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7 p. Y$ l1 L; J, Y' p
; s' ]3 S9 ?/ R 古都北京,从溥仪让冯玉祥部将鹿钟麟吓唬出神武门那一刻,这残灯末庙的大清算起彻底熬干了灯碗儿塌了芯子。黑脸儿的唱完白脸儿的唱,没断了折腾——今儿共和明儿复辟,走马灯儿似的,混沌过了百十年,碱罐儿折进醋坛子,一切都起了变化,到如今,转身儿一看,纯意义上的北京话一疙瘩一块孤孤零零,跟北京的建筑一个成色——变成了死古董套活游客的钱,零落成泥,那点香味儿不耸鼻子擦着地面搜罗,根本找不到,就像一条内陆河闭着眼睛沙漠里瞎走,越渗越浅,末末了,连个念想的蛤蟆骨朵都养不活了。 2 J# @7 T/ n# k9 [7 l% C/ Y
有学者出了几本儿研究北京话儿的专著,图书馆里供着;有好事者整理了一些零七八碎儿贴在网上,单丝不成线,嚼巴豆治害眼,拯救不了她将死的命运。 # @! l# ` p: O
3 y* M4 F a9 l2 y. p 北京话在北京人的生命里有着很深的刻痕,人情事理,行动坐卧,仔细品咂,绳子一般,随年岁增长,越勒越紧,越紧越疼。 + h3 ^" {; U. @% w
0 L9 i+ c: B) ^( f" }: G “狗戴嚼子胡勒”这一句全国流行语得益于相声段子咱先略过,“狗咬刺猬下不去嘴”这样的常识问题咱也不提,单说北京人形容一个人没起色言语行动讨人嫌弃,“狗食”二字足矣。您想想,做人不成功沦落成了狗食物的层面,是否好得了!?变个字,当“狗食”成了“狗(苟)事”,再皴染一道,厌恶的色彩浓重立体起来,人见皆可嘲笑与鄙夷。也是啊,北京人眼里不揉砂子,趋炎附势献媚讨好之人不见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遇到了,嘴上不说,心里用小棍儿拨拉,不知道谁还记得除四害时候全民挖蛹,就那样,大形势谁都不好拧着,不去腌臜处自己做不了主,拨拉时候扭扭头躲避一下子臭味儿大约有这个自由。说严重点儿,就这俩字基本从人格上已经给你判了死刑。假使你觉着低头哈腰累得慌想翘首昂胸换一种活法,就算坐上当朝一品,瞧不起你一样还是瞧不起你,赶上家里老人爱叨叨闲话儿,行了,你永远甭想在这家翻身,它能传了代。假使这人改过自新翻回头往人里走,或者一条道儿走到黑坚持撞破做人的底线奢望物极必返,嘿嘿,还有一句话预备好了挂房檐底下等着:屎壳郎变唧鸟一步登天——自以为成圣成佛的您算是彻底脱了哺乳动物的军籍,臭味儿呢,劳烦您亲自带着,甚或子孙还能得些实惠承受荫泽——孙子一出门被旁人介绍不及,抽冷子还会给带出来:“他你都不知道,严嵩严大人如夫人内侄的儿子,严大人,六必居酱菜吃过没?去,回家跟内掌柜要俩钱儿前门外走一趟全清楚了!” 0 N' K z) n, B _
4 E. h5 J6 R$ R) ?6 u9 I* s% V2 i( C 入了土的爷爷,蛐蛐儿每秋一届的演唱会当然不会错过,连听二十年了并且次次坐头排,拔毒膏贴着揭不下来也是懊丧,活着时候做下的事儿早成了刻在无形碑上的言语免费替您扬名,要不要您自己说了不算。 4 [5 A( |5 B4 D3 i
& ~% D! p3 I9 N; B3 Y
一个人顽皮做事儿浮躁,言行不像个人样可又不忒招人十分讨厌,有一个“猴儿了吧唧”的词儿制成的小褂堆在床底下鞋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出门,只要您想穿鞋,必得先把小褂抖落开套身子上——与天使们背后套的白翅膀工作服等同。 h' L4 y1 P; R
