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74|回复: 5

最有学问的与最没文化的——静观北大拆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2-18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2月15号北大之旅

/ l3 P" Z, U6 D- J

老老北京

, T4 k) H- g8 I

早几天就听说北大将要在未名湖北面的清代名园朗润园、镜春园、全斋动工修个什么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又据说北大有北京市海淀建委的拆迁手续、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对北大申请立项的批复及市规委批准。从公告与北大的说明看就真的好像不动这几个地方,中国人就研究不了数学了,陈景润能在七平方米的小屋中研究世界级的数学课题,北大的人就非要拆毁世界名园才能研究的出来。怪了。

9 F9 O6 q/ S2 c" T7 F

0 \6 { E; T- f5 n+ M

未名湖北岸的小桥" {! O$ \6 }3 C 现在这三个重要的地方的近状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与友人叶先生一起来到了它们身边,叶先生拍摄老北京十余年,拍片量几万,也拍过无数的深宅大院,我想他对于什么是能要的,什么是能拆的还有一点辨别之力。我们从东门进入,一路来到建于1924年的水塔“博雅塔”,从这儿再沿未名湖南岸的慈济寺山门、司徒雷登旧居(已翻建)、之后到了湖心岛,看了“鲁斯亭”与“石舫”,再之后从结了冰的湖面上直接上了北岸,来到了乾隆手书石的四扇屏前,这四面石刻,每扇高近三米,整齐排列,字口很深,上面用一厚铁将其链起,使不致于其中一扇倒下。拍完“四扇屏”一低头就见地上有一大个炮竹爆炸后的外皮,

; d1 L8 T n# ^6 j

H! _! s$ \( H9 y. o# \' \5 ?

老北京的风情画

{2 d6 X3 m9 I. s% x

上面有一组老北京的风情画,联想到老城的灰飞烟灭,这是神密的巧合?还是上天的攕?语,仰天长叹,风作答。

( W C) t* s7 M% i6 F5 u/ A

9 l/ o- w# J3 H+ e* Q; g% Q

全斋大门处 : a/ W7 I6 x# g! U 4 I7 ]# n7 E" L+ F$ E# N 此时我们实际上就在全斋大门的前面,只一抬头就看见了全斋大门,大门与我们在北京老城区见到的并无二致,只是在大门东西两侧各有十数间东、西房显得大门高耸漂亮,此时的它像一个百岁老人等着它后代的宣判。我们来到近前,一个小木牌写着“全斋”门头的砖雕已于近日丢失。走进门洞首先看见了一张提示:“各位居民请注意,最近因平房拆迁问题,引发了不少不安全因素。请各位居民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采访,不要让陌生人进家,有事及时与居委会联系.......——校内社区居委会”另一张更大的白纸就是今年1月10日,海淀区建设委员会发布的海建拆字[2006]第001号拆迁公示,公示称,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文件批准,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院内东至:围墙(北大科技园西路);南至:镜春路;西至:红湖东岸;北至:围墙(清华西路)范围内实施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建设。

