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K u* Z! o. [" o8 d# d 原三楼(已删)那行字修正为: 2 H# @+ f0 U F, o# w, E7 {: Q% K) _
“承蒙版主抬举。这个“精”字受之有愧。多谢了。“
; `& p, M8 s* `
k% S. A# J6 G1 ?& Z
* k/ A9 r" F% i' M9 U8 j( }& w & M6 W7 Q9 G$ Q' F4 @7 P" R
北京小吃店的记忆
7 n ^, F# N) l, L 1 L; J) b4 O. E, F6 ~
/ w1 }) [( a2 a8 f0 r
过去北京城里有很多小吃店。有点儿像现在麦当劳一类的快餐店,星罗棋布地散在城市各处,提供规格统一的大众化饮食。更早一点的印象里,五十年代吧,我们家胡同口就有家私人开的早点铺子。卖豆浆,油饼儿,油条。是附近住户解决早餐的地方。 ( x |- R8 P0 D! s
+ W2 F4 g/ D3 x% M( L" N: g4 r
在北京时,我自己在外边吃东西常进小吃店。离开北京的年头多了。这些年变化也大。以前去过的店倒还有挺深的印象。
2 G% R i+ r- ^9 R$ v 5 Y- A s3 `2 m9 B9 U( `4 g
西单同春园南边的又一顺是家大店。除了小吃,里面像是还有其它吃食。那儿的炸糕好吃。有一次,我想换样儿。要了块切糕。一咬,凉的。这又一顺的店名,我总觉着是跟着”东来顺“口语化地派生出来的。不知对不对。
8 b- @3 z/ x1 l. u% f3 \/ w
5 `% G1 g% `, x小吃店是自助式服务。 食客们先到柜台付款,开票儿。然后到取货台凭票儿取货。货,一盘干的一碗稀的。自己个儿端着。找个空位子坐下来吃。同桌的互不相识,也互不相干。闷头儿自吃,吃完走人。用过的碗筷自有人来收拾。清理桌面儿的工作是随时进行,不管有没有食客。你吃你的,她清她的。记得抹桌子前,服务员大妈会说一声:“学生,来把碗抬抬“。
2 _" ]6 Q' O- r$ ^% L! h' j& ^1 j 8 v U* e3 b# Y# a1 }0 ?
还有一件记得清楚的是上筷子。过去没有一次性使用的筷子。用过的筷子都是清洗完了再过沸水高温消毒后再用。高温消毒好的筷子,由服务员用布垫着从操作间捧出来。走到盛筷子的木盒前,必是“哗嚓”一声响亮地倒进盒里。很增添气氛的。
4 n* {6 Q. T: C* @! X* t- W
& n7 i. E8 I D. a六部口北京音乐厅街对过儿,原来也有一家。不记得店名。可能本来就没店名。小小的,三四张桌子。旧汽油桶改制的火炉,架着锅,摆在人行道上,热气四溢。文革头两年冬天,在那里吃面茶。热乎乎的一碗,面儿上薄薄地浇一层芝麻酱,再撒上椒盐。吃的时候用铝勺儿沿着碗壁一圈一圈地刮,白多黑少。送到嘴边吹吹,再吸溜儿下去,又烫又香。六九 年我去了外地。这家店怕是早关了。
+ B5 t& T- C! f* @: I
& B2 {' B! x. k2 A/ h七十年代末回到北京,时不时的去西四小吃店。那儿宽敞,豁亮,花样儿全。最初尝试驴打滚儿就是在那儿。还有豌豆黄很不错。世风转向后,这店就改营炒菜了。传统饮食行业是早就开始蜕变了。不变的大概难以维持。在变化的大潮中保持住传统不是件容易事。 ! x! F+ U F& Y
; Z8 [4 P) E' V b
西安门清真小吃店,六十年代我去过。三年前回京又去过。时隔四十年,那里变化似乎不大,就像筒子河边的老柳树和府右街的红墙。我又找到了已经很遥远了却依然熟悉的,旧时北京小吃店的口味和风貌。这个“古韵犹存”的铺子,不知它的历史可以上(水+朔)多远。它要是从民国时传下来的,是否可以算“北京饮食文化史的活化石”? 有考据癖的各位不妨去给查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