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0 H3 i: w& h& }5 U, p 6 R( V C" w5 W6 z( }( v; \
前门外煤市街地区最近改造,勾起了儿时父亲带我去过的“清真一品香澡堂”。原来澡堂位于煤市街南的路西小椿树胡同西口,与元兴夹道相交处,西侧黄楼原是大堂,现在改成娱乐中心。 澡堂的牌匾位于元兴夹道的北口,构成一座过街的“拱门”,门首“一品香澡堂”。落款者是陈衣品,但品字也不清,印章也风化成小方孔。 后来拜读端木蕻良的文章得知,池分温、凉、热,醉酒年高莫入堂。 清真一品香澡堂,有大塘盆与浴池两档:盆浴设在楼上,专供名人用,有伙计伺候,多是常客,费用高;楼下是南北大长池子,分温、热与“特热”三池。当年父亲命我在温池,他在热池,很少见有人去“特热”池。回家父亲告诉我特热池叫“汤澡”,供年长者用。 只要父亲说声“背”,伙计就会一声喊:“垫板儿”一位——就是给父亲搓澡。池子里太热,我忙出去,伙计从池门口大白桶里拿出热毛巾,帮我擦背,还给我背上披上一条干净大浴巾,到座位上感到身心特别舒服,等会儿父亲回到座位上,伙计也早把父亲自带的茶叶闷好茶了。 回忆童年与父亲洗澡真是件幸福之事。 解放后,京城各区、各大街都有澡堂营业。前门外就有多家,如鲜鱼口内路北兴华园,廊房头条劝业场西侧的清香园,珠市口路北的清华池,现迁到虎坊桥十字路口南路,修脚中心。这门生意据说在二百多年前,一位修脚师傅开创的。据民国时统计,当时京城人口百万,大小澡堂有130余家,多数澡堂大门外,都有“金鸡未叫汤先热,红日初升客满堂”的对联。门外竖一高杆,挂上红灯笼,给夜行之人,提供歇脚的方便。李鸿钟文/图 0 t6 ^% u6 K" {5 z, n6 l
$ x* B6 @ p* ?& O. M1 ^
* w! z2 d# ]* b
3 l" r, z" _% C, g# }. m$ J E; X* e% [) O0 B, W# V& y
4 _7 m. F1 @; Z" d
' }% `. b# p$ c3 v
9 }- [8 V) U* P* c+ o, ]; J 1 \) p8 x& J$ c) e
% r% {- R: I0 h! o. s$ X;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