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C/ p( O6 Z% W o4 z
刚刚在网上看到了文物界的前辈谢辰生老先生对文物流失和圆明园兽首的观点;感觉非常
$ H1 N) |: [ f: T3 m) y 9 `8 h: \1 ^3 E
成熟和理性;特转载,共勉
6 U; {2 g( ` V Z1 e0 U + _% u' b6 o! z& [- T4 Z1 w5 r
+ r$ z$ d/ e* x谢辰生 先把国内的文物保护好
" P7 u& z% ~# z 与罗哲文同住一栋楼的谢辰生老先生,是中国文物学会的另一位名誉会长,文学家郑振铎先生的秘书,曾主持起草了国家《文物保护法》。
. N' E$ d+ t b! T$ k 同为文物界泰斗,谢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有些激动。他坐在自家有些破败的办公桌前,一句不停地说了大半个钟头,喝下了两大杯水,才觉过瘾。 + O& Y+ b* K' i: j7 T
谢老的激动,是觉得“圆明园兽首”成就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要牢牢抓住机会,做好国内文物的保护和教育普及。“别一提到文物,就知道‘捡漏儿’。” 4 N3 K' Z$ C: m1 B: s) y0 A
86岁高龄的他字字铿锵,毫不含糊。 ; n9 O) }. R' x
人物周刊:网友们说,这是国宝,您怎么看? 5 r7 r( s$ D# N& V7 f
谢辰生:网上老说这是国宝,这怎么能是国宝呢?这绝不是国宝,它是国耻,是国耻的见证。 2 q" A1 R& Q2 [) b" U K! Z
人物周刊:现在,很多人要求把所谓的“国宝”买回来。蔡铭超就拍下来了,当然没有付钱。 ! d: w' ?/ p. V0 D& s
谢辰生:我觉得,即使我们不能通过法律途径在短时间内把一些海外流失文物收回来,但也绝对不代表改变了它的性质。贼赃就是贼赃,经过多少人的手,经过多少年,性质也不会改变。佳士得不知道可以,你明明知道还拍卖贼赃就是不光彩的。 $ O& U, K0 w8 w6 t9 L
同样,如果我们去买了它,就证明它是合法的了,那你就是给强盗洗钱。所以买是绝对错误的。我们不是责怪谁,大家都是好心,但好心办了错事。 ) D+ H* l1 O3 S: s# n( L
人物周刊:错在哪里? $ V! R! N+ @4 o8 Q' h; [; F% e$ ]
谢辰生:他现在已经把一个非法的兽首弄到3个亿了,那比它价值高得多的还不要30个亿么?想买也没法买了。这个后果很严重。 9 N( H6 t; h. ~7 w
人物周刊:可是大家要回海外流失文物的心情很迫切。您觉得怎么办才是妥当的?
4 {0 Q2 G" m( Q6 W- I2 [ 谢辰生:一、要区别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我们需要追回的是珍贵文物,一般文物私人愿意去买可以,国家没有必要去追索。 8 f/ `) |$ k+ K2 \( g( `
二、是区别过去和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非法手段流出去的,应该重点追索。我明明知道你现在盗走我一个墓,我就一定要弄回来。这些东西刚刚出去,还没有到大英博物馆什么的,而且博物馆协会也有规定,不能买非法文物,你现在要买就是违背公约。
3 p0 _) Z" e- E, T) Z 三、是要区别合法与非法。古代交往的都是合法的。国民党败退时也带出去了,你不能说是非法出境,这些东西现在在国外的也有。
+ ?7 W% V$ Q$ p, g 人物周刊:合法的怎么办,非法的又该怎么办?
