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1|回复: 1

孙坚墓——高陵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1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坚墓:位于江苏镇江丹阳市司徒镇大坟村北

9 E. G1 W+ Y9 i+ c

    走沪宁高速,由丹阳西下,然后一直沿G312向南,在一岔路,按路标指示右转,向司徒镇方向。几百米后,有一小路可以右转向谭巷,不过这路比较窄,建议继续向前。大约一百米后,有一路标,指示右转是徐东路,在这里右转。一直向北,大约1500米后,就是大坟村了。开车进入村内,向北,在一块略微空旷点的地方停车,向前走不远就到了村子北头。可以看见一处树木密布的高地,这就是孙坚墓——高陵。

, d& ~8 q3 }5 ~, o w5 p5 Y

 

9 D C4 N5 o0 i/ G( S

+ p0 l q7 z+ `4 n

孙坚墓位置示意图

7 q, x ?! l% s
Q2 t6 y4 y$ `' Y( e% ]
1 ?/ f6 Z; n$ w6 _& l
+ G3 I4 }- K3 H9 n1 K% L
3 @( O2 u+ [: i+ j
3 g+ C a' e% n+ }, I9 }# U
) `: I7 p: r* R# F6 g7 S1 y# j
4 l, d; G$ N! }% T \2 A7 c
0 B! |# g& Y' N5 {' c, `6 Q

        孙坚墓是一圆形土堆,上面有密植很多树木,但是树龄不长,估计十年左右。在墓的南侧有一小院,院内有一小房,门紧锁。透过窗户向里望去,里面有很多牌位,我初以为是孙氏后人的祠堂或是纪念孙坚的,据当地人说这里是大坟村逝者的灵堂。

4 b9 C/ q7 C @- o O1 Q; K; D

        孙坚陵的高度我用GPS测量,高约15米,这与文物资料上吻合。从侧面有小路可以爬到墓顶,上面有一测量标志,不知道是什么用途。墓顶有一角铁,下端是水泥块,竖在土中,下面难道是盗洞?从墓顶可以看到有三条小路,我还是沿原路下来。墓周围草丛,可能有蛇出没,农家的狗在一旁乱叫,还好一切平安。

' Q, x2 V/ ?& J$ V' i! f% ~

+ `8 U7 e4 r' S! y/ h

高陵南侧的祠堂

6 F8 B6 }6 e; Q

 

$ ` a; l9 O0 `. y& {0 `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载:孙坚墓 (司徒镇大坟村北偏东高陵·三国吴·市文物保护单位)孙坚(155-192), 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权之父。曾任长沙太手,后与袁术联合参与割据战争。初平三年(192)刘表击孙坚于岘(今湖北襄樊南),交战中孙坚被射死。《三国志·吴孙策传》 (应该是《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载:“坚薨还葬曲阿”。及子权称帝追谥曰武烈皇帝,墓曰“高陵”。清光绪《丹阳县志》有记载,今高陵底径约30米,封土存高约15米,保存基本完好。

: R0 r4 E) M% T% V4 E9 y" H5 ~

    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一记载:(三国)(吴)高陵,在丹阳县西。《舆地纪胜》:在县吴陵港。土人至尽称为孙坚墓。《府志》:吴陵港,在县西十五里。在孙坚墓东侧有一小河,名为五龙河,或许就是吴陵港的谐音?

0 c! B' i; ^' @. J2 R3 a( F% L

    元《至顺镇江志》还有相关记载:“吴,高陵,在吴陵港。武烈皇帝所葬。孙坚征丹徒,为黄祖所杀,还葬曲阿。后权称尊号,追谥武烈皇帝,墓曰高陵。 见《吴志》及《建康实录》。土人自(原书为“自”,应当是“至”)今称为孙坟,以其最大异于他坟,故又呼为大坟”。这就是大坟村的来历。

; a7 R' g# u- Y8 a- v( ?$ y+ Z" B

    《镇江市志》居然没有丹阳方面的文物资料,《丹阳县志》我目前还没有,所以资料大抵就这么多了。

* M$ D( C/ {, u2 Q( F, } ^( D& U% _

/ `8 }: n% J/ n/ e

文物保护标志

% n7 Z6 B" F! P) n; `

5 o, R- V' e0 j+ U. L% i

树林密布的就是高陵

6 M& M# m5 T( J1 A/ @

! I2 O! r& c! N$ Q: a2 d a

 

