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43|回复: 9

[分享]怡亲王府和贤良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0-11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无意中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自己原前和朋友讲述的历史有误,所以特意专门又查了一堆资料,才终于略有所知。是关于清朝铁帽子王怡贤亲王的王府方面的。(因为今天阐述的是王府,所以关于铁帽子王,再以后文中会有详细介绍)

 
说起这个怡亲王,我略微简述一下他的历史吧。



清铁帽子王中的怡亲王即为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帝第十三子,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
清铁帽子王中的怡亲王即为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帝第十三子,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

 

胤祥虽然在康熙朝中并未受到父亲的赏识,一直默默无闻,且因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受到圈禁十余年。但由于和当时的雍亲王胤禛关系密切,遂在胤禛继位时,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莅事八载以来,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雍正待他也非寻常。终在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去世,时年45岁。雍正帝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中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后世为避讳,仍将其“胤”字去掉左边一撇。并配享太庙。六月谥曰“贤”,并命将“忠敬诚直 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又命入京师贤良祠,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诏入盛京贤王祠。三十九年(1774)诏以其爵位世袭罔替。

 

现在关键说他的府邸。怡亲王允祥的府邸利用了明代十王府旧址。东起今校尉胡同,东南是豫亲王府(一度称为信郡王府),西邻王府井大街,北至金鱼胡同,南起帅府园胡同,占地面积极为宽广,今东安市场一带皆为怡亲王府界内。王府上下,大小房间达四百余间。中路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左右配殿面阔七间,后殿面阔五间。

 

怡亲王允祥生前表示死后王府舍为庙宇,故雍正八年在其死后,即改称贤良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贤良寺内设藏经馆,广集经本,校勘编纂《大藏经》。整个寺庙改建成于雍正十二年,府门南侧添建了碑亭、燎炉等。在帅府园添建了寺门,寺门对面建有影壁一座。雍正还特为贤良寺御撰碑文:“贤良寺者,朕弟和硕怡贤亲王故邸第也。朕临御之初,晋王藩爵、膺总理之寄,竭忠之悃。帷幄于谟,边防大计,以及方田水利,理财用人,皆能区画精详,赞襄治化,朕用赖焉。八年以来,有如一日。功在社稷,泽在生民。实圣祖笃孝子,朕之爱弟而纯臣也。是由国家昌运,祖宗景福,笃生我王,畀予一人,显一代之伟人,为本朝之良弼。稽诸史策,概不多见焉。生平巨细皆由至性,虽声容言动,皆能纯挚感人。使接者莫不爱敬。且淡漠于富贵,希阔于声色。崇俭约己,乐善博施。……”

 

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将贤良寺移建于不远的煤渣胡同北侧的冰渣胡同(有称为冰盏胡同),主要建筑为寺门、碑亭、前殿、正殿、经楼、东西配殿、寮房等。正殿面阔五间,殿前有两座碑亭为绿琉璃瓦歇山顶,悬木匾“贤良寺”。其余建筑均为大式硬山庆筒瓦顶,还有乾隆御书心经塔碑。因贤良寺距皇宫很近,所以以往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清晚期大学士李鸿章曾在西垮院住过,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役时,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从广州被调回北京与八国联军议和,就住在贤良寺。当时的北京已被八国联军控制,贤良寺因有李鸿章居住而成为当时“由清国政府管辖的两个小院”之一(另一个是与联军议和的庆亲王府)。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贤良寺死于钦差大臣任上。此外康有为、沈子培、王病山等维新派人物进京时,也曾寓于此,左宗棠进京也多次在此居住。

 

贤良寺民国时为游人喜爱之处,寺庙地势宽敞,肃静无哗。据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庭中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清凉至甚。“如夏季吾人苟置身庙中,就荫凉下,盘膝而坐,以茶一瓯,书一卷,祛斯炎氛。倦而抛书一觉,午梦初长,不知炎暑,怡然自得,则不啻又一桃园也。”“寺中有画壁,画工精致生动,实臻上乘;艺术之佳,洵为近代所罕见。壁上系一罗汉像,左手下隐伏一白额猛虎,右手张一大扇,作飞扬状,盖喻隐恶扬善之意也。”民国时,在寺配殿内,附设有民众小学校。

