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58|回复: 34

[分享]中国风景黑皮书:大败笔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4-11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本用另一种角度来介绍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书籍,给我们敲响警钟,带我们走进深思,贴上来,和大家分享.在中关村"第三极书店"可以买到.

1节:南京的忧伤

引子:南京的忧伤

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

什么是景区,什么是破坏?

关于中国旅游景点,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当然斯蒂芬·霍尔可能不会明白。

在国际建筑大师、美国《时代》封面人物斯蒂芬·霍尔眼中,玄武湖一线明城墙,是古城南京的风景绝佳处。

2003824,斯蒂芬·霍尔登临解放门城墙:长空之下,紫金山、玄奘塔、玄武水、古城墙、莫愁湖令人震撼于人类文明之美。

斯蒂芬·霍尔感叹:"南京的优势在于,这些古迹--如这城墙,它们自身的力量非常的强,它可以抵挡你破坏它的欲望。"

然而今天,这段城墙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2005315日起在南京市规划展览馆公示的《玄武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要在玄武湖西侧、总长约4000米的明城墙两侧架设4个电梯。这一惊世骇俗的"创意",即刻引起各界热议。

根据美国易道公司编制的《玄武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蜿蜒于玄武湖西南线明城墙的功能和景观将被重新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城墙渡"。从公示的规划图上看,设计者想在城墙两侧15米的保护范围之外架起两座电梯,并通过类似于天桥的设施跨越明城墙,是谓"城墙渡"。从神策门到解放门之间4000多米的距离,这样的"城墙渡"设计了4个。

2005322,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节目通过声讯电话调查:"是否赞同在明城墙上装电梯?"结果显示,4425人赞同,9115人反对。主持人孟非说:"如果怕旅客走不动路就在明城墙上装电梯,那么故宫走不动岂不要开电瓶车?长城走不动就要架缆车?"

这是南京的愤怒,更是南京的忧伤。

然而问题不仅仅出在南京。

中国的景区,问题大了。

走过那些未老先衰的景区

景区的本质是什么?

它其实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

因为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的积淀都是在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当中得到体现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的名句可能尽人皆知。但是现如今北固山、京口北固亭的景观已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严重退化,可能再也找不到辛弃疾当年壮怀激烈的感觉了。

辛弃疾的词也是文化遗产,如果没有当年北固亭的壮观气势,辛弃疾恐怕写不出这样千古绝唱的词句来。如果将来有一天,诗人所面对的只有污染的环境和破败的景观,那么中国的诗人也就要绝种了。

人文精神不是空话,它需要依托在具体的、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甚至是民族尊严的某些载体之上。

而景区(包括自然遗产地和文化遗产地)就是这样的载体。

中国人总是强调"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但是这种观点用在景区保护上真是贻害无穷。

国外不是这样。国外是只立不破。

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有一座"蓝石小屋",它可能是当地最具悠久历史的建筑之一了,100多年了,修过几次,却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供游人参观。墨尔本市的街道很多地方还铺着100多年前的地砖,有坏的地方就换上一块新的。跟我们的景区建设比较起来,澳大利亚人可真是"太小气了"

还有哥斯达黎加。

与中国相比,哥斯达黎加算是个很小的国家,中国的旅游景区大约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而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的25%,也就是四分之一全都是国家公园。

旅游业是哥斯达黎加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它的热带雨林公园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使国家获得收益。但是哥斯达黎加人也是走了弯路的,就在几年以前,这个国家的人们还认为"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考虑如何把热带雨林改造成农场"

"一个人犯点错误并不难",纯粹个人的错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不会形成太严重的后果。但是当一个错误的口号变成政府的政策时,破坏的加速度就会变得难以控制。哥斯达黎加人发现,在改造热带雨林为农场以便发展经济的短短5年当中,不仅经济发展未见起色,而且还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于是改弦更张,回到了在保护的前提下谋求发展的规划思路上。

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以及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公园。它们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

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次以上的保护区达到12个。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然而一份调查也显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景观保护意识和生态思想,过分偏重于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盲目开发的现象出现;加之大量的游客涌入,造成了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和旅游资源的退化。

据资料表明,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旅游开发不当而造成对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保护区出现资源退化现象。

垃圾、水污染、空气污染正在成为一些生态旅游区令人忧虑的旅游负影响。还有一些生态旅游区大兴土木,引进、仿制、移植项目,用众多的城市化和商业化景观代替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使一些旅游区的景观功能发生错位,美学价值下降,最终使生态旅游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潜力,这是目前生态旅游区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T$ x- G( D# N/ m#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22:20:01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9节:只有小聪明

到了现代,水乡的优势消失了,周庄反而因为四面环水的地理位置变穷了。改革开放之初,周庄也曾兴起过一段时间的乡镇企业,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不了了之。后来大批的周庄人出外打工,古镇的破坏才被减到了最小。周庄的这种状况反而成全了它的旅游经济,但是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的周庄人却自此做出了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举动来。

周庄原来四面环水,必须摆渡坐船才能进入。这是古代江南水乡以水为路,以水建村、建镇、建市的地域特色。失去这些,就会失去水乡古镇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韵味。1988年,周庄提出要建大桥告别水路。有人甚至认为,专家们提出保护原生态环境,是不懂人民疾苦。结果是,为了省钱,造了一座笨重粗大的钢筋混凝土桥。没想到十多年后,为了保护古镇和控制旅游容量,大桥被停止通车,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而要恢复摆渡,因有了桥又难以实现。如今,这座破坏原生态的水泥桥如同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留在了周庄的脸面上。

周庄的魅力是水乡古镇古街的历史氛围、建筑特色以及老街上的土特产、工艺品。早些年,周庄在实施开发建设中,坚持要在古镇外兴建商业街,想以此吸引游客,繁荣新区。但生活在大都市的上海人和中外游客,到周庄多是为了品味悠远的历史文化,而不是为了购买百货。事实证明,这条商业街除了为本镇居民服务外,很少有外地游客光顾。在周庄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因建造商业街而浪费的不仅仅是巨额资金和土地资源,更是影响和破坏了其独有的自然景观。

在我国历史上,水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所以古镇一般都建在有水的地方,或依江、或靠河、或临渠、或跨溪。水就如同古镇的眼睛,特别是江南古镇。可是在古镇旅游热中,水污染相当严重。

垃圾是旅游古镇的主要污染源,据统计,周庄古镇游客人均留下垃圾0.8公斤,那么180万人留下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

1994年,受一家公司数千万元的投资吸引,周庄兴建了一座"全福寺"。从此,周庄多了一件假古董。但是假古董引来了真游客,周庄人认为,值!

最大的"聪明"是,周庄人要让一条环城公路穿周庄而过,于是,便有某教授在当地领导面前大发雷霆:"如果要造,我就躺到公路上,与周庄共存亡!"所幸,在众多文物专家的疾呼之下,这条路才没有成为周庄的又一道伤痕。

周庄人的聪明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周庄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地百姓却普遍有一种反"申遗"情绪,许多当地人认为,由于古镇的建筑历经了百年风雨,房屋式样陈旧,且通风和采光条件都很差,大家希望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改善住房条件。但如果"申遗"成功,古镇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保持原样,一点也不能动。如果因为"申遗""要自己关店",甚至把自己赶出古镇,这种"饿着肚子死撑面子的做法,完全没必要"。而且,不"申遗"也挺好,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反正知名度有了,来的人多了,我们就有钱赚了"。至于周庄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说到底,太过聪明的周庄人是把周庄当成了"摇钱树"。为了挣钱,周庄人几乎达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甚至不惜牵强附会。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一般人看来,寻常百姓家生个闺女,想法很朴实:希望她长大成人后,嫁个好人家,过上安稳的日子。而现在周庄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是想把她养成风尘女子,长大了来卖笑、接客挣钱。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才使得周庄变得这样"俗不可耐"

周庄人现在把时间都放到了如何挣钱上,没有空闲考虑自己,反省自己,不清楚游人现在为什么要来周庄,也不明白自己的引人之处在哪,可以说好坏把握不准。其实现在游人来周庄,直接的愿望是想看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淳朴的民风、原汁原味的明清宅院,这些才是周庄的魅力所在。可因为现在周庄人搞不懂这一点,不惜"造古",强与名人"续家谱"。如所谓的三毛茶社就是一例,当年台湾作家三毛来周庄,连半天时间也不到,仅在那里喝了杯茶,就拉人家当亲家--而游人来,是想体会周庄,不是体会三毛和别的什么;好多周庄人,包括当地的领导,在介绍周庄时,往往说哪部电影是在周庄拍的,哪位女明星来过周庄,心里为这些而自豪,却不知周庄的青砖黛瓦、代表江南人家的淳朴民风才是最该自豪的东西。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周庄,已不是周庄了,好多东西都有了人为的痕迹。周庄路面改造时,苏州人民路、观前街拆下的条石、木门、木窗、木柱,都被周庄人买去"打扮"自己了。如果这样""下去,周庄迟早会像半老徐娘一样,被游人抛弃。说到底,周庄是位幸运女孩,能体会"小桥、流水、人家"这份江南水乡特色的地方,并不是周庄一处,如同里、乌镇都是典型的江南古镇,韵味十足,只不过是因为陈逸飞的"双桥"油画,让她站到了世人面前。但现在,她显然未把幸运当回事,而是毫无节制地挥霍着"姿色",这是"聪明"的周庄人的短视。周庄人真是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那时周庄

晚清周庄人陶煦编纂的《周庄镇志》中的地图,大约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周庄地图了。光绪年间的周庄监生陶煦完成了镇志的文字稿,地图的踏勘和目测则依靠了他的儿子陶惟坡。这种用原始的笨拙的方法制成的地图应当是真实可靠的,白底版上一个个灰黑色的椭圆形酷似"荷叶""屐印"。其实它们都是人工筑造的圩田。严字圩、化字圩、龙字圩、东字圩、友字圩都以汉字命名,无数以汉字命名的圩,每个多则数百亩少则数十亩,组成了今天的周庄。可以肯定,时间越往前,周庄的群岛风光就越明显;时间越到现代,则水面越小,"岛地"越大,连片成块,群岛风格渐渐消失。以陶煦的《周庄镇志》与现代镇志相比,一百多年时间,"荷叶""屐印"已不复存在,令人遗憾!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节:那时周庄

周庄,换了人间。

百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周庄最有古朴纯真的韵味和魅力。那时的周庄也没什么"大门票"可言。甚至到达那都很费力,要经上海青浦县(现青浦区)绕过淀山湖才能到周庄。那时的周庄真是一个居家小镇,晚上刚过7点,镇上已人烟稀少,在镇口最宽的马路上,只有几个年轻人拉起网子打羽毛球。偶尔看见的一家"卡拉OK"挂着稀稀拉拉的满天星,里面却鸦雀无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正在上门板的家庭饭庄,吃完万三蹄、三味元等周庄土菜,不过9点,老板已是哈欠连天,说是早该上床"困高"了。从家家户户门板缝隙中斜射出来的黄色灯光照在青石板路上泛起层层光晕,让人觉得古镇快要入睡了。而外乡客"笃笃笃"的脚步声好像有意要打破这里的沉寂。

古镇的喧哗始于清晨,大约6点左右,镇口那片晚上被当成羽毛球场的马路顿时沸腾起来,各种小贩担着新鲜的红菱、嫩藕、鱼虾和时令蔬菜挤满了马路。逛周庄的早集,穿行于头戴蓝印花布的大嫂中间,偶尔拣两个水灵灵的嫩红菱咬一口,先涩后甜中间又杂有脆脆的口感让人神清气爽。

的确,周庄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只有在静悄悄和人烟稀少的环境中才能把玩。除了镇上的古桥、老街和旧屋。镇外的南湖和蚬江也有景色可赏。如果是早春,乘船巡游淀山湖,湖岸上一片片金黄的油菜美不胜收。而满月天的南湖夜景,异常迷人,湖面笼罩在深蓝色的雾霭中,偶尔看见远处星星点点的渔火飘忽不定,此时和友人敞开心扉说说最浪漫的事,真是人生之大享受。

然而,这一切再也看不到了。商业化的包装和过度的开发把周庄变成了俗不可耐的商铺。小桥边的古屋飘出的不再是朽木的味道,而是阵阵刺鼻的酒气,水巷的河面上还不时飘出油花和垃圾。再没有了河岸上的馄饨铺子,因为如织的游人挤满了小巷人家。挺拔俊秀的贞丰桥、富安桥和双桥,已被成群结队的游客踩在脚下而难露芳容

那时的周庄,令人怀念,但现如今,也只有神往的份了。因为一个可怕的消息正在传来:总投资额达5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将使周庄从观光型为主的古镇传统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这些项目包括:江南人家、富贵园、上下五千年主题文化公园、钱龙盛市等。而钱龙盛市则着眼在周庄打造一条世界名品街,吸引全球顶极名牌入驻。届时,古老的周庄将会感受到全球顶级名牌、时尚消费的魅力。

的确,周庄成了聚宝盆、成了摇钱树后,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游客,扩大周庄的容量就成为现实的问题。而提出将周庄从观光型为主的古镇传统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建能够容纳更多游客的度假村就顺理成章了。要知道,这样的转变也许能给周庄带来滚滚的财源,但却给周庄的保护埋下了祸根,破坏了周庄自然与人文的原生态。周庄凭着小桥、流水、人家,凭着田园风光、明清古屋,成为人们寻求心灵安静的地方。也正是其独特的自然美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领略了华夏的风采,领略了江南的风采。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笔宝贵遗产,我们本该心存感激,将她好好保护,留给子孙们,让他们也来领略一下自己祖先的生活状态。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周庄人不是更多地在保护周庄的原生态上着眼,而是在如何满足游客的需求上着眼,哪怕周庄不堪重负也不采取措施限制游客人量,甚至于用人造景观来扩大对周庄原生态的破坏,这是周庄的悲哀。

由周庄从观光型为主的古镇传统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不难看出,当地方利益与保护人类共同遗产发生矛盾时,在维护人类共同遗产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世界性的眼光,不能光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能把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当成自己后花园里种植的花草,自己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想怎么开发就怎么开发。事实上,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只有按照原样保护好的权利,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和要求行事。如果周庄为了扩大游客容量而建休闲度假村,只为创造经济效益,而不管周庄是否不堪重负,周庄那宁静自然的风景有一天将不复存在,周庄的自然美与和谐美也将不复存在,周庄将不再是周庄,这不仅是周庄人心上的痛,恐怕也是全人类心上的痛,此举实在让人担忧。

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是整体的环境。周庄建休闲度假村这种伤筋动骨的举动,更加加重了人们对保护周庄原生态的担心,因为把周庄从观光型为主的古镇传统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更多的是体现了周庄人在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其实,面对周庄如潮客流的涌入,采取措施限制游客流量是当务之急,绝不是增加人造景观,将周庄从观光型为主的古镇传统旅游模式转变为休闲度假模式。

写在周庄边上

--关于周庄,一些题外的话

在中国,许多名胜古迹没有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就立即进行挖掘、开发,大兴土木,修建亭台楼阁,塑像刻碑,甚至修建现代化的停车场、游乐场、宾馆,开辟黄金旅游线路,名为复古整修,实则是大造现代旅游景点;名为保护文物古迹,实则是从古迹中开发"铜币"。在那些开发成型的古迹景点里,不光是各类现代人造景点比比皆是,人为的捧场表演更是随处可见,至于商家、摊点前的叫卖声更是此起彼伏,有的甚至还有算卦的、烧香的、拜佛的、装神弄鬼骗人的,游人看到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节目,俗不可耐的表演,加上处处过关斩将的不菲的门票更是令人感到扑鼻而来的是滚滚铜钱的气息,好端端的一处古色古香的历史遗迹被糟蹋成了一个"四不像""劳什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节:美国经验

当然产生这种冲突还有一个重要诱因源自消费者。旅游业以环境为主要资源,旅游业的开发本身是一个利用环境的过程。在我国现阶段,国外流行的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相片的生态旅游还未形成气候,大众对旅游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对前三者要求较高,一句话,玩得要舒服、不累,这就使得经营者不得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当然,这种建设不会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而是从经济效益出发。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大兴土木是第一步,第三产业全面跟上是第二步,景区城市化是必然结果。如果这个景区并无自然保护价值,这种做法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是自然保护区,环境就可能被旅游毁于一旦。

旅游有三种经典方式: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后两种方式必然要对环境资源进行充分改造以后才可利用。尽管旅游业的开发者总在说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是无烟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小。但他们忽略了很关键的一点:能够开发旅游业的地方往往是对环境变化异常苛刻和敏感的地方,若不是旅游业,其他产业根本就不可能迈过自然保护区的门槛。正因为旅游业对自然宝库--自然保护区破坏的隐蔽性,才使得恰恰是看起来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产业,却最有条件和可能成为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最大杀手。

