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36|回复: 21

[分享]浙江东钱湖石刻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12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0 w9 c; B: [' s4 J% r9 r

东钱湖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东南15公里处,四周青山环抱,原为天然湖。东钱湖南宋石刻群形态各异,列起阵来颇有兵马俑的气势,因而被誉为“江南兵马俑”。

( \+ ?& b4 a5 _/ c( m: P) s

  南宋皇陵名曰“攒宫”,营建较为草简,志在北归中原。由此,使东钱湖石刻群中的南宋道石刻遂成为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道石刻遗存,填补了我国南宋时期美术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艺术史的空白。它对于研究南宋汉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发展、葬制度、衣冠服饰、雕塑、工艺美术及民俗等都有独特的价值。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y9 F3 N0 E* @' J6 y

  东钱湖石刻群位于烟波浩瀚的鄞县东钱湖畔深林绿谷之中。已发现有多座葬,道石刻遍布,堪称石刻艺术大遗址。其中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炉的石刻艺术精品,当推南宋时期“一门三相”的史氏望族道石刻群为最,它包括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道、宋太师越国公史诏道、宋太师齐国公史渐道、宋卫国忠献王史弥远道等。 这些道长50米至数百米不等,现存较为完整。其道选址运用堪舆学原理,依山临水,两旁按王公礼制,从下而上一般有神道坊、石笋、石鼓、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相依次相对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精美传神;武将戴盔穿甲,双手握剑,威武肃穆;文相戴冠穿袍,双手执禀,沉静含蓄;石马披鞍系缉,昂首挺立;石虎蹲伏昂首,坚耳睁目。马鞍等处还饰有缠枝牡丹、海兽波涛等图案,表达美好意象,使石刻作品达到了写实风格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为考证史氏显赫家世和南宋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我国最古老的石牌坊就在那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y" i- O' p! J

冀国夫人叶太君墓道

% o: [, M! a: {0 i" E

  叶氏(1033—1118),慈溪人,19岁嫁配史简,25岁夫亡,生遗腹子史诏(史浩祖父)。叶氏性格刚强,立誓守节,后史诏以八行垂训被朝廷举荐,家门渐渐兴旺,子孙相继入朝,一举成为四明望族。享年86岁。叶氏初无石刻。南宋时后代增置道石刻,包括文臣、武将、站马、蹲虎、跪羊、石笋等各一对,并垒成小池于道西侧。在西南侧建无量寿庵供奉。1935年,史氏后裔余姚分支修太君,重竖碑一块,上书“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造“鸟鸣桥”,并立“昭兹来许”碑一方。造像、牌楼毁圮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93年,史氏后裔集资捐修石阶、围墙,并从附近迁来南宋石刻虎、羊、笋等近十件。

7 B. F. s: |0 h

  清史在鼎《冀国夫人叶氏》:生前苦节耐时光,漠漠幽魂节更长。春露秋霜六百祀,旁犹觉姓名香。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y8 ]% K, Q+ A7 B$ F8 H

越国公史诏墓道

) K: s$ X" {% p Q1 f

  史诏(1057——1129),字升之,冀国公史简之子,早立志,律身甚严而事母极孝。受业于四明名士楼郁,“遇大比,辄引避;……誓终身母子不相离。”“善居乡里。民有争斗,从先生求直,不复讼官。”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设“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行取士,诏补太学上舍太守,史诏避官,奉母迁居东钱湖大田山而未应命。宣和年间(1119——1125)再诏不赴,宋徽宗书以旌之,赐号“八行高士”,后称“八行公”,并建“八行堂”纪念之。建炎四年(1130)卒,终年84岁。后追封越国公,危素撰志。史诏道石刻是其被追封为越国公后补设的,为南宋早期作品,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宋·史弥大《谒越国公》:满眼松楸护石茔,此来倍觉暗伤情。烟云深处眠翁仲,俎豆香时荐特牲。一寺迫回溪水曲,万山青向门横。杨花无限营春思,送我轻舟十里程。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U/ a8 V1 T! d- U3 I& h/ P/ l

