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坊廊61号“深藏”精美河房
% T5 F" P2 q3 K) l9 J* l# m3 Q) s
1 x4 h }, M& u) b 0 i8 }9 ^ H7 W' W9 C
糖坊廊61号“深藏”精美河房 ' Y. o7 P$ `# }
5 A7 ?7 G& u+ {
“太精美,也太可惜了。”近日,针对糖坊廊61号的陶氏河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对记者说。
& u q. R: J3 e" z: ?( P* W' E 周学鹰教授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南京内秦淮河河房建筑。他说,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氏河房是南京现存河房建筑中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历史文化价值最大的。但如今河房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亟待保护修缮。 f% R5 h; z* p3 U* y
7 q" |8 D( S4 }* t6 c, h河房历史、建筑价值独特
. T l. a$ G1 \5 j 周学鹰说,这幢河房无论外观造型还是内部空间造型都呈菱形,就连地砖也是菱形的,是南京明清河房建筑中造型最独特的一幢。 9 n4 x! ?3 Z5 I3 H; b6 G
据悉,陶氏河房用的菱形地砖俗称金砖,因为把砖拎在手里敲击,能听到“金石之音”。
( D( X9 m& ?: t0 t- ~ 整幢河房处处都有精美木雕,所有木雕内容都是三国故事,如三顾茅庐、周瑜打黄盖等,不亚于一部雕刻的立体《三国演义》。沿河一进跑马楼一楼原是开敞的河厅,有100多平方米,河厅上方墙壁全镶着精美木雕。临河裙板原可拆卸,夏天时,陶家人喜欢在此纳凉,河面上往来售卖小吃点心的舢舨上的人,用竹竿挑着篮子递送吃食上来。直至上世纪50年代,陶家人还在临河码头淘米洗菜。 + y7 ~) N4 N' d
周学鹰说,前不久,他带着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学生,对河房建筑架构、局部构造、木雕等进行了拍摄、绘图,做资料保存。
$ b0 x$ j9 R# v) R; W 6 b* \/ D6 y1 h' ~' q" u1 O6 w% i& F4 R
20年前地基开始下沉 0 _% }% N: t- O; `9 x; y8 R4 j
据糖坊廊61号河房主人、陶氏姐妹中的陶其玲介绍,1989年内秦淮河河道整治,河房南面沿河地基开始下沉,整幢河房逐渐往南倾斜,导致河房东面的封火墙从上到下被拉开一道一指宽的裂缝,裂缝宽度持续、逐渐增大。如今,一遇刮风下雨,河房屋顶瓦片直往下掉,随时可能砸到行走在屋檐下的人。 * B# `$ x+ P. O+ s6 \9 {: W. H8 Y
陶其玲说,现在家里人都不敢站在天井,怕被从檐口滑落的瓦片砸到,天井里的水池上方支起了一张网,可以接住滑落的瓦片,这样他们才敢在水池淘米洗菜。 % e; g [ Y$ [ X1 L1 k' G3 t
周学鹰告诉记者,该河房地基下沉经过20年后,现在应该基本处在相对稳定期,但如不对地基进行及时加固,地基缓慢地持续下沉,河房建筑安全存在相当隐患。 - f. I6 p1 C7 L# Q% p! Q3 O2 @
5 X: i' h2 ?" T- S- h- Q修缮方案近期再协商 , O. A' a0 B/ x3 B1 P0 T- u
南京市文物局文物管理处有关人士说,这幢河房是私有住宅,按国家文物法有关规定,谁使用谁负责维护,考虑到陶家人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他们遵循国家文物法相关规定,曾与陶家人协商修缮方案,约定双方各出一部分修缮费用,对河房进行抢修加固,并已将相关费用下拨。
$ {9 C, U/ o) v* N7 c' r3 @ 秦淮区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说,他们曾就修缮资金和陶家人商讨,初拟了一个方案,即市文物部门拿出7万元修缮费用,陶家人再出2万元,所有修缮施工由政府部门承担,对河房进行保护性修缮,但该河房产权人有3个,至今没有统一意见。 6 M Z; L7 f: m n6 A
该负责人说,现在的实际状况是:陶家人无经济能力修缮,如果今后的修缮全部由政府买单,政府在河房进行产权置换时应该有话语权,但陶家人不同意这点。
5 p2 x% O# e" O" G5 E9 L. d 秦淮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近期他们将就河房修缮和产权置换方案,与陶家人再次沟通,希望能尽快拿出最终解决方案,让这幢保存了150年的古老河房再现风采。
, } y: V( m0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