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在北京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对于原北京城内的府第宅园,是采取逐步拆毁以建筑楼房,还是选择有园林艺术价值的宅园加以保护和修缮,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4 z2 i7 P; X6 J1964年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园林组曾对北京老宅园进行过一次普查工作,对普查工作仅作了较简单的记录,并对几处宅园作过测绘工作.如半亩园和桂春园.十年动乱中,不但建研院的相关资料散失,而且许多宅园遭受到进一步的破坏. 1 e0 d/ c; N5 \/ e
20世纪70年代末,部分府邸宅园被改建或拆毁.被据为私宅的许多老宅园,年久失修而逐渐荒废,宅园中的水池被填、假山叠石被拆除、建筑倒塌.被据为机关公有的,因为扩充需要而随意拆毁宅园或改建宅园,造成这些宅院面目全非,现无迹可寻.如位于西单西斜街胡同的桂春园即是如此.
( V5 E# u4 u" a; D4 s! V1 Y8 {
4 e9 C# z! }9 h ` 6 _9 E) G& B9 {6 c

' i {* \! G( s2 L: ~* c1 A$ s O . e s" j1 J+ S. J8 U
桂春园,又名常园.清末代皇帝太监宅园,大约建于1908年.宅园属北方常见的宅旁园,以居住为主,又具备会客、观赏功能.宅园东侧为一四合院,西侧为花园.花园具有明显的南方园林风格,以北方手法建成.花园内有曲折变化的游廊、曲径通幽的园路、水池、草树、假山.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座双方形交接的双亭. * T$ v$ M$ l% u$ r/ l% P: O7 A
% m# p! f# I/ o1 X* y, e! p6 F2 c " C) G4 O/ k6 l: I

, K- S! f- ^0 P2 T" k& E4 I* w* ^2 y , Y' }6 A% y* R0 F1 R
此园照片可见老盘子曾发贴《那些消失和幸存的四合院细节之八西斜街常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