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述了周王朝营建都邑的规划制度。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分为周王城、诸侯国都和宗室、卿大夫采邑三级。其中文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是:王城城墙应当见方九里(一说每边长九里),每边各开三座城门,以各城门为端点修建三横三纵的干道,每条干道有三条并列的车马道,总宽约七丈二尺(一轨约周制的八尺)。城中央是宫城,左边祭祀王祖先的太庙,右边是王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宫城前半部是王处理政务的朝廷,宫城后面是中心市场。市、朝各一百步见方。这是我国尚未进入封建社会、尚无皇帝时就有的都城规划方案,也是在都城总体布局中体现尊卑有序、等级森严传统文化的具体规定:王在中央,四周依次为王室贵族、卿、大夫、百姓等拱卫和尊捧。有一条城市的中轴线,庙堂和社稷分列左右,既有精神寄托又有物质力量。朝政关系国家大事,极为严肃,故置于前。商市在自然经济时代只是生活必需品的补充来源,且较为杂乱,当然放在后。方向四正的大道既是交通网络,又将百姓安置在坊、里居住,便于管理,井然有序。一切的核心都是王权至上。因此这一规划方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仍然维持着强大生命力,在国都、皇城建设中起着指导作用,古长安城、古洛阳城、古东京城(北宋的开封)等都体现了营国的要求,可惜这些古城基本毁于战乱。唯元大都不仅最充分体现了营国的要求,而且遗迹保存至今,故称北京古城(实为元大都及后来延续的明清北京城)为“营国之最”。 / X* K' T( p6 X3 N
元大都以金大宁宫---太液池为中心,外城周长约26800米,开十一门,东自北起依此为光熙门、崇仁门(后来的东直门)、齐化门(后来的朝阳门),南中为丽正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这三门位置在今长安街一线,明代即不存),西自北依次为肃清门、和义门(后来的西直门,在“文革”中曾挖掘出完整城门,惜最终被拆)、平则门,北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这些地名至今仍在使用。至于和平门是北洋时期所开,建国门、复兴门是日占时期所开,均与古城无关。至于为什么北面只开两座门,有“哪吒城”的“三头六臂两脚”之说,则纯属无稽之谈。实际是主持大都建设的刘秉忠笃信《易》,北面少开一门,为着符合阴阳八卦所说的“北不全见”,以避风险之意,包括各门名称也都是按照八卦卦意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