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t( R0 x2 s6 ?3 g
严重赞一个,松版好文[em80],看来下午的决定是正确的哈哈。你咋记得那么细呢,难道录音了?有时口碑就得人少时找老人家深入的聊天儿,人多时吵吵嚷嚷,很难发现有价值的口碑。 + `8 }, N9 m' I3 |9 ]$ k9 @+ \
* u# _. M! q" l5 j( a4 t0 o
关于松版的几个记述,发现有几个问题很有意思,以前没怎么注意过: 4 G9 u" H, x7 t0 k: ?, T+ X
8 I4 v& H; C# s3 ~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2-16 22:45:00的发言:& R. L. m% o6 B+ f; e8 |( k
7 W1 `5 e7 O$ ?( R0 ^$ z三座地宫有排水道相连,并在园寝两侧各有排水气眼水井,每到雨季护陵人员就要关注水井水位,超过相应水深就要淘水,以免水位高过棺床,浸泡棺椁。
# Z: c" q4 Q) |8 n& ^% x F3 j/ W 在王爷坟地宫里有排水系统,这是我头次听说。清帝陵好像是慕陵以后才有的排水龙须沟吧,那是把水通过暗涵直接排到地宫外马槽沟里,需要的是地宫内外的地势有一个落差,以便排水。
! S8 Q0 n9 D. S |' }# `6 y; g 王爷坟咱去过的地宫里基本上没有发现排水设施,所以里面总是有积水。没有排水设施一个可能是根本没设;另一个可能是保护不利,被掩埋或堵塞了;再一个可能就是只有道光以后的王爷坟才考虑设置排水系统。 O7 G8 h4 ?" d& V( V- P/ ?. J
道光以后王爷坟地宫最有代表性的是瑞敏的地宫,虽然被改造过,但也好像没有发现排水口的痕迹。 . K p: @9 a% e% [. s3 F( a! Y: s) C
如果口碑无误,六爷的地宫有排水设施,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六爷的排水设施只是与外界靠着排水井沟通,水大时需要人工舀水,这个设计有点儿山寨了,也许是和六爷坟的地势比较平坦,无法形成地宫排水落差有关吧。
) X8 ~) n2 N4 b; L - a+ T8 n7 E, M; e
8 G/ Y. H8 f$ M0 s( o% O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2-16 22:45:00的发言:
. q: A( W# s2 N: S8 O后来修十三陵水库时,经恭王后人同意,拆用三座地宫的石料,地宫构造坚固,最外层为5尺三合土,内侧5尺砖,再内5尺豆渣石,然后才是汉白玉地宫。 ; ?; m2 {$ b, ?% Z. Z# @
地宫的构造是三合土-砖-豆渣石-汉白玉,这个结构形式还有待实际的观察证实,现有能看到的地宫很难看到剖面,以后还真的注意下,哈哈。
& n+ @& @' s, Z) G! e2 [
$ a! ^ k: g9 W) c 1 E4 M! ~! }+ {8 H+ T3 L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2-16 22:45:00的发言:" X; _4 Q0 [1 [9 s L4 N V0 L
宫被拆毁前,一直有1米余深的积水,据说奕䜣的棺床有1米之高,不知是否可信。 * [' o, U* K9 |4 V" j% H8 ?( ^
介么高棺床还真牛了,这也算有个一个新的话题。
% j. ]. R2 _5 C8 j'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