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54|回复: 7

闽王王审知墓与福建历史上最大的盗墓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5-9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的陵墓,座落在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今福州市郊区新店乡斗顶村的斗顶山南坡。解放后,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审知(862--925年),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创建者,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农民出身。在唐朝末年封建军阀割据混战期间,与其兄王潮、王审邽以行伍起家。唐乾宁四年十二月(998年1月),王审知继其亡兄王潮的威武军节度使之位,成为福建地区割据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在位近30年。在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已的社会大环境中,王审知因闽政权力量弱小,治闽施政讲求“保境安民”,注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惠农通商、建学兴家,使本来比较落后的福建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后世被尊为“开闽人祖”。不过,当唐朝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之后,王审知并未正式建国,在名义上始终向中原地区的政权后梁、后庸称臣。先是由后梁朝廷封之为闽王,死后又由已取代后梁统治中原的后唐朝廷谥号忠懿王。到其子王延钧在位时,才断绝与中原割据政权在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正式建国称帝。王审知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年底病逝,先是在次年跟早他去世的元配夫人任氏合葬于福州西郊凤池山。到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其子王延钧在称帝前夕又迁其墓,以帝王之礼厚葬于北郊的福州主山永福山,即后世所称的莲花峰。第二年王廷钧正式建国称帝,又追谥王审知为大闽国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号宣陵。
        在王审知身后至其被南唐灭亡的20年间(925--945年),还有五个王审知的子、孙走马灯似地相继即位。但继位者皆为昏暴之君,闽国政治亦日益败坏,内乱不休。包括王延钧在内的前四个继位者皆死于内讧,最后一个继位者王廷政则在南唐灭闽时当了俘虏。他们的墓葬都远比王审知简陋,并且也都很快被岁月湮没了。只有王审知,以其治闽有善政、开闽有大功,故世受闽人缅怀,其祠、墓亦世受闽人吊祭,千年不替。
        王审知陵墓之旁,当初建有殿阁、牌坊和护祭陵墓的寺院,闽国灭亡后圯废。现今所见的王审知陵墓,陵园范围近千米,墓圹表面建筑长、宽各百米左右。大墓碑高竖于墓圹背面的山坡上,上书楷体大字“唐闽忠懿王墓”,是为明代万历三十年重修该墓时所立。墓圹前,有三层平台。圹室石砌,宝顶上有两座纵向并列的巨大的棺形砖石墩,其下即王审知与夫人任氏合葬墓的墓室。墓前方的道路两旁尚立有几对残存的石人、石兽。但遗憾的是,1981年福建省文物管理部门在维修该墓清理墓圹时,由于该墓曾在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被盗掘,因此除了出土王审知夫妇的墓志各一方之外,其他的随葬品已经几乎荡然无存。
        在福建历史上发生过的盗墓案中,明代宣德四年的王审知墓被盗掘一案,其葬者的身份地位和墓葬规格最高,参与盗墓者人数最多,被盗的随葬品最丰富、珍贵,案件牵涉的人事也最广,因此可说是福建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盗墓寨。对于此案,案发当时闽人林谨夫撰有《宣德四年被盗发冢记》一文,所记甚详(明万历癸丑年纂《福州府志》卷七十六《丛谈》收载)。
        据记载,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驻扎在王审知墓附近地方的种屯军(明朝中央政府派驻地方、亦兵亦农的正规军)士兵30人盗掘了王审知陵墓。因圹门坚固,盗墓的士兵们便从宝顶上凿开了一个洞。他们先用粗绳扎住一人的腰放入圹中。忽然,先下去的那个人没了声响,呼之不应,上面的同伙们都惊愕了。于是他们就用松脂做火把,燃火以照亮墓圹,架长梯鱼贯而入,才知道先下去者已经死了。他们发现,圹室宽广如屋,前面供着王审知画像,供桌上排列着“五供”(五种祭祀用的器皿),所陈设的炉、瓶、烛台等等都是以金、玉制成的。后寝(后室)摆放着两部红棺,就是王审知与夫人任氏的灵柩了。随即他们撬开棺盖,把圹室中的器物、珍宝一盗而空。
        那个先入墓圹者的暴死,以现今的科学常识视之,当是墓圹刚凿开时里头长年积聚的有毒气体尚未散去所致。而死者之妻则借死者之口对那伙盗墓的士兵说:她梦见丈夫哭着告诉她,他是先入圹时被里头的大蛇咬死了,因而应当分得所盗器物的一半。但那伙盗墓者不肯。于是,死者之妻告于他们的上司管屯百户(明朝卫所兵制之下统兵112人的百户所长官)王杰。而王杰受了盗墓者贿赂,不予过问。死者之妻再上告于管辖其地界的福州府怀安县(今属福州)的典史(知县之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朱玉。朱玉因得了盗墓者赂送的金镯、玉带,也不予过问。最终,死者之妻又上告到福建的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李素鲁、佥事邹穆穷治其事,把盗墓的士兵们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这时,怀安县典史朱玉大为害怕,认为自己藏匿帝王使用的器物,触犯了封建法律的大禁,想上吊自杀。有人教他自首,说这样可免罪。于是他便去自首,把金镯、玉带等都上交了官府。当时,福州有个叫王琨的生员(秀才)向官府自报是王审知的后裔,说他认得王审知墓圹中的那些器物。办案的官员们不相信他的话,待到看了他的家谱,方知墓圹中随葬的物品都记载其上。因此,便按照王氏家谱所载追赃,结果所盗的墓圹中器物都被追了出来。官员们把被盗的王审知画像悬挂在厅堂上,只见其相貌“方面大耳,巨目弓鼻,紫面修髯,俨然可畏”。画像四周虽然朽蠹已尽,但中间仍完好如故,都觉得奇怪。被盗器物内有个水碗,其底座寸许,呈橄榄形,莹如金色。人们不识为何宝,找到善于经营珍奇宝货的回回人辨之,方晓这是玻璃碗,被盗器物追缴后都收藏在官府库中,只是把其中的十分之一以及王审知的画像交与王琨领了回去。王审知陵墓则由官府派人修补好。后来到了万历三十年(1602年),经明朝政府批准,又由当时的福建都运使司副使、王审知第22世裔孙王亮主持,对王审知陵墓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现今所见的王审知陵墓外观,大致就是这次重修所遗。但明代宣德四年被盗墓士兵们盗出的那些珍贵文物,当时官府既没有再放归墓圹中,也没有妥为保存,早已化为乌有。
        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这起福建历史上最大的盗墓案,反映了明朝的军队和官府在宣德年间已经非常腐败,也给王审知陵墓造成了无可弥补的严重破坏。

d* X' r: F5 `' Z7 w% i* ~

 

1 H4 e6 X' }9 E" l T8 }. S

 

; N; S7 o3 o& ~% d' b: P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阳痿????????????
发表于 2009-5-9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闽国的小皇帝,是今全国最大的县,固始人.现在那也很穷困.河南固始的人文特点,想必很多人都知晓,就不在讳言了,但却出了这么一个唯一的偏朝皇帝,也实属旷世奇闻了,结果还是被国家豢养的当朝军队给盗掘了,天下很少有我们这样的事情,丑闻于世啊.....
发表于 2009-5-9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地不错,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09-5-9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赃不均倒置事情败露,好笑啊
发表于 2009-5-10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新了啊!我看中国历代帝陵那本书里的照片还是没修之前的样子呢。修新了总觉得少些古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21:09 , Processed in 1.12945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