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6|回复: 10

有自己收集整理老北京话的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3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是网上转贴的那种,自己收集,经过自己记录和整理的,比如您家里人说的话,尤其是家里老人。

* F4 V2 _/ T4 Y( f; i

 

# p! i6 k ^& i6 r. @: c# R" g

我觉得至少包含词汇、语音、释义、语境、例句这五样儿,没有标注语音的北京话是没有形的,不没有语境的北京话是没有色彩的,形色兼备才能更好的诠释老北京话。

& M0 S( U* x% `' T

 

8 \# @, h1 F4 a6 n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23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您的说法,首先得是真正的北京人。可是只是记录家里人说话不够,一个人常用的词汇很有限,能记录的就有限。还有,选择标准各人不同,有宽有严。能记录五样儿,还做得好的,非得是训练有素的语言学家不可。最后,假设这些都不成问题,也得花上至少十年以上功夫,全力以赴,不遇到任何变故。

5 ?$ g- {; G; l- x# v# x

 做这事的人一直都有,可是能坚持下来并有结果的,少之又少。

9 l+ U O* w. ?0 ]/ d

 只记录几条玩儿玩儿,就不用说了。

2 s/ j# ^4 g0 d# f3 {3 o! ^

 

. _/ R- v s8 R( j$ q( Z5 @4 F

 从以往发言看出,您自己是北京人,不知您自己搜集的怎么样?顺便说一句,本人从小在北京长大,从民俗意义上不算北京人,也不是搞语言的,过去有记录听到口语词汇的经历。不过我估计,即使是在向我这样班门弄斧的,也不会太多。

9 H8 h$ B h: ?, e, @#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平时不怎么说北京话,说话和章子怡差不多,我工作的环境要么不说话,要么说外国话,北京话基本用不上。

0 E0 c3 q5 I" |$ Z: {. t

不过我倒是能听懂一部分北京话,是因为我从小在胡同里住,我已经搜集了十几个北京话词汇,我打算凑一百个,我只搜集亲耳听到的,有出处,有人物,有时间的这种。

% n* ?; V1 a" @+ A, @' U% c

 

# ~1 G: @" U9 E r' r* M. V r2 L

大家都这么干的话,那凑一块可就有意思了。

发表于 2009-7-24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个,覆盖面太小。如果像拍记队那样,成规模,不断做,才可能作出有用的东西。

$ m5 Y: e* [4 D" H

 

; o% H8 c: p* ?7 r2 W

 这部辞典,作者是语言学家,用了40年,收词六千多,选词标准非常严。

# b Y' x3 U& C N/ S y+ t

 

. X; g1 S! d9 u




发表于 2009-7-24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猜想您是打算搜集红色月牙儿部分,陈老先生也是。

2 r* |6 f0 z% U3 E: d


发表于 2009-7-24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手机都有记事本、录音功能

1 ~6 O& A3 G8 t* C- z' ]

闲着没事,随时随地可以把北京话记下来

' \5 x. X0 h4 }( a

 

7 A+ i2 F" v. T( g4 d

其实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是否理解,是否会说出来,既然是北京话,那首先就得是能出音儿的。

& O2 Y7 f* S0 J1 p+ y

 

8 V& Z8 X+ B7 m8 k- S* C8 X8 m" Z6 o

我的理论:滋要爷们还活着,北京话就绝不了。

0 j6 b8 W6 X; m- j/ e! t

 

% E9 J( Q) e5 Q1 u0 }; f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是少了点,但我一百,你一百,他一百,不就多了嘛。 以咱们的能力,记录好身边的一点一滴活着的语言,已经是不错了,求多求大求全既做不好也做不到。是不是这个理儿?
发表于 2009-7-24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弄了个百度 [老北京话] 贴吧,打算贴一贴正儿八经的老北京话。
发表于 2009-8-3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年代前期和中期,北京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做过类似的工作,社科院语言所最近对北京话进行了记音调查,可惜这些材料都很难看到。老北京话的词汇太丰富了,我读民国时期的京味儿小说时,很多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查那几本北京话词典也查不到,所以楼主的所做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支持!!

发表于 2009-8-3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一定常来,只有在这个论坛里才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清代和民国老北京话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我QQ 491228534,共同交流学习。

发表于 2009-8-3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语言学院也做过这方面工作,可能是外国学生对这些感兴趣。我对这些开始实际关注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 U6 f6 l/ z2 u# O6 a% h; W

网友既然来了,以后多来,共同做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11:37 , Processed in 1.46709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