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o" q0 |8 @3 ^) O, N. W 如今元宵不如汤圆好 8 w; L+ N% f6 v9 D4 j9 l
2 U# p7 M$ g9 T
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过正月十五就是“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9 z, T: I+ a+ x1 G6 E+ P % y' G. j( z# c3 M6 y6 x/ @) I. T2 b
元宵是“摇”出来的。把冻硬的馅儿切好放在漏勺里,在水桶里一“抄”, 0 K* a8 [# P1 c; P
; ?$ j4 W5 \7 w( P( k沾上点儿水以后,立马倒进放着黏面的长方形笸箩里,以纯熟的技巧把笸箩 - M8 B6 A1 Y4 l% J# n
' E+ E- j- N! t/ g( `( ? E
摇起来,硬馅儿在笸箩里跳跃着沾上了一层黏面;之后又被放在漏勺里
( X$ a' Q, y& h$ q - p6 i# E) g. W4 l% h. H: u
在水桶里一“抄”,再倒进笸箩里摇;反复几次,越摇越大,就成了元宵。
$ q7 A! X( {0 { 6 H# |- x; S8 |0 t
据说当年司徒雷登(见《毛泽东选集》四卷合钉本P1501注释一)
5 R5 W: t1 l+ `. D+ w ' ?+ n# |, U. r" Z6 x- s1 W
刚到中国时,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元宵的馅儿是怎么包进去的,于是他 ; S M$ q! N# k \7 b: ^7 ]0 G% B
( S( y+ V( y K5 ^1 ~特地把几个元宵送到米国科学院请求分析,分析了半天也没分析出来。 " ~5 }# `* ]" }( f
$ S' D1 g' p, C- p9 {" A 汤圆是捏(包)出来的。把糯米粉和成软面,把馅儿包进去,
) d4 D1 Z* @# ^0 M; @% C / g. e* w9 c% W& E# i: f
捏好就行了。内中细节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虽然籍贯是杭州人 ,
8 Y; C7 U$ ]. S; C5 p2 Y/ r
. ?/ f9 e" ^$ O. K9 p却是在北京生北京长大的。
# L% V i: N' j4 j) [: F) ^* v ( i) p4 d) G5 D; n
最近几年,买来的元宵质量越来越差,煮的时候能煮出一锅“浑汤”, ' `0 }. A, ?( p' s7 l. O V, S5 j
4 l. Z. I# G* D- E' D1 W
外层的黏面溶进到水里,里层的黏面还是生的,不是越煮越大,反而是 ' d0 U$ K3 K9 e: B
# K( M% `; u9 z: W* f+ Y: T+ c
越煮越小!
+ c' S+ U! i8 [" U6 c
# i- c9 N3 n# M% U/ a! _' t 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元宵不是手工摇的了,是“工业化大生产”的。
/ C, C) e$ ?% s/ J. T; a* n* x 6 Z+ q, _/ G" R" A" C/ }( Q( O5 d
根本没有用漏勺的,而是以“铁锹”为工具来铲馅儿的。 6 A4 k+ i8 L+ I1 ^' R
0 x6 Y) [7 G7 ~2 L% W 呜呼哀哉! , Q5 ?1 h& H& `7 B
1 J4 b! M$ W7 ]* K
所以,我现在只吃汤圆。很容易买到的许多种速冻汤圆如《思念》、
- M' O8 ^1 c1 g) N 8 O6 O# M# t0 o+ [$ p% V8 y) N
《笑脸》......质量都非常好!
2 J2 `7 b c! i& ~9 X1 \& ~7 p 0 V6 u5 T: Y6 [+ S4 P8 ?0 U/ y5 ?
我就想不明白,难道就不能制造出精密点的“摇元宵机”, ( C V' L8 T7 ?+ `
; x" J7 v7 ?3 C
使“工业化大生产”的元宵达到手工摇的质量吗?
/ a( Y4 R" H6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