' J$ p" y& Q# ~% ]8 {

( h0 H2 t9 ?3 H: u% ~ |0 e# d 那么这个全斋又有什么样的来历呢?全斋曾是当年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1920年所建的“德才均备体健全”七斋之一,五十年代后曾作过教职工社会宿舍,北大的许多老师就在这儿住过。进入全斋院内只见一片同样规格的小房子建在北房与南房的前面,这一点也与城里所见到的东一家西一家乱盖的小房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长长的院子显得还算干净整洁。 % J6 W1 b0 r6 v3 a7 o9 O- B从全斋出来向东走就是北大木工房,再向前有一片房子这儿是北大宿舍朗润园176、177等门牌号所在,其中176号大门虽然破败,但是一排数间北房却是游廊健在、彩画如新。177号为小门楼,让人激动的是从门外就可看到有人将门内的小道两边用竹子围了起来,并且弯弯的通向两个小门,可以看出此人的修养与心境,也是一种最为简约的造景艺术。 ' n2 y0 B# ~# V% m* O. I' h( x# ^# { 退出这一片平房区之后,信步游走,走过一个小湖后,就到了镜春园,现在你很难将镜春园与朗润园用一条线分开。镜春园位于未名湖的东偏北,北面是朗润园,南边到未名湖的北岸,东到北大校园东墙,西接鸣鹤园遗址。原来的镜春园和鸣鹤园同为一个园,名为“春熙院”。“春熙院”的前身是和珅淑春园的一部分。至嘉庆七年(1802),西部由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居住,名为鸣鹤园;东部要小一些,由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居住,名为镜春园。镜春园的园门在材料厂办公室的东侧。现在材料厂办公室的墙外还有一个脏水坑,原来这个水坑应是碧水一池。到民国初年,徐世昌租下鸣鹤园和镜春园,合称淀北园。1920年左右,燕京大学买下淑春园旧址并以此为中心开始建校,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燕京大学曾与徐家商议,希望购入镜春园,未果。1949之后,镜春园被合并于北大,这样北大就等于将镜春园、朗润园连成一片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北大材料厂时,镜春园的主要建筑遗迹也烟消云散了。

: c- @' H! N" Z5 g6 p9 Z- b! N" D

; B! x Q% G/ ?. z4 Q5 r

镜春园85号及大门

6 c( Z5 K9 R! j1 \

在湖的边上有几个小院组成的一组建筑。因为在几间高大的老房子边上有一座歇山式屋顶的房子,我于是有了兴致,这一组建筑只有一个大门,说是大门其实只是一个“大门”象征,大门是用两根水泥柱并铁丝做成的,铁丝上面还有去年保留下来的植物残叶,从“大门”两边挂的信箱上可以看出这是镜春园83号与86号,管它多少号,先拍了几张,这时从这组建筑的后边出来一个小伙子,我急忙问这是什么地方,他十分的想告诉我的样子,可是想了半天终于说:“我也说不清它的历史。”

4 d% ]: t' }: w9 D7 d

2 E8 `* K% n* \

镜春园86及83号信箱) v; ? V# v1 N* ^2 Y

" b) }3 e( B" Z

离开这儿又是一片干涸的小湖面,湖的四边一片垂柳与白杨,不知名的各种小鸟的叫声连成一片。湖边一片古建筑石质构件,这是镜春园原有的呢?还是从圆明园偷来或买来的呢?注意一块块的看,每一块都看四面,努力想从中找到答案,突然在一块石头上发现“北京大学”几个字,从字的刻痕、风化程度与字体看应不是近刻,查“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迁移到了燕园,全斋和朗润园、镜春园等地先后划入了新校的范围。”那么这字可能刻于1952年之后,又字为繁体,文字改革应首先在北大推广,而繁改简是一九五六年一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时开始的,所以这些字可能是1952年到1958年之间刻上去的。但是也不尽然,因为也不排除,合并后有人思念老校到了原燕大的地方再刻一个老校名留念的情况,因为从不正规的字体上看并不像是学校有意所为。那么北京大学这个名字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呢?应当是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的时候。但北大的人也不可能跑到燕大刻字。所以极有可能是1952年到1958年的学生刻上去的。这对于我们考证镜春园并没有大的用处。只是一个小插曲。说远了,总之这些石头不是来自于朗润园、镜春园就是来自于圆明园。

: O5 \6 C) y1 K8 c! g4 y( K, ~' }2 }

+ }) F: a: V3 E# H: a9 I2 \6 r “北京大学”几个字

: c% Q# o0 }, d o& a

过了湖就看到了镜春园81号,82号,其中的82号又分成甲、乙、丙、丁四五个院子。拍过这几个院子向四下一望,原来我又来到了全斋的西山墙边。在全斋的后墙后面则是有名的79号,79号有两个院子,一个被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占用,此院为陈岱逊老宅,另一个为居民占用,这个院子有北房约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房屋高大,极尽气派,戗檐为透砖雕松鼠偷葡萄的题材。只是大门没有了“上盖”只有两边的木架子还在,有居民讲十几年前就要倒,怕碰了人才将上面的木架落了下来。正在这时接到一个友人电话,让代看一下镜春园85号,与老叶商议后本想有了82号就好找85号,但是问82号的居民时,她讲离这儿好远。能远到哪儿呢?

