改个名更好,应该叫《慈禧皇太后和慈安皇太后在清朝同治小皇帝登极以后的‘垂帘听政’事件》。”

# I r* E) u1 S- ~. W2 u! Z$ g


 

3 F4 V# |( ?/ T3 t

阎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道:

6 g6 h. ?. m( I2 {# J

“那么历史事件要如何定义呢?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惯用四个字,这很像是成语。我认为这远远不够,用四个字是不能说清楚重大历史事件的。成语是不是很准确呢?其实成语也有很多是不准确的。

* B, }# d9 ^- m* A$ F8 P

比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说的是,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有时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施耐庵的《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我查了一下,在《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画了一条蛇,再添上足,那么,添了几只足呢?没说明白。那应该怎么说呢?我说应该叫‘画一条蛇,添四只足’。可是还有问题,蛇添上四足不就是龙了吗?成语的本意也变了。”

, j1 M2 T! G* X1 O t. Q


 

; y* F' j9 s$ t

阎教授没有受到观众席中笑声的影响,继续讲:

& v0 w3 \: Q- v- r* M$ f


 

' g k. M+ G+ t" _2 C

“再比如‘狗尾续貂’这个成语,狗尾为什么要续貂,是在狗的尾巴上接上貂的尾巴吗?没说清楚。我读《二十四史》,《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弄明白了。貂,是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因为貂不足,用狗尾来续,不是在狗的尾巴上接上貂的尾巴,而是用狗的尾巴冒充貂皮。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我说应该叫‘貂皮不够,狗尾巴奏’,这样就对了,四个字的成语不行。”

! a, |- O/ I t9 e: f


 

8 n! i# E; {4 q$ @' Q* D/ l1 e) ^

观众席中有掌声,阎教授微笑:

$ }9 q6 g1 e6 A

“同样道理,在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中,给历史事件作定义,模仿四个字的成语,也不行。不能只用四个字。用几个字才能表达清楚呢?我认为用八个字比较合适。‘张勋复辟’我说应该叫‘张勋兵变,宣统复辟’。或者叫做‘张勋兵变,溥仪复辟’都可以,都是八个字。”

( }+ J3 a* d6 `+ S5 s6 y

 

/ @# F4 B' Q l, n& A

正襟危坐、手势有力:

# r. B' }) r+ x- A6 ]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对于历史事件,我们要根据史料,辨伪存真,揭开历史迷雾,恢复事件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所说的‘正解’,它与‘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完全根据史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不进行艺术的渲染和夸张。对历史,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我们要用“第三只眼儿”看历史,如何用“第三只眼儿”看历史呢?今天先讲到这里,请听下一讲《脱了裤子放屁》,谢谢大家。”

7 D, I+ ?0 a" _. h. d6 U


 

5 W# u0 c1 k- c+ L$ @# X

声明:

. U9 O. {2 Q! ^& f! E

此《百家讲坛》非CCTV《百家讲坛》,阎教授也不是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希望能down下来好好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哪儿“down”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0 X1 s8 ] I$ ^ d+ X

        

6 t2 H9 O$ w- P4 B. o1 {6 N5 R

有一天,我和几位老北京朋友去一家老北京饭馆吃饭,要了一盘“麻豆腐”。

: I- G0 c' S' b; Q5 o! Y; E, g8 Y

刚吃第一口,朋友就指出:“这不是羊油炒的”。要求厨师换一盘用羊油炒的。

$ X" ~) k: ?1 x

这是“行家”。

9 {5 U' C6 m: Y5 o* T

对于“行家”来说,看到“羊油麻豆腐”五个字,就会明白,这才是正宗的老北京菜。

~8 u5 [- E, a3 V6 w

“羊油麻豆腐”五个字,简单、明快、清楚、通透。再加上任何一个字都显得多余,

3 F" X- @( M2 j& e# B

“羊油炒麻豆腐”、“山羊油炒麻豆腐”、“绵山羊油炒麻豆腐”,都是画蛇添足,都是狗尾续貂。

5 H* t1 B D a7 W

但对于“非行家”来说,看到这五个字,则一头雾水,豆腐为啥“麻”?为啥“麻”前面还要加“羊油”?