美国经验

中国的旅游景点现在看来真是污点处处,其中致命的问题就在于不知道如何保护。

在这方面,美国经验是弥足珍贵的。

位于美国西部的黄石公园占地8983平方公里,这是一片广袤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有着丰富的降水。公园的中部是覆盖着茂密森林、相对平坦的火山高原。无数的湖泊在其间闪烁,它们彼此串联,形成著名的溪流群。溪流或在灼热的熔岩上流淌,或从冰封的山巅飞泻而下,使这里成为美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溪流两岸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森林和崎岖幽深的大山中有无数神秘的花园,布满奇花异草,各种欢快的动物使大自然洋溢着生机。除温和的山地气候外,黄石公园还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世界上最为猛烈的间歇泉,它们五光十色、异彩纷呈;还有那形态、色彩各异的山峦,尽情展示着造物主的神来之笔。黄石公园的地理位置、令人心旷神怡的气候加上神奇的自然景观,使之成为一个巨大的休闲、疗养和研究胜地。每年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流连其间,陶醉其中。

黄石公园一经发现,马上被政府划为公共公园,规定为美国人民所共享,这不仅体现了人类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家园、欣赏并崇尚自然的良好道德观念,更反映出人类为子孙后代的生生不息和可持续发展,留下尽可能多的自然文化资源遗产和美好景观遗产的全新经济发展观和社会价值观。

迄今,有案可查的国家公园制度发端于1872年美国国会的一项专门法案--建立黄石国家公园法案。美国国会立法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的初衷是,这一公共公园应"让人民得益、供人民享受"。法案规定国家内政部长主管国家公园,并有提出详细法律条文的责任,以"保护国家公园免受伐木者、矿产主、自然资源猎奇者或其他人员的损害和掠夺"。除此之外,国家公园的其他管理功能还包括:开发游客食宿设施、建设游览道路或林间小路、驱逐非法进入者、保护资源免遭无规划的渔业或娱乐业的破坏(NPSManagementPolicies:Introduction,1999)。美国国家公园最初倡议者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公园不能被少数盈利者掌管,而只能由为全体人民所信任的政府,为了国家的长久利益行使管理权利。

1916年美国依法在内政部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专门负责全国的国家公园事务。1935年通过的历史遗迹法案规定将国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统一交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这显然已经大大扩展了国家公园的原有概念。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包括国家公园、国家遗迹、国家历史公园、国家保护区、休闲娱乐区等区域的所有土地、水面。截至1995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面积为3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45%,其中,国家公园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5%。

现如今,产生于美国的上述国家公园的思想作为一种理念已经为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所普遍接受,并在1200多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地中贯彻实施。

其实,美国对于国家公园的保护规定并非人人乐于接受,在规定之初,很有一些反对之声。有人抱怨农场、市镇、村庄被划入了保护区,所有商务活动因此受到阻碍。在税收、金钱的驱动下,以经济为目的的开发威胁着国家公园的保护。为了体现政府的保护职能,19世纪末,美国国家公园甚至由国家骑兵守卫,这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初才结束,这国家骑兵可是直接由内政部长统帅的。

在美国,对于如何处置国家公园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资源)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对国家公园内部资源而言,国家公园的目标和国家公园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为现代人充分利用并获益,还是兼顾子孙后代的获利而给予保护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典型的争论实例是国家公园内交通工具的使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为现代人提供了游览公园的便利,许多游客都选择使用它。交通工具多,无疑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享受。但是,如果考虑为后代人留下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公园内交通工具的使用就要大大受到限制。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4节:中国景区十大愤怒

愤怒之四:

旅游设施过多过滥,破坏了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在景区建过多过滥的旅游设施,就把整个景区的价值贬低了。就像是一位天生丽质的东方美人,偏偏去学那些西方人,把好好的中国美人的鼻梁变成鹰钩鼻,把好好的一头乌发染成不黄不土的,弄得不伦不类。当前,有些景区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宾馆、索道、电梯、宽马路、购物一条街等设施在景区里大肆建设,把亿万年形成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我们一代人手里搞得面目全非。再加上当地的个别领导心血来潮,指点江山,改造自然,拿出当年农业学大寨的劲头,那后果就更为严重了。

愤怒之五:

不少景区所在的城市、村镇建设与风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不协调。

名山应该与名城名镇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从而提高景区的整体价值。但是现在如张家界风景区所在地的张家界市、都江堰景区的都江堰市等,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当地景区风貌特色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建筑,是水泥的森林,与真山真水、悠久的历史风貌毫无关系。

让人稍微感到安慰的是,现在黄山市政府、峨眉山市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今后这两个城市房屋建筑的式样,必须按照徽派和川西的建筑风格营建。原来的层高建筑要予以削层,然后改造成为徽派的建筑和川西的建筑,这样花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可以使名山与名城珠联璧合,从而可以再造地方历史文化的景观。

愤怒之六:

开山采石,截流发电,将景区变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看到景区有个大瀑布,就想着要用混凝土筑坝发电,或者在上游修个水库把水堵起来,这就彻底破坏了景区风貌。但这样做的地方还是不少。一个景区的形成,至少需要几千年甚至是经过几亿年的地形地貌演变才能形成,一旦人为地加以改变,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一是景观的价值大大下降;第二是生态的平衡受到永久性破坏,生物的种类大大减少;第三是原有的人文景观被大量毁灭。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两千二百年前修建的,它充分尊重自然,引水入川,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所以,有关部门将都江堰与青城山连在一起申报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但联合国专家认为,由于在都江堰上游要修一座水库,这座水库虽然在两公里以外,但是对都江堰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的影响不可估量。就是因为有这个项目的存在,都江堰失去了被评为双重遗产的机会。

但是,很多地方却还在做如上的蠢事,有的甚至是开山取石、搞低级开发,毁坏了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这种毁坏就相当于把自家祖先留下来的名画、古董拿来当柴火烧一样。

愤怒之七:

超容量接待游客,使景观和植被受损,人身伤亡事故增加。

1999103,在贵州的马岭河景区正好是游客最多的时候,缆车车厢核定载客是20人,结果那天挤进了36人,严重超载,导致缆车跌落,造成14人死亡、22人重伤的特大事故,景区也为此做出巨额赔偿。200148,华山的一个庙会导致17人被踩死。2004年,在北京的密云,一场元宵灯会造成37人死亡。大量的游客涌进景区,超过了景区的环境容量,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

愤怒之八:

工业"三废"对旅游的严重污染

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汉东湖、桂林漓江、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受到沿岸工业废水、废渣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有的形成沿江段污染带,例如四川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汇流处形成了一条长年不消的黑色污染带;江苏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下有一条黑臭的河流就是造纸厂排放污水所致,使得文化灿烂、景观奇特的大佛和寺院大受其害,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另外还有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这些年来污染呈增长趋势,致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等污染状态。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筑造成损害、令峨眉山顶冷杉大片死亡等等。

愤怒之九:

旅游区内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饭店、宾馆等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

以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它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各种类别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已有30多家,生活煤灶273座,每年排烟尘22.5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超标率为100%和46.2%,生活污水年排放约20.2万吨,使景区内水体质量逐年下降,景区内垃圾每天总量约6.5吨,有的不加处理,有的埋于林内,造成二次污染,这些显而易见都影响了游客的欣赏情趣和游览心境。

愤怒之十:

旅游区内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与日俱增

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砍树、采石、偷盗国家保护的野生生物、修建违章建筑、设置过多的旅馆饭店、辟地摆摊设点、任意开辟索道、随地抛弃垃圾和果皮等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5节:旅游与环保

例如峨眉山风景区内开荒种植黄连木,海南省青皮林保护区内开采矿石,青岛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和辽宁千山风景区开山采石,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偷猎大熊猫,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大量捕杀野象以及峨眉山、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石碑上的乱刻乱画现象等等。

由于开发者不合理的开发,管理者不当的管理,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这些都是让游客愤怒的根本原因所在。

旅游与环保:生存还是死亡?

有一个常识总是被世人遗忘:世上没有免费供应的午餐。

比如很多人都认为旅游资源是这个世上"免费供应的午餐"。其实不然,旅游资源绝非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绝不是"免费供应的午餐"。即便是人造景观,"再生"的结果也可能使文物价值荡然无存。一座千年的古楼复修,可以再现古楼之风韵,却难呈现古楼之神韵。自然景色一朝丧失,不复再来。

威斯勒是加拿大南部的一个小镇,赢得了举办2010年冬季奥运会的资格。但该地却对外宣布"拒绝旅游开发",即使上亿、上千亿美元的投资,也一样谢绝。这个世界级的全年性旅游胜地每天给威斯勒带来的税收有100万加元,但他们意识到,旅游业的繁荣同样也会带给他们环境压力以及游客无限制增长引发的各种潜在问题。

的确,旅游开发如果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为代价,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不可取的。诚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会改善、美化资源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行为活动又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过度、过乱地进行旅游开发将导致景区的城市化、现代化、商业化及人工化。

尽管国家出台了《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条例规定要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的完整风貌和人文景观的历史风貌,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眼前利益,有的地方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还是过度开采地下水、乱砍滥伐森林,甚至有些被国家列入保护的资源、文物、民宅也被其开发掉了。这种现象的泛滥,使景区美感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旅游是人类追求美与享受的一种文化性活动。旅游者要求旅游环境舒适、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景物宜人。环境优美,就能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例如花园城市新加坡,本土除了海滩和阳光,几乎再没有什么自然旅游资源了。但新加坡人建造了十分清洁安静的环境,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和绿化,并建有动物园、植物园、圣淘沙岛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仍然得到惊人的发展,每年入境的国际旅游者人数几乎是本国人口260万人的2倍,创汇近50亿新元,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环境污染对旅游资源的危害甚大。工业废气污染产生酸雨,会使大片森林枯死。由于环境污染,世界一些旅游热点的著名景观和建筑物遭受破坏。在美国,酸雨形成酸雾,使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混凝土墙长出长长的钟乳百柱和石笋,混凝土层剥落,建筑物严重腐蚀。酸雨也使古文物、古建筑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到难以挽回的破坏。埃及雅典神庙的女神像鼻尖已被销蚀。雅典近40年来因酸雨造成珍贵文物的破坏、损失大于过去400年的总和。罗马古文物特拉扬石柱2500个艺术人像受酸雨侵蚀的已是形象模糊,游人只能"望柱兴叹"

而现代旅游业中,宾馆饭店排放的生活污水也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餐厅酒楼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海滨旅游区的无度开发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例如泰国芭提雅海滨度假地规定,40个床位以上的旅馆要有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海湾水域的卫生。土耳其禁止在沙滩上插太阳伞以防埋在沙里的海龟蛋受损,禁止在沙滩上开汽车及用强烈照明灯,以免吓跑大海龟。

但在我国却恰恰相反,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后,与环保之间的冲突是很深的,例如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五岳之尊,在发展旅游中自然应该保护为上。但在泰山,大兴土木之风却愈演愈烈: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泰山原有的索道到90年代末是要拆除、恢复原貌的,现在不但不拆,反而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为了扩建索道炸掉了约15000平米的主视面山体,并将沿途及岱顶的树木砍伐殆尽,严重破坏了泰山的自然环境。当初,泰山因为建索道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出示了黄牌,现在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原因何在呢?这其中关键的原因还是小部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

这些利益冲突其实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大名鼎鼎的青海湖马岛自然保护区当年就发生过环保向旅游妥协的事。鸟岛由于是青海这个全国旅游创汇最低的省难得的高品位和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旅游资源,因而被青海省视作发展旅游的两张王牌之一,在处理旅游与保护的关系上,青海省政府不仅将自然保护区的人力、财力主要投入到旅游开发中,还在景观最奇特的保护区的核心区蛋岛旁边建设了敞开式的观景台,游客可直至正在孵化产卵的鸟近前约10米左右的地方。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严禁游客进入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竟成了旅游的特区,因此,鸟岛的鸟种群数量最近10年下降70%也就不足为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7节:什么都卖

对国家公园外部资源而言,这类争论的焦点则集中于为了未来而保护自然区域与为了当前当地利益而利用自然区域的适当平衡上,而这种自然区域可能与国家公园接壤也可能是国家公园的外围部分。具体的争论例子是美国西南部河流的筑坝问题,如60年代在著名的国家恐龙纪念地、幽谷大峡谷和科罗拉多大峡谷,都发生过短期供水效益与长期公园保护的矛盾。在公园外部筑水坝可以产生短期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供水工程的修建会对公园的景观产生永久性破坏。

总的来说,对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并不奇怪,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决策层的最终决策。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1903年由约翰·缪尔陪同游历了约塞米蒂地区后,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建设自己的国家,不是为了一时,而是为了长远。"1907年,罗斯福总统在其致国会的咨文中强调:"对我们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也应该成为根本性问题。在我们国家,几乎所有问题都必须以此为基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极大的繁荣,同时要考虑到这种繁荣是建立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以保证未来的更大成功。远见卓识将为我们带来不难预见的巨大回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必须了解这样的事实:如果浪费、破坏资源,滥用、耗尽地利,不能妥善利用增加其效用,那么,本来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更大的发展和繁荣便会枯竭。"

美国历届政府都会运用政治手段和法律手段,坚持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系统的保护政策,从强大的经济开发浪潮中,抢救出了一大批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同时也推动了世界自然和文化保护运动的兴起。

上述这些美国的经验和荣光,是中国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应好好借鉴的地方。

周庄:

20年,"古之幽情""空前繁荣"

什么都卖

很多年前,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古镇的美与愁》中这样写道:"我寻访过不少江浙一带的乡镇,但其时尚不知有周庄。及1985年我才从苏州坐小轮船到达周庄。环庄三面皆湖,周庄像个半岛,因不通公路,便类似孤岛。岛中河道交错、小桥人家,淳朴、冷落、淡泊,令我联想到陶渊明笔底的桃花源。住下作画近十日,我赞誉: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很多年后,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周庄,却俨然成了一个嘈杂的集市。在庄内行走,特别是第一次来的人肯定会被吓一跳:如果天安门的人山人海还能够因为场地的开阔被接受的话,古镇内一米来宽的窄巷人头攒动,那实在是有点恐怖了。小桥、流水、人家成了人桥、游船、商贩。现如今的周庄将一切的商品奉献出来。几乎所有的沿街房子,除了个别景点,都破门开店,仅仅0.47平方公里的小镇周庄,却挤满了几百家商店,不少居民为开店,不惜拆墙除瓦。有时,一晚上一幢民居就消失了。周庄的门窗原有100多种风格和式样,现在,样式存世数量是越来越少了。八成的民居都是在卖黝黑的假古董、鲜亮的旅游纪念品、批量生产的印刷画,还有茶馆、饭店、酒肆、时装店

当然,卖得最多的还是周庄土产--"万三蹄"。据说这"万三蹄"与周庄名人沈万三有关。沈万三是出身周庄的传奇性人物。元末明初时,沈凭借着周庄的地利之便,进行海上贸易,迅速成为江南首富。他特聘名厨烹调各式佳肴,取名"万三家宴",而其中又以"万三蹄"为最。"万三蹄"吃起来类似红烧蹄膀加红糟肉,甜甜的、味道很浓,一只"万三蹄"的价格约在30-50元人民币之间。走进周庄,经过刻有"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的石牌坊,还未见古镇的真面目,就可以闻到一阵阵肉香。路两边的小店里,柜台上一字排开的、酱红油亮的,正是"万三蹄"

目前,周庄全镇有60多个摊点售卖"万三蹄",每年的销售量不下100万只。真是,昔日豪门宴前菜,当今街头随便卖。

走在周庄,就像走在任何一个俗不可耐的集市上一样,让人不得不关心满街的猪蹄需要宰杀多少头猪、满街的白果来源于何处、那些劣质兰花布是否会褪色等问题,这真是有些滑稽。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显然不是要带给人这么世俗的问题。但为什么在周庄,没有多少游人会去仔细品味周庄的建筑之美、空间之美呢?

