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 Z, o0 V8 L. R% R& P
金锁桥
+ L3 k* X% v4 D& B/ G' k过黑虎桥向西爬坡,经唐家地,再下沟,即到金锁桥。此桥称金锁桥又叫锁阳桥,原为木板桥,乾隆五十四年被洪水冲垮后,于乾隆五十九年建成石砌拱桥,保存至今。 0 E+ L1 Y4 P- Q9 f9 w7 V) X# a( n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金锁桥
! P7 d6 z" Z0 H! D4 j1 m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0 Y* O# h- B4 N4 p& g金锁桥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0 z H' @% d, c3 P: P桥面石条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 b2 j+ i; w7 o% l
东港沟铁路桥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 U. a2 y5 T: \. z% ] U木城涧矿土建队 % y Q& I, I0 B+ M
7 D. z6 L4 n2 S5 a( h 0 A; A s. G. ~! o8 c& R* f
重修桥路摩崖碑
9 E# Z% b" M$ T$ v/ I! W4 h" t " D% s. ~# D: q3 o# `, V
桥东岩壁上有乾隆六十年摩崖碑一方,文曰:“兹因潘家涧,东板桥二村桥梁忽于乾隆五十四年山水涨发,将桥梁被水冲坏,募化众善,施资重修。今将年、月、日勒碑以记,众善芳名,施资另有碑碣志焉,是以为序。(领修人16人,监工人11人以略),玉皇庙住持石德亮,张复兴,大清乾隆六十年五月拾叁日记立。”
, M1 g) Q8 [/ ]" T0 N- s6 R2 a桥西路下存有道光十八年《军粮厅布告禁采煤碑》(未见,但在福龙桥上发现此碑,已保护)
* s8 e4 w7 s0 Q& D/ g0 x* ^ - G: P% u! T1 Q8 y) M! I! E
' K/ y" D" n) B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 j/ C6 S$ h# V3 [摩崖碑处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 D5 s$ n- V8 E" W+ ~: T& C- r
摩崖碑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 \: A' \' W0 d
乾隆六十年《重修路桥碑记》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 l% }5 \0 ?# @5 B# ]% h/ S树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1 c2 h. N1 D* M# n' W) g! n; D
古道荒村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6 z' W& K9 s1 y0 G8 T# Z) }
酸枣
古道寻桥(三)金锁桥与摩崖碑
i$ \* t2 d2 C/ P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