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载——桥,水梁也,从木桥声。段玉载注:水梁者,水中之梁也……凡独木者曰杠,马并木者曰桥,大而为陂陀者曰桥。可见,桥与水是不可分离的,桥是建在水上以利于人们通行的建筑;换言之,有水的地方,只要人们有通行的需求,就会有桥梁的建造。 昌瑞山陵区诸陵的卜选,大多经由卜选官员及其所帅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查地脉,实地勘察后选出的“龙、穴、砂、水”相配的“上吉佳壤”,最后由皇帝钦定的。皇陵多座于佳穴,后有来龙,左右砂山陪护,面水,前有案山。既然有水,出于交通的需要,就必然有桥梁的建造。清东陵陵区内每座主陵及陪葬陵附属建筑大多有配套的桥梁安设,这些桥梁根据等级、用途的不同,形制、用材也不尽相同。 在东陵近百座大小桥梁中,按用途可以分为实用型和礼仪型两种。按形制可分为拱桥和平桥。如果按用材,有木质、石质、砖石并用三种。 实用型桥梁一般是架设在陵前玉带河及马槽沟上,便于守陵旗民行走来往于各陵之间公干,或运输物料之用,形制多为平桥,用豆渣石架设,也有用汉白玉为材的如定东陵。小者无栏杆,大者设罗汉板。 礼仪形桥梁多架设于神路及各陵陵前,形制为拱桥,多为石质,也有砖石并用的如双妃陵。这类桥梁通常只在墓主棺椁下葬及皇室祭陵时使用,甚至有些桥祭陵者也是不能使用的。东陵现共有石拱桥34座,其中一孔桥10座,三孔桥18座,五孔桥5座,七孔桥1座。道光废弃的宝华峪陵址神路原有五孔桥、九孔桥各一座,陵址内桥梁数目不详,推断至少应有,3座三孔拱桥,2座三孔平桥。每座石桥都有许多精美的石刻。栏板除惠陵、定陵五空桥雕荷叶净瓶外,其余均为祥云宝瓶。望柱除裕陵三孔桥、金水桥,定陵、定东陵三孔桥,惠陵三孔桥雕龙凤,其余均为二十四气式柱头。架设在神路上的石拱桥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档案记载,神路是不许随意践踏横穿的,皇室祭陵也是如此。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祭祀完景陵后再去祭祀裕陵、定陵不可能饶回大宫门,而当时主神路一孔桥、七孔桥下在祭陵期间正是枯水期,祭陵者就是从桥下穿越主神路的,这也算是最早的立交桥了。 前面还提到木质桥梁,当然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只能从档案里查道。清代祭陵的正道不是今天从售票处方向,而是在金星山西面,今天还能看到的金星山西地势低洼,清代那里是一深潭,水量很大。每到祭陵时都要在上面搭设木桥,等祭陵结束即行拆除断绝交通。还有就是在有些地方要穿越神路,但赶上雨季或没有桥座以供穿越,那么就是在神路之上架设木桥来解决的。 孝陵主神路一孔桥
孝陵主神路七孔桥(又称五音桥)
裕陵的三孔桥、金水桥
裕妃园寝的一孔桥、三孔石平桥
连接神厨库与慈禧陵的石平桥
双妃陵的东侧小平桥、西侧三孔平桥、一孔拱桥(砖石并用)
景陵五孔桥(北向南)
定妃园寝的石平桥、石拱桥
定陵的三孔拱桥
定陵五孔桥
定陵五孔石平桥(罗汉板)
拖了一个多礼拜才交作业,实在不好意思,工作太忙!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