"周庄可以游,但游到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陈迹遗影--地上的周庄;周庄不妨赏,但赏到的多半是精神需求中的江南古镇--岸旁的周庄;周庄必须读,因为读到的可能是人生美学中的独特形态--水中的周庄;周庄贵在品,因为品到的也许是历史文化内的,乃至于生命哲学上的某种精粹--云里的周庄。"这是周庄小店里一本叫《云水之间读周庄》中的文字。真的很羡慕作者竟能于商市的喧嚣与浮华中有这般的感悟。但置身于地上的周庄,难免只着眼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陈迹遗影,或许连这些都谈不上。很多游人明显是带着今人的购物欲望,穿街走市去"淘宝",根本没有心情感受岸旁的周庄、水中的周庄,更不要说云里的周庄了。

周庄,除了买不到诗意,什么都可以买到。

周庄的伪民俗

泛舟古镇水巷如今已是周庄游客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但是,它的历史传承在何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8节:周庄的伪民俗

摇出第一条船的人是名叫王秀英的妇女,镇妇联及时推介她的做法,于是更多的妇女操起"手摇船"的活。随着"手摇船"相继出现于古镇水巷之上,因装束、举止以及服务水准参差不一而影响观瞻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这时候政府出面了,正式组建"万船娘"船队,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船队100余名船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学习普通话、百句英语、民间小调、周庄历史、礼节礼仪、安全操作等内容,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万船娘"的管理。

"当这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而又富于时代新意的手摇船队,整体出现于古镇水巷时,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为之喝彩称赞,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成了古镇周庄的一张张现代名片。"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如果说这是周庄的下岗再就业政府工程,一点没错,但要是硬往周庄的民俗上靠,那实在是牵强了些。不错,周庄是有泛舟古镇水巷的传统,但什么时候,有过"万娘齐发"的风俗呢?如果说是旧时"万三船队"传统景观得以再现,那还是饶了沈万三吧,万三船队那都是装货的,人家做的是实打实的买卖。

当然,现在"万船娘"船队做的也是实打实的买卖,万三船队运货,她们载人,都是现金交易。但是,千万别打什么民俗牌,因为现在,周庄真实的民俗令人绝望。

还未进得古镇区,劈头盖脸、接二连三出现的就是什么"水晶宫"夜总会、"牛仔"歌舞厅等等的广告招牌,乍一见,会使人以为到了哪个大中城市的娱乐场所!让人不禁纳闷:这就是周庄么?进入周庄后,就不断有衣着朴素的当地妇女向游人迎来,年龄从20来岁到40出头不等,80%是已婚妇女,这些就是当地人俗称的"野导游"。过了古牌楼后,"野导"则更多,冷不丁还会有从游人中冒出的"野导"大声问你"要不要导游",能吓你一跳。这些"野导"自称是"当地通""辛苦费"20元到50元不等。在大门口,如果你接受她的导游服务,她还能帮你逃避景点门票,当然这样的费用得高一点。周庄的"野导"是随着游人的大增而出现的,绝大多数都是当地人。19894月,周庄刚开始接待游人时,看一下沈厅仅要0.60元的门票,也没有"野导",随着周庄景点的进一步开发,名气大长,游客剧增,周庄也开始收取35元一张的景点联票了,"野导"这时开始大量出现了。到19996月门票涨至60元一张时,"野导"人数一下子也到了周庄"野导""历史之最"

在周庄,拍照得付肖像"使用费"。一次,一位游客把镜头对准不远处一名围着花头巾的当地妇女,拍下她行走中的背影。闪光灯一闪,她发现了。让游客惊讶的是,她转过身来,径直走到游客跟前,伸出了手,向游客要5元钱,经过讨价还价,付了3元。

周庄以前没有的"街头卖唱"现在也出现了。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单个的,男女成双的卖唱人,或提着二胡,或摇着小铜铃,在各条街上"赶场子",从周庄小调,到现代流行歌曲,什么都唱。河道旁,小桥边,只要有游人的地方,总少不了要给你"助兴"的周庄"民间歌手",特别是在中午和傍晚,这些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从《洪湖赤卫队》插曲"小曲好唱口难开"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什么都唱。唱到一半就问你要钱。一些经过此处的游人经过此地,听到这与周庄风情极不和谐的歌声的游人不知道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也许上面这些例子都太过极端;也许周庄的民风民俗,与游客的需求与取舍也大有关联。比如游客为什么都挤在南北市街这一个主干街上,周庄镇政府花大力气整修的文化街,有很多文化产业,包括三毛茶楼,却少有人来往;临近北市街尾,有一座古戏台,从早到晚免费演出昆曲,然而,虽然戏台下摆满了椅子,戏台上倾情演出,众多探头一望的人里却仅有寥寥几人进来驻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周庄的民俗是绝对出问题了,而且是出大问题了。

深究起来,周庄的民俗之所以会变异,很可能与其经济背景有关。周庄人以前并不为人知,都是种田的,贫穷而又落后。"文革"中破"四旧"几乎没怎么影响周庄,那是因为周庄人太穷了--破了旧的没钱建新的;到了80年代中期,还没有什么工业,除了很不成器的几个小型农机厂和修配厂。一直以来作为农民的周庄人本身就对文化有一种麻木,缺乏保护古镇的意识。现在周庄走出了过去的封闭状态,世风入侵,由深在闺中人不识,到如今成了明星,大家都来追,自然会感染到周庄的民风,导致其"变味"

保护民风民俗,其实比保护青砖黛瓦更难。周庄民俗,亟须去伪存真,还其本来的淳朴面貌。

周庄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当年,沈万三富可敌国,为了讨好朱元璋,在其定都南京时,倾财相助,为犒劳其军队,每人发二两白银,而朱元璋才给了一两。于是朱元璋龙颜大怒,分三次让其倾家荡产不说,还把他发配至边疆充军。

这个真实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周庄人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所以把个好好的古镇弄得水也污了气氛也坏了。来来往往的游人被放在了局外的位置。

周庄的文化是"镇天下",作为水乡,当年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要想出门,摆渡半天可以回来的叫作"",一天才能来回的就叫做""。再远的地方,别说周庄,江南水乡其他镇上的人也是不大愿意去的。只要肚子问题解决了,出不出去在过去是一个太小太小的问题。一直到近代,周庄人都安于江南的富足,地处苏州又外接浙江、上海,商业发达而居民安逸。纵使周庄名人沈万三因为做对外贸易而名扬天下,周庄人仍然没有因此变得见多识广。小桥、流水、人家,摇摇、走走、逛逛,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节:未老先衰的景区

走过那些未老先衰的景区,我们发现其一切辉煌都已过去。现在很多做法的后果是严重的。

因为所有令人迷失的景色,都是脆弱和易逝的。

因为过度的商业开发,带来的是景区气质上的沦落。

一种原本混沌一体的自然状态,被锋利的商业色彩活生生撕开了伤口,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摩梭族人在致富的同时抛掉了千年的传统,只能眼睁睁看着风雅的古镇周庄变成了一个庸俗的大卖场。

曾经,云南泸沽湖最美的时候,会让你的每一瞥都成为不能淡忘的经典。湖边的村落寂静地生活着,清一色的木楞房让游客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村民们徜徉在千百年流传的生活节奏当中,没有新建的宽敞的水泥建筑,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吵闹喧嚣,没有因为铜臭而变质的民风。

曾经,摩梭人热情好客,他们会带领每一个偶然走进泸沽湖的游客到他们的家中做客,会用猪槽船带着他们游湖,会邀请游客参加他们的歌舞盛会,他们会对着游人的镜头露出羞涩的笑容。

曾经,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和面对外来游客的态度会带给每一个走进泸沽湖的人最强的感染力。他们延续着千百年来走婚的古老习俗,姑娘们在花房中等待着情感的盛放。湖水、民风以及摩梭人的爱情,全都纯净无比。

但是现在,泸沽湖边却不时可以看到一堆堆的商业垃圾,难闻的气味更是冲淡了湖水和水草所带来的迷醉味道。

临近景区的落水等村寨,已经失去了与泸沽湖的脐带般的关系,逐渐蜕化成为了一个尴尬的民俗村。一家挨一家的装潢诡异的酒吧、风情园、烧烤店、小商铺、旅店布满了湖边。那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已经在当地人过度的商业开发中被打破。

湖边的摩梭族人明显富起来了,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免费收留外来的行者。据说,现在真正保留了古老走婚习俗的摩梭人不足30%,这种旖旎的习俗更多的是逐渐在铜臭的浸泡中被人利用变成了某些肮脏交易的幌子。

周庄本是绝色美人,烟柳画桥、水边人家,也曾经让三毛留恋,让陈逸飞拜倒,但现在其过度膨胀的逐利行为却已经让这个美人褪去了颜色。

全民皆商的现状已经使整个古镇变成了一个大商场,早已经失去了那种恬淡的水乡风味,古街两旁全是店铺,商贩们叫卖的声音划破了古镇应有的宁静,从全国各地贩运来的旅游纪念品,贵得离谱的饭菜,都让这里开始显得不再亲切。

丽江大研古镇,可以说是中国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结合得最好的景点之一。但是也正因为它的这种巨大魅力,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纪念品销售同样是魅力中的一个因素,但是上千家外来店铺、酒吧、宾馆聚集在丽江古镇的中心,逐渐形成了古镇肌体上的恶癣。

还有,被国际上誉为"活化石"的珍稀植物物种--石人山秦岭冷杉正大面积死亡。这是到目前为止河南省遭遇到的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若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第四纪冰川时期留下来的该物种将面临在河南灭绝的危险。

当地旅游的过度开发,是导致当地生存环境变化、冷杉枯死的根本原因。

2000年起,有人开始发现一些秦岭冷杉死亡,且在树皮里发现了大量小蠹虫。最近两年,秦岭冷杉开始大面积死亡,目前发现已死亡和染病的树木达到233棵,占全省秦岭冷杉树总量的近一半。

其实造成冷杉枯死的"天敌"不是虫,而是人!这批枯死冷杉的树龄多在几十年或上百年,正值"壮年",多数立地条件优越,也不存在因物种竞争而导致物种群体死亡的情况。

但是,旅游开发使人类活动频繁,冷杉生存环境负荷加重。游客的践踏使冷杉林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减小,提高了冷杉周围的温度,造成其长势减弱。这亦给小蠹虫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温床。同时,人类的频频光顾,驱赶走了虫害的天敌--鸟类。秦岭冷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再发芽,自然分布的数量越来越少。它的苗期生长缓慢,而且缺少幼株,一旦死亡,很难再成活新树。

正常情况下,这些冷杉应能存活五六百年,如今却早早死在我们手里,怎么向后人交待?更为危险的是,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带动20多个相关物种的相继灭绝。

世界遗产致命伤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两热。

一是房地产热;一是"申遗"热。

但是,如果没有旅游开发前景作为动力的话,还会不会有那么多地方政府热衷"申遗"

其实任何人都明白--旅游不是申遗的惟一目的,但没有旅游,谁还去申遗?

"申遗"是为旅游。

世界遗产不仅能带来滚滚财源,也为地方官员带来不小的政治利益。

仔细琢磨一下国内目前空前高涨的申遗热潮就会发现,申遗者成功的旅游示范效应对后来者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平遥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第二年的门票收入就从18万元猛增到500多万元,当年旅游综合收入高达4800万元;同年被列入名录的云南丽江200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344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了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辽宁"一宫两陵"申遗成功后,当地媒体立刻欣喜地宣告景点旅游人数剧增;而高句丽王城所在地--吉林省集安市,在"申遗"成功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搞"旅游文化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节:世界遗产致命伤

但是,过度而盲目的旅游开发却是献给世界遗产的一刀致命伤:泰山要"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四川要"把峨眉山打造成中国第一山"。黄山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旅游接待量由原来的每年数万人次上升到如今的135万人次,旅游收入由数百万元猛增到数亿元,但景区过度旅游开发的问题也比较严重:黄山修了3条索道,宾馆和楼台大量涌现,临时建筑和大量建筑垃圾严重破坏了黄山的自然景致。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龙门石刻,花很多钱修建人造龙宫,成了当地的政绩工程。万里长城如今也正在遭受着最严重的威胁,这威胁正来自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大量上马一些旅游项目。这种毁坏长城的墙体和烽燧、推倒长城的城砖和夯土的行为,使古老的文化遗迹变得更加残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人表示,对现存长城不科学的旅游开发危害极大,它们足以使现存的长城成段的消失,这对长城来说是致命的损害。

"世界旅游大会"举行期间,盛传我国5处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苏州古典园林、拉萨布达拉宫、明清皇宫以及云南境内的三江并流因"保护不力""吃黄牌"。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现代旅游设施泛滥,受到联合国专家的严肃批评,结果为了恢复自然面貌,又要花很大代价去拆除。西递、宏村古村落2000"申遗"成功后,旅游人数每年呈100%增长。面对旅游带来的巨大商机,有的居民竟然在古老的墙壁上打个窗户,当街做起了生意,民居摇身一变成为商铺和展览馆,其游览功能受到了严重破坏。

很多地方的旅游部门都把"世界遗产"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通过"世界遗产"来提高景观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借以卖更多的票,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却不知这样做却害了"世界遗产"

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是保护,而不是开发。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中国有30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张家界景区就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景区十大愤怒

愤怒之一:

在景区内大量增设现代人文景观、假古董。

有些风景区不论新建景观项目是否与当地协调,也不管这里历史上有没有人文景观遗存,就大量地兴建人文景观,名曰"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这实在是败笔,而且这样的假古董还贬低了真的山水、真的文物的价值。

比如,在四川有千年历史的乐山大佛旁边突然立起了"巴米扬大佛"。以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说,前年来乐山大佛考察还没有看见任何施工迹象,今年来到这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巴米扬大佛",中国人开山劈石的本领还挺大的,居然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搞一个"巴米扬大佛"。假文物贬低了真文物的价值,把整个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原真性、整体性全都破坏了。

还有的地方搞什么大型的露天佛像,什么电影拍摄基地、三国城、水浒城、鬼城等,这些都让人愤怒不已。

另外,一些景区在论证项目建设规划时,往往由企业出面邀请一些专家,这些专家一般都是些迎合当地开发者需要的专家,是开发者花钱收买的"杀鸡取蛋的专家"。正是因为这些"杀鸡取蛋的专家"推波助澜,乱出点子,造成了景区资源的破坏。

杭州灵隐景区旁边也曾经出现过败笔。灵隐寺前面有一座飞来峰,飞来峰上有几百尊唐代、南宋时期的石刻佛像雕塑,栩栩如生,都是国宝级的。飞来峰是因传说该山是从印度飞来的而得名。1993年,几个搞旅游的专家提出,要把全国的石刻艺术都集中在这里,于是就新辟了一个"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把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都微缩于此,结果搞了40多处水泥垃圾。游客来了以后,觉得这些东西是十足的假货,进而开始怀疑飞来峰上的雕塑也是假的。

好在后来杭州市政府尊重民意,把这些耗资几千万元建设起来的破烂全拆掉,这才恢复了原来真宝贝的风采。

愤怒之二:

在景区大兴土木,搞城市化、商业化、园林化,危及自然遗产的真实性。

现在,盲目开发景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投机取巧的开发商,把房地产项目搞到景区来,还美其名曰是回归自然,其结果是少数人回归了,而大多数人的利益被侵占了。第二种是各行各业的培训中心、招待所、宾馆。许多有钱有势的行业纷纷要求在景区最漂亮的地方,最靠近核心景区的地方,修建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有的人还来头很硬,甚至是国家的某些部委,这些是最难抵挡的。

愤怒之三:

急急忙忙要将景区旧貌换新颜。

这类错误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把城市里的花园、广场都修到景区里来,把景区搞成了一般的城镇。朱基有一年到张家界去视察,他说,没来张家界之前,我们以为张家界是天外仙景,可到了张家界一看,原来是人间村镇,景区内房子建的太多。后来张家界下决心拆除了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导致后来对政府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节:泰山生气了

面积不小于10平方公里,具有优美景观、特殊生态或地形,具有国家代表性,未经人类开采、聚居或建设;

为长期保护自然原野景观、原生动植物群、特殊生态系统设置的保护区;

应由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采取措施,限制工商业及聚居开发,禁止伐木、采矿、设厂、农耕、放牧及狩猎等行为,以有效地维护自然及生态平衡;

保持现有自然状态,准许游人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可作现代及未来的科研、教育、游览与启智场所。

国家公园是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精神文化(包括科教)关系的纽带,它的特点是建立在理性即科学基础上的精神关系。我国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的国家公园。至今中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已有151处。

后工业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空前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全球环境二千年展望》的报告指出,地球上的植被、土地已遭严重破坏,全球80%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或被破坏。我国国土荒漠化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目前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目前,对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区的最大威胁则是失控的旅游开发,尤其是错位的、超载的旅游开发已经造成国家风景区和世界遗产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在中国,80%左右的风景区都有上千年的开发历史,近十几年的错位、超载开发使得不少风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结果,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有的风景区正蜕变为吃喝玩乐的游乐场,所谓的国宝、人类瑰宝俨然成了少数人的摇钱树。

遗产地风景区的"三化"只迎合了那些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山水审美素养,狂热追求物质享受者的胃口,为经营者牟利,而给国家和全人类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泰山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两次索道建设施工产生的爆破渣及建筑垃圾,堆积在泰山主景区内的南天门附近,形成了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的冲击沟。其间碎石裸露,少有植被覆盖,与周围山体颜色很不一致,像一块"伤疤",与泰山自然景观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泰山观瞻。同时,由于渣体不稳定,雨水冲刷,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对泰山生态环境极为不利。

20048月初,北京大学院士侯仁之、清华大学院士吴良镛、北京林业大学院士孟兆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建设部科技顾问郑孝燮、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等14位专家,看到泰山索道扩建工程不顾各方反对意见,仍执意扩建后,联名呼吁:立即停止泰山中天门--岱顶索道违规扩建工程,尽快拆除原有的构筑物,恢复岱顶植被,保护泰山这一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呼吁书称:按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规划规定,泰山中天门--岱顶索道的承载索业已期满,理应将索道及其相关构筑物全部拆除,恢复泰山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有关单位现在不仅没有拆除相关构筑物的意向,反而准备大规模扩建,设计增加5倍多的运量,增建11座支架。专家们认为,这将严重损害泰山的雄伟形象。登泰山从岱庙到玉皇顶不足8.9公里,完全可以步行上山,如乘缆车,一路上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都看不到。而中天门到南天门索道最大的问题,是把从岱庙、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逐步登天的意境破坏掉了,布满奇峰怪石的峡谷地貌所整体营造的氛围荡然无存了。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中外游客心目中的"泰山北斗",代表其整体水平的核心区域是从岱庙到岱顶,再从岱顶向下到后石坞这一带的自然文化景观。泰山西路(从中天门下来的山谷),虽然也具有一定品位,甚至包括向上的傲徕峰、扇子崖区域景观也不错,但可惜的是在其中修了一条盘山公路,使这个区域的景观基本上都破坏了

其实在修建泰山索道问题上,专家们在20年前就曾据理力争,甚至退出会场以示抗议--1980年建中天门-岱顶索道时,有关单位在先定了方案,并预订了索道设备后才象征性地"征求"建筑学会专家们的意见,专家们表示强烈反对,但有关单位不顾专家的反对,坚持要上索道,结果绝大多数专家愤而退出会场以示抗议。之后泰山因修索道站月观峰被炸坏,索道沿线砍了很多松树,对泰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毋庸置疑,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能不能建索道应慎重考虑。

如同为世界遗产的美国大峡谷就不允许建索道,其中很多游人要靠毛驴当交通工具;日本的富士山比泰山还要高很多也不建索道,等等。

更可笑的是,有关部门在泰山修索道的公开理由是防火、治虫、救援伤病号。

这真是天方夜谭!目前世界上有2.8万多条索道,绝大多数修在滑雪场等游乐场所,也没听说哪条是用来防火、治虫的。

另外,泰山索道的修建看起来好像是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实际上泰安的旅游业因索道而兴盛了吗?