. j3 {+ Z7 `- }5 _! v

! }: E) a6 _' J( D. k

北大镜春园82号,你可以从新与旧看出一些什么??/ a9 p) f6 F+ R+ b) f0 B1 p

' c* `5 \, s% i

正在这时我们遇到一位好人,他是北大的一位老师,此时正在散步,他主动地引领我们找85号,先转到82号的后面,没有,又到79号重新顺一下号牌,再走又回到了81号、82号,这时我突然想起,我看到过83号与86号的信箱的事,于是赶紧向83号赶,此时天已暗了,等走到83号与86号这一组院子,我才看到旁边还有个84号的信箱,那么85号当然也在其中了,经打听果然正对大门的就是85号,这么说我照过这个院子。我们都为能证实这个院子就是85号而高兴。之后我们三人沿未名湖的东岸向东南门走,一路上北大老师向我讲述了北大方正的王选院士的一些小事,如他还住在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中,家中铺的是地板革,北大方正公司的领导说他:“中国人还有铺地板革的吗?”他还是不让动,坚持住在这儿,而他的下属则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装修也好。他还讲了北大好多一流大师平实的事情,说到此他感叹到:“大师就是大师啊,不像我们这些凡人整天还挣房子长工资什么的。”他将我们一路送到北大东南门,此时他已陪我们走了将近两个多小时。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北大灯火与松树合成的斑驳的夜色中,我与老叶久久地站在那儿。北大,明天的北大还是今天的北大吗?北大人的心灵就真的要与社会“互动”吗?8 L9 \/ |) u- X" ]7 U! s- P (注:此文写写停停,写了两天,北大对待祖先遗产要慎之再慎啊。)

( o7 T# G( M% N \& P* d' M0 ?% c: ^9 u: g& V- A- E * s# B& g l' B: W0 z % x, T( u- P& m. o6 p6 E& b ; X( Y7 z% m: q2 W/ `# ]. ? " C% U4 b4 M/ q( j. b% Y" L/ @ ( r' i" E( T4 W% `8 X8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9 0:51:0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2-19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看了不少对于这件事情的报道 又看了您写的这个 今天的报道又说好像暂时停工了

不知道是我思维方式有问题还是怎么的 总觉得很奇怪——明明好像所有的“负责人”都在说一定保证不拆一点儿跟文物沾边儿的东西,但还是总在论证来论证去,似乎有什么隐情似的。。。而且那个数学中心什么的为什么一定要选这块而注定会引起很多争议的地方盖呢?不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苜蓿在2006-2-19 0:20:19的发言:+ W7 R! @& s/ m8 _8 q6 O # E1 [$ ^7 y5 j \5 c

这两天看了不少对于这件事情的报道 又看了您写的这个 今天的报道又说好像暂时停工了

' c9 X0 h* w" v5 w/ C

不知道是我思维方式有问题还是怎么的 总觉得很奇怪——明明好像所有的“负责人”都在说一定保证不拆一点儿跟文物沾边儿的东西,但还是总在论证来论证去,似乎有什么隐情似的。。。而且那个数学中心什么的为什么一定要选这块而注定会引起很多争议的地方盖呢?不明白。。。

, m5 N& D' A5 J+ p+ P4 u

不在这儿就不会算数了。中国人都不会算数了怎么办啊,我也替它们着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们的经验拆一定不会停的,放心,没有一次不是论证怎样拆的。
发表于 2006-2-19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吧!拆吧!不是罪!哪天把长城也拆了回家盖房喽!!

发表于 2006-2-19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到咱们原创的关于北大拆迁的文章了,谢谢张老师的文章和照片,苜蓿同志的疑惑我理解,我也理解张老师说的“最终的结果”,其实所有的听政会都一样,雇一帮脱儿,铁路开听政会是长价会,这个要开论证会,无非就是拆迁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8 08:37 , Processed in 1.1629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