7 i+ `. |; F# e9 @: k 披上猴儿的衣服后,要想在人前逞能鳌里夺尊十分不易,人们不会给毛躁的你机会。譬如说你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成人在这一片地面上日渐重要,暗下决心要把胡同里的井填了给看不起你的那些人一点颜色瞧瞧,抽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顺便正名让自己痛快一下——凌晨开始设想,从哪里取土,偷谁家的铁锹,哄老谁家的小谁入伙增添实力,闲篇儿甩过来:“哟,阿哥,大早晨叮当五四干嘛呐您这是?”你一本正经展开想了一夜匆匆草就的那张皱纸预备宣誓,头一个字还没蹦出口,二句跟着扑上来:“您甭逗了,就你?”不服气,你想做个基本的挣扎动作:“我~~”,第三句早已经起跑接过了第二句手里的接力棒:“背筐填井,费那劲干嘛?猴儿拿虱子瞎掰的事儿!”一错身儿,说话的主儿扬长而去,你想啐一口扫扫晦气,三姥姥第四棒兜头打过来:“猴仨儿,你小子有点儿正经念没有,二十大几的人了,横草不拈竖草不拿,越活越抽抽儿,干什么不着调,猴儿戴胡子一出没有,瞧把你妈给气的!”这一棒子抡到要害,绷得紧紧,原本要好好弹一首曲子——感动自己兼顾旁人——的猴皮筋松耷下来泄气失了弹性。踌躇满志的你,还有啥好干?顺墙边儿溜出去,猫腰出胡同,城外寻处凉快地儿,口衔枯草张目视日,盼着那个让自己扬眉吐气的猴儿年马月快点儿来为妙。 1 y/ s. S4 [0 q# `) R. K' |) ^$ E
! n: H4 I" O3 q( M2 q/ \
不带棱角的讽刺甚至挖苦中暗含着北京人的审美标准,从某些角度规制着北京人的日常行为。咱们说吃饭吧唧嘴是没教养的表现,脾气不好的老家儿直接用手头上的筷子代表自己发言;脾气好的难免不说孩子几句:“嘿,嘿,进猪圈了吧我这是!”
" T# w5 z/ R- ^5 t0 c2 Y4 n1 v
! F; V6 l5 I& w1 e( q 男孩子手捧鲜花儿门楼外转悠,一哥们儿下班回家做饭出来进去撞上好几回,男孩耗着不肯走,哥们儿发话了:“歪脖老等啊,人家女孩不乐意别死气白咧的啦,啥事得讲个缘分,强扭的瓜不甜,死糗活磨勾到手,一拍两散迟早的!”男孩要是懂事儿不翻白眼儿,嘴甜,大哥长大哥短叫上几句,这大哥兴许就会把男孩儿当成自家兄弟,话锋一转:“要说也是,王家丫头我从小看着长起来,清高,走道不带耷拉眼皮的,人儿还不错,没让大人着过急,得,东西搁我这儿,晚上我去给你探探口风,明儿个过来听信!”男孩要是不怵窝子顺便搭上几句好话,这大哥兴许就先替同院儿老王家做了主。等第二天男孩满怀希望过来,老王家头天晚上给大哥窝心杵的疼劲儿刚过去,大哥揉着胸口觉得对不起男孩,好像这事儿虾米了全是自己的不是,开始翻篇儿褒贬老王家闺女的不是,绕着脖子说,一点儿一点儿剜,直到把男孩心中有关女孩的那些美好连渣带末一总埋进土里才算完。临了,介绍本单位自己新收的徒弟给小伙子认识,俩人要是对眼儿,或者就拴成了一桩美满婚姻。 $ {+ D8 M# |1 {# |9 b ]0 F, i
/ P( x) N, I: u) G9 K) B' s b 两口子打架,男人揪住媳妇头发拖着走,让买茶叶回来的老爷子碰见了,走过去给劝劝:“能耐呀爷们儿,打媳妇可够多么英武!”男人要是不觉闷还打,老爷子把茶叶包一揣上了手:“有劲儿没处使了吧,松开,给我松开!”男人正在气头儿上,一抬胳膊把老爷子带了个趔趄,行了,老头子会一把薅住男人的领口不放把矛盾的火往自个儿身上引。男人胆敢跟老头儿较劲,得了,路过的大小子半大小子都会上手,不把男人打成土蛛蛛爬不起来不算完。列位,这些人相互之间可都不认识。 9 `& ^3 n$ i; A3 A p0 {