 

清朝时,这里还是许多富贵人家操办丧事的场所;民国时,这里开设国殡仪馆,是北京最大的殡仪馆之一,灵柩多停于北墙内,使用到1950年以后停止。

 

解放后,贤良寺内还有僧众。后来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校舍,当时贤良寺的主持吴金鼎成为小学校长。寺院的前殿、东西配殿及后罩楼一层被用做教室,正殿和后罩楼二层存放经书和法器,寺中石碑被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贤良寺也深处于居民的大杂院之中。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冰渣胡同、二十四间房、西夹道并入,统称校尉胡同。贤良寺为校尉小学的所在地,寺中石碑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冰渣胡同原先有两个出口,西口在校尉胡同,北口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位于胡同路北。后来贤良寺四周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先是冰渣胡同向北拐处改建,北边的出口处被堵,变成东西走向的死胡同;后来寺北边的金鱼胡同拓宽,两旁建起高层宾馆饭店;寺西边的校尉胡同也拓宽,通行公交车;校尉小学改建,将贤良寺大部分建筑拆除。原冰渣胡同也只剩下路南的几座房子,胡同原貌不存。一代名寺贤良寺,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孤零零、静悄悄地深藏在校尉小学高楼的东边,很少有人顾及。只有那古庙式的建筑和院中的古树,在告诉人们这座小院年代的久远。

 

贤良寺塔院位于虎头山东麓。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年间,迁建贤良寺于冰渣胡同。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现存东塔院。东塔院有2塔,民国元年秋落成。东边一塔高约7米,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自从怡亲王府邸改成了贤良寺后,怡亲王新府于乾隆年间迁居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始王弘晓是怡贤亲王允祥的第七子,占地六千平方米。至载垣时两受顾命。慈禧发动宫廷政变,载垣作为主要政敌,被革爵赐死,乾隆年间新补的“铁帽子”王爵也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收府第。同治元年(1862年)改以庄恪亲王允禄四世孙镇国公载泰袭辅国公,另居他所。三年复亲王爵,改以宁良郡王弘皎(怡贤亲王允祥第三子)四世孙镇国公载敦袭怡亲王,仍居宁郡王府,为新怡亲王府。原府则赐孚敬郡王(宣宗第九子)。这样就形成了怡亲王府两度迁移,共有三处结果。

 

孚王府(原怡亲王府)坐北朝南,府中建筑布局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殿前左右各有配楼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最后是后罩楼7间。后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庭院。正院西侧有几个四合院是王府眷属的居住区。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

 

孚王府布局严谨规整,是清代王府的典型建筑,也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少数王府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而原宁郡王府,即新怡亲王府,在东单路口100米路东的北极阁三条,王府大门距胡同口约30米。王府后是新开路胡同。王府现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年艺术剧院”所在地。王府大门十分破败,已被石块垒成房屋,“青艺”大门在府门西侧,从大门向内望可见大殿,整体结构尚存,但也已改建为办公室,大殿墙体、屋顶颜色俱已褪尽,殿顶荒草丛生,观之颇有沧桑之感。王府东侧有一夹道,走进去只见府墙已不存,原配楼改为二层住宅,非常简陋,实属危楼。在王府北侧的新开路胡同路南,是“京雁通信设备厂”,有一座三层小楼,从侧面看去,有古建筑房檐的痕迹,或许这儿也是原王府建筑的一部分。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贤良祠。贤良祠和贤良寺根本不是一回事情。贤良祠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01号,是清雍正八年建。祠坐北朝南,面积约740平方米。 大门3间,中轴线上依次为碑亭,左右各一,为六角攒尖亭,内立雍正帝御制贤良祠碑。仪门3间,门前左右列石狮,仪门左右又各辟一侧门。正殿3间出轩,东西庑各3间,后屋5间,东西配房各3间。 贤良祠是祀王公大臣之有功于国家者。雍正帝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贤良祠初祀王、公、侯、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都统、将军、总督、巡抚、副都统共78人,后增祀21人。总共祀99人。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现为同仁堂药店一分店。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愚见,如有错误,希望能及时指正,本人将不甚感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好,内容详实!本人疑惑:康熙第十三子可否叫爱新觉罗*胤祥?据我所知,给皇族冠以爱新觉罗之称是应从溥仪之后才开始的,妥否?请阁下及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我不大清楚呀。但我个人觉得,就现如今而言,很多人互相称呼的时候也都只是叫名字,很少全称的。只有两人不熟悉,陌生的情况下才会,更何况,当时的满洲人,如果凡事都全称的叫,很费事,也不现实。您觉得呢?
发表于 2008-10-18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冠称:爱新觉罗是在伪满洲开始的。
发表于 2008-10-26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仅仅是一个习惯问题,没什么原则问题。