索道的修建使游人本应几天的游程,短得只需1天,所以,泰安的旅游业并没有因泰山索道而兴旺发达。

泰山旅游有几个旺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暑假、"十一"等,除此之外,其余时间泰安城中所有四星、三星级和小饭店、小旅社等,都难以为继。泰安城的饭店基本上是1/3赢利、1/3维持、1/3困难。且泰山旅游纪念品也因游人在泰安滞留时间过短而无暇顾及,造成纪念品经营惨淡。比如,在别处工艺品专营店卖六七百至千元的玉石雕刻,在泰安却压价压到六七十元。另外,泰安的旅行社从2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0家左右,但大多数都吃不饱。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2节:泰山石有没有明天

泰山索道的修建,毁了泰山的旅游业!

泰山石有没有明天?

《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泰山按照"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将登天区、天烛峰、灵岩寺等六大景区及外围保护地带均划入保护区之内。对于在岱顶0.6平方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工程项目中乱砍伐树木的、毁古树的,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外,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对保护区内的重大建设项目如索道、缆车、水库,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或占地2000平方米以上的山体服务设施,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政府审批。此外,在泰山上从事经营者须取得《风景名胜区准营》,方可从事经营活动。条例虽然早就颁布了,但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首先遭殃的是泰山石。"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名扬海内外,泰山石在人们心目中可以避邪、镇宅、稳如泰山因之泰山石又有了灵性,泰山石也因此有了市场,开始远走他乡,被运到全国各地的广场、公园、小区、别墅群而泰山地区珍贵的原始地形地貌却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在泰山风景区,尽管多处山体上明显标着"禁止采石"的字样,有关部门却对非法采石视而不见,泰山景区内因开山毁林出现的大规模山体破坏现象达11处之多,其中济南境内5处,泰安境内6处,至今仍在开采挖掘。一些珍稀历史遗迹如金刚石刻等,也因保护不力,风化剥蚀严重,损失难以弥补。

而泰山风景区西麓大大小小几十家石料、石材加工厂肆无忌惮地从事非法采石和石料加工,使原本峰峦叠嶂、苍山如黛的泰山被剥去绿色植被,变得遍体鳞伤,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泰山正在遭受空前的大破坏。

泰山西麓桃花峪景区地处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和济南市长清区三区交界处。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这里从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开山现象,如今已形成众多较大规模的采石场,对环境、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其中泰安市行政管辖区内规模较大的有10处、较小的30处;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北马套村境内,规模较大的有3处、小的8处。

泰山西麓原始地形地貌特征突出,是很好的待开发旅游区,具有较高的潜在资源价值,但是,由于目前的无序开采,已将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使其失去了原有价值。

红门附近"泰山文化广场"西侧的空地现在成了泰山石的著名交易地,摆在里面的风景石大大小小近百块,形态各异,格外惹眼,有的像山,有的如笋,有的似扇体积大的足有七八十吨,小的也不下十几吨,在远处泰山的映衬中,牌子上"泰山盆景"几个大字清楚地点明了主题。

虽然自古"黄金有价,顽石无价",但这里的石头即使小的也能卖到七八万元,大的能过100万元!

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山!

至于石头的出处,黄前、麻塔、大津口、小津口、下港哪儿的都有。一块块离开了自然的奇石,充满沧桑、块头硕大、纹理清晰,在让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又不禁感到痛惜。

唉,泰山石敢当!难道在今天,这个""是当铺的""吗?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后,由于当时美国政府没有按照具体保护条件的要求对黄石公园采取相关措施,只是于1996年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计划采矿的私人土地,解决了公园区域外的威胁,其他几项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遭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摘牌的处理。

美国黄石公园所遭受到的厄运,其实不是一个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按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要求行事的问题。

美国黄石公园的昨天,是不是就是泰山的明天呢?

桂林:过把瘾就死的悲情开发

谁是贻害桂林的罪魁祸首?

其实,桂林是一座山水城市,而不仅仅是一座旅游城市。山水城市和旅游城市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但关于桂林的一切问题都从这里引出。

旅游城市强调的是对城市的利用,而没有反映城市的本质。如果说一个城市是旅游城市,我们还看不出这个城市的特色,只知道旅游业是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或旅游业在该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已,而诸如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的特征等方面,我们都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于桂林这个世界上独具风景和历史文化魅力的城市来说,仅仅称其为旅游城市是不确切的,至少是笼统的。而一个城市的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是该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战略起点。1985年国务院对桂林市的定位为"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定位是比较精确的。至少,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桂林的性质和特色。

桂林是"山水城市"的论点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它追求的是整个城市的生态和谐、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我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大师吴良镛说过:"广而言之,这'山水'泛指自然环境,这'城市'泛指人工环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山水城市'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环境''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我国著名的建筑与风景专家朱畅中教授也说:(桂林)城市穿插分布在山水之中,青山、秀水、奇洞、美石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与城市融合在一起,山水绮丽,景色与城市建筑互为因借,城市处处可见奇峰碧水,到处是景,到处是园。这样的城市不仅国内绝无仅有,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桂林这个城市,是以山水扬其名,以自然之美甲天下,而又有名胜古迹增其色。如果说苏州是"城中园",杭州是"半壁江山半壁城市"的话,桂林则是"山水中的城市"。依照三位专家的观点,我们把分布着上百座大小形态奇特的山峰,有贯穿于整个城市而且清澈见底的漓江,并且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桂林称为"山水城市"就比较合理了。"山水""城市"兼顾,不失偏颇--旅游城市不是山水城市,山水城市也不一定是旅游城市。这就好像桂林,在进行旅游开发之前,我们就不能说它是旅游城市,只能在进行开发之后而且形成一定规模时才能称其是旅游城市。但是,不论何时,我们都可以说桂林是山水城市,只要桂林的山水和历史文化不遭到破坏。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的定位综合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3节:过把瘾就死

桂林的山水孕育了桂林的历史和文化,而桂林的历史和文化又进一步点缀和升华了桂林的山水。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是决不能分开的。在桂林,美景都已经被人性化,一座座山都被赋予了亲切的名字:老人山,月亮山,象鼻山名人骚客的诗、辞也多见于石壁、庙墙。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桂林的旅游业有着雄厚的资本,那就是桂林的山水和历史文化。要是没有了桂林的山水和历史文化,桂林的旅游业将无从谈起。

桂林的旅游业依托的就是桂林"甲天下"的山水,也就是桂林奇特秀丽的自然环境。如果连这个起码的优势都没有了,桂林的旅游业就无从谈起了。所以,绝对不能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无限制地利用甚至破坏自然环境。现在每年的节假日都有大批的游客涌入桂林的各大风景区,使得风景区患了"节假日综合症",导致风景区内的植被、水、大气和土壤超负荷使用,遭致破坏。比如,著名的芦笛岩风景区,因为游客大量涌入,人们呼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影响了岩洞的发育。

在桂林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保护的可能不仅仅是环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民族和历史的文化。比如,要是芦笛岩岩洞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了,我们可以对游客加以限制;漓江上的机动船对河堤造成了危险,我们可以用小船来代替机动船。但是,如果一个地区积累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和历史都丢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到时是无论如何都补不回来的。要是象鼻山没有了,七星公园没有了,阳朔的西街没有了,九马画山没有了以后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再来桂林了。可是,桂林的现状是,杉湖上具有历史和文化蕴意的亭台楼阁在两江四湖工程中都因为湖面的水位上升而被淹没了,代之而起的是两座高达30多米的仿古塔。去过杉湖的人都会觉得这两座塔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历史上存留的建筑,特别是那些一直保存得很好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怎么能随便处理呢?有关资料显示,西方社会每年用于维修古代建筑的费用都是不菲的,有时维修费用竟与原来的建筑费用相当。如果按我们的眼光来看:这又是何必呢,重新修建一座多好呀!可是人家为什么就一定坚持这样做,而且每年都乐此不疲呢?他们不是为了保存古代的建筑、反映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又是为了什么呢?外国游客来中国就是冲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别具一格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迹来的。如果这些没有了,他们也就不会来了。

现在中国到处都弥漫着欧陆风,桂林也不例外。从正阳街到新文昌桥,从中心广场到两江四湖,从虞山公园到七星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欧洲建筑的踪影。最为明显的是,桂林现在的两江四湖工程中,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世界桥梁博物馆"。原来的一些古桥全部予以拆除或改造,现在在桂林很难再见到一座中国古式的桥梁了。解放桥变样了,阳桥变样了,南门桥不知什么时候也会变样了这时的桂林就像一个清秀的中国式村姑穿上了时尚的洋服向人们不停地抛媚眼,不伦不类。如果再不加以注意,桂林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也会随着桥梁的变更而逐渐地淡化和消失。

其实,中国城市建筑的西方化已经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问题。从更深一层来说,这是一种西方文化的同化。可怕的是这种同化竟然是我们自己主动去接受的。可是很少有人刻意这样去理解。比如,在设计时不是根据自己城市的特点进行设计,而只是一味的求高求大求新颖求"西方化""国际化"。在城市绿化时,盲目地追求片面的美观,而不顾实际情况,把城市中原来天然生长的花草树木一概清除,然后像西方那样代之以人工的花草树木,甚至是名贵的植物。这样一来,城市是漂亮了,但是如果发生了一种植物病虫害,这些植物很快就会失去防御力,就会导致城市变得死气沉沉。因为单一的植物群种从生态的角度来说其抵御灾害的能力是极其脆弱的。西方社会对于这种教训是深有体会的。其实,人们完全可以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只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绿化和补充即可,这样节省的不仅是人力物力,而且也会使我们的城市更具有自身的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江四湖工程为了追求水位的统一,竟把水位过低的杉湖水位人为地提高了1.4米,这样一来,湖区许多具有历史和建筑价值的亭台楼榭就得全部拆除,代之而起的是两座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高达30多米的仿古塔。不仅如此,两江四湖景区内的许多景点也是新近仿造的。这使得风景区的游览价值大大降低。另外,木龙湖是新挖出来的,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湖水得不到流通,而且湖区完全在市中心,极易造成湖水盐渍化、富营养化等现象,造成湖水的污染,影响旅游观光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如果是这样的话,两江四湖就成了贻害桂林的罪魁祸首了。

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

20021月,一个消息在民间悄悄流传开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与阳朔县政府签订了漓江支流至八公里遇龙河及遇龙河畔303亩土地50年经营权的框架协议。新希望集团计划在这303亩的土地上开发旅游房地产,建小别墅出售或出租。还计划建一座豪华国际会议中心,一座供中外情侣举办婚礼的教堂,一个中国最大的露天古典音乐广场。经过与阳朔县政府两年的艰辛谈判,新希望集团还签下了桂林山水中最著名的月亮山风景区以及榕树公园、美女梳妆、骆驼过江等一批最好景点50年的租赁协议。新希望集团将花10亿元投资重新"包装"桂林山水。一时间,"国内首富刘永好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中最优美的景点将全部纳入新希望账下"等等"媒体语言"不胫而走,让人大有桂林山水就要改姓刘氏之感。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4节:买断桂林山水

新希望集团与阳朔县政府经过两年的谈判达成了上述协议,那么像桂林级别一样的风景名胜区的权属归谁所有,是归县政府吗?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也像一般房地产用地一样可以批租吗?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在遇龙河两岸搞旅游房地产,会不会破坏桂林风景区的整体风貌,污染问题怎样解决,有没有经过环境评价?企业经营与政府规划的关系怎样协调,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如何处理,谁对桂林的未来负责?10亿元就能把桂林最美的景点纳入新希望账下是怎样计算出来的,阳朔县政府从中得到多少实际利益,桂林的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协议达成后,新希望集团是否可以再转让这部分土地和景点的经营权和租赁权,政府要统一规划时是否需要再买回来,买回来要花多少钱?50年经营权和租赁权协议的实际内容究竟有哪些,一卖就是50年,很多未知的因素如何考虑?很多疑问浮出水面。

特别是用国务院198567日发布实施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1995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审视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一事,其中还有两大焦点问题:一是被"买断"经营权的8公里遇龙河及两岸303亩土地是不是属于桂林风景名胜区?其二,国家对著名景点公园的租赁权转让有无限制性规定?

遇龙河是桂林著名风景线-漓江的一条支流,遇龙河流到桂林风景区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大榕树"(现榕树公园)后,与金宝河汇合流入田家河,经苏童山流进漓江。遇龙河到漓江大约有10公里。遇龙河沿线有一二十个景点,还都没有大规模开发。一般随团旅游都不安排去这些景点。

但是这些年桂林市一直有"小桂林""大桂林"的提法。"小桂林"是指桂林市内的主要景点和漓江沿线的景点,"大桂林"包括桂林市所有的县及周边的柳州等地区。看来遇龙河及两岸303亩土地的经营权转让是否合法,一切应以国务院《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准。该通知的第二条规定:风景名胜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依法保护。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景区土地。

由于中国迄今为止未能建立起国家公园体系,也未能对国家公园立法,对公园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即使国家已暂停风景名胜区上市,风景名胜区盲目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不仅涉及其合法性的问题,还涉及环境、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从环境角度讲,问题的关键是双方的协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什么,哪些经营活动要受到限制,开发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环境意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第二点,即使是正常开发,按国家的要求,也应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在风景区或辐射地带搞建设项目,肯定要对风景区的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污水排放是否要影响当地水质?增加的建筑是否会影响桂林山水的整体自然风貌?"买断"50年经营权可能走的是土地批租的路子,合法不合法先不说,像桂林这样以自然山水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它最宝贵的是自然原貌和人文价值,这种自然文化遗产是属于全民族的东西,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应该非常慎重地对待。

一些忧虑不是杞人忧天。比如漓江沿岸会不会变成别墅区?

这是人们最容易产生的忧虑。"经营权"是一个笼统而余地极大的概念,如果没有具体的约定,享有经营权者就有无限的选择余地。辟出一块地方,盖上一片别墅,一定能卖出好价钱,符合"经营"的赢利目的。

还有,"甲天下"会不会成为"家天下"

对名胜景区的过度开发,是人们对经营权"外包"的最普遍担心。但"不过度"的开发也未必就没有问题。比如,对公众开放是经营,对有限的特定人群开放也是经营。那么如果"新希望"划出一片"最优美的景点",将其"保护"起来,用作私家花园或私人俱乐部,而拒绝普通游人进入怎么办?

特别是,对桂林当地人来说,会不会失去"吃旅游饭"的机会?

在景区内设摊经商,是旅游地区重要的"经营"内容之一,也是当地百姓"吃旅游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如果对景区享有经营权的新经营者出于成本或其他原因而引入外地经营者,则本地百姓也就失去了"吃旅游饭"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对"出让"经营权的当地政府当然并无损失,出让经营权自然有收益,谁来经商也照样有税收。但政府的收入并非百姓的收入,这在今天社会中已经是普遍的常识。那么政府出让景区的经营权富了,百姓却守着旅游资源而失去了"吃旅游饭"的机会怎么办?