% e% I: }# }; k" F

    据《丹阳日报》2006年6月1日报道,孙坚墓在2006年5月被盗,幸好被来此捉蛇的人发现(这里真的有蛇啊),及时报告,得以避免。

B6 O, C3 C; D( i3 H

    孙坚墓的位置,还有浙江富阳和江苏苏州两种说法。

. U' b# O3 |+ `

    一、浙江富阳说:

; N6 V5 I; @- w

    据《魏晋南北朝隋陵》一书,称孙坚墓在浙江富阳,但是书里没有指明史料来源。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八四记载:(汉)孙钟墓,在富阳县阳平山。(三国)(吴)孙策墓,在富阳县亭山。孙钟是孙坚之父,孙策是孙坚长子,《一统志》没有记录孙坚墓也在富阳。同时 《魏晋南北朝隋陵》一书转引《历代陵寝备考》一书,称“孙策墓在镇江城南,地址不详”。 与《嘉庆大清一统志》相违,(宋)《嘉定镇江志》则称孙策墓在丹徒,(清)雍正《浙江通志》也只记录孙钟墓在浙江,看来《魏晋南北朝隋陵》一书在这方面记录是错误的;

8 O/ S$ _ e# T: e9 v0 I3 b

    二、江苏苏州说:

, j$ [( G; b4 O( B& m. ^) X. U1 j

    关于孙坚高陵在苏州的最早记载是《晋书·五行志下》 ,“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树二千株,石碑蹉动,吴城两门飞落。”吴城,即苏州。 这是最早的记载,但是这个高陵一定是孙坚墓吗?还不能最后确定。

4 I6 x$ D: O3 L* C" u! f6 Y& ~

    苏州的孙坚墓被认为是在南门路上,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记载:南门路墓群(南门路94号第一丝厂内·东汉)俗称孙王坟。自唐陆广微《吴地记》至民国年《吴县志》均记载为东汉孙坚(155-192)暨夫人及长子三策(175-200)之墓,北宋政和六年(1116)曾被盗。1921年吴中保墓会重立墓碑。原为高约5米、径约50米的大土墩。1981年发掘,发现东汉墓3座,南朝墓2座,均为砖室墓。其中一座东汉墓较大,为凸字形双室砖墓,全长4.85米,宽2.1米。有甬道、石门,门楣雕刻青龙、白虎和羽人画像,前室置有石供案。后室葬具已朽。早年被盗,仅出土釉陶五联罐等。南朝墓均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长2.35米,宽1.25米左右,葬具已朽,尸骨无存。出土青瓷罐、鸡首壶、碗等10余件。由于早年被盗,出土实物资料不多,是否为孙坚、孙策墓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个南门路墓群,文物部门还不能确认就一定是孙坚墓。

' c( m( w0 Z4 R+ |" |1 c- C

    关于孙坚墓在苏州的其他方志资料我摘抄如下:

! N# A4 j% e( F5 O, y J# t

    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七八记载:(三国)(吴)孙王墓,在吴县南。《吴录》:孙权追尊坚墓曰高陵。《晋阳秋》:惠帝元康中,吴令谢珣表为孙氏二君墓,置守冢五人,修护扫除。《吴地记》:盘门东北二里,有孙坚及孙策坟。《续图经》:在盘门外三里,墓前有小沟曰陵浜乡。俗称为孙王墓 (此处应断句在乡前)。《吴郡志》吴王墓,政和间,村民发墓砖,皆做篆隶,得金玉瑰异之器甚多 。父老相传为长沙王墓。郡守闻之,遽命掩塞。郡人杨友夔为诗序其事,以为孙坚墓。绍熙三年,郡人滕宬考据《三国志》,谓坚死还葬于曲阿。定以为孙策所葬。