) |0 u; i& |# f3 c

你怎么解释他也不会全懂,急得你最后把五个字加到了十个字:“正宗麻豆腐,必须用羊油”,他也不一定能明白。

% w" r1 o# X' `2 M2 ~


 

) E8 a" G0 t; o

“正宗麻豆腐,必须用羊油”十个字,麻烦、复杂、啰唆、费劲。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5 {; p! N& \- n) y/ c- F


 

, P! p4 n0 \- C* _

“羊油炒麻豆腐”=“张勋复辟”

! S% E' g5 d b7 d7 J) D9 O- U

“正宗麻豆腐必须用羊油”=“张勋兵变,宣统复辟”

. P9 }$ _# V' f8 k/ d9 `


 

# w x: ^2 d8 k, F2 T3 N4 @9 P

这不是拿人开涮的故事。

发表于 2009-11-5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f0 _! S0 l2 h( ?$ r; [5 e; ]) m

又是一个拿阎先生开涮的故事,有时候想想也挺没劲的,我国的历史都是“某本位”的历史,根本就不是客观历史,弄得现在的专家也是无路可走,如果给政府当个“喉舌砖家”吧,被人民骂死了,如果当个说实话的专家吧,本应受到人民爱戴,可是非但如此,某些群体不仅开骂,而且还要冲上前去扇你几个大耳贴子才算作罢才算过瘾,唉,什么世道!老祖宗积攒下来的阴德都给败光了!

4 k* y7 [# d/ S7 g3 Z6 z8 ^* _

 

; d2 U% @2 @& K- E9 d

 

发表于 2009-11-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支持阎教授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申易枢’、‘戊戌变法’、‘庚子之变’、‘丁巳复辟’、‘鸦片战争’……

4 ]! e6 B/ `* ~2 y' s

是不是也属于您所说的“下里巴人的口语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L2 f( }; q& T" t5 b$ ^" l, c- C

               

) E' B7 K) b5 W7 m, p* h! N2 Q4 }

我也永远支持阎教授。我永远支持阎教授“勇于挑战前辈学者和大多数史家的精神”。

+ W+ t- a7 P0 v! U- x

     

7 O5 @4 j! n3 ~ Y% u5 [

    一、 前辈学者、满学泰斗,王钟翰,著有《清世宗夺嫡考实》。(2007年12月12日,王先生遽归道山,享年九十五岁)。

1 I2 |$ ~" X, t2 u/ e

             阎教授说:既然清朝没有实行“嫡长制”,雍正登极之前康熙并没有“立嫡”,雍正何嫡之可夺?所以不能说雍正继位是“夺嫡”。

! Z+ G; \6 r* H( A- K4 m* x

 

7 P4 L F r# N/ j2 s

    二、 阎教授说: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称作“张勋复辟”,这很值得商榷。…那要说“张勋复辟”就是恢复张勋君位或者地位,张勋你不是皇帝,你仅仅是个安徽督军,有何辟之可复呢?

3 D+ j; p. ~" G7 \- J0 [2 r

 

e6 {. e2 M6 y

        “历史教科书”很多,中学、大学都有,“教科书”编撰者也很多。写“论著文章”的史家更多。阎教授勇于批评大多数人,值得敬佩。

1 L5 l! _/ }4 [' T

 

) I& B; Y* V. G9 Z. R

动手打老人的人,该遭雷击。那些支持这种行为的人,该造电击。

发表于 2009-11-6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羊油炒麻豆腐”=“张勋复辟”,从字面意思的角度来看,确实都是错误的,从英文角度讲,叫做“不符合语法”。但这些叫法经历很多年,老百姓叫顺嘴了,都明白这句话说得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没有人跟字面意思较真儿了。

5 ~8 |4 O( g: @$ c) V. {

 