此后,建设部开始过问10亿元"买断"桂林山水,市里也开始调查这件事,使得原定于415日签约的新希望集团将购买桂林山水最核心风景区50年租赁权的签约仪式终于"流产"

幸好,2002年的桂林有惊无险。

应该说,风景名胜,无论是天然形成的桂林山水,还是记载了历史沧桑的苏州园林,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从产权属性来看,风景名胜既是有形财产,也是无形的财富,有些可以进行价值评估,有些则是无法用价值估量的,他们都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份遗产既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属于经济物品,加以开发利用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是民族的传世之宝,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爱护好、保护好,以福泽万代,荫及子孙。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节:高速公路边

经济学把经济物品分为两类: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一般是指独立消费的物品,可以经由市场定价;而公共物品是具有不完全市场评价的共享性经济物品。如果我们把风景名胜看作是经济物品,当属于公共物品。而企业的属性是以利润为动力和目标,更适合于经营运作私人物品。因此,风景名胜的规划管理和资源保护是很难由企业来承担的。公共物品更多地应该由政府提供。很多风景名胜都冠名'公园',可见其公共物品之属性。

弄清了风景名胜的公共属性和企业追求利润的属性,便知道"风景名胜区不能交给企业管理"的说法是正确的了。

为什么会出现"山水市场"热呢?无非一个钱字。一些地方部门发展经济需要钱,就简单地将风景名胜的经营权拍卖,而一些企业拿到这个经营权就可以去挣更多的钱,至于风景名胜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便无人问津或是被忽视了。

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市场的。如果一切都可以市场化,那么工商行政管理也可以拍卖给企业去经营了。说到底,政府的很多职能是不可替代的。

我的家在高速公路边

2004年的桂林又遇到一劫。

200441,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交通厅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桂林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主持会议的交通部调研组提交了一份关于桂林到阳朔高速公路建设方案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对高速公路的修建给予了肯定,同时对专家提出的有关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解答。第一,目前还没有任何确切的依据表明桂林-阳朔高速公路通过了峰林地貌的核心景区,现有的线路是依照《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的。第二,工程现在通过的地段,属于峰林、峰丛地貌的只有两处,只占到全长的0.27%。第三,现有高速公路线路已经避开了遇龙河风景区。这次会议争论很激烈。

事实上,这次会议进一步确认了现有线路的合理性。这一点从当地一家媒体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就能看出来,这家媒体以"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为标题报道了这次座谈会,报道强调:被邀请地质学专家对现有的线路提出的建议是,鉴于该高速公路位于大桂林旅游区,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要将该路建成集交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得桂林丧失了申请世界自然保护遗产的基本条件,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性失误。专家们愤怒了:要高速还是要世界遗产,这是一个问题。

问题的确很严重--

因为在专家们们看来,桂林-梧州高速公路桂林到阳朔段路线设计不合理,这条长67公里的高速公路将彻底破坏具有世界意义的峰林地貌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桂阳高速(公路)葡萄镇十三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是个峰林地貌,峰和平原组合在一起形成峰林平原。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就是沿着峰林平原的平原通过,但是有一部分要碰到山,从而要切割到山,切割到石峰。

同时高速公路这样一个条形的建筑就像一条龙,把一个高度封闭的墙隔开,让两边谁也不能通过,视线各方面都与从前不一样了。所以这条切过遇龙河支流,切过漂亮的风景区的永久性建筑物是完全不应该出现的。

申请自然保护遗产,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自然景观破坏,要保持原貌。建设桂林到阳朔高速公路之后就无法保持原貌了,自然生态也就被破坏了,就不符合申请世界自然保护遗产这个条件了。

一个桂林当地人伤感地说:从此以后,我的家在高速公路边,处处是车来车往。

为了保护这片独有的天然遗产,专家联合其他几位地质学方面的学者提出紧急建议。改动"桂阳"高速公路的走向,避开桂林峰林地貌区。然而当地政府并没有采纳这些专家的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专家和学者上书中央。中央很快对这些专家的要求做出了批复。

桂林,这个以往一向安宁的"世外桃源"这次又闹出了大动静。

三大质疑

于是,关于桂林到阳朔高速公路,便有了三大质疑。

质疑一:公路通过路线是否属峰林地貌核心景区?

早在200310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纲要)》就对桂林-阳朔一带的峰林地貌景区给予了极高评价,认定其是世界陆地分布面积最大、景观美学价值最高的不可替代性地貌类型,世界其他地方无法比拟,尤其峰林平原是桂林今后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自然景观,并明确规定最适合开展乡村田园旅游的峰林平原地区,即阳朔县的高田、白沙、葡萄和雁山大埠、临桂会仙一带,而这正是桂阳高速公路穿越的地带。

《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02)》,划定了漓江等6个资源保护区,其中第5个是"阳朔田园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区",并确定了"保护区范围跨阳朔、高田、金宝、葡萄、白沙等乡(镇),大体位于桂阳公路与金宝河所夹的狭长的遇龙河流域内,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保护的重点是遇龙河田园风光、葡萄峰林、大榕树与月亮山风景区等。"

事实上,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岩溶著作《洞穴与喀斯特科学百科全书》,也对桂林这一特殊地质地貌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并把世界范围内相同的地质地貌区都用中文的峰林和峰丛加以命名。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节:三大质疑

质疑二:是精品旅游路线还是桂林山水的破坏性工程?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下发的《桂林至阳朔路线方案研究的说明》中强调,"桂林至阳朔公路是一条集交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路线立足将该公路打造成一条精品路线路线在峰林平原中穿行而过,让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美好感受,将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及奇山秀水充分展现给中外旅客。"

其实旅游活动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旅从速、游从缓,旅是手段、游是目的,旅的过程要求快速、便捷,游的过程要求平缓、悠闲。

几十公里的峰林地貌景观,对于以时速120公里前行的高速公路上的旅客来说,十几二十分钟就浮光掠影地呼啸而过,那是什么"画中行"?有什么美的感觉?这是对旅游的错位理解、错位开发!

一项工程立项之前,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要超越一般环境评价常规,对工程项目作出环境美学评价。

"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说法,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看,桂阳段公路穿行于峰林、田园之间,不是山间小径或乡村公路,而是以数十公里的巨大构筑物压迫、袭夺以至取代优美的自然景色。

规整的、没有起伏、曲折的庞然大物混迹于山林田园,同天然分布、疏密有致、高低不同、形象各异的群峰,天然形成的河流、平原在形态、结构各方面极不协调。

穿行景区的高速公路,以其庞大的身躯将岩溶峰林分割断裂,极大地破坏了峰林地貌的完整性和整体环境景观。修建高速公路势必破坏山体、土壤、植被及其他生物的自然生态环境;一些路段山坡"穿"上水泥块石""边,一些路段,黄土暴露,或切成深沟。

同时高速公路带入的种种声响,打破了山乡的宁静,取代了鸟语、虫鸣、鸡啼、狗吠以至田野笑声,人与自然隔离、疏远,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旅客,无法领略大地母亲怀抱的温馨。

总而言之,在桂林修建高速公路就如在漂亮姑娘的脸上狠狠地刻上了深深一刀。

质疑三:要高速还是要世界遗产?

桂林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考虑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申遗"前期所必需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直未能出台。

现行路线通过的区域就是峰林峰丛的核心区域,一旦桂阳高速公路修成,桂林已经滞后的"申遗"工作就很有可能夭折。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除了应具有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之外,还需考虑是否有足够的面积、能否反映该区域自然整体特征、能否自我维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物种的生存等。

阳朔-桂林峰林地貌核心景区是以岩溶自然地貌为边界的完整性、生态性、系统性很强的自然单元,作为"申遗"的基本条件,绝不允许庞大的永久性人工建筑的高速公路穿越其间而丧失其自然整体特征、自我维持生态平衡功能和系统协调的美学价值。

如果高速公路一旦在此修建,我们将丧失"申遗"的基本条件。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在今天,漓江的水,早不是最清澈的水;漓江两岸的山,在广西南部和贵州都能看见,不信,坐上从柳州到贵阳的火车去看看好了。喀斯特岩溶地形只不过在桂林到阳朔一带体现得更为集中,"人怕出名猪怕壮",于是几百人一会儿拥向左,一会儿扑向右,在导游的指点下,硬是要从那些可以概括为"开花馒头"的山上看出点什么来。倒是外国人的心态好,反正也听不懂解说,干脆就欣赏自然造就的奇形怪状,管它是骡子是马,好看或者怪诞就行,就像欣赏后现代的艺术。中国人可不行,要是别人看出来了,自己却没看出个所以然,那岂不是显得自己有点笨,缺乏想像力。

桂林市区太不美观了,连带着桂林山水的主景之一--""也黯然失色。独秀峰、七星岩和卢笛岩在市区,游玩时观山入洞倒也有趣,可一旦登山眺望,城区中新旧楼房交杂在一起,黑的白的很是混乱;穿过城区去景点时,更是觉得道路歪七扭八,忽东忽西,矮旧的街面房从眼前掠过,让人以为到了落后山区穷困之地,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誉满天下的桂林。桂林城的喧闹也破坏了她的清幽之美。到了桂林,旅游部门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没路的山不能攀爬,偏远的景区要随团游,幽静的林地不可单行。"这让本来就是冲着山幽林密而来的游人,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关于桂林的负面新闻接踵而来,一个比一个振聋发聩--一切都是在明目张胆地破坏性开发,这好像是个过把瘾就死的悲情岁月。真的,就旅游时代而言,桂林山水现在既不是"甲天下"也不是"家天下",而是"假天下"

秦始皇兵马俑:跑马溜溜的陵顶

5分钟:昙花一现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功过难辨的。

而世界上的很多功过,在5分钟就可以显现。

天堂向左,地狱往右。

30年前,9位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

但是一场劫难也由此开始。据说秦始皇兵马俑在挖掘出来的时候颜色鲜艳,后来在5分钟内迅速氧化褪色,变为青灰色。

从当时拍下的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出土的俑的皮甲是红色的,而甲上的铜鳞片则是深黄的,皮肤色为浅黄色,头发是黑色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7节:跑马溜溜的陵顶

因为保护技术仍然存在缺陷,在挖出来的第一批俑有褪色风化、脱落、起翘的现象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兵马俑博物馆内除了研究专家进行研究挖掘以外,基本上不再进行大的挖掘。

但是所有的遗憾都已铸成。

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头说起。

秦始皇陵区背依骊山,俯视渭河,秦始皇帝陵是陵区内最显著的制高点,它像一座巍峨的山丘,历两千年沧桑而雄姿不改,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埋藏物而享誉世界。

陵区坐落在骊山北麓的冲积扇上,由南向北依次为骊山丘陵、黄土台塬、山麓洪积扇和渭河冲积平原4种土地类型,南北高差达85米。

陵区占地面积约60平方千米,是一座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陵园,陵园有两周城垣,四面辟门,陵墓位于内城南部;陵园北部有大量的地面建筑,南部有众多的陪葬坑;历37年而建的秦始皇陵园可能是座未完全建好的帝王陵园,但它已经具备完善的设施,功能齐全,其规模远超过先秦诸王陵墓。

这是一个王者最后的归宿。

它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一点从秦始皇陵园的建筑布局及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它们体现了秦代上层社会的思想观念及对先秦陵寝文化取舍的结果,陵园遗址包括封土、地宫、城垣、地面建筑、防洪堤等内容。其中既有对先秦文化的继承,也有秦人的创新。

但是现在,陵区的古代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陵丘残留地表,在陵丘四周建有现代围墙,墙外散布大量的现代民居。陵区周围广泛栽种石榴树,部分地面为农田。

直到19743月之后,兵马俑重返人间。

随后,一号坑、三号坑、二号坑等威武的秦代军阵以及铜车马、石铠甲等精良的秦军装备陆续闪亮登场。一号坑呈长方形,面积12600平方米,约有陶俑、陶马6000多件,排列成38路纵队与战车相隔的步兵军阵,浩浩荡荡,威武雄壮。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由弩兵、骑兵、车兵、步兵组成的多兵种混合军阵,出土陶俑陶马约1300多件,战车80余乘及数量众多的各类青铜兵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520平方米,内有战车1乘,陶马4匹,66件武士俑按夹道警卫式排列,似为整个地下大军的指挥部。陶俑平均身高0.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

全球的目光被一次次聚焦于此。

1981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至今,先后接待了100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约4000多万人次的中外游客。

但是破坏也随即而来。

相比自然的风化,人为的破坏损伤是目前兵马俑最令人担心的问题。附近几个村庄的农民们扔掉了手里的农具,在景区门口摆起了小摊,卖起了工艺品和凉皮小吃。天长日久,这样的摊点、饭馆、发廊、旅店越来越多,直到把整个景区门口团团围住。

经常有胆小的游客被强买强卖的小贩追着跑的场景。周围建筑布局无序、商品质量低劣、卫生脏乱、风格混杂,甚至还出现了低俗的人造景点,如女尸、法老遗体参观等。这些极大地改变了文物遗址的历史环境和风貌,成为旅游者投诉的焦点和海内外舆论的众矢之的。

一部分兵马俑还承担着到国内外巡回展览的使命,但是这种长途巡展无疑会损害它们的寿命。

30年前的一次发现打破了一个王墓最后的宁静,但这一切又好像与30年前无关。

这不是那9个农民的事。

绝对不是。

但是又是谁让这一切变得如此糟糕呢?

是谁?

吃祖先饭发达起来?

知史可以明得失。

对于秦始皇帝陵的保护,早在秦代就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守护。西汉政府则把对秦始皇帝陵的保护,列于历代帝王陵墓之首。北魏政府明确规定在秦始皇帝陵"四面各五十步,勿听耕稼。"隋炀帝也曾下诏保护秦始皇帝陵。到了唐代,为了保护秦始皇帝陵,不仅规定"无得刍牧,春秋置祭。"还下令置庙,增加配享。北宋政府在保护秦始皇帝陵方面,工作最为突出,曾多次下令保护。明清时期,政府虽多次下令保护历代帝王陵墓,但均未惠及秦始皇陵。不过明代的都穆和清代的陕西巡抚毕沅曾在秦始皇陵做过实地调查。

虽然二千多年来,秦始皇陵区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也多次历经天灾人祸。无数次的风雨,使水土流失;多次战乱,使它被盗掘。秦末的项羽、西汉的赤眉军、后赵的石虎、唐末的黄巢,都曾经使秦始皇陵地面建筑和地下结构受到破坏,文物多有损失。此外,历史上秦始皇陵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它造成了不断的、程度不同的破坏。20世纪以来,对秦始皇陵的破坏尤其是对封土的破坏仍在继续。解放前国民党军队曾在秦陵上挖战壕,其残迹至今尚存。解放后,民兵打靶,农民平整土地、积肥、节水灌溉等活动都对秦始皇陵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封土四周的断崖,就是这种破坏的恶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秦始皇陵地区的一些建设项目直接对其内的文物遗迹造成了破坏。

秦始皇帝陵的千年沧桑史,有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积淀和劣根性。

而一切的历史又都折射于当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8节:吃祖先饭发达起来

30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秦陵陆续发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600余座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打下了几十万个探孔,发掘出土了5万多件各类文物,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座帝王陵园。

30年来,关于秦始皇陵应不应该挖的呼吁与争论始终不断。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说,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兵马俑在世界旅游范围内的影响力已差不多开发到极限,陕西急需一个新的兴奋点。在一些人眼里,这个兴奋点就是开发秦始皇陵。

陕西省曾经于19861994年上书中央,希望能够发掘乾陵;在2000年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省又再次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

陕西提出"抢救性发掘"的主要理由是乾陵处于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遇破坏,而且所处地带属喀斯特地形,地下水容易毁损文物等。

几千年没震坏,等几十年就震坏了?经过勘探发现秦陵地宫保存相当好,抗震性能很强。地宫也没有进水。倘若发掘帝王陵的口子一开,第二座、第三座就管不了了,因为全国有帝王陵的不止陕西,陕西有秦始皇陵、西汉帝陵、唐代帝陵;南京有六朝的帝陵;东汉帝陵、北魏帝陵在洛阳;北京有明清帝陵

一旦各地兴起挖帝王陵之风,依照现在的速度和能力,用不了几十年,所有的帝陵就都被发掘出来了。从旅游上来考虑,还不如多保持一些神秘和未知的好。对于文物首先还是保护,第二步才是考虑文物的经济效益。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靠吃祖先饭,没听说世界上哪个国家仅凭吃祖先饭发达起来的。

因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旅游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会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五大副作用:

一、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的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这些都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二、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四、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五、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会导致文物古迹受到侵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期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出现了严重的凹陷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目前,秦始皇陵外城以内2.13平方公里范围内,文物遗址占据了80%的土地面积,在地面上有3个行政村的6000多人生活在陵区境内。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现状还能维持多久。

因为人的欲望有多强,破坏力就有多大。

往事不得不提

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

但往事不得不提。

1955年,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向政务院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消息传出,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直接找到吴晗,告以当时我国的考古水平不足以发掘陵寝、进行研究和保护文物。无奈信奉"古为今用"的历史学家们和文物界专家争论不下,最后提请周总理裁决,周总理批示同意,于是"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

由于偶然的原因,进展迟缓的长陵发掘转移到定陵。19575月,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人们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然而夏鼐等不幸言中,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能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被红卫兵焚毁,30多年以后,发掘报告才完成。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次提出发掘长陵,周恩来予以否决。

当时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省,对秦始皇帝陵的兴趣自然更高。"文化大革命"前挖掘乾陵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时任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闻知陕西发现乾陵地宫陵道并计划开挖的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于是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及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9节:往事不得不提

郭老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的诗句。

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幸好不开。

其实,这句话岂止管10年?

