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账目报销“潜规则” 一托关系二送钱
* @+ o3 T1 ^4 w% F7 i 快到年底的时候,各个公司、企业的财务部门大多在忙着梳理一年的账务,该报销的及时报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与清朝的账目报销有关的一些史实。那时候到户部报销,官吏们不看账目是否合理,而是看报销人送不送钱,甚至就连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封疆大吏都要遵守“潜规则”。 大清帝国的报销流程 清同治七年(1868),捻军即将被彻底消灭,这场历时近二十年的社会大动荡终于快要结束了。军费的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让湘军、淮军的主帅曾国藩、李鸿章有点烦恼的是,军费的报销遇到了一点麻烦。 按照大清帝国的财务制度,报销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一、花钱的部门先对要求报销的事项进行统计,填写清册,送交户部(财政部),这叫 “投文”;二、户部接到报销清册后要对各项花费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审查,这个过程类似于审计;三、户部如果发现报销清册中有不合规定的情况,就要求申报部门重新核实,这叫 “批驳”;四、等一切报销项目都符合规定了,户部题写希望准予报销的奏折,交最高领导——皇上审批,皇上一般都会同意;五、如果皇上签字同意报销,户部给申报部门一个批文,整个报销流程就结束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户部的审计,其他都是例行公事,走走程序。但是户部权力的真正体现不在审计,而在 “批驳”——如果它说你的报销项目不符规定,有造假账的嫌疑,那你的报销就不能通过。为了顺利报销,申报部门就得有一笔专门的活动经费,这笔经费在历史上就叫“部费”。 审计就看送不送钱 “部费”主要是落入书吏的腰包,而这又与特殊的历史情况有关。书吏只是一些普通办事人员,他们的工作是抄抄写写,类似于办公室里最底层的文员,他们的上面有许多人——司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管着他们。问题是,这些人很少懂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不愿把时间、精力花在那些枯燥乏味的账目上,所以他们就把审计的职责推给了书吏。书吏说行,他们就在同意报销的审核报告上签字;书吏说不行,他们就在批驳的意见单上签字。 书吏在正式规定中则是一些没有地位的人,类似于临时工,按规定五年一聘,不能连任,他们不仅常常连正式的工资都没有,甚至连一点伙食费(饭银)都未必能够如数领到手。更不合理的是,书吏的办公费用——比如纸张、墨水等经常还得自己掏钱。另外,即便是这样的工作,也有严格的编制限制,户部主管全国的财政,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而书吏的正式编制只有200多个。书吏自己办不完的事只能找助手,助手可能再找助手,这就有许多编外人员,这些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都要由找他们办事的正编书吏来负责。 这一切,给了书吏们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对要求报销的账目不去凭公审计,而是看你送不送钱。给了“部费”,即使不符规定,账目漏洞百出,他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你通过;如果不给“部费”,即使完全符合规定,账目天衣无缝,他们也可以找个理由打回去,让你核查清楚了再来报。 曾国藩报销也托关系 户部书吏因为有了这种权力,导致不交“部费”就报销不了,几乎想报销的人都会遇到这种麻烦,现在曾国藩、李鸿章需要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找关系、通门路、托人去“打点”。 曾国藩托的人是李宗羲(1818-1884),李当时是江宁布政使,相当于江苏省长。李自己与户部的人不熟,他是托了一个叫许缘仲的人出面和户部书吏接洽的,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给8万两,显然书吏已经算是给了很大的优惠政策。 即便只给8万两,筹措也需要伤脑筋,因为这笔钱是不能通过正式的财政制度得到的。于是,曾国藩向皇上递交了一份报告,请求军费报销免于审计。皇上出于对他们平定太平天国、捻军的卓越功勋,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曾国藩对此感激涕零,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他对此“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