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x# o, o/ Y- F2 k
“钱”的俗称fficeffice" /> ! \* n. W8 f0 l: W" ^
有关“钱”字,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俗称,大概算起来有十几种,其特点是形象且诙谐幽默。 " K* Z# J, j; l% k2 R
“铜子儿”和“铜钱儿”本是民国以前对铜元的通称,我国古代铜钱不论大小,其形状都是外圆内方。因朝代不同.一个“铜子儿”的面值也不尽相同。因使用的时间最久,所以“铜子儿”和“铜钱儿”也是人们对钱最多的泛称。 “子儿”也是对铜元的俗称.或称“大子儿”,发行于民国年间,用来当二十文用的铜钱,后来就将其代成钱的泛称。如问“有钱没钱?”多说成”有子儿没子儿?" “值多少钱”说成“值几个大子儿”。
& t7 U# l% h7 h5 d6 b“钢镚儿”是对各种金属硬币的俗称,最早叫“镚子”,本是清末发行的无孔小铜钱儿,一枚黄铜镚子相当于有孔铜钱一枚。辛亥革命后仍流通使用了近10 年,以后才废除不用。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壹分、贰分、伍分的硬币,以后还有发行了壹角、伍角、壹圆的硬币,分镍质、铝质和铜质几种,人们仍习惯称它们为“钢镚儿”或“圆镚儿" “镚子儿”“镚儿”。 “现大洋”是老年间人们对银元的俗称。银元原本来自于外国,而中国人多称老外为“洋人”,所以就称他们的钱为“洋钱”。因其按枚计值,便于应用,民间使用日益广泛。清代时“国产”银元“面世”,称“龙洋”。为了区别于进口“洋钱”,故将本国铸造的叫“现洋”、“大洋”或“现大洋”。这种银元使用的年代也比较久,民国时还在市面上流通。 “袁大头”是民国年间对银币的另一种俗称。民国三年(1914 年),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币开始在全国通用,逐渐取代了清朝政府的“大清银币”和“光绪元宝”。当时被称为“国币”,也称“现洋”。但民间更多地称其为“袁大头”,因为银币正面袁世凯的脑袋又圆又大,这一俗称可以说是形象而诙谐。 4 y6 B4 _+ T; J* l& e' V
“毛票儿”是对以“角”(俗称“毛”) 为单位纸币的俗称,一角称一毛、贰角称两毛、五角称五毛。而“票儿”也称“票子”,是从“钞票”转换而来。人们多将所有的纸币称为“票子”,新币称“新票儿”,大面额的称“大票儿”.角币被称为“毛票儿”。 “体己”本是指个人私下里积蓄的钱,俗称“私房钱”,也被写成”梯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被人们简称而谐音为“替”。如多将“数钱”说成被“点替”。 " r0 W6 `, H$ y/ |* }' O
“盘缠”也是人们对钱的一种古老的俗称。古代的时候,人们很少直接把钱币放在衣囊里,出门在外携带的金银、铜钱一般放在束腰用的腰带里,然后把腰带缠绕在腰间,故称“盘缠”,这样既不会遗失.又不会露财,以后便将钱俗称为“盘缠”.并多指外出时所带的钱。 , B5 I% Q3 F' r
“份子”是人们对亲戚、朋友、同事办红白事时所送礼金的俗称。多将“送多少钱”,说成“出多少份子”。这一俗称至今在人们的口头上广为沿用。
$ ]$ E9 y( q8 a8 [, Z# n3 g& c此外,“银子儿”是早年间人们对钱的泛称。而“饷”本是指古代军粮及军队的俸给饷银,以后被简称为“饷”,发工资、发奖金被俗称为“发饷”。而“款”则是对钱的一种谑称,将那些特别有钱的人戏称为“大款儿”、‘款儿爷”。 6 d" [' q- M$ R3 Q. M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人们对钱还有另一种特殊的隐语,就是将一块钱称为“一分儿”,十块钱称“一张儿”, 一百块钱称“一棵”,一千块钱称“一吨”,一万块钱称“一方”。据说这种俗称是那些炒汇(倒买外汇)的人最先兴起来的,后来才被一些年轻人套用,如今以此而称钱的人已不多见了。
" i7 i: B* H5 C% { 6 A& p2 {4 M0 w N c) S/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