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16|回复: 28

[原创]参观清东陵笔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31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以西,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与东北方的承德相距18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完备,布局规整的皇家陵寝。

清东陵筹建于顺治18年(1661年),完工于光绪34年(1908年),历经247年,跨越了两个半世纪,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在此期间先后建起了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

自康熙二年(1663年)顺治帝、孝康皇后、孝献皇后首批被葬入清东陵,到1935年敬懿、荣惠两位皇贵妃入葬,历时272年,共葬入:

皇帝   5位,

皇后  15位,

皇贵妃14位,

贵妃   8位,

妃    28位,

嫔    18位,

贵人  22位,

常在  16位,

答应   9位,

福晋   4位,

格格  17位,

皇子   1位,

共计157人。内葬人物之多,在明清三大陵园中居于首位。

由于景点较多,主要参观了高宗纯皇帝乾隆的裕陵,及裕陵妃园寝;文宗显皇帝咸丰的定陵,及慈禧陵;圣祖仁皇帝康熙的景陵;远眺了一下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更远眺了允礽、福全的墓碑;傅恒的家族墓地以及泡着和中堂的水库。

清东陵以世祖章皇帝顺治的孝陵为首陵。孝陵以金星山为照山(也称朝山),影壁山为案山,昌瑞山为靠山,这三座山恰恰都在一条直线上。 - \" e, C6 V" z/ T7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1 14:36:1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哥哥,除了笔记,照片呢?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布小棉袄在2007-1-31 14:01:13的发言:

胡同哥哥,除了笔记,照片呢?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em04]您了别急啊,我是抽空就弄点,一点点弄,一点点传。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石牌坊、大红门。石牌坊采用木结构建筑形式,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通高12.48米,其上的吻兽、瓦垅、椽飞、斗拱、额枋都是用石料雕琢而成。其上小楼均为庑殿顶。

 

巨大的夹杆石端上雕有2对卧麒麟、4对卧狮。在六根石柱的根部的四个面雕刻了2组云龙戏珠、2组异兽衔花、2组双狮戏球

云龙戏珠


 

异兽衔花

双狮戏球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侧面看夹杆石,石雕精美,很有气势。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石牌坊看过去正北方就是孝陵的门户——大红门
站在石牌坊北面向南看既是金星山,如果天空晴朗能见度好的话,可以看到有条山脊正对着神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红门,单檐庑殿顶,面阔38米,有三个拱券式门洞。每扇大门上有门钉81个。顺着大红门两侧有40里的风水围墙。



发表于 2007-1-31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胡同哥哥,相机不赖!!!!!!!看到厉害的了!!!!!!!!!改天打劫你!!!!!!!![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大红门后,东侧有具服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其后有净房一座。整个院落环以朱墙,西面有门三座。这里是谒陵者休息和换衣服的地方。


以上的三组建筑(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只有在首陵才有。

发表于 2007-1-31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尤其是牌坊那几张

看来大家都要拿稳相机,有的貌似也歪了。

; I& \% R5 F4 Q+ x2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1 15:15:0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大红门正对的就是大碑楼了,正式的名称是神功圣德碑亭。为重檐歇山顶,通高30多米,四面檐墙各有一拱券门。可惜没看到里面的石碑。书中记载里面有6.72米的石碑,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康熙皇帝撰写的1446个字的碑文。碑楼外四角分别树立着一根高大的华表。这座碑楼是清陵中最高的一座。光绪二年闰五月十二日(187681日)这座碑楼在被雷火击中烧毁,竖年富建,光绪五年竣工。

华表基座精美的石雕。
发表于 2007-1-31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童年在2007-1-31 14:28:46的发言:
从侧面看夹杆石,石雕精美,很有气势。

特别喜欢这张,特别有味道。

发表于 2007-1-31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长学问.
发表于 2007-1-31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老师的讲解很细致嘛~~~!!!

