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楼上这样的感觉再正常不过了! 当初,我听一个还是专门搞旅游文化的老兄说过,他觉得逛庙最没劲了,任何一个庙五分钟绝对逛完。为什么呢?千篇一律呗。 我还听说,那些曾到欧洲旅游的朋友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始还觉得挺新鲜,等到了后来,发现所谓旅游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教堂游”,就感到有些吃不消了。为什么呢?还是一个道理:这东西千篇一律,没完没了看它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觉得,文化是一种语言。如果不了解它,你就会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比如咱猛一看什么英文(或者日文、韩文等等的),觉着不都差不多么。就跟不懂汉字的老外看汉字全都是方块字的感受一样。但要是懂得某种文字,你就会看到一个个不同的词语,看到了由这些词语组成的或是妙笔生花或是干瘪乏味的句子、文章……看到了它们背后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和智慧。 说回门墩,对这东西我不是很懂行,但我坚信,跟上面说的情况绝对是一个理。甭说是对老北京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完全没感觉的人,就连我们这些自认为是爱好者的人,看多了也照样有犯晕,犯腻的感觉。
但我坚信,门墩是一种语言。我们厌倦它,是因为我们不懂这种语言--这点从本网站上那少许几篇介绍门墩的几篇文章中也能略微感觉到一二。 实际上,门墩是一种优美的,饱含艺术美感的语言!! 喜欢它。首先,那玲珑剔透雕刻技法,决不含糊的雕刻理念就感染了我。 那一笔一划的刀工绝无糊弄,这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高级企业”“大户人家”门口傻大傻大;徒具其形,不具其神的石头狮子比起来,孰高孰低立刻就有了分晓。当你一个一个门脸看过去,一条一条胡同走下去,你会感到,就在并不遥远的往昔,有一个世界曾经那么真切地存在过。在那个世界里,人们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信仰。 而如今,这个世界却是那么脆弱地消失了,好似一场浮华旧梦转眼烟云消散。我们这些对现代文明深信不疑、对商业文化顶礼膜拜的人们,自说自话地藐视着她、蹂躏着她,乃至质疑她是否存在过。 尤其重要的,门墩的美感还只是表象,更为深邃和稳固的,是它本身拥有一套完整的造句结构和语法! 关于这一点,本人自知浅陋,无法表达得完整准确,而且也确实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 反正它是一套语言,无论从形状还是图案,一定不是制作者异想天开地随意堆砌,而是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可以遵循。(这和我们今天任意发挥想像的“装修”迥然不同。)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抱鼓石是官宦人家的特权,小户人家就无权拥有。 再举一例,几乎在大门口必然出现的狮子,在古代文化中,它被认为是驱鬼辟邪的神兽。它的惊天吼声和狰狞面貌会让邪魔恶鬼退避三舍,以确保户主的平安。所以,古代帝王接受异邦进献的狮子,并不只是喜好珍禽异兽那么简单。这更重要的是一种仪典,异邦人通过进献狮子,来表达对一个帝国国祚用存的祝福。 据说,最为讲究的狮子雕塑,连狮子头上的“螺髻”数目都是有规定的。皇上他们家--紫禁城门口的狮子,发髻数目应该是最多的。其他人家的狮子发髻永远不可能多于这个数目。说到根上,这是古代礼制的具体表现。所谓“礼仪之邦”中的“仪”就体现这样的一点一滴之中。 虽然有烦琐复杂的礼仪限定,但也并不是说,来自制作者自身的创意被抹杀,而是应当这样理解,制作者的所有“创意”必须在规定的语法框架之内才能发挥,无论怎样发挥也不能僭越礼仪。 同理,汉画像石、敦煌壁画、唐诗宋词元曲……所有传统文化产物无不如此。 可以说,一个小小的门墩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饰物,它蕴含着不可磨灭的古代人文信息。今人那些诸如“美观”“吉祥”“表达美好愿望”之类的解释,其实是“不知古人之心,而另出己意”罢了! 可惜可叹,这些珍贵的信息如今已残缺不全,并面临着灭顶之灾。 本人曾在五台山上看到一座古老的庙宇正在大肆修缮,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庙门口原先的石狮子光荣下岗,新上岗的是两只留着披肩长发的“欧洲种”狮子。遗憾的是,这两位“披头士”眼大无神,毛发散乱,皮肤粗糙,跟两只好些天没洗澡的哈吧狗似的。 它们那股颓废堕落的味道,似乎该去给迪斯科舞厅把门更合适些。 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今天人们所不断宣称的所谓“美观漂亮”和“富于时代气息”呢? 。。。。。。。 9 V. @4 Q3 D/ o' V/ R e8 Z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17:21: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