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17|回复: 29

[原创]南方女孩想认识北京的朋友,不知道可不可以?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7-13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湖南的女生,目前在广州工作,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曾经在北京旅游的时候认识到北京当地的朋友,因为觉得北京话好好听啊,[em31]很喜欢北京女孩说话的样子,觉得特别的甜,我也曾模仿过,可惜成了东施效颦,徒增笑料[em04]因为对京话的好感,曾经希望对方是个北京的,可惜现实大概不太可能吧!至少就我读书和工作而言--我在中山大学读的本科,后来在新加坡读的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都没有遇到过一个北京的,大概与之无缘呢,55~[em19]现在也放弃了那个想法。不过我还是想认识北京的朋友,最好是本地的啦!因为当然想听比较正宗的啦,不然谁也可以讲咯。希望可以在这里认识北京的朋友,嗯,这是我的联系方式。QQ296045582,电邮

lala757087@yahoo.com.cn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理我啊,5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改变不了头像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的图片都是我生活过的城市,我在北京旅游却没有拍照,成了另一个遗憾,不过正如有人所说,有遗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也许吧!
发表于 2006-7-14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您来自湖南的小蝴蝶,我就是北京人啊,已经加你了,有时间聊,也欢迎您有时间来北京玩.
发表于 2006-7-14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拒绝加我为好友啊,是不是你的QQ设置上有问题.
发表于 2006-7-14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不能上传改变头像的问题请看这个帖子:http://www.oldbeijing.net/bbs2/dispbbs.asp?boardID=9&ID=4167&page=1
发表于 2006-7-14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新朋友加入了,欢迎欢迎,欢迎加入大家庭!

发表于 2006-7-14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欢迎光临````

发表于 2006-7-19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呦!!

欢迎欢迎。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楼的朋友,不好意思,可能是我设置没弄好,抱歉!

[em0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朋友留言

北京的朋友真热情呢


[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C2 c" {" L. p" N9 Y- `* T/ |. u6 p& {: i# d4 ]1 d" u5 G! r( N0 J8 y, ~! {- \- s, G+ {. d" }; y: n( M3 L. r* X4 W" ^, N+ m. f S/ G' S0 e$ E8 C1 e/ b' Z+ w4 R5 T+ k+ {- h* L8 l, V R, \7 _: [( j- w' S- R; K8 m8 }% z3 z; G/ R# {- G- o5 m2 Q6 l+ [7 Z3 C4 H3 Q/ o' n' N% x$ Z6 F9 b7 R0 X' H I$ O5 H1 N1 }" s# u9 p' S9 m/ t4 }0 s& r4 Y/ k9 f2 ?; f/ R+ m8 V' r0 `) p: a$ _. T Z4 r# M8 c% n' I/ |8 M6 u$ r; ?/ Z/ X+ S- Z! ^, l7 Y i1 B$ W& ?) f. X: }2 w% @! h+ G" K9 y1 Z! O) W& F4 t5 g, G! B) Y) ]8 ~5 |* Z& F' J4 G# E7 N, `+ i" z, ]% p* k" L0 ]. S8 T ?8 d+ u: @: H% N( }6 }, o: ~* N7 Z1 R3 _4 @ ~, t$ c2 f* z, e* F" X2 L. y- L# c. e. R* W- x7 K1 G; U: D( v% p+ x8 Z5 L2 G4 W* i" ]0 o: f Q8 g1 B0 a( d ~8 N; B: b4 @3 c. S. f' V) u% d! {+ ]* ?. T8 V( z% |6 ]5 \' q% B8 G; ^" m% O3 }8 v% h8 d+ K6 n8 }! k, S; q! F7 h/ {' w3 i' a1 X, F- d+ A7 q0 X- D* F$ I; s4 i4 H: v% f) N \: N" B/ \6 q x' ]8 n. R; U5 k8 \1 L$ ]# G7 j1 @7 S0 X1 N3 D$ w2 B' U- W7 p% R; r% z( k% N; ~/ E6 t+ p, o( \6 k4 Q0 F, T5 ~9 ~! ^0 W6 `% k `7 e! }5 C+ h9 P4 V# |1 m6 g. `3 O) m6 u- N$ c( c- q% [8 R- q* r c: R$ R: X, Y7 c# ?9 \. S1 j( _1 O1 q% k3 z* s1 H. A' b6 t' t$ F% D5 U' l& c. |0 |! D+ \, ]" X: L" n4 Y9 O) X3 C; C: X/ f4 a# E( y+ I0 i t5 X+ T* P' K6 ^4 n9 C! P0 `3 h# ~8 U- q. E0 J7 `/ I9 I! ^; N; g" z% L& l0 `. ?, w ~1 h; P8 j) K% K3 ?3 J; b" B( z, l0 {$ @0 | R; z5 ]9 f1 [6 A# g3 r9 i; e& b L! @. n! o! T# f" M2 C+ K& X+ a0 K2 x, C; s7 E( o% F7 T6 |, ^3 w1 ^5 H3 K2 c1 z* }0 k8 n% D6 O& F# k6 p' }' L/ G: h) N9 J: g& ^( G& v- C( j% @: f# \+ p$ q9 S! G$ _. h% A$ X3 v7 q& C) s( @! `$ X( z# I; v$ A8 y8 l$ w3 Q; D/ C; u& `# U- X8 v6 q) R. M) z2 V9 R. S! G1 u+ Q: o" n t3 E$ J0 D% M$ O9 }+ O+ L& N( \' _; ^4 k8 i& f4 C; w- j/ V8 D3 C2 q! K' L' l' j( I- ^: P }* z; ` {$ v' u0 F( G/ f! {& K) J( }& |" O& j# k. C2 X/ D/ \! n( m" ^$ { q/ s% U0 |4 E