发表于 2007-1-31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2-1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的好仔细哦,真清楚
发表于 2007-2-1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童年在2007-1-31 14:00:06的发言:

自康熙二年(1663年)顺治帝、孝康皇后、孝献皇后首批被葬入清东陵,到1935年敬懿、荣惠两位皇贵妃入葬,历时272年,共葬入:

皇帝   5位,

皇后  15位,

皇贵妃14位,

贵妃   8位,

妃    28位,

嫔    18位,

贵人  22位,

常在  16位,

答应   9位,

福晋   4位,

格格  17位,

皇子   1位,

共计157人。内葬人物之多,在明清三大陵园中居于首位。


是161人。这段资料不对,上面算下来是157,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猫薄荷在2007-1-31 23:22:51的发言:

童年老师的讲解很细致嘛~~~!!!

老师可不敢当,我也是刚学习,新看的书。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ntme在2007-2-1 18:51:12的发言:

是161人。这段资料不对,上面算下来是157,少了。

啊 ???怎么差了4位呢?是谁呢?

发表于 2007-2-2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发飘舞在2007-1-31 22:31:55的发言:
写的好,长学问.

这张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发了不少照片和文字了,以下我只对我重点关注和观察的一些做个说明。

裕陵,高宗纯皇帝乾隆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皇帝、2个皇后、3个皇贵妃,共6个人。

裕陵与康熙帝的景陵不同之处在于:
1
景陵的石像生有5对,而裕陵多了麒麟,骆驼,狻猊3对,共8对。

2裕陵内首次在隆恩殿内的东暖阁辟为佛楼,也称仙楼。自此后各皇帝陵的东暖阁皆建成为佛楼,成为定制。

3裕陵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了31孔拱桥。桥栏杆为龙凤柱头,而栏杆两端没有采用传统的抱鼓石形式,而是用一只石雕的靠山龙。而其他皇帝陵有的陵寝门前无河,无桥,有的只设3座小平桥,只有裕陵是这种建制,所以成为了清陵中的唯一。

4 宫门前的33孔桥两侧各增建了一座3孔平桥,左右对称。

5裕陵因为完全建在平地上,现在看到的四面的砂山均为人工堆砌的。

 

 

三路一孔拱桥


桥两端的靠山龙,我是第一次见到。

 



发表于 2007-2-2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童年在2007-2-2 23:36:02的发言:

大家都发了不少照片和文字了,以下我只对我重点关注和观察的一些做个说明。

裕陵,高宗纯皇帝乾隆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皇帝、2个皇后、3个皇贵妃,共6个人。

裕陵与康熙帝的景陵不同之处在于:
1
景陵的石像生有5对,而裕陵多了麒麟,骆驼,狻猊3对,共8对。

2裕陵内首次在隆恩殿内的东暖阁辟为佛楼,也称仙楼。自此后各皇帝陵的东暖阁皆建成为佛楼,成为定制。

3裕陵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了31孔拱桥。桥栏杆为龙凤柱头,而栏杆两端没有采用传统的抱鼓石形式,而是用一只石雕的靠山龙。而其他皇帝陵有的陵寝门前无河,无桥,有的只设3座小平桥,只有裕陵是这种建制,所以成为了清陵中的唯一。

4 宫门前的33孔桥两侧各增建了一座3孔平桥,左右对称。

5裕陵因为完全建在平地上,现在看到的四面的砂山均为人工堆砌的。

 


以上几点在实地我还是特意讲了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书上看到有“哑巴院”一词,一直没弄懂,这次到了实地才懂了,原来就是名楼后面围着的小空院子。

 

裕陵门口的三孔拱桥,三孔平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7-2-2 23:37:05的发言:

以上几点在实地我还是特意讲了一下~

啊,没听着啊。下次建议带个小喇叭。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裕陵遗憾的是没看到没拍到佛楼,没拍那些石刻,没看到周围的小山。
发表于 2007-2-3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车上的,我就再没听到过

发表于 2010-1-26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要是没有三脚架,一定要拿稳相机,不能抖动,不然拍出的相片就会模糊的。
发表于 2010-2-21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发表于 2010-2-21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靠山龙戗住似乎在北海叠翠楼前的那座单拱石桥也见到过,不知道是不是别处挪来的?请方家指教。图片家里有一张,就不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6 14:03 , Processed in 1.18179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