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6|回复: 8

十三陵的一些规划问题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7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过一封信,问昌平区关于十三陵未来的一些规划,原信件如下:

. f. P6 V6 W0 G" j

关于明十三陵的几点建议:
领导您好,我是一名十三陵文物爱好者,对于十三陵的文物古迹十分关心,几乎每年都回去考察一次。现在想提出一些我的想法供您参考:
1,十三陵除了英宗裕陵、宪宗茂陵以外基本已经完成了整修工作,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开放条件。所以是否可以在对明楼等建筑的有效围挡的前提下简单开放一部分陵寝,如景陵、康陵、永陵、德陵、庆陵等,门票可以定为5元一处,甚至可以开出通票,这几座陵寝每天的参观量应该不会很大,所以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太大的破坏,而且这样做也能够给将来更好的维修陵寝创造一定条件。
2,将来会实行对景区整体保护的策略,因此我想问是否现在已经有了关于景区内妃子坟的保护、整修方案呢?尤其是可以称得上是明代的唯一一座皇后陵寝——悼陵的保护是否有措施呢?另外这几座已经被盗掘的园寝是否有考古发掘计划呢?
3,十三陵大多数神宫监尚存有大体范围的痕迹,尤其是定陵神宫监,由于大火焚烧后形成了遗址区,这就不同于其余十一座已经形成村落的情况,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考古发掘而进一步探清明代神宫监的建筑规制。另外我建议可以利用Google Earth这个软件进行考古的探测和遗址范围的大致划定。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不成熟指出肯定不少,希望您能做出解答,谢谢

$ Q9 x* ^: e1 U$ H4 n9 {

回复如下:

0 i; n$ @) q+ N" N: ^" }

" _2 D& }+ q, M5 A3 G

" L, j1 V3 F+ J3 g( }1 Q* ^* m) G2 |6 Y: j) F* `/ W. `" h3 |2 t+ X* a8 L+ X7 o3 K4 A+ F, G- H6 n, g2 @: v3 d8 X4 X! d+ E, H6 T. }$ V+ ?' b; d$ p3 |! H7 U' @1 g
回复内容:
, S6 H% ]$ Q) y, X
    % H. C7 U, w1 H. e9 s' `: J
  • 市民: 您好!首先对您关注和支持十三陵特区文物保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现就您来信中的问题答复如下: 1、未开放陵寝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售票处、卫生间、商业服务、供水供电等),目前还不具备开放条件。 2、一个新的文物景区的开放,应经过文物局、发改委、旅游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 3、目前我处已开放的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已经涵盖了十三陵陵寝的建筑特点,能满足参观者的需要。未开放陵寝的开放,待将来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和十三陵旅游总体规划批复后并具备相应的开放条件,再考虑其开放。 4、妃子坟及神宫监的遗址保护与修缮,已列入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中,待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批复后予以实施。 5、妃子坟及神宫监的遗址考古发掘,须由市文物局报请国家文物局进行审批,目前文物职能部门不主张对其进行考古发掘。 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2009年4月15日
; T7 y8 y) T8 v% j+ a: y

和大家分享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份答复我想搂住在发之前就应该可以想到答案了。
发表于 2009-10-27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放并不见得是好事,纯正爱好历史的人还是少数,大众的旅游思想还是猎奇;

- q. M/ Y6 u4 I* ^& s: b- U; o

 

9 y$ e. F" `# u) s) y$ N t; F

十三陵的建筑规制大同小异,不是大众旅游者都会喜欢的,

( A/ u, U$ ?# b* x4 W

清东陵西陵的一些偏远陵区虽正式开放也少有游人,过少的游人会导致连卖票的人的工资都挣不出来。

" ]2 Z2 W* E- G7 c7 X3 j

 

7 p1 d; A- O8 V! O

现在的非开放皇陵这种由十三陵特区统一封闭管理,国家按计划维修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让他延年益寿的

3 q- G" [6 x O( M9 r

办法。

8 E0 r1 i9 k5 H& Q0 g7 w1 |( @6 ?

 

4 F! D$ q" v# X9 O% k0 u, _/ m

贵妃陵保护问题还很严峻,虽然统一归思灵管理,但民间侵占还很严重,悼陵围墙破损,格局尚在;

( N" V' J+ q/ M+ h

建议恢复围墙,封闭管理,五子坟,被划成菜园,明代影壁几近倒塌。建议腾退,封闭改成果园;万娘坟变成了果园

( T E( Z/ G/ U9 y/ {; }

和民居,建议居民腾退空地改为果园。其他几个遗迹较少,建议保留遗迹改为果园。

. d' @ n0 a- s- \3 V* H

 

9 i3 V3 v8 W& F% W1 d

个人建议完全的腾退不若保留主要遗迹空地改成果园,来的实用。贵妃小道一代是有名的柿子产地,连明代石供果都有柿子。并且贵妃小道一代两座山间地域狭小,连民居都要小些。如古迹不和时代有机的结合还是会有问题,

6 u% u( {1 G7 W5 Q/ s

 

+ x% P9 `4 W N) c& L

神宫监经历了几百年的侵占建筑几乎无存,但大部分的围墙或墙基还在一般是正面青砖,其他三面是石砌。

" a1 j, w! }) p4 Z0 m

建议逐步恢复保存完好的,保护还有遗迹的。

# F4 T, j* h: o9 t$ M

 

. ?2 ~3 f4 T4 F9 ~

 

3 M# e8 {* g) F, r1 R$ S$ l! P

 

* {( u& ]' T9 E. K1 c ~3 a) s

 

发表于 2009-10-27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支持开放,不开都有人惦记挖地宫。开了可能会造成社会舆论,干挖自己祖坟这种傻事。人对逝者应怀敬畏之心。
发表于 2009-10-30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不具备开放条件是真,但是如果不具备长期开放的条件,何不一年来一个或几个开放周、开放日,起码让那些想看的人能有个机会。文物保护规划已做完(清华和以色列合编,还未审批),对文物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也基本明确,但是离开放还很遥远,看来翻墙头仍然是近十年内的最佳探访手段。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很想看看去,不开放陵寝哈

发表于 2009-10-29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答复的内容肯定会是这样,楼主的想法颇为理想化。我是主张开放的,文物是全体公民的,不是少数人的私物。说不具备开放条件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托词。如果做成像首博那种开放形势,限时限人数,提前预约,相信是可以控制好文保与开放之间的关系的。不过,毕竟经济效益是一切的前提,无利是不会有人起早的。我记得有一次冬天去昭陵,门口两位售票的、凌恩殿内一位工作人员、明楼上一位清洁工,再无旁人。这还是有复原建筑的开放陵寝。其它陵寝若开放,估计也不会有太多人去看,除了诸位。哈
发表于 2009-10-29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门外在2009-10-29 9:46:00的发言:
3 ^( K$ o* q8 h0 N$ \" @

真的是很想看看去,不开放陵寝哈

1 q: Z$ R- m6 a8 P* ~6 k5 q" e

明代等级制度那么严格帝陵也差不多都一个模子刻的。

发表于 2009-10-29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10-29 17:01:00的发言:
0 b9 [" g9 Q7 q% i

明代等级制度那么严格帝陵也差不多都一个模子刻的。

+ ?0 N2 y: V% |* i8 G2 L5 q' X

但不可否认,各有特色,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17:27 , Processed in 1.22351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