4 T1 h; e, {! G" Z

不过,阎先生是位学者,他从学术角度分析这句话,实在是没有错误啊。

" I' }# b8 q: M+ x- H

 

7 U+ o+ g) X8 r! p" L( r

早年间人们的口语是白话文,书写的是文言文,嘴上说得不一定能写在纸上,英文讲:“口语不一定符合语法,所以不一定能够当作书面语”。后来新文化运动那么一闹,就全然不分了,“张勋复辟”这种下里巴人的口语说法也堂而皇之的进入了教科书和专业学术书籍,实乃一种中华文化之倒退。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阎教授任重道远地说:感谢众网友的支持和拥护!“历史教科书”要修改,“论著文章”要修改,成语要修改,俗语、口头语、市井俚语也要修改。我们就是要“望文生义”、“咬文嚼字”,这才是我们学者的专业精神。

3 f8 d# e( p) E5 L

 

发表于 2009-11-8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11-6 11:14:00的发言:
( X- _% j4 [' ^/ p9 r$ K

“羊油炒麻豆腐”=“张勋复辟”,从字面意思的角度来看,确实都是错误的,从英文角度讲,叫做“不符合语法”。但这些叫法经历很多年,老百姓叫顺嘴了,都明白这句话说得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没有人跟字面意思较真儿了。

0 S2 `. j8 X, N" l! P

 

( B9 C/ S/ G* o. i( j# I( l

不过,阎先生是位学者,他从学术角度分析这句话,实在是没有错误啊。

# W) A9 |9 T6 n7 b3 b }

 

9 Q& v5 i, A' X4 A! o

早年间人们的口语是白话文,书写的是文言文,嘴上说得不一定能写在纸上,英文讲:“口语不一定符合语法,所以不一定能够当作书面语”。后来新文化运动那么一闹,就全然不分了,“张勋复辟”这种下里巴人的口语说法也堂而皇之的进入了教科书和专业学术书籍,实乃一种中华文化之倒退。

p) A. k( m0 K+ y" R

汉语中本来就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的词,建议一块都改正

" [2 h% R8 A+ J3 h0 b/ ?) `

比如“救火”明明火是行凶者,应该救的是被火烧的人和东西

( h& @% ]& z& T+ J

比如“晒太阳”明明是太阳晒人,说颠倒了

+ n5 K0 m, [3 B0 e% V( T' B, L

比如“打扫卫生”,打扫的是脏东西,怎么是卫生呢

( R" U# i( P; p5 i1 V

还有“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明明是相反地用词,意思居然一样!!!

0 e# J4 g" y* G) O

还有“我非去不可”总是说成“我非去”,说不去反而去了

发表于 2009-11-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09-11-8 0:08:00的发言:
4 Z6 j$ b# M0 A5 a- N! d

汉语中本来就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的词,建议一块都改正

* v5 x/ ^; P) B+ U& z9 S

比如“救火”明明火是行凶者,应该救的是被火烧的人和东西

. m' v" }1 I" b4 q

比如“晒太阳”明明是太阳晒人,说颠倒了

% T6 r p1 R9 n9 ^: w& }; e2 q

比如“打扫卫生”,打扫的是脏东西,怎么是卫生呢

( L C. g! o" F5 ]; m* i! y

还有“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明明是相反地用词,意思居然一样!!!

4 k) f! |, G3 w

还有“我非去不可”总是说成“我非去”,说不去反而去了

: y2 `. g: G3 \; s7 U: w7 P

还有“看医生”。应该是医生看你才对,可是我们都知道看医生就是得病了让医生给看看。类似的东西非要较真我看又要一场革命了。“辛亥革命”就是辛亥的时候发生的革命。这种词在教科书里都有解释,所以没必要再拿出来强调什么语法了。否则人人都成了语法的奴隶。

发表于 2009-11-7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09-11-5 21:58:00的发言:
永远支持阎教授
# B: c+ T S1 W; y

永远拥护阎教授!!!