# U Z2 K; u8 |; g9 w3 d 言语呢在上面的实例中成了摆设,可大多数时候还是润滑剂。爷爷看着孙子在门口玩儿,小孩子淘气,手里舞弄一根棍子装孙悟空。你有急事儿骑车快速通过,不小心让棍子扫到胫骨上,那地方肉薄,疼得你冒火只剩下唉哟,刹住车跨在大梁上双脚着地胡噜你受伤的部位:“谁家的孩子呀这是,也不看着点儿,唉哟,疼死我了!”爷爷走过来:“对不住,对不住,碰您哪儿了这是,我给您吹吹!”疼劲儿减缓的你总有些不快:“正敲我腿上,受得了嘛?”爷爷:“得了您,瞅我,全瞅我了,小孩子不懂事儿,您甭跟他一般见识!他这不是圈养的东西,要是能,早就镶墙上我不让他下来!”一场风波化解于无形。 - D& D( n" Y& @6 c- J( g
9 H0 {3 I$ ?+ Z: }, Q. i6 F 坐公交,谁挤谁难免,可就有那些金贵些的人物得理不让人。大闺女小媳妇一般不出恶声,最多瞪你一眼嘟囔一句“讨厌”拉倒。赶上撂下四十奔五十的那些大姐你可就算开了洋荤,她什么不吝,荤素成盘儿往出端。被数落的主儿要是外地人,大多被气个半死;北京人有招,不着急不上火,慢悠悠嚼着解闷儿:“别骂了大姐,骂多了伤气,好容易攒起这身肉不容易!”女的不依不饶,非要找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快感来,逮住一句可心的反复重复,被骂的人说:“复读机呀,您换个新鲜点儿的成不?”女的换了说辞并且提高分贝,被骂的人依然不急不慢:“别开那么大声儿,经济危机了,省点儿电!”女的最后没了辙,指着被骂者:“老娘就这样,有本事你吃了我!”被骂者掂了掂肩上的背包带儿转身下车,临走扔下一句话:“对不起,我是回民!” : k5 G% s! p3 D, j. z
$ [# U# O( \8 j, r. Q 这边厢风波刚平息,留下大姐呼哧呼哧运气,那边一个背书包上学的孩子不停吸鼻子,声音让周围的人感觉不舒服。一个小年轻拍拍孩子的肩膀:“宝贝儿,你有手绢嘛?”孩子横睖小年轻一眼没言语,继续吸溜。小年轻又拍拍孩子:“小朋友,我问你有手绢嘛?”孩子背过小手在书包里摸索,掏出一块儿手绢儿扬扬发了话:“有,怎么着,有也不借给你!”
3 Y! @9 M% C/ v7 q. H7 _2 {3 j - A% Y" n/ k5 Q" a* W
前几天陪朋友吃早点,到南来顺的吧台前点餐,人多,让守在电脑跟前的服务员有些不耐烦,下意识的用一块抹布不停地擦我眼目前的台面儿,交了钱拿到小票儿的我跟服务员说:“大姐,没想到我说话有那么多渣滓,给您添麻烦了!”服务员一愣,跟着捂着嘴笑,我知道,她是北京人。
& |- e* L7 t9 u8 M# T7 o
" a; }' S. \0 f' x/ Z: T 北京人很细致的用自己的言语表述生活,拿摔跟头这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说,往前摔北京人称为“趴虎儿,大马趴。”往后摔北京人称之为“仰巴脚子,四脚朝天。”左右摇晃倒而未倒北京人称之为“仄歪”,至于什么老头钻被窝、一溜滚儿具体形象的表述,一直默默存在于人们心里,要用抄起就说没有一丝凌乱。 ; Q3 U8 t" m2 ^- K8 e9 f( E: T3 r: D4 I
6 V* L! \" f0 m. R( G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这让北京人很占便宜,不知怎的,总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大人们所穿的衣服,可着北京城找,跳不出绿、蓝、黑、灰这几个颜色。好还是不好我一时还真说不准! 6 R3 r4 S2 f& o3 a5 w. \7 R9 k0 P1 \
7 ~! Z7 }; i$ _ k/ U" R1 y
幽默睿智的北京话,酣畅淋漓的北京话,俏皮鲜活的北京话,关注人情的北京话,洞悉世态的北京话,地地道道的京字京白京韵;清清澄澄的人物事物风物,那俏皮,那水亮,那帅脆,那秀柳、、、、、、那整个一“满世界”的土渣儿哟! , V; f0 g1 ~5 U7 y
! V3 p# m1 Z! T% p5 p 言在灯影婆娑下,意在城池风雨中。 ( F! k/ Z1 C% L& e, z
慢慢旅阅,慢慢品读,用心些,再用心些——去揣摩那余音绕梁,去感受那美意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