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简介:" G& `) |+ d% M# p4 y5 O- d# s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龙龙溪人。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林语堂父亲林至诚是一个基督教牧师,但他详尽探索中西方哲学思想后,于晚年才真正成为一名基督徒。 ( L! ?9 }" w8 q
/ G7 H8 x+ `% P7 E( F# n% v2 x
生平
9 u* T* d* { b 1895年 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青年时代的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 ~1 r7 {' x' @0 q9 w3 P0 Q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 l& m% V$ G+ r, l& A/ N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5 M( `7 w9 F( ^9 I1 b2 g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 e3 G- n7 s" ]1 B1 a! |
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5 t/ f: s7 g& |) K4 Z
# y( V* q9 b s! {+ I: d, Z+ S+ o作品 9 S [9 A/ X0 c6 T
小说 6 W4 T* J8 ~: G g' n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又名《瞬息京华》,张振玉译,1940年,上海若干出版社 《风声鹤唳》 《赖柏英》 《朱门》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7年(5版),商务印书馆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红牡丹》
0 o8 w* G+ ?1 _* G5 P散文和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 《剪拂集》,1928年 《欧风美语》,1933年 《大荒集》,1934年 《我的话》(第1卷,又名《行素集》),1934年 《我的话》(第2卷,又名《拙荆集》),1936年
6 l5 s. f2 q+ q) O: U8 @ 8 Z+ e+ R: w7 y
《风声鹤唳》《生活的艺术》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年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1938年 《新生的中国》,1939年,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1940年,上海朔风书店 《锦秀集》,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圣人》,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语堂文存》,1941年,林氏出版社 《讽颂集》蒋旗译,1941年,国华编译社 《拨荆集》,1941年,香港光华出版社 《爱与刺》,1941年,明日出版社 《有不为斋文集》,1941年,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1941年,上海一流书店 《第一流》,1941年,上海地球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年,上海金屋书店 《无所不谈》(1一2集,1969年,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年,开明出版社),又名《无所不读》
: v: W. g$ J! g$ P2 i2 t5 n$ {+ d 《人生不过如此》教育 《开明英文读本》,开明出版社 《开明英文文法》,开明出版社 《语言学论丛》,1932年,开明出版社 《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正中书局 《当代汉英辞典》,1972年 《当代汉英辞典》电子版, : r# ?( I$ k; l/ S
评论集 《新的文评》,1930年 《中国文化精神》,1941年,上海国风书店 《平心论高鄂》,1966年,文星书局 《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2005年,香港道声出版社 6 d) ]& Z6 j8 A
传记 《苏东坡传》 《武则天传》 / N! @' Q% v$ D1 C! O0 d
译著 《冥寥子游》(中英对照系列) 《不亦快哉》(中英对照系列) 《东坡诗文选》(中英对照系列) 《幽梦影》(中英对照系列) 《板桥家书》(中英对照系列) 《老子的智慧》(中英对照系列) 《浮生六记》(中英对照系列)
L7 J; ^8 S8 _! Q; R4 y7 h林语堂-主要贡献 发明专利
. }: i' t$ ?- [% [% {! z2 m% h1 ?1)明快中文打字机(Chinese Typewriter)──1946年4月17日申请美国专利,1952年10月核准。 2)中文字形编码与键盘1946年5月18日申请美国专利,1948年3月核准。 3)Visual Selecting Device for Chinese Typewriters and The Like1948年3月3日申请美国专利,1952年10月核准。
$ a8 a" H7 P9 @4 y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8 [6 T6 n- n- u6 f) ]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7 N4 T& o6 o0 c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 y! K/ ^: u3 G+ w7 t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1 H8 L+ M8 d" C' f9 W7 k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 ──《金圣叹之生理学》
1 E0 G8 w( x' p人之渺小
+ G+ h/ X" s9 _7 @ Y# L 林语堂故居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A6 [( I H6 k- W( ?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 |* H1 s! l }9 T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 4 V- m' k7 }5 y) @2 @5 E
2 R0 L- t" h2 U& \
' u- h4 a( n, h+ \
4 E7 o8 `$ i2 m3 I$ G, c
* F+ m! ^. b% |
5 ^1 c! ]' |0 t, K* r; j' @. N. @8 }: B
9 m. e3 m$ w! ?
5 _( j) w& g- |) S纪念馆简介 * I4 Q" b- {8 }9 P: C
林语堂在原籍地的纪念馆(福建漳州)
: @* z& U8 D# \* c$ x$ w* Q$ U' k$ G
“天蓝水碧,十里蕉香”这是座落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的林语堂纪念馆给大家的第一印象。通往纪念馆的路被香蕉树围着,一段台阶登上,纪念馆现于眼前,纪念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纪念馆主体为二层环型建筑,正面古色古香,环型结构却近于西化,正如门口的对联所写“两脚踏东西文化”。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一流专家所创作,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堪称“名人名馆”。
8 l5 M% i' V% t4 A- R ' E* \: |9 j. ^" W# n
2 J1 B" r7 k+ u4 O* H# ]9 R
# T: `# h" Y5 |( v" w& M( e2 Z
) m+ W" _* {" K Y
1 e/ {8 l) `& I& M3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