官葬河头西岙石刻

3 }/ ~" a' N8 q c8 j4 r

  今存石虎、石羊各1对,主不详。

发表于 2009-9-12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从散布在这一带群山墓葬中搜罗来的,这些石人石马都是墓葬的一部分,把他们搬来集中到一块儿,那些零散的墓葬就不完整了。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集中保护,官方解释会说:散布在群山中的墓葬多数无人管理,很多已经被盗,还不如把有价值的搬来放在一起。

发表于 2009-9-13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浙江有这么多石像
发表于 2009-9-13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不一,杂着来,各个山坳里收集起来,堆一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集中起来好?还是分散好?
发表于 2009-9-13 0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9-12 21:49:00的发言:
到底是集中起来好?还是分散好?
4 I9 S: y3 H+ t& B% [" G

当然是原址保护。北宋皇陵就都有巡陵者,每个古迹都应这样看护

发表于 2009-9-17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5 ^# z2 Z1 H$ Y4 p+ y

这种集中管理应该停止了。

发表于 2009-9-1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9-14 1:13:00的发言:
听说我国最古老的石牌坊就在那里。
! t" |4 e8 U) ]

 

8 D9 R* v7 `1 l2 A7 [

您能说说具体在哪吗?

发表于 2009-9-17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 I: n0 p( N! O' I0 K) b |5 f


      我是在这本书上看到的。

发表于 2009-9-19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9-17 20:01:00的发言:
" P5 W# k) n/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南宋石雕.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c: g* }# P3 m+ g' N3 p, z# H


      我是在这本书上看到的。

/ `4 s6 Y0 ~ D7 c- U

这书出版有些年头了,我总觉得是为了配合市政府的宣传而匆促写就的,既然是南宋石刻,最早的石牌坊不可能在那儿。那块湖山有历史,有文化,但有时一旦和急功近利挂上钩,就会串味儿了呢~呵呵,宁波的古物还是民间的,小巧的~大宗还得由着中原~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有理.
发表于 2009-9-23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k7 {. F% Q: q9 ], `

多谢淮水安澜的照片,我相信国家文保部门的鉴定。这两个牌坊都是墓坊,更显珍贵。有机会得去看看。

发表于 2009-9-2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庙沟后石牌坊位于宁波东钱湖附近,据浙江文物网介绍,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

' V" ]" H4 m5 q! E$ a$ C


一、“始建于南宋”。

      “庙沟后石牌坊位于东钱湖镇政府南偏东10.5公里的韩岭村庙沟后山坡上。以地得名。始建于南宋,系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古石牌坊,高6.4米,面宽3.4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建筑面积21.8平方米。采用一组组斗拱承托笨重的歇山顶筒瓦檐顶,为单檐歇山顶式。翼角起翘,用老角梁、仔角梁结构,正脊上有鸱尾和脊兽装饰,重脊、戗脊均有吻兽,在转角辅作上使用鸳鸯交颈拱。檐下为二跳一昂六铺作单拱造。斗拱承托屋面,层层叠叠向外伸展。是木坊向石坊转型阶段的精品之作,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石牌坊,将仿木石牌坊的历史推前近200年,为研究我国明代以前石牌坊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6年5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与横省石牌坊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控制范围:向东延伸125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8米,向北延伸11米。”

二、“约建于南宋至元代”

      “庙沟后石牌坊和横省石牌坊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石牌坊。据研究考证,两座牌坊约建于南宋至元代,它们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明代以前此类石牌坊提供了珍贵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两座石牌坊是我国木坊向石坊转型时期的重要实例。我国的石坊脱胎于木坊,这是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庙沟后石牌坊和横省石牌坊无论从构造还是细部做法均为木结构的模仿,与明清时期建的石坊有很大的区别,显然正处于木坊向石坊转型的过程中。两座牌坊的许多做法与宋《营造法式》基本吻合,是研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古建筑的重要实例。”

) _7 g/ a! Y& C, c( d) L) g8 S- m

 

I1 d0 B& M; ^/ E


( \1 g1 s, _' c! t D p% \3 u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牌坊照片,但它是否是最早的一座,值得商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1:09 , Processed in 1.18019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