特别是对秦陵来说。

2003年秦陵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运用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反复考察和勘探,发现秦陵封土堆的夯土层的叠压关系非常清楚,没有明显的扰乱痕迹;地宫周围的地下宫墙及宫墙门道的封堵,也比较完好,不能证实秦陵曾被项羽等进行过大规模盗掘;地宫内仍有极强的汞(水银)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平方米,汞异常高的含量点比较集中并有规律,说明地宫内的汞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扰动。同时,考古工作者在秦陵封土的西侧边缘及东北角各发现了一个小型盗洞,最大的一个约9深,距地宫的中心部位有200250。这两个小型盗洞是私人盗掘,并非公开的大规模盗掘。由于秦陵地宫的规模很大,封土又很厚,所以私人要想到达地宫的中心位置非常困难。

勘测结果表明,秦陵地宫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破坏,这就说明深埋于地下是对兵马俑最好的保护。陶俑一旦被发掘出土,受到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作用,就会变得相当脆弱。当年3号俑坑的陶俑出土时身上还带有彩绘,但在强光照射下陶俑表面的色彩就发生了变化。基于以上原因,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发掘之后就建造了玻璃钢架结构的场馆,以便于采用自然光。同时,馆内还要监控温度和湿度。为了减少馆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严格地说还应控制参观人数。即便如此,秦兵马俑还是受到被称为"兵马俑癌"的霉菌病的侵蚀,造成表面彩绘褪色、剥落。

迄今为止,人类尚不具备可以保证文物永远不会破坏的保护方法和技术。评价一种保护技术和一种保护材料,不仅要看其对文物有无积极的正面保护作用,还要看其对文物有无副作用,要看它的效力有多久。目前,文物保护界普遍看好的保护材料ParaploydB-72,一般认为其寿命约50年,英国有专家估计其寿命最长也超不过15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对书籍进行气相脱酸处理,声称一次处理可有效500年。且不去考虑材料老化试验常用的加速试验和推导方法的误差,即便真的是50150500年,这个时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相对于文物已经流传的历史,其实也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时间。

的确,对大型古墓葬的考古发掘必须建立在文物保护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而在这些方面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好采取保守的措施,也就是不发掘,让文物留在原处不动。

特别是像秦始皇帝陵这样的大型帝王墓葬,里面都会随葬有有机质文物,如竹简、漆木器、纺织品等。陵墓一旦打开,处于相对平衡的墓葬环境会发生骤变,在环境骤变的情况下,最先遭到破坏的文物就是如竹简之类的有机质文物,文物的破坏,会使得很多历史、艺术及相关的古代科技信息丢失,历史上已经有过惨痛的教训。从更好的保护角度来说,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更好,墓内稳定的状态更适合文物长时间地保存(除非陵墓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等以后,在文物保护技术和资金能够有保证的前提下,在系统的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再考虑对其进行有计划、有节奏的边考古发掘边进行文物保护的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揭示相关历史艺术和古代科技消息,恢复历史的真相。

尽管,不开帝王陵对游客来说,是没了眼福;但是对一个民族来说,它保住了祖先的尊严。

有些风景是看得到的;有些风景是只能珍存在心里的。

这是最神圣的旅游。

促进旅游?

但是总有人迫不及待。

为了满足大众对历史和文物的好奇心理,旅游部门有一种"促进旅游"说。

拟建中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有这样一个目标:"项目的实施将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按照陕西省1998年旅游产业调查得出的有关数据,项目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是其直接门票收益的6?8",至于门票收入,"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20余年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参照,按低限值粗略计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按门票价格100/人,参观人数按秦俑馆人数(180万人/年),每年收入为1.80亿元,加上秦俑馆收入,10年累计收入达到22.69亿元(平均年收益按5%逐年递增)。其他收入按门票收入的30%计算。另外,还可累计增加地方相关产业收入136.14亿元,对提高陕西旅游业整体水平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介绍,这个公园虽然是对考古资源的一种开发,但"首先是保护性的,把地征进来,好保护。"

但是,在"促进旅游"的前提下,能否做到"不发掘"是令考古界、文物界的专家所疑虑的。

经济效益和文物保护如何协调?

说到底,文物是社会公益事业,旅游是产业,把公益事业产业化是错误的。文物部门应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部门也应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研究旅游开发,旅游必须服从文物保护的原则和需要。如同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写着"子子孙孙永保用也"一样,文物的""是永久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这是国家之幸,也是游者之幸。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30节:促进旅游

说一声"秦始皇陵"太沉重。

不仅仅是秦始皇陵,对商业利益的过多追求使得中国众多风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时有发生,全国风景区由于错位规划人为加重风景区城市化的现象一点也不少见。

电影《少林寺》放映后,少林寺名扬天下,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部分当地村民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现象严重,从景区入口处到少林寺山门前不到2公里的街道旁,搭建的商店、饭店多达数百家。为解决愈来愈突出的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问题,20033月,登封市聘请规划专家编制《嵩山少林寺景区规划》,按此规划,少林寺景区进行拆迁和新建的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涉及到200多家商业网点、10多家武术学校及400多家农户的搬迁。然而如果该规划实施后却会使景区形成典型的城市格局,淹没原有景观意境,造成一种新的人为化的建设性破坏。

"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少林寺这一意境的载体是由进山的东西向山路、两侧的山峰、寺前的溪流、树林、村庄和寺庙等组成的。而该《规划》恰恰从外到内对五层意境载体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进山的东西向道路被修成宽阔的公路;弯曲的溪流被改造成人工化规整的水道和垂直石砌驳岸;寺前及周围的村庄被拆掉;寺前的空地上正在建设一座现代城市广场该规划将城市格局完全搬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区之中,虽然拆建的决心很大,摒弃了商气,但实质上是对景区原有格局产生根本性的机理式改变。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州牡丹甲天下"。作为国内第一大牡丹品种基地,理应以"花海、绿海"的田野风光来凸现主题,与洛阳牡丹进行区分。然而,2002年编制的《牡丹园景区规划》却是一部城市规划的翻版。其特点是按照城市化的模式来规划牡丹园,该规划实施后形成了目前景区内东边是城市广场,西边是风景园林的风貌。彻底破坏了牡丹园自然田园状的格局,降低了景区品位,完全背离了旅游景区崇尚的"人本主义"原则,不能不说是我国旅游景区规划上的一次重大失误。

现今被破坏、被损伤的那些文物

北京定陵: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定陵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3000多件。然而,因为文物保护技术落后,出土的丝绸很快变质,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不久,万历皇帝的尸骨被红卫兵焚毁。发掘报告30多年以后才完成。

曲阜"三孔"

20001261213,曲阜市负责"三孔"等文物旅游景区管理的文物旅游服务处,在对"三孔"等文物景区进行的一次卫生清理活动中,在孔庙、孔府、颜庙等处出现了用水冲刷、硬物摩擦和掸抹、擦拭文物的现象,致使这3处古建筑群的22个文物点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

荆门"中国第一古尸"

1994年出土于荆门纪山镇郭家岗1号墓的战国女尸,距今约2300余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我国最早的一具外形、骨骼基本保存完整的湿尸,比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西汉古尸还要早100多年,堪称"中国第一古尸",属国家一级文物。目前,由于缺乏资金,存放古尸必备的水晶棺、空调、干湿机等设备无法到位,古尸一直放在普通展厅的一樽简易玻璃棺中,皮肤已严重老化,肌肉开始萎缩,关节部位皮肤已起皱,双手及左小腿部分皮肤已出现明显的腐烂现象。据一位曾参与古尸发掘工作的人员介绍,古尸出土时,毛发尚存,身体上的静脉和经络清晰可辨。

吴忠唐墓群:

吴忠唐墓群被认为是破解灵州城址之谜的一把钥匙。但是,由于基建施工,宁夏吴忠唐墓群惨遭破坏。施工共挖掘地沟约400米,破坏墓葬14座。破坏的墓葬均为砖式墓,绝大多数墓葬被从墓中拦腰截断,墓葬形制和墓中文物被破坏殆尽。

徐州汉兵马俑:

200211月,江苏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的主管部门狮子山楚王陵管理处未按国家有关文物保护规定申报许可,事先既未成立专家组,更未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试验,擅自大规模对汉兵马俑进行所谓"加固保护",严重违反了考古和文物保护修复的科学规程,致使许多珍贵的汉代兵马俑受到粉碎性破坏,一些彩绘陶俑被"处理"得色彩全无,许多被"加固"的俑体表面发亮光"面貌一新",简直让人无可奈何。

宁城白垩纪动物化石:

由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文物保护部门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力不从心,宁城县白垩纪动物化石被周围群众无序采挖、盗卖。

大明湖的倒影:高楼还有那个大厦

一地恶俗大明湖

景,谓之"一山一湖一泉"。湖在济南市区偏北方向,面积约占旧城的四分之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之为"历水陂",唐时称"莲子湖"。北宋文学家曾巩称"西湖""北湖"。金元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清乾隆年间《历城县志·山水考四》有云:"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夏挹荷浪,春色扬烟,荡舟其中,如游香国,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湖水面积46公顷,水深平均3米。水源来自城区诸泉,然后由北水门泄出,流入小清河,东注渤海。湖底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加之排水系统合理,便形成了"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1节:一地恶俗大明湖

但是现如今走进大明湖公园,除了岸上翠柳、湖中碧波还像那么回事儿之外,其余的景色均大打折扣。莲花种在缸里;湖中荷花尚未开放;水中的小舟、画舫都是玻璃钢或铁皮船,电瓶或是脚踩,樯橹木船均不见踪影;偶有摩托艇呼啸于湖面,荡起水波千重浪;楼台亭榭,均做了茶坊或食肆,甚至有烤羊肉串的烟火;湖边有儿童游乐场,大喇叭此起彼伏,招揽着生意,闹声喧天刺耳;一队身穿简陋仿古服装的"荷花仙子"游行队伍,鼓乐喧天地穿梭于游人之间,那仙子浓妆艳抹、忸怩作态,一群随从仪仗心不在焉,偶有东北口音喝令游人不得给"仙子"拍照,实在败兴。

此外还不得不说的是铁公祠。铁铉是明初兵部尚书,因反对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永乐皇帝)南下争夺王位而被朱棣所杀,铁公祠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祠内临湖有小沧浪亭,亭接回廊,廊中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对联,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话如今已经成了济南人夸自己的语录之一。小沧浪亭,大约源自宋代所建的苏州名园沧浪亭,小沧浪亭依湖岸而建,面临百顷碧波,回廊曲折,本也有几分气势,但亭子做了茶坊,回廊做了游船码头,当年的雅致风姿荡然无存,只剩下唯利是图的铜臭气。

从小沧浪亭可观济南一景"佛山倒影",可惜,远处的千佛山不肯露峥嵘,湖上倒映着的只是那些丑陋的高楼。

对了,大明湖湖心还有岛,岛上有亭,名曰历下。此亭始建于北魏。唐天宝四年,诗人杜甫与书法家李邕在此欢宴,杜甫即席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历下亭自此名播天下。现存的亭子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为重檐式八角建筑,雕梁画栋,琉璃覆顶。倘若停舟靠岸,入亭而观,肯定先是被茶坊堵眼,继而被羊肉串摊子的烟火和吆喝弄恶心了。海右名亭顿时斯文扫地、风雅全失!

今天的大明湖之游,耳闻目睹的只是一地恶俗,令人失望。其实,哪怕像刘鹗《老残游记》里描述的那样世俗,也不会让人如此败兴。只是现在的人能把""都玩成低俗和恶俗了。现在的人怕是连"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蛤蟆"这样的打油诗也做不出,眼里只剩下钱了。

真让人没法儿说了!

什么叫坐井观天

济南自古有八景。其中:"鹊华烟雨""佛山倒影""汇波晚照""明湖秋月"四景全在大明湖。

现在,大明湖还可再添上一景了,就叫坐井观天。因为大明湖快成""了。南面座座高楼把千佛山分割得支离破碎;北面两座高层住宅直逼湖边,东面一座高层建筑刚刚封顶,西面的高楼大厦更是把高架路变成了一条"玉带"--四周高层建筑突起,压迫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其实古人早有"杀风景"之说,其中大多是什么"日下把火、果园种菜,花架下养鸡鸭"虽然,也提到了"背山起楼",但大多还是骚人墨客无伤大雅的小事。比起现在大明湖畔的高楼大厦,那真是小巫见大巫,现在的开发商借兴建景观住宅,破坏景观,那才是真正的杀风景呢!

有一幅摄于1976年的"佛山倒影"照片是这样子的:站在湖北岸,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油然而生。

老济南人说,旧时来大明湖玩,看"佛山倒影"是最寻常的事。甚至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登上千佛山,还能看到更远处的黄河,也曾是一大景观。后来,在湖山之间这条视觉走廊的显眼位置,某宾馆数十层的高楼忽一下起来了。尽管许多专家和市民纷纷提出质疑,但楼还是照盖不误。此风一开,高楼蜂起,视觉走廊再也不复存在。

被遮挡的其实不只是一条曾带给人们许多美好遐想的视觉走廊。作为一个"城中湖",周围的建筑高度应该是扁平的锅底式,严格控制体量和高度,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然而一幢幢高层建筑还是不顾一切地拔地而起。一个有着1400年历史,名闻海内外的大明湖,几乎变成了高楼中的水湾。

大明湖危急!

因为在今天,任何对这条视觉走廊所造成的破坏,实际上都是对城市外部形象和内在文化格调的双重破坏。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提北京,人们立马想到的是紫禁城,是北京胡同。济南也是这样,无论城市怎么扩展,代表它的还是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这"老三件"。几千年自然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地域特色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个城市最大的优势,别人想学也学不了,争也争不去。

济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老三件",同时也是一条自然历史文化轴。在古代,山湖城是一体的,湖与山、城与湖、城与山的这种精巧布局,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从大明湖北岸看千佛山,这条视觉走廊也是古人仔细推敲过的,近了,山看上去太陡,远了,又太迷茫。

这是济南的宝贝。

现如今,宝贝已经破碎了。

15年:人间始无大明湖?

泉水是济南的魂,没有泉水,济南就没有灵气。泉水对于素有"泉城"美誉的济南,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资源、文化遗产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时整个济南市每昼夜用掉2万吨地下泉水。现在自来水公司每天要从地下提取45万吨泉水;另外还有市区内的142眼单位自备井,每眼出水量每昼夜都在几千吨,总计又有几十万吨提水量;还有居住在南部山区上的农民的自备井,无法估计的庞大的泉水提取量严重地削弱了泉水源头。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2节:人间始无大明湖

济南市密密麻麻的建筑物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系。地基绝大部分是满堂灌,一个建筑下面就是一个水泥墩子。有些地基都打到岩石层上了,"银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打地基的时候切断了很大一条地下水脉,当时冒出的地下泉水用大水泵抽都抽不干,这是珍珠泉的主要水源。珍珠泉水是大明湖主要水源之一。

山清和水秀其实是因果关系。树少了,山上就留不住雨水,就形不成泉水。大面积的建筑和地面硬化,减少了树木覆盖面积,山上含水能力降低,致使泉水从源头上就开始减少。

济南目前的地下水位是24米左右,趵突泉底标高26.8米,大明湖湖底标高21米。这就是说,大明湖还可以获得3米的地下水补给,而趵突泉底已经高出地下水位2米多了。

作为"七十二泉之首"的趵突泉,其兴衰史究竟如何?1975年以前,几乎是全年不断地喷。从1975年到1999年每年都是歇半年喷半年。从199931日到2001917日近1000天,趵突泉始终没有喷涌。

为了能保住这个旅游胜地,保住济南的标志,管理人员在泉边打了一口人工井,把泉眼和各个进出水口都堵死,每天早晨从井里抽水注到泉子里,以应付当天的下渗和蒸发。眼下各大名泉大都停喷甚至干枯,也只有趵突泉靠名气换来了如此待遇。

也正因为如此,趵突泉的兴衰史才有了补记:2001917日的复喷得益于关闭自备井。

与趵突泉相去不远的大明湖是济南群泉的汇集地。大明湖水体已经由于氮磷含量过高而得了有淡水水体"癌症"之称的水富营养化。

那些不断注入大明湖的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含量极高,它们在湖中不断积累,致使浮游藻类生物过度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氧,造成原来水中的生态链被打破,使湖水逐渐变得浓绿浑浊。

从前大明湖水是活的,泉水从南岸的入水口注入,从北边的出水口流出。而现在,各出入水口已经被下闸堵死,滞留在水道里的水浑浊不堪,即使是冬天,也有一股扑鼻的臭味。

由于水位下降,即使不下闸也没有新鲜泉水流进流出,而附近的生活污水却能顺着水道流进来,所以只能下闸挡住了。大明湖彻底成了一潭死水。

有专家断言: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明湖将在15年以内枯竭!

半缘修道半缘君

湖光山色是济南的"名片",其影响不在一时一地,保护得好,可以为城市创造财富,保护不好,毁掉就没有了。而现在的事实是,"众泉汇流"的大明湖,曾是"碧波粼粼,鸢飞鱼跃",而如今由于泉水枯竭,流入湖内的90%以上都是污水,湖水已为劣五类。这样下去,大明湖还有何优势可言?

历史上的大明湖水产丰富,1950年前后,湖面上有莲、蒲、苇等580亩,湖内主要自然繁殖鲤鱼、鲫鱼等鱼种。1970年前后大明湖的自然和人工养殖的鱼类的年产量最多达30多万斤,但随着大明湖水质的恶化,近几年的湖鱼产量减少。近几年大明湖的水质恶化的时候,湖中很少见到鱼类,一到夏天,水面发绿发臭,水质很差,鱼儿都窒息而死,湖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

那么,大明湖清、污水的比例究竟如何?大明湖地势低洼,湖底由透水的火成岩构成,由众多的泉水径流汇集成湖。大明湖的水质随泉水涌流情况变化,泉水丰沛季节,日注水量为2万多立方米;旱时,泉水枯竭,则无泉水流入,清、污水比例也随着变化。1963年注入的泉水多于污水32倍,1976年以后,减少到0.55:11980年进行了截污,清、污比例为1.75:1

2003128大明湖开始换水。这不仅在大明湖千年历史上是首次,更说明曾经镜子般清澈的湖水,这两年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境地。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明湖换水却只换了一半。

何以只换一半水?

