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要说一个低我一年级的同学。
6 ~9 V) P' j0 _- S( C5 w, c2 [- G: U这个人于我,可以说认识,也可以说不认识。说认识,是面孔。说不认识,是迄今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而我之于他,也许根本就没有在记忆之中。
5 V4 }- I( {3 u8 b7 I大约是1959年,我四年级。学校组织活动,学习劳动技能。五行八做,好几行,我选了理发。 1 q- r* [' b- L G0 |& J1 T9 U1 Z
活动在某个周日开始,什么季节呢?记不住了,阳光不太明媚,风儿不太大,校园静悄悄。十来个小家伙,在院子里聚成一堆,老师拿着个手推子,在中间比比划划。比划完了,就实践。不知从哪儿拉出来一个同学,按在了方凳上,老师把手推子放在我的手上,示意:上!
; e4 B# z0 s3 G9 J9 b; p/ K这辈子第一次拿这个劳什子,就要往人头上按,够虎的!我下意识地抬头看看要“上”的部位,怯生生地把推子往脖颈子上放。这是谁呀?头发这么黄!怎么这么细啊、这么软啊!我把推子冰冷地放在他的脖子上,脖子抖了一下。脖子细啊!这么白啊!这样的头发也能剪吗?我当时也许是在想:硬硬的头发,在推剪下“咔嚓咔嚓”,这软毛……? 4 ~$ j. h0 V. P$ l
我应该知难而退才对,可是没有。
1 _# B% |2 L4 [- H心里虚虚地把手推子往那软毛里推了推,四个手指一较劲让推剪咔嚓起来——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我以为就这样开始下去,“黄毛”始终温顺地坐着。我们都是好孩子,以后都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 ^% S6 ^$ g) d5 E/ N0 [& p: U5 W刚要咔嚓第二下,“黄毛”的惨叫就把我定住了,声音尖细、高亢。也许我要把推剪拿下来,“黄毛”却叫得更惨烈、狞厉。也许是校园太静了,他的叫声那么响。我以为是把他的头给推掉了。 , Q) R2 k% K, D1 s0 }$ U
“黄毛”的尖叫结束了我的理发小组的活动。
) j) B/ E7 C/ e- o1 W- V& E# N后来在校园,不记得又碰到过“黄毛”,不知道为什么。不会是因为理发事件,转学了罢? & u8 ? @1 Z+ D+ X7 G3 p8 ^
一晃若干年过去,我上了一个滥中专。二年级开学,见到一年级新生,其中,竟见到了“黄毛”!还是那个样子,瘦、白。黄头发细、软。他看我,目光漠然。显然不认识。
8 \# R2 l; Y9 m9 I又过了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了。学校也有了武斗队,队长是某某某,听人说的,我不认识,也就不往心里去。 5 f: ~2 {- c6 k
秋风萧瑟的一天,校园里破大字报纸飘零满地,不见人影。多数同学都回家了,反正是武斗,也不上课。我呢,孤魂一样地从宿舍里游荡出来,忽然看见黄毛了。是一队人的打头,手里拎着根一头粗、一头细的棒子,乍着膀子,胳膊上一个红袖章,晃啊晃的迎面走来。眼神狞厉、根本就没看见我。后面的人也都一个都不说话,只是跟着黄毛嚓嚓地走。满身杀气,像是在什么地方才搞了革命行动回来的样子。 ) ]; Y2 }* U" K$ k4 o
武斗队长竟是黄毛!
2 m& l: b# L5 C& z人啊,都有长处,不知什么时候闪光。这也要看运气。诗云:“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 i4 b" n( b! n/ D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在这里回忆一下这位不知姓名的同学? 5 m8 Z% e% r3 T9 g! Y3 X0 ~
又想起来几位同班同学的名字:石振中、刘美光、涂令典。
) h2 v/ |% g4 S* Y \# X3 S
9 Q# ^3 o* t: G;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