- _* H/ g) o2 {% @. f4 @2 H! r 谢辰生:合法的想回收就只能买,非法的就坚决不能买。有的人说兽首我们花多少钱都要买回来,这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如果你家里丢了东西,这东西值5块钱,让贼偷走了,结果他在外边卖,你会花500块钱买回来么? 5 G9 b2 H' D) z O2 j6 h
人物周刊:对于海外流失文物,当下最要紧的,是做什么? * u- {5 ]% `% g M
谢辰生:就是要在我们心里有数之后做一些长远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考虑这些文物的回归。先易后难也可以啊。要找到适宜的条件,合适的时机。
0 _# g' L# h' r( G 人物周刊:什么条件和时机是您说的适宜、合适? N% T. M7 H4 Z" G
谢辰生:这很难说。比如法国,现在这个总统(萨科齐)难度就比较大,希拉克呢,就比较容易。你碰上布什,他对伊拉克战争不好,对我们还可以。要学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硬要,很难。 - z( c! e& r2 \4 U
人物周刊:近两年,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文物回流了。 2 M& u; s4 B; C8 I4 Y
谢辰生:看待这个问题要谨慎,拍卖购买回来不一定是回流,你怎么知道他买回来了不会再卖出去?这些就称不上回流,只能算是全球范围的市场流通。
3 g9 q) n9 m4 m7 { 人物周刊:文物保护是个历史问题,解决起来的确需要时日。 , J( \! l, e- ?
谢辰生:没错,所以我说国内的问题其实比国外严重得多,现在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日益猖獗的文物犯罪。比起疯狂的走私,艰苦的追索和巨资回购是杯水车薪。
) V8 F1 y, \& ~ D, x5 N 人物周刊:疯狂到什么程度? - \$ l# H/ a! i) t# J. E
谢辰生:1980年代开始,文物走私逐渐增多,1987年国务院颁发了坚决打击走私犯罪的一个通告,问题一度得到遏制。但到了1990年代,不得了了,又上来了,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相当严重。 ! l8 f' ]7 ~4 C! M( d
这一阶段出去了大量东西,他们(犯罪分子)都是智能化了,一条龙,走私的人坐的汽车比我们公安局跑得快,找都找不着。过去都是从地下挖掘走私出去的多,现在连佛爷脑袋也照样偷,地上的文物也照样偷。1990年代的走私,超过了建国以来任何时期,甚至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盗墓问题也达到了几千年来最严重的程度。 ! A' v* V3 X5 L5 p# O
人物周刊:几千年来最严重?
% y4 Y% L7 a& F! K( y 谢辰生:是的!不是有个口号么,“要致富,多挖墓,一夜挖出个万元户”。在内蒙古的辽代墓葬,90%都是在1990年代被盗掘的,很多的珍贵文物出现在英国的文物拍卖市场上。这种例子河南、陕西更不用说了。因为河南、陕西的文物太多了。
3 u3 C* u" Y) p: n, C# o 人物周刊:问题出在哪儿? ! h' Z N6 F" W- u4 r# j
谢辰生:就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现在有些地方还官商勾结。一定要把追索在国外的、走私出去的文物和国内的盗墓犯罪走私结合起来,这样既截流,又能从我们自己的源头上把住。 4 W: U: I: D3 S1 @6 \
人物周刊:不过有的学者倒提出,适当的文物放在海外是可以接受的,促进文化交流嘛。您怎么看? " [# n3 S$ e3 b& ^4 [3 g
谢辰生:这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我原来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只能共享,不能共有”。好比现在的科学技术,它是全世界的,大家都能用,但是用科学技术造出来的产品,它不仅有国别,还有产权,还有专利权。所以,这是绝对错误的观点。 ) B! b8 E( X5 m1 ^% {6 |! F
但我们可以共享,比如考虑我们把东西放在那若干年,然后采取交换的方式,你把我的东西送回来之后,再加上你的一些东西,互相借展,长期展览。但不能我的也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不然帝国主义侵略都合理合法了,那可能么?
/ P c9 g: e" u* G0 S4 n 人物周刊 :现在有不少关于“鉴宝”的电视节目,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收视率都很高。有人觉得这是普及文物知识,对文物保护有裨益。
( c+ t3 S# C9 K( S4 D, z 谢辰生:我从一开始就反对,从来不看这个玩意儿。当然它有好的一面,是普及了文物知识,但它重点不是说文物对我们国家有什么用处,不说继承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就说值多少钱,这下要命了,结果都奔着钱去了,捡漏啊什么的。
9 {9 n) n+ | y9 B% j 全世界才有多少艺术品拍卖公司?我们一弄几百个,失控了。我说过两句话:文物的问题一是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二是最惨最猖狂的时期就是1990年代。我说的是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