发表于 2009-11-7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詝尚在2009-11-6 13:28:00的发言:
# N8 ]& M1 W' n) |8 ^" i

‘甲申易枢’、‘戊戌变法’、‘庚子之变’、‘丁巳复辟’、‘鸦片战争’……

# p) j1 x' W. f- A. X' F+ h

是不是也属于您所说的“下里巴人的口语说法”?

5 j: X1 Z3 k3 @8 ^ z$ R

 

, y. [; q( k& f! X0 P# T& W7 q7 k2 _

 

1 m7 v# A- r4 J2 U6 z2 g0 S5 \& W& J

我确实不确定,但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其实都是后人编写史书的时候编出来的,而当时并不是这个称谓。

) d$ e; R" h4 @9 u

 

4 N) [9 u- D1 L6 P5 H- e; p

比如,《北京条约》的原名叫作《英国续增条约》,这些名字都是后人按照条约的签署地点,为了方便记忆而后起的。

发表于 2009-11-10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1-10 1:36:00的发言:
& s; h( z0 z7 \. i

对,还有大胜敌军和大败敌军是一个意思.

; s7 _8 ?$ R3 j

 

/ o$ [4 f8 c% \* x1 J' ?7 m# K2 K

嘿嘿,这里的“胜、败”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所以这么用没有问题。古语文言文里面这样的词汇比较多,如今的白话文里面就少多了。

0 _' y" \- {6 @

 

6 i W, [: G2 n% H

英文也有这样的用法,比如water是水的意思,通常都是当名词来使用,但偶尔也说water the flower,这时候就变成了动词,意思是浇花儿。

发表于 2009-11-9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扯远了

* x0 w% c9 U/ d

 

; P' h9 F/ V7 ]: _) `$ Z

不过回到复辟这件事情,想起了1916年洪宪登基,那个叫做“袁世凯复辟”,这个说法绝对是正确的。

. `3 Z0 u) f Y+ p, b$ V3 o6 I

 

7 Z" n( s: t- S2 P; M2 r/ \

这样看来,“张勋复辟”应该就不大合适了。

8 j! Z b# D _6 K8 c/ r9 n/ Y/ Y: \

 

5 o [1 \+ b Y# q1 n8 E

阎先生本来就是搞学术的,咬文嚼字本无错,大家看看目前的电视、报刊以及各种户外媒体,把中国字已经滥用到极致了,几千年过来的文字,如果再没有这些人偶尔的给大家讲讲语言词汇,以后就更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用法了。

9 l2 p: e8 ~' H. l" {! R1 W

 

$ e# ~+ F, l9 D$ y! u

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记录、包含了某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大家“偶尔”爱护一次也是应该的。

发表于 2009-11-8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大家都明白就行了,没必要用什么语法逻辑去严格规定

) a$ o1 F5 o) j k. m* a3 ?

我上学时 班长看管我们自习,我们互相说话,楼道里都听得见,班长急了

. D0 C9 q" z3 |/ B

大声说:“别说话了,都!”

# d0 w! F; S: S0 G5 C# U

 

# _( u+ Z1 x% w1 f/ n0 _

把“都”放在语末了,这叫什么语法,可大家都明白

发表于 2009-11-10 0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09-11-8 0:08:00的发言:
4 z2 O3 |5 r# x2 ^

汉语中本来就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的词,建议一块都改正

* k% }0 H* t- y# o- e6 r

比如“救火”明明火是行凶者,应该救的是被火烧的人和东西

2 M" n$ z7 P! g8 P6 ~' P

比如“晒太阳”明明是太阳晒人,说颠倒了

; @$ Z2 W; z9 D4 A

比如“打扫卫生”,打扫的是脏东西,怎么是卫生呢

2 j; p& v3 c0 Z+ S2 R; P# P

还有“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明明是相反地用词,意思居然一样!!!

4 d/ J: X1 h% m0 J( A z: F, Y: }1 S

还有“我非去不可”总是说成“我非去”,说不去反而去了

3 z8 O6 l2 ^- f2 I, ]

对,还有大胜敌军和大败敌军是一个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9 08:52 , Processed in 1.17967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