大明湖湖面与出水口--北护城河的落差为1米,湖水平均深2米,换一半也就是让湖水按落差自然流出1米。若再换,则必须用水泵抽。问题是,南边的进水口堵不住,光这个进口每天的水量就达3万立方米,用十来台大功率水泵,每天抽20个小时,才能抽3.4万立方米,这样效率太低,成本太高,更头疼的,是源源不断的污水的涌入。现在湖周围的排污口有六七个,每天流入的污水有三四千立方米。这边忙着换清水,那边污水照流,这样下去,怎么根治得了?更滑稽的是,在泉水停喷时,正是这些污水维持了湖中的水量,但也由此使水质更加恶化。因此,污水成了大明湖"永远的痛"

只换一半水意味着什么?

换掉一半劣质水,意味着仍有一半劣质水和底泥将存留。当然,由于新水的输入,曾经浑浊的湖水将变得比较清澈,但若只是这样"冲一冲",仍不可能根治。而大明湖如不进行系统根治,来年天一转暖,水质很快就会"反弹"。因为大明湖水曾达到劣五类水质,水富营养化程度很高,而富营养化物在水里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在底泥上,眼下只换掉上面的一半水,而不触动底泥,大部分富营养化物无法得到清除。一旦天气变暖,气温适宜,像藻类等富营养化物质马上就会疯长,到时即使有水换,经常换,也远远赶不上它们的疯长速度,治理起来更难。

其实大明湖换水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换水要先摸清水中污染物的"背景值",对水质、底泥、生物等多项指标的密度和布局做系统的跟踪监测,如果没有科学依据,就无法提出一个合理的治理方案。比如水换多还是换少,底泥该不该清,这些都不能凭着日常"感觉"来,而必须以准确的监测数据为前提,否则,一旦破坏了水质的生态平衡,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加大治理难度。湖泊治理中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3节:致命的呼吸

换水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而要想使水质有一个根本的改善,仅仅靠换一次或几次新水是不够的。

更糟糕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2004227,游人们惊奇地发现刚换过水后基本上比较"干净"的大明湖风景区湖面被油污污染,并发出刺鼻的柴油气味。据说,油污是在夜间从湖南岸历下亭对面的一排水暗沟内流进大明湖的,由于当日风力较大,使流进湖内的油污很快扩散,致使污染面积达到湖面的近三分之一。

大明湖,难道永远洗不清自己了吗?

敦煌莫高窟:致命的呼吸

莫高窟得了什么病?

很有可能,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敦煌石窟艺术将在1000年后消失。

莫高窟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过程,敦煌石窟艺术也不例外。敦煌石窟内的彩塑佛像是用泥土、麦草和木头作材料制成的,壁画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按照自然规律,这些东西都会慢慢衰亡。敦煌在戈壁之中,干燥的环境使艺术瑰宝得以保存下来,但风沙等恶劣的气候又对石窟艺术造成了破坏。自元代以来的几百年,敦煌石窟一直处于没人管的状态,各种人为和自然的损坏,使石窟艺术出现了许多病害。第156窟唐代壁画的墨书《莫高窟记》,60年代尚清晰可见,如今已经消失。如果用1908年和40年代拍摄的照片与今天的一部分壁画比较,衰变的情形简直令人惊叹。

每天早晨,莫高窟的工作人员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清扫堆积在廊道、楼梯上的厚厚的一层黄沙,风沙是侵蚀莫高窟的头号大敌。西北地区恶劣的气候、频繁的风沙,使石窟中壁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游人、车辆的震动,垃圾的丢弃,尾气的排放,无一不影响着莫高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值,而这些负面影响是很难避免的。

而这一切都以时间为载体。

莫高窟北墙正中间绘的是药师经变图,乐师舞伎裙带飘飘,天堂人间一片欢乐,可解一切苦难的药佛端坐其中,千年的时间仿佛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迹。但是表面无恙的药佛经变图已经出现了最危机的病患--"空鼓"。壁画下面的敷料层已经离开了洞窟的崖壁,进一步的结果将是裂隙,大片大片的壁画脱落。

药师经变图上有个十字形的补丁,补丁是1974年发现空鼓时加固的,但是30年后空鼓不但没有得到扼制,反而以补丁为圆点进一步扩大了。

空鼓是莫高窟壁画最危险、损害最大的疾患,85窟的整个北壁已经有总面积11.5平方米、大大小小近20多块空鼓。

空鼓并不是北壁最主要的危害,北壁最严重的是"起甲"。起甲后的壁画给人的感觉就是得了牛皮癣,颜料翻翘成无数的鱼鳞片,黑黢黢粗拉拉的让人心里发麻。起甲使壁画受到致命的损害,它使原本生动的佛变得含糊一片。如果用手指轻摁的话,起甲的颜料层是酥软的,劲使大点颜料就会脱落下来。

莫高窟85窟是晚唐时开凿的,时间大约为公元862-867年。85窟除了佛坛上的三尊佛像为清代重修外,主室中的壁画为唐代所绘,这正是85窟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进入85窟就等于进入了1000多年前的大唐佛国世界。

敦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是这样描述85窟的价值的:"85窟是一个大窟,内容相当丰富,仅主室内的巨幅经变画就达16幅,堪称莫高窟之最""该窟规模宏伟,保存完整,幅面开阔,气势磅礴。壁画内容题材丰富,佛教各宗之图像在同一窟内杂处分布,五彩缤纷,布局结构紧凑严密,给人一种圆满、富丽、满壁生辉的艺术视觉效果。"

85窟已经有近十年大门深锁,没有向游人开放了,原因就是病患深重。

85窟之病是莫高洞窟所有病患的集大成者,莫高窟壁画出现的所有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85窟主室的四墙距地面1-1.5高度以下全部变成粉状,自己飘飘摇摇地掉下来,壁画荡然无存,严重的地方向窟壁深旋进五六厘米。洞窟的西壁全部酥碱或空鼓,壁画大片大片脱落,残存不多的壁画也因满墙的白霜而掉色模糊,不仅如此,西壁还长着极为难看的疱疹状疙瘩,黄豆大小的盐分从壁画的下层密密麻麻地钻出来,顶破壁画,使整个墙面看起来如被烫伤的皮肤一般让人惨不忍睹。

起甲和空鼓还可以想办法救治,但酥碱几乎是莫高窟的绝症,酥碱从窟脚向上侵蚀,底下的壁画变酥脱落,上面的壁画也就无所依托进而脱落。窟体和壁画的变酥,让人根本无法对其施加外力。

最可怕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根治酥碱的方法。

功过张大千

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张大千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在1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后人往往把前人绘制的壁画用泥土覆盖,再画上新的壁画,使相当多的洞窟内形成了数层壁画的奇观。张大千在临摹时,经常把表层的后期壁画剥去,以探视隐藏在里面的早期壁画。他或许是为了自己能看到更多的古代艺术,或许是不让他之后赴敦煌临摹的画家领略这些珍品,这一做法不仅自私,而且使敦煌壁画蒙受了一次无以复加的灾难。

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据记载,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就把它破坏掉了。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454窟等。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4节:功过张大千

那么,如何证明这些壁画的剥损是张大千所为,而不是别人呢?答案是张大千在敦煌期间,雇用了几名当地的喇嘛和农民为他打杂,这些人亲眼目睹了他剥损莫高窟壁画的行为。

即便是这样的话,张大千这样做,算不算也是一种考古性质的举动呢?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考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如果有必要对敦煌早期壁画进行剥出,应该有相应的技术完整保存剥下的后期壁画,但凡是被张大千剥掉的壁画,都成了废土,从此就毁灭了。

其实,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不能否认,张大千在敦煌也做过不少好事。40年代初张大千在莫高窟临摹的同时,也对洞窟进行了一次清理。至今游人们在洞窟门口见到的编号墨迹,就是他的手笔。他在各地展览临摹的壁画,扩大了敦煌的影响。在1944年呼吁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有识之士中,也有张大千的名字。

究竟该如何来解释这种矛盾的情况呢?应该说张大千剥损壁画的行为,恐怕和当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有关。上个世纪40年代曾有人在甘肃的报纸上揭露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但未引起重视。还有,在这座举世闻名的洞窟内墙上,张大千居然用毛笔题写了一篇文字,这种对中华国宝的满不在乎,以及惟我独尊的态度,令人惊诧。

100年前,王圆道士为了整修莫高窟而向外国人出卖藏经洞文物,相隔40年,张大千一面宣扬敦煌艺术,一面却为了个人私欲随意剥损敦煌壁画,这是愚昧时代的两个悲剧。

莫高窟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关于敦煌莫高窟,早在国务院(1987101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像敦煌壁画这类易于损坏的稀世珍宝,不能作为一般性的旅游开放点,必须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但是,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8-4-14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书,我一个月时间能攒出了10本。

说实话意义真的不大,浮光掠影,批判一通,根本没有深入实质,没有探究问题的根源!甚至我觉得作者连实地采访都没进行过!只不过去那里走了一圈,然后网上随便扒拉点资料,加几句感想,就成一本书了。

就我相对比较熟悉的周庄来说,什么商业化控制,谁不明白?但怎么控制?里面绝大多数那可都是私宅!人家老百姓就指着旅游来开店赚钱了,能禁止吗?那部法律规定了自己家里连开个小店的自由都没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节:写在周庄边上

如果我们对这些文物景点、历史遗迹一味地如此开发,硬要让古老的文明与金钱媾和,让现代化的车轮、现代文明的皮鞋一遍又一遍地碾压、践踏那些古老的纤尘不染的山寨,那些风雨飘摇的木楼,那些刚刚出土的恐龙足印化石,那还能有什么文化遗产可以保存下来?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曾经说:有些世界遗产"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被逼着乔装打扮出去赚钱"。难道我们就这样给古老的文明贴上时髦的商品标签,然后让它出去展出、接客、赚钱吗?

也许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会说,不管是文物古迹也好,历史遗存也好,这些都要"古为今用"嘛,况且旧的消失了,人们还会用现代化的手段再去建造新的,其复原的程度可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甚至许多地方都可以超过前人的创造。是的,人类文明是在不断演化进步的,今人创造的完全可以超过古人,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今人能还原那些原汁原味的历史吗?能还原古人的"真迹"吗?能还原千百年前的那种意境吗?

长此以往,我真不知道我们的子孙后代若干年后还到哪里去看一处真正的、原始的景观?到哪里去感受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和神韵。

张家界:拆不去的天梯

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现象

去张家界旅游,烦恼真是数不胜数。

在张家界火车站刚一下车,当地数不清的旅行社就蜂拥而上,"参加我们的团吧,到张家界不跟团没有办法玩。"于是本来在火车上下决心三两人结伴自己玩的人,怯怯地跟着旅行社的小旗子走了。车站广场有辆标明直接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客车(已包给私人),却迟迟发不了车,司机准备等下一趟火车到站后看看情况再说。整火车的人都哪去了,原来都被旅行社的车接到了张家界市,这些人当晚只好住宿在城市里。参加一个三日游,每人至少花费600元,还不包括黄龙洞60元的门票费。像笼中的鸟兽一样,被拉到东载到西,每个特别出名的景点总要排老长老长的队,才能玩上一会儿,而且常常是见人不见景,在雾海神龟、五指峰和金凤展翅等观景点,游人非常集中,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容易滑倒。导游们也是无奈地看着排起来的长队,有时为了避开拥挤导游只得放弃个别景点,抢到其他团队的前面。实在让人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旅游的乐趣也因此打了折。

还有饮食,本来张家界地区的物价并不高,山民也较质朴。可是在那些景点,山民们手里的红薯、栗子、玉米,全像大饭店里的东西一样,价格一下就涨了,很难再让人体会到一丝山野情趣。至于那些游览点的饭店,价格更贵得离谱。

再就是那索道,省了脚力,但坏了风景。本来人们来到张家界,就是为了一个爬山的乐趣,"张家界归来不看石",可是张家界却宣扬坐在索道上才能看得见真正的风景。这样,坐与不坐索道都让人感觉遗憾--坐了没有爬山的乐趣,不坐就看不到真正的风景。

散客游张家界必须很勇敢,因为三两人走,碰不到其他散客,翻越黄石寨这座山时会听到类似野兽呼啸的声音,也许不过是看林人的狗在叫,但声音在山谷回荡,还是很吓人的。而走天下山的卧龙岭,山高路陡,小心攀登时,还得对付抬滑竿人的骚扰。这种骚扰,倒不是张家界独一无二,也许风景区原驻民的就业压力太大了吧,景区该考虑少征或少收管理费了。

张家界目前游客一般都云集于十分集中的、经过豪华包装的核心景区。对外宣传可逗留十天的线路,实际上只能把游客留住三五天。游客专门来一次张家界,旅游消费都不大。旅游是一次性消费,虽可以通过有力的促销手段为核心景区增加旅游人数,但短期内再次来游览的可能性相当小。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到当前的水平,已到了考虑扩大游客消费量的时候了。张家界核心景区范围有限,大量游客云集,既限制了游客的活动空间,又增加了景点的承载力,管理不善极易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据专家测定,张家界核心景区的日环境容量为10017人,依据核心景区各景点之间的距离及游道状况,测定张家界的游客日容量为5885人。眼下张家界主景区无论环境容量与游客容量均已突破了这道警界线。武陵源的过度开发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署的"黄牌"警告。

而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现象也在迅猛发展。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专家对武陵源的考察报告中指出:"对武陵源的旅游业基础在1992年评估后的发展速度十分震惊",认为"武陵源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已变成被围困的孤岛",它们"对景区的美学质量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20004月,武陵源风景区建筑物拆迁总体方案出台,"连同居民住房在内将有近3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被拆除,耗资至少3.45亿元""1990年到现在,景区所有门票收入也不过这个数,等于白干了"。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已经成为关系到这一世界级旅游胜地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

由于风景旅游资源是一种舒适性商品,具有惟一性、真实性和不可逆性,其开发利用的收益非常高,远远超过了社会平均利润。以致许多风景区内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投资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稍长的也只需两三年。有的开发项目,几千万的投入可以得到几个亿的回报。高利润和高投资回报使各方利益主体趋之若鹜,纷纷在风景区内兴建接待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人数快速增长,区内的接待设施也快速增长,基本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接待设施基本保持与游客人数同步增长。旅游接待的压力带来了接待设施的快速增长,因而促进了风景区的城市化。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节:中国的艾菲尔铁塔

一些大型的风景名胜区,由于位置偏远,与风景区外的旅游服务基地的交通联系相对不便,或者需要额外的特殊交通费用,并且一般需要两日以上的游程,旅游者根据最大效益原则和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暂住地附近采用节点状旅游线路。因此风景区内核心景区便容易成为游客的逗留点和集散地。

许多旅游者急切想要欣赏风景区内的美景,不愿停留在距离风景区有一定距离的服务基地或进出口岸。而在风景区的旅游村镇一般都能直接欣赏到风景区内的美景,因而旅游者乐意到这类地区逗留。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的天子山地区就属于第一种情况。锣鼓塔、索溪峪等地属于第二种情况。

1992年联合国世界遗产高级顾问验收武陵源,认为5540m长的金鞭溪有清澈的溪水,完好的植被,长地段不见人烟,这在亚洲是十分少见的。然而,1998年世界遗产官员再次检查武陵源时,认为"在峡谷人口区和天子山这样的山顶上,其城市化对自然界正在产生深度尚不清楚的影响"。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质明显恶化,大气环境质量逐年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

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住宿的需要,风景区内锣鼓塔、天子山、索溪峪等地段城市化进程尤其迅猛,但其污水处理等设施严重滞后。服务设施增多的同时,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以锣鼓塔为例,接纳其生活污水的金鞭溪水质指标已发生明显变化。

其实不仅仅是张家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和风景旅游区也同样经历了城市化的困扰。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至上世纪70年代末,公园内的野营基地已达11处,且主要集中在游人经常进出的路段旁和重要景区。80年代以来,在公园中心的钓鱼桥(FishingBridge)TW服务社(TWServices)建立了综合服务基地,建有358套客房和乡村客舍,年供应量达170万次的豪华快餐店、游船码头和一个公共汽车运输系统、三处租车中心,公园中南部的格兰特村(GrandVillage)已发展成拥有300多套客房的现代化汽车旅馆、给养站和维修站等设施的旅游基地。公园内部旅游设施不断扩大,破坏了公园整体景观的和谐。更主要的是,对于多数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尤其是食肉动物,人工建筑往往构成他们运动中的主要障碍(如灰熊)。泰国巴塔亚旅游度假地60年代初是曼谷市民周末休憩地,到1990年已发展成为海滨城市,过夜游客量增加到245万人,客房数从1970年的300间发展到22000间。度假旅游的发展刺激了海岸土地开发,延岸开发与沿路开发使巴塔亚度假地不断沿海岸延伸,向纵深发展,自然环境质量下降,海水污染、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游人数量从1990年开始下降。

中国的艾菲尔铁塔?