; X N \) J8 s+ z5 Z; @+ ~

    《嘉庆大清一统志》所引《吴郡志》与原书相差不少。在这将《吴郡志》原文抄录如下:吴孙王墓,在盘门外三里。政和间,村民发墓砖,皆做篆隶,为“万岁永藏”之文。得金玉瑰异之器甚多。 有东西银杯,初若灿花,良久化为腐土。又得金搔头十数枚,金握臂二,皆如新。并瓦熏炉一枚,与近世陆墓所烧略相似。而箱底有灰炭如故。父老相传云:长沙王墓。 按长沙王,即孙策。又恐是其母、若妻墓。郡守闻之,遽命掩塞。所得古物,尽归朱勔家。洪刍《香谱》亦略载此事。郡人杨友夔为诗序其事为详, 但直指以为坚墓,故有高陵之句。按史:坚自葬曲阿。绍熙辛亥,提举常平张体仁始加考订,以为孙氏疑墓,故从乡人谓之孙王墓。又命郡人举贤良方正滕宬 记其事,复以史考之,定为孙策所葬,与世俗长沙王之说稍合。今皆录之

% A$ P% M9 x5 r: w% q

    (明)嘉靖《吴邑志》:汉豫州刺史孙坚、坚妻吴夫人及其子会稽太守孙策三墓,并在盘门外二里,其事载《吴地记》中。有(其)墓前有小沟曰陵浜。《祥符图经》云:“孙坚椁,乡俗称为孙王墓。”按:《晋阳秋》云:“惠帝元康中,吴令河东谢珣表为孙氏二君,置守冢五人,修护扫除。有诏从之。”其文张悛所作,今载《文选》。宋政和六年,村民发墓,砖皆做篆隶为“万岁永藏”四字,得金玉奇器甚多。有银杯,初若粲花,良久化为腐土,并金搔头十数枚,金握臂二,悉皆如新。一瓦熏炉,与近世陆墓所制略似而箱底有灰炭犹存。碑石断缺,仅余“中平年”三字,守将遽命掩 之。《洪氏庚志》云:“平江盘门外大冢,绍熙二年秋雨溃圮,牧童入其间,得铜器数种持卖于市,乡人往视圮处,其隧道有石刻隶书云:‘大吴长沙桓王之墓,赤乌三年’凡十二字,制服沈揆命掩塞之,仍立石表其所。嘉熙中,墓傍土中又得唐孙德琳墓志云:‘开元十年,窆于十四代祖吴武烈皇帝陵东南平地。’”于此为益信云。

4 S( n3 G: I( [1 B5 F" b

    仔细阅读发现,《嘉庆大清一统志》是据《吴郡志》,《吴郡志》所述盗墓一事,与(明)嘉靖《吴邑志》为同一事,但是(明)嘉靖《吴邑志》叙述更详细,且据《吴邑志》,是靠唐代墓碑才确认这是孙坚陵墓所在,而唐代的墓碑与孙坚死亡时间相距530年,因此这个墓碑做为证据也不可靠。

" d& W; }( U; }! B+ Y3 p$ o

    关于孙坚最后是葬在丹阳还是苏州,一直争论不休,网上争论人士大多是为家乡争名。本人与上述两地无关,希望能表达自己客观的看法。因为丹阳与苏州都没有考古资料佐证,都是靠文献资料,而且各有所长。唐、宋与三国相距已由几百年,中间战乱纷争,所以史料未必可靠。最可以相信的应该是《三国志》,与三国时期相距最近。因此,丹阳应该是孙坚墓所在。

/ W1 l- G; X8 H5 x! O& F- \0 e/ y

    经纬度:N3ANG="en">2ANG="en">°01'00.24”,E1ANG="en">19ANG="en">°30'20.ANG="en">78ANG="en">”

- @& q) w& M% D# G8 i" u+ E: |2 e: F) @* b

    考察时间:2009年5月14日

0 E* N/ q5 t+ i- S3 r0 s- t

    门票:无

! C# B9 o: \$ A9 \% L+ g- U

    寻访难度:☆☆☆☆★

& F3 f+ i. I( u) k: e& i: J

    观赏指数:☆☆☆☆☆

4 V) u* I( N$ ~3 H4 l

    文物价值:☆☆☆☆★

% h% x2 w: E- A) N2 Q. b

    访问指数:☆☆☆☆★

% {% t) {, Y: m6 r

 

5 a. j }8 i- E5 Q7 n

更多内容还请浏览我的网站

% D" z/ {: a. P" _

 

2 D/ j# h# s3 _$ ], R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16:33 , Processed in 1.14560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