* y# y4 }/ S1 q

      看来你是个严谨认真,勤奋好学的有为青年,祝你在事业上取得更大进步!

+ G) f3 C& f) D8 J% {) T7 q7 x

        另外,我提醒:网上的文章资料大多是传抄搜集的,很多不经推敲,不靠谱,仅作参考,引用要慎重!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您提的问题,相当有想法。看来得向您学习。为了您这问题,我今天一下午在网上找了半天的资料(因为暂时条件不允许,没有实物书籍可查)。在网上,查了《清圣祖实录》、《清高宗实录》、《清史稿》、皇族的书法、画作上的题词,甚至顺治的《罪己昭》、雍正《遗昭》。还有能查到的各个奏章、折子,包括皇史宬的玉牒,都没查到有“爱新觉罗”的冠称。但这不能说明就没有,因为我查的很粗浅,尤其是我瞄准了皇史宬的玉牒,估计里面会有提到。所以这等详细查到了再说。

* K& [/ q A2 k& H

 

2 l/ }! I/ R- s+ J' I3 ~+ d% j

至于冠称的看法。我个人觉得因为当时的环境就是一王朝的统治,所以对于皇子们来说,他们没必要天天把“爱新觉罗”挂在嘴边,即使是奏章什么的,体现的也是家天下的味道。所以没必要郑重其事的如此称法,多数出现的都是“臣子……”。反倒是清朝覆灭以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爱新觉罗的后裔,很大一批所涌现的书画家,在题词中标注上“爱新觉罗”字样,那纯粹就是为了引人注意。

) s. E. q0 g6 b0 E5 |

 

- O2 ]' ]8 W( [ Q+ V

即使您上面所提到的在伪满洲时才开始有的冠称,那也印证了他们想在世人面前显示他皇族血统而已。

) P: T; E; U% W; G3 Z! D( H" w" |

 

$ D' L' R8 M. f. H5 X/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在清没覆灭前,很少见到以“爱新觉罗”冠称,但那确实是他们的姓氏,至少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确定下来。

1 l1 l4 @4 X8 U3 c: _

 

6 c7 S) Q+ i$ m8 C5 v( z7 I& Z

您觉得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那不是严谨,纯粹是兴趣,狂热的兴趣。但谢谢您的提点。对了,我今天刚写的一关于故宫的,有兴趣可以看看,提点一二,在“北京旅游”板块里。
发表于 2008-10-29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哥的观点我去考证一下.
发表于 2009-1-9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明白的是,亲王的朝服和皇帝的有什么区别。我只知道在龙的爪上面、颜色。别的呢。
发表于 2009-1-9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的朝服以明黄、金黄或杏黄等亮黄色为主色,上绣九条龙,但以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实际上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龙袍下摆则绣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 Q* T9 S" j# w" v

 

3 k; ` D8 V/ a% {. Y$ W9 [

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亲王朝服的下摆也绣有“海水江涯”。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19 22:45 , Processed in 1.16184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