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28|回复: 9

金中都的拆迁过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17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军1234年灭金,这前后将金代宫殿烧了!但中都城并未被完全毁坏掉,我看到个资料说元朝政府在大都建设中曾经从中都向大都迁移人口,一户给地八亩,若无力全部建房,则需要分给别人剩余土地。说明中都当时人口比大都这个新城多。那中都是怎末消失的呢?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此我想大家能否讨论一下北京历史上的几次宫殿毁灭和城市拆旧建新。有兴趣就跟贴或者开贴!咱们处的这个时代,又是这么一次大规模毁灭和建新的时代。回顾和了解历史,对认识这个城市的发展规律很有帮助!另外这奥运会一开,也没啥事做。正好扯扯这个。咱们就谈历史,别扯对比。莫谈国事!

发表于 2008-7-17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大都建成后,中都的地方也一直有人居住,估计只是城门被毁,城墙是后来被人们逐渐拆毁。

今日的大栅栏斜街,就是当时中都的人为了去大都方便,而踩踏出来的捷径(因中都的城墙还在,逾越不便,人们还是走毁掉的施仁门,向东北到大都的丽正门。)

唯一曾目睹、能见证这千年历史的,只有天宁寺塔了![em01]


发表于 2008-7-17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代是女真人的天下,中都的女真人应该不算少数,但元朝定都北京,把女真人和汉人一样列为第三等公民,再加上连年战乱,人口有一大部分流失也算是正常。剩下的人口,我想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拿到那8亩地。

大都的确立,标志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原来的中都不再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故而生活的便利性大不如从前,剩余居民或继续分散、或聚集成村落。既然变成了农村,要那么多房子就显得没有意义了,为了种地、畜牧、烧琉璃砖瓦,就要开垦更多的土地为己用,最终导致中都的消失相对快一些。

胡言乱语,就当说着玩儿。

发表于 2008-7-19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住在丰台区丽泽路高楼村金中都城墙遗址旁边,对金中都颇有兴趣。

    金国国都原在黑龙江阿城的上京会宁府。

    1149年,金国皇族丞相完颜亮政变篡位当了皇帝,他制造舆论意欲迁都到辽南京故城“燕京”,《日下旧闻考》引《大金国志》:完颜亮说“朕栽莲二百本,俱死,何也”?右丞相梁汉臣逢迎说“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

    1153年,完颜亮迁都到燕京,命名为中都大兴府,在莲花池广栽莲花。此为“金中都”、“大兴县”和“莲花池”的来历。

    1213年,蒙古成吉思汗进兵紫荆关,派将军者别拿下了居庸关和南口,一打金中都,未拿下。

    1214年二月,成吉思汗亲入居庸关,二打金中都,未进城,金宣宗献公主、贡金银绸缎上万,求和,蒙古退军。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北宋旧都开封)。成吉思汗闻讯大怒,发兵入古北口,三打金中都。

    1215年五月,成吉思汗拿下金中都,留用辽人耶律楚材,“三光”之后火烧金中都,改金中都为“燕京路大兴府”。

    1264年,忽必烈改大兴府为“元中都”,派刘秉忠前来建都。

    1267年,因元中都(金中都旧城)城池残破,水源不足,刘秉忠建议在东北郊外海子(积水潭)周边另建新城。

    1271年,刘秉忠建议蒙古国号改称“大元”。

    1272年,建设中的新城“元中都”改称“元大都”。1274年,刘秉忠死,葬于卢沟桥北岸,元大都按照刘秉忠规划方案继续施工。元大都城完工以前,已有衙署、官府、官宅、民居设于元中都(金中都旧城),元大都完工以后,城里划分50个坊,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有官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筑室者,皆不得冒据,听他人营筑”。有史料说,元大都建成以后,为防止旧城在发生战争时被敌对军队利用为营垒,将旧城的城墙拆毁。不过旧城城墙只是拆毁,而不是彻底清除。高楼村的老人说,1950年代,从马连道至高楼村至凤凰嘴,再往东至万泉寺一带,仍有比三层楼还要高的城墙,后来因为修路、垫道、填坑、制煤球等需要,将几里长的城墙活活铲除,只留下高楼村、凤凰嘴、万泉寺三个小土堆,又成了文保单位。

    元代金中都遗址又称“旧城”或“南城”,一度有人居住,还有文人去访古游览,后来逐渐荒落成村野。元末明初刘崧(文丞相祠建立者)有诗句说顺承门(后来的宣武门)之外是“荞麦花开似故乡”,可见其荒凉景象。“丰台”地名,就来自金中都“丰宜门”外南郊祭天的“郊天台”。

    史料说金中都城墙的夯土来自涿县,由民工排队传递土筐运来。高楼村一带都是沙土地夹杂卵石,而老城墙是用优质黄土夯筑的,看来此说不为虚言。

发表于 2008-7-19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资料!
发表于 2008-7-18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朝都是新朝毁前朝的东西,除了清没毁明的,还有就是几个被让位得到江山的(北宋,西晋等).
发表于 2008-7-24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看君一行字,胜读…………
发表于 2008-7-24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楼的文字史料丰富!!张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8 05:03 , Processed in 1.14562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