在卫星从高空拍摄的中国地形图上,一片浓郁的绿色非常醒目--东经110度,北纬30度,方圆397平方公里,在云贵高原向洞庭湖斜插地带,2501300米的海拔高度上,生长着世界上独一无二、莽莽苍苍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

这就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

在覆盖着绿色植被的悬崖上,几条灰色的巨大钢架架在峭壁上,挺拔地伸向山峰,在逆光中露出了一个钢铁方头的轮廓。它就是张家界著名的百龙电梯。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乘坐世界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百龙电梯。我是电梯讲解员,很高兴为您服务!

现在大家正处在一个人工开凿的山体竖井里,百龙天梯运行总高度为326米,运行速度3m/s,因此大家的行程只需158秒,这个竖井主要对电梯起稳固和保护的作用。当时在竖井施工中我们采用了从下往上爆破的方法。使周围的山体和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百龙电梯工程门类繁多、施工难度大,因此有'工程建设博物馆'之称。由于它是世界上最高、速度最快、载重量最大的全暴露户外双层观光电梯,所以也被称为中国的艾菲尔铁塔。各位来宾,电梯即将到站,请做好下电梯的准备,祝您旅途愉快,再见!"

百龙电梯解说词是温柔而动听的。通往电梯间的隧道里,现代的肯尼·G萨克斯音乐飘然入耳。隧道尽头是一排三个电梯门,与城市写字楼的电梯厅一般无二。进入电梯,你肯定会发现一个穿了制服的女服务员在那里微笑服务,进而你会发现这是个由不锈钢顶面和钢化玻璃围成的圆形小空间,钢化玻璃几乎紧贴着暗暗的天然石壁。

身临其境你才相信这座现代观光电梯不是在某座摩天大楼中,而是修建在一座天然悬崖上,一个以纯自然风光著称的风景区中。

百龙电梯总造价1.2亿元人民币,是由北京两家公司和美国某公司合资的,199910月开始动工。电梯全长326米,其中154米是在山体内的竖井,172米是地上钢结构井架,双层轿箱最大载客量50人。

"最高户外电梯""最高双层电梯""最大载重量最快速度",这三项吉尼斯记录让当地的官员和导游津津乐道。

张家界对电梯寄予了厚望。资料显示,武陵源主要游览区内道路密集程度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2.3公里,而主要观景区的道路密度是这一数字的4-5倍,高峰时期,天子山、黄石寨索道要排几个小时的队,金鞭溪最多1天曾接待过1万多游客。

而电梯的开通,开发了袁家界这条旅游冷线,使核心景区游客分流,并为游客节省了4个小时的爬山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3节:拆不去的天梯

更大的期望则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雄厚的财力投资,红火的旅游业并没有给张家界政府的财政带来质的飞跃。以武陵源区为例,其2001年的全区财政收入比1998年仅增长3800万元,而运营于1998年的天子山索道,外地投资方竟用了不到三年便收回了8000万元成本。当地人说:"外地客赚大头,本地人赚零头。"但就是这零头对于缓解当地政府的财力紧张也是起了不小的作用。此外,从19998月开始的张家界政府斥资10亿元恢复原始面貌的拆迁纠错举措更需要足够的财力作为支撑。

按照张家界国家森林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电梯不仅为政府创造年数百万,甚至可以上千万的财政税收,还解决了当地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于是,从1999年底,人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推土机正在掀翻着人造景观为恢复景区的原始风貌,一边确是钢铁巨臂正在有条不紊地在景区天然石壁上攀爬。

但它从动工起,就一直遭到抨击,总结起来有几点:其一,张家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宗旨是为保护其原貌,而在保护区内凿隧道、打竖井、立钢架,是与这一宗旨背道而驰的;其二,张家界峰峦属石英砂岩,质地强度虽高,但仍不宜建这种伤筋动骨的工程;其三,张家界的游客量2000年的时候就超过500万人次,现在不是增加设施招徕游客的时候,而应考虑适当控制客流量。但这些争论并没有能够阻止百龙电梯的最后建成营业。

拆不去的天梯

张家界天梯从建成之日起,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02930日这座巨型电梯在众多专家和媒体的质疑声中被建设部门叫停。而200387日,百龙电梯公司又宣布开始营业。为什么又要启用这个备受争议、已停运10个月的电梯呢?

张家界市的理由是:如同一个孩子生下来以后,他就应该受法律保护,就应该让他健康美丽地长大。

为保护上万年前形成的罕见地质遗迹--石英砂岩峰林,2001年百龙电梯建设期间,张家界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电梯正是建在这样一座砂岩山峰上。在许多人看来,在地质遗迹上建造电梯,叫停是自然而然的。那么如今它又重新运营,是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电梯的建成对景观还是有影响的。从景观的角度来看,一是建筑的体量不能高于山峰;第二,色彩颜色要和周围景观协调,显然,电梯都违反了这两条原则。

关于张家界天梯的命运,环保部门好像也没有最终决定权。相关部门在1997年编制了百龙电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998年经湖南省环保局审批通过,这就相当于在环保部门取得了"准生证"。而这次电梯重新营业,环保局甚至毫不知情。从行政职能上,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归属于建设部门,因此环保部门没有最终的决定权。

那么建设部门是否有拆除电梯的打算呢?

建设百龙电梯是按1990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的。1990年编制的规划现在处于冻结状态,新的规划还在审定之中。

新规划没有制定,争议仍在继续。然而百龙电梯已经以每天2000人次的数量开始运营。不妨算一笔账:以上电梯为53元,下电梯为43元计算,平均一天百龙电梯的门票收入就有近20万元。按5%征税,1天就是1万块钱,那一年张家界可以收300万的税收。这个数字大概占张家界整个税收的1/20

如果不出意外,两年后,百龙电梯就能成为纳税千万元的超级纳税大户。张家界风景区有10多个像电梯和索道这样的大项目,基本都是外来投资。张家界市地处湘西地区,所辖范围22县基本为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地区。就算开发项目的收入比例只占一小部分,张家界还是鼓励大力投资。

而以电梯的功用来考察电梯的"""不该"的话,电梯支持者大有人在。武陵源景区入口处的巨幅广告牌上写着"百龙电梯创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工程奇观"等字样,并号召游客"乘百龙电梯,游人间仙境";所有的导游都会告诉游客,乘电梯参观"天下第一梯",可以把3小时的脚程或40分钟的车程浓缩为几分钟;当地农户支持电梯的理由更充分,在电梯脚下的停车场边摆摊出售张家界地图和风景光盘,每天可以有三四十元的收入。以前没电梯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块野地,根本就没有人来,有了电梯就好多了。

关于百龙观光电梯的未来,张家界市某副市长说,今后要把电梯外观的颜色改成接近山体的颜色,而且电梯通道内铺设的大理石也要就地取材,加以更换。

看来张家界的天梯是拆不去的。

张家界天梯为什么拆不去,说到底是观念问题。朱基对此曾有重要批示:"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公署提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经变成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精耕细作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范围内,武陵源景区的旅游设施已超越限度,对景区的美学价值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提请中国政府对景区内及其周围地区的旅游事业发展给予关注,使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这无疑是亮出了面临从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被删除的黄牌警告。

用历史名胜赚钱,供人们尤其是富人们短期休闲享受之用,而不顾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及子孙后代的长久享用之需。这种态度表现出十足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最多的不发达大国,在这方面的短视和功利性表现特别明显和突出。近20年来,为了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赢利,我们的许多名山大川,历史名胜,无不大兴土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因"城市化倾向""运营悬崖观光电梯"遭到过联合国官员两次批评。应该说,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急于利用自然资源来尽速致富,只顾享受而不顾整体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节:从最高到最长

如此种种,张家界天梯怎么可能拆去呢?

从最高到最长

尽管一再被批评破坏自然环境,但是张家界在建成世界最高的"天梯"之后,仍要建亚洲最长、世界第二的游览索道(缆车)。据说今后游客从天门山到山顶只需24分钟。

天门山海拔1438余公尺,是张家界市的一大旅游景点。为了"让游客观赏、轻松两不误",有关部门决定投资1亿8千万元人民币修建一条索道直到山顶。

《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第32条明文规定:"在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索道、缆车、有轨电车、升降梯、办公楼、培训中心、宾馆、酒店、招待所、疗养院、商场、仓库、文化体育、居民住宅等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妨碍游览的建设项目和设施。"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工程项目居然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地通过审批!

为了拯救张家界自然遗产,当地政府决定:5年内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的"山中小城""天上街市"等违章建筑物全部拆除,仅此一项,耗资多达3亿多元,而武陵源一年的税收仅有1000多万元。

但张家界一边小拆,一边却在大建。张家界景区的小拆大建,实质上并没有改变楼堂馆所的城市化现象,而且大建之风仍在愈演愈烈。如果没有下狠心把违章乱建扼杀在"摇篮"之中,那当初的3亿元拆迁费不也是打了水漂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政府作为这一条约的缔约国庄严承诺:竭尽全力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所谓完整性和真实性,应该是自然景观的完整体现,要保护原始地貌,保护生态系统,使之世世代代都能享用,如果现在的开发和建筑破坏了自然生态,破坏了张家界景区的自然美,这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了,真是这样,我们就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对自然文化遗产的定义,《世界遗产公约》是这样规定的:一、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并且是有自然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风貌;二、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濒危动植物种生活或生长的环境或地区;三、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区域。由此可见,能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

张家界当初选择拆除景区的违章建筑,虽是明智之举,但一边拆除建筑、一边又大建建筑,不知道张家界对《世界遗产公约》是怎样理解的,显然他们了解不够详细,否则怎么又重蹈覆辙?如今,张家界又要斥巨资修建亚洲最长、世界第二的游览索道,试想,一味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纵然是经济效益增长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那是用多少钱也挽回不来的。

在风景区的开放建设中,我们的经营者往往会首先想到电梯、索道等,并且堂而皇之地打着为游客着想的旗号,左一个"可以省时省力",右一个"可以更好地欣赏风景"。如果真是有他们说的那样好,那么为什么在经营理念远远先进于我们的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呢?日本在50年代也曾想在富士山修索道,但在经过就这一问题进行的社会大争论后被否定。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富士山是神圣的。如果真有他们说得那样好,那么为什么1983年修建的泰山索道要在1987年修订的规划中这样明确规定:"泰山索道是一项功不抵过的工程,为了挽回这项世界遗产的损失,建议等到索道使用期满后,连同构件物一起拆除。"

199212月,武陵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遗产证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列入此名录说明此文化自然景区具有特别的和世界性的价值,因而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应对其加以保护。张家界正是因其"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原始自然风光而闻名,而索道这个完全属于工业社会的庞然大物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张家界的经营者要明白一点,游客之所以向往张家界,是冲着金鞭溪的峡谷风光,冲着天子山的峰岭地貌,而不是想坐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索道。自然原貌才是张家界的根。

著名学者杨东平曾作过一个预言:"随着社会文明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泰山、黄山的索道、张家界的天梯终将被人们唾弃,如果它们在近一二十年内不被拆除的话,则将成为一个长远的笑柄。我们的下一代会指着那些生锈的钢铁怪物说,瞧,他们那时多么贪婪而狂妄!"

美国在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美国联邦议会批准在小田纳河上修建一座用于发电的水库,先后投入了1亿多美元。当水库大坝即将完工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大坝底下生活着一种叫蜗牛鱼的珍稀鱼类。如果水库建成,这种鱼类就会因环境的改变而灭绝。于是环保组织"代表"鱼类向法院起诉。经过一番曲折,最高法院依据《濒危物种法案》,判决停止大坝的建设。于是,在这座价值1亿多美元、被废弃的水库大坝边上,至今依然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不会说话"的蜗牛鱼。

相比于美国,不知道张家界的经营者会怎么想?

关于张家界,一个小学生的遗憾之旅

今天清晨,我们刚从张家界回来。张家界的风景真是太美了,奇形怪状的山,清澈明净的水,还有幽静清凉的大峡谷。

但是,张家界之旅也有不少遗憾,下面就是我的个人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节:遗憾之旅

遗憾之一:森林公园有臭水塘。

我们前往黄石寨上山索道途中时,发现一个不止百平方米的大水塘,又臭又脏,大煞风景。在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出现,简直不可思议!这个臭水塘应该是可以变干净的,可是为什么就不治理一下呢?

遗憾之二:环保客车冒黑烟。

在风景区,所有的旅客只能乘景区提供的环保车,这本是保护环境的有力举措。可是,在太子山风景区里,环保车竟然会冒黑烟,而且不只是一辆两辆!它们天天来来回回不停地运送游客,对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区环境伤害多大呀!

遗憾之三:土特产有假,而且不卫生。

每次吃饭,店家都会推荐岩耳、石耳这些土特产,据说它们是从山顶上采摘下来的,同时商店里也铺天盖地的出售。要知道,张家界的山大多垂直上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爬的。这说明,里面肯定有假!还有,摊贩出售的腊鱼腊肉上苍蝇横飞,谁敢吃啊?

遗憾之四:景点饭店会宰客。

每到饭店,必推荐土家菜:一盘鸡,说是不贵,才90元,清炒土豆丝,88元;当地人三毛五毛一把当零食吃的金鞭小鱼,竟然要70元;甚至还把发绿的黄豆芽卖给游客吃,结果有人吃坏了肚子。

遗憾之五:巨大的烟囱冒白烟。

到张家界的第二天清晨,就发现在一座大山旁边,缭绕着一层厚厚的白云;仔细一看,原来是烟囱里冒的白烟!据说张家界没有什么工业,当地正准备大力发展化肥、水泥等工业呢!那样的话,对环境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恐怕将来国家第一个森林公园也会随之消失

请看,就因为这些,张家界很可能没有未来!我真希望,张家界人能醒悟过来,把张家界治理得更漂亮、更美丽、更可爱!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四(5)班丁**

平遥:坍塌的古城墙

平遥搬不动

平遥是文明的碎片。

是吗?

不是吗?

平遥毫无疑问有着灿烂和纯粹的历史。

平遥是一个完整的古代县城原形。现存的平遥砖城是600年前明洪武三年扩建的,以后又屡次修葺。城墙周长6000多米,高610米。城池为方形,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共有6座城门,有龟城之称。南门为龟头,北门是龟尾,东西四个门就是它的四条腿了。城中有4大街、8小街、72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八卦图案。

无论怎么说,在今天看来,平遥是旧时文明的一个坐标。尽管它东西南北的指向早已失去了现实的意义。

170年前,当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时,在平遥繁华的街上已是票号林立、财富云集,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中心,其地位犹如今天的"华尔街"

当这座古城完成了自己辉煌一世的金融使命以后,今天又肩负起后人的另一个重托--旅游。这是平遥现实的回归,也是它最后的选择。所以当在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为保护好古城,合理开发旅游业,政府决定将5万居民中的一半搬迁出城。然而,6年多时间过去了,古城中仍有4.5万常住人口。

从游人的眼里看过去,平遥有着太多的不协调。文明的碎片太过沉重,现实的诱惑太过迷人。

平遥几乎支撑不住。

平遥的4大街8小街,昔日雄踞着以日升昌为首的22家票号,堪称中国金融第一街。如今,那精致的屋宇,森然的高墙,依旧古雅又不失生气。然而,当游人走在街上,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能看见不少推自行车的、买菜的、背书包上学的居民,来来往往穿梭于这道古典的风景当中,感觉既拥挤又不协调。

问题还在于世道人心。

在古城的几个城门口,经常会有人抬着自行车、三轮车翻越六七十厘米高的铁栅栏,嘴里还抱怨:"太不方便了!""搞什么旅游开发?老百姓没得到好处,还搞出这么多麻烦!"

这些居住在城里要到城外上班的人,每天都要这样折腾数次,使交通拥堵不堪。只有那几块写着"6?18点禁止一切车辆通行"的牌子,还痴情地守着几道形同虚设的铁栅栏。

人心散了,旅游的事又怎么能办好呢?

一般来讲,每个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大部分时间里,城市都是稳定发展的。除了受战乱影响比较大之外,它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逐渐在变化,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以前或周边建筑形制的复制和模仿。这样上百年逐渐演变,城市在此进程中得到不断更新。但是,当城市进入高速发展的时候,城市需要扩大规模,以城市中心为圆点,向四周均衡扩散。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古城就会被包在城市中间,城市中心区的地价会迅速攀升。这时改造城市中心区的压力就出现了,如果这种压力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大面积地出现,城市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整片改造现象,一个城市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丧失其历史特征的危险。

毫无疑问平遥面临着断裂,而断裂的后果是如此严重。

19世纪,平遥票号达22家,其分号开遍中国各个城市,直到现代银行发展起来,加上票号所依赖的清王朝的灭亡,平遥票号才衰落下去。

因为在一个小县城里集中了如此之多的富商大贾,才有了它非同一般的铺面大院和民居华宅。平遥的魅力正是在于它是一个活的古城,在那些民居里至今有居民居住。平遥城内被指认为有文物价值的古院子有3000多处,保存完整的有400多处。宅院外墙都是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走马观花中满眼是暗灰的苍老,却并不颓败。晚上走在巷子里,尤显森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8 08:55 , Processed in 1.27966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