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62|回复: 20

[原创]清崇陵营建时的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8-31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崇陵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陵寝,位于泰陵东南约4公里的金龙峪(此地原名魏家沟,清末建陵时更名金龙峪),距梁格庄车站五华里。光绪皇帝于1875年登基,19081114日驾崩,在位34年。光绪帝驾崩时崇陵还未建,他的棺椁于1116日移到观德殿暂安,19093月抬至西陵梁格庄行宫正殿停放。崇陵于1909年破土兴建,1915年竣工。崇陵建成后,于191511月光绪帝的棺椁才正式安放崇陵地宫。崇陵也是中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寝。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一次,这样的建筑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做了。
发表于 2008-8-31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8-8-31 19:08:13的发言:
去过一次,这样的建筑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做了。

做是肯定会做,只是材料可能完全不同。施工的顺序和方法也不会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清崇陵营建时的照片




发表于 2008-8-31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照片,收藏了.为了西陵,清末还修了条铁路.
发表于 2008-8-31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一张西陵营建照片作为补充.
发表于 2008-8-31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西陵介绍的全.老照片也多.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感谢析津志的补充!
发表于 2008-9-1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陵那里的导游说,光绪陵前的树,是光绪的老师找清朝遗老们募捐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光绪崇陵前的树:

在光绪的棺椁安放地宫之际,清朝的遗老遗少还在帝王陵前,演出了几幕极尽愚忠的闹剧。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瞻视,为工程的修建筹款募捐。在为光绪送葬时,他由两个亲随搀扶着在灵前执绋,从行宫一直走到地宫。当人们将棺椁、随葬品布置妥当退出地宫后,唯有梁鼎芬疯疯癫癫地坐在地宫内预备给光绪“殉葬”,后被其亲随背出。崇陵建成后,由于经费困难,没有栽一棵树木。梁鼎芬看到此景,觉得既不美观,又影响风水,心里惨然,遂下决心“结庐种树”。他把在北京定购的近300个陶瓷瓶运到西陵,在冬季大雪之时,将宝顶上的雪装在这些瓶子里,并贴上红纸条,写上崇陵雪水的字样,然后运回北京,分送给清朝的遗老遗少,请他们收下雪水,并捐款为崇陵植树。梁鼎芬用换来的钱,在崇陵宫门内、宝顶与罗锅墙之间栽了很多银松。他还特地在明楼前神道两旁栽了十八棵罗汉松,为光绪守陵。栽完树后,他站在树旁,手扶铁锨照了相,作为永久的纪念。清廷遗臣陈宝琛看了这幅照片后,还特地为这位“忠臣”写了一首诗:“补天挥日手能闲,冠带扶锄土石间,不见成荫心不死,长留遗蜕傍桥山”。
发表于 2008-9-1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老师叫梁鼎芬
发表于 2008-9-1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直门在2008-9-1 19:05:11的发言:
那位老师叫梁鼎芬

     对对,上次说了没记住。

发表于 2008-9-5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呢?
发表于 2008-9-5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下五岭在2008-9-3 13:31:17的发言:

光绪崇陵前的树:

在光绪的棺椁安放地宫之际,清朝的遗老遗少还在帝王陵前,演出了几幕极尽愚忠的闹剧。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瞻视,为工程的修建筹款募捐。在为光绪送葬时,他由两个亲随搀扶着在灵前执绋,从行宫一直走到地宫。当人们将棺椁、随葬品布置妥当退出地宫后,唯有梁鼎芬疯疯癫癫地坐在地宫内预备给光绪“殉葬”,后被其亲随背出。崇陵建成后,由于经费困难,没有栽一棵树木。梁鼎芬看到此景,觉得既不美观,又影响风水,心里惨然,遂下决心“结庐种树”。他把在北京定购的近300个陶瓷瓶运到西陵,在冬季大雪之时,将宝顶上的雪装在这些瓶子里,并贴上红纸条,写上崇陵雪水的字样,然后运回北京,分送给清朝的遗老遗少,请他们收下雪水,并捐款为崇陵植树。梁鼎芬用换来的钱,在崇陵宫门内、宝顶与罗锅墙之间栽了很多银松。他还特地在明楼前神道两旁栽了十八棵罗汉松,为光绪守陵。栽完树后,他站在树旁,手扶铁锨照了相,作为永久的纪念。清廷遗臣陈宝琛看了这幅照片后,还特地为这位“忠臣”写了一首诗:“补天挥日手能闲,冠带扶锄土石间,不见成荫心不死,长留遗蜕傍桥山”。

照片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文字摘录自《清西陵览胜》一书中,书中也没刊印此照片。望网友补充。
发表于 2008-9-16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崇陵地宫里人潮鼎沸,指指点点,实在是对前人大不敬
发表于 2008-9-16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下五岭在2008-9-3 13:31:17的发言:

光绪崇陵前的树:

在光绪的棺椁安放地宫之际,清朝的遗老遗少还在帝王陵前,演出了几幕极尽愚忠的闹剧。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瞻视,为工程的修建筹款募捐。在为光绪送葬时,他由两个亲随搀扶着在灵前执绋,从行宫一直走到地宫。当人们将棺椁、随葬品布置妥当退出地宫后,唯有梁鼎芬疯疯癫癫地坐在地宫内预备给光绪“殉葬”,后被其亲随背出。崇陵建成后,由于经费困难,没有栽一棵树木。梁鼎芬看到此景,觉得既不美观,又影响风水,心里惨然,遂下决心“结庐种树”。他把在北京定购的近300个陶瓷瓶运到西陵,在冬季大雪之时,将宝顶上的雪装在这些瓶子里,并贴上红纸条,写上崇陵雪水的字样,然后运回北京,分送给清朝的遗老遗少,请他们收下雪水,并捐款为崇陵植树。梁鼎芬用换来的钱,在崇陵宫门内、宝顶与罗锅墙之间栽了很多银松。他还特地在明楼前神道两旁栽了十八棵罗汉松,为光绪守陵。栽完树后,他站在树旁,手扶铁锨照了相,作为永久的纪念。清廷遗臣陈宝琛看了这幅照片后,还特地为这位“忠臣”写了一首诗:“补天挥日手能闲,冠带扶锄土石间,不见成荫心不死,长留遗蜕傍桥山”。

这样的忠臣难得哦

以后,某些人的烂骨头被扔掉的时候,恐怕没人管

发表于 2008-9-16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收藏了。
发表于 2010-9-22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臣太少了啊!而且忠臣下场都不好!哎

- T, @: ~& o3 w7 o+ C- [

 

发表于 2010-9-24 0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臣孝子啊。。。。可敬
发表于 2010-9-26 0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8-9-1 14:04:00的发言:
, A9 J: R. z0 N! i

西陵那里的导游说,光绪陵前的树,是光绪的老师找清朝遗老们募捐来的。

5 e' u8 p3 s( X0 `

 

8 ^/ L# G E3 k: ?1 [

好像确有此事,不记得在哪本书里,我也见到这样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5 22:52 , Processed in 1.16542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