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个这个帖子,觉得挺有意思。
$ y8 u* k+ I% G% b 细心的人读了这里大约60多个跟帖,从每位网友发表的个人观点上来看,很容易发现哪一篇跟帖在内容上含金量更高! & A; M! R5 m9 Z; `+ O, o1 N
7 C+ ~! V/ w( r) n$ e# Y0 W Z 正如很多网友所说: 各自的经历不一样看法也会不一样。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电报大楼上的大钟表,看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 6 }' E4 B: D) U: |& X. C q% e
9 S, T: N. V( i3 U' i$ Q: Q
在网络论坛中,应当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讨论一些事情。那么就让我们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各自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一条一条摆出来,让大家共同参与及讨论。
& D. s% b2 i; _( ]' K3 G ]; w, \) p. [0 q& h6 _8 k7 }7 X
我个人认为,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许可使用调侃的语气发言,没必要必需使用类似小学课本里的非常规范化的、以主谓宾正常语续排列的形式书写文章。比如“读书不心细”和“读书不细心”虽然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但是大家还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想一想,如果在整篇文章中,都全部使用小学课本里非常规范化的语句格式,那么读起来是不是会感到很累?记得有一段相声,说的就是某人在和拉洋车的讨价还价时,使用很正规的语句格式,听起来觉得很累。当然在使用某些调侃、语句主谓语省略或倒置时,所讲出的话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听明白。青草网友认为使用“读书不心细”,出于“学中文”的彼得森网友之口,就令人不解。我个人认为这里有点儿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味!毕竟这里不是小学校里的语文考试。(......比如“读书不心细”只有几个字的句子,竟然有问题,如果是学龄前儿童这样说,我一点也不奇怪,但发生在“学中文的”彼得森网友身上,就令人不解了......)引自青草的61楼跟帖,第八自然段。
7 m) n: _( {# V' K* o9 o8 x
- S; K, Y6 m3 P" a: _( }
/ P0 @7 z9 i- A' [- h 青草讲了文革中的一些“扣帽子”、“打棍子”、“抓小辫子”情况。读了彼得森的跟帖,没有发现这种“扣帽子”的情况。相反觉得青草却是最能乱“扣帽子”、“打棍子的高手!彼得森在评论楼主“只许可自己大讲政治,而不许别人也讲政治”一事,彼得森在他的第44和第45楼跟帖中,已经提出了证据,这怎么能说彼得森在“扣帽子”、“打棍子”、“抓小辫子”呢?在这里请青草仔细地重读第44楼和第45楼的跟帖! ) y1 Q, \( N* u2 ^
5 o9 v" q) @* z2 }! R4 j7 p- |7 X, i
彼得森在他的第31楼跟帖中说到:我们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早在几十年前上政经课时,我们就曾问过导师.当时导师也这样回答的:美国已建国200多年,我们刚建国30年......不知 27楼是哪年毕业的,怎么现在的老师和以前老师的说法很一至? 8 o6 O5 E3 c% B" ~6 X' q
; k# z8 W5 _ h$ h! n5 q
0 f$ E4 I- K* F9 A, `1 p: S 青草在他的第43楼跟帖中说到:在我们上过的学校里,n年前老师们讲的东西在若干年后还会同样被传授,这一点也不奇怪。教材没变、老师没变、教案没变。变化的只是学生,有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意思,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也质疑!
% A9 |; F8 J$ E$ y+ l6 ? 3 X6 _8 i1 w- h5 { {' ~) s) a
3 A3 r1 h. ^- o# K" O1 i
我个人认为:几十年以来,老师们在讲解美国与中国落后与先进这一问题上,为什么还使用几十年不变的论据呢?为什么老师们就不能也学一下我们的领导人那样,以与时具进的态度,给学生们教授一些新观念呢?(也许我个人也对老师要求的比较高,只是个人的想法)请看看我们的领导人,是怎样以与时具进的态度,发表的一些讲话!请看彼得森在他的第31楼跟帖中的最下部分!可能有些人认为老师们对某些问题几十年不变的授课方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也是能令人理解!终归每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生活环境有所不同,每个人的观念也自然不一样!!! ' [5 ^- {7 [; x! h! E4 ]( j# {
; \- y' `: Y0 x# z$ N, J
; V8 }6 J0 V3 J( W |/ r- `
7 N U7 V( U8 Q* h* v . F9 ]$ Z# D/ a
: c9 l, C: }7 g, C* ^ 关于彼得森所说青草“怎么不许提以前的事呢?” % K u8 E2 v5 E6 v: f! Z
这是事实: 7 L' l" r4 d7 _" X8 x
请青草回头看一下,您在43楼跟帖中,第六自然段结尾所写的:「“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很多“过来人”都已经不愿意重提往事了,为什么有人还要把这个伤疤揭开,并血淋淋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呢?用意何在呢?。」。 - {% H' z: {- `% F$ l5 B
; d3 ~& W- Q& X, t# o# u" l
9 Z( d8 S( V4 c H 青草的意思是不是:如果别人提及文革的事,就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青草的意思是不是:“不许别人提以前的事”呢?很遗憾,青草在61楼跟帖中,却失口否认他反对别人重提文革的事。(......对于彼得森网友的质问“怎么不许提以前的事呢?”,对于这顶“大帽子”我真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眼前真好像出现了“抓走资派”的场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文字中没有出现这样的叙述呀。......)引自青草在61楼跟帖里的第四自然段。
2 L+ }* D; S0 j- v7 l' F ; m7 G G O- ]% A+ g
青草的这种写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所说过的话,这在写作当中,可是犯了大忌!!!
& G$ S( M6 ^* u4 M. u2 D . |, e1 ^, q( `8 k
在彼得森的跟帖中倒是没发现有文革式的火药味,但是在青草的跟帖中,通过一些文字却能感觉到一些F\F的特点。(青草的61楼跟帖,第六自然段: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5 S& d } K A- H3 I
6 f* p' m/ P: h, r 准确的说是:“有选择性的F\F,有选择的失明”!青草有选择性地从很小的方面去挑彼得森跟帖中句子的写法,但是却没有看到元子元子网友第6楼的跟帖。元子元子网友使用了八个点的省略号。在小学学的好像应该只是6个点的省略号!
% I6 S3 R5 l; o! O9 i. P1 R& [' K ! Y' B1 |. V3 b6 ^; ?- Z
我个人认为,上面这些并不重要!只要大家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不要死盯着这类小事、小节上!
# L+ e! Q J6 K1 i5 f7 p ( y. V' S2 O {9 y
青草讲:彼得森网友给我回帖中的最后一段让人肉麻。我们都是成年人,您觉得有意思吗? # ` r" \: p8 M' e; b. E
( U9 y) l$ C9 W( A5 a" @ 我读了彼得森的这段话,没感觉话中带有粗俗,低级的意味,怎么说是肉麻呢?我个人体会,彼得森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年轻人找工作相当难,青草可以悠闲地利用上班时间,断断续续写下几个帖子。确实很不易,当然青草网友是幸福的(比起那些大学毕了业,还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而言)。祝福青草可以"永远"在这种悠闲的工作环境中,没事偷着"幸福"地乐吧!
; |) p" u9 V' U8 e* w $ b! Z( J; y: p- x8 P4 n1 ?+ x8 H
我个人认为,作为有正常逻辑思维的成年人,不应该只观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小节(不包括在写文章的时候,写了后面,忘了前面的话,类似这种显而易见的、低级水平的大错误!),而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大事! % ~0 B- C* T S( j
; u$ \/ e: m- N H
青草说:「“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很多“过来人”都已经不愿意重提往事了,为什么有人还要把这个伤疤揭开,并血淋淋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呢?用意何在呢?」 4 p# {, ^+ [6 E ]7 z6 {
% ~, s7 i0 K! ~2 y T! K/ i" A
青草的意思是说:“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如果再有人重提这件血淋淋事情,就是别有用心呢?就是心怀歹意?那么我想问一下,为纪念或者重提九一八、九一一事件,难到也不应该吗?如果再有人纪念或者重提九一八,九一一,难道就是别有用心?九一八,九一一事件,哪一件不是血淋淋的伤痛???很遗憾,事实上人们在每年的这些时刻,都要纪念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悲痛日子!!! & k0 q- }- ~% v* u# p: Y
& @$ x' }1 v: C/ J5 b: f# Q5 P! }8 ^
一个忘记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 a3 u$ d P' ?2 g N' n" Z
) c0 L. y& l) |2 y) w
很幸运还有很多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愿意在尚且还活着,还能拿的动笔的时候,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些对中国真实历史负有责任感的前辈们!!!
' e2 `% I8 v) d* G; L
* V2 G7 M0 z# c5 \$ i7 q8 b (......但我总希望,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们尚且活着,还拿的动笔,也许写出的东西,有个人恩怨的色彩,但只要是真实的,就价值连城!!)引自老猪871网友在54楼跟帖里最后自然段的发言。
& X0 t% }5 b; a9 W, e& b! ]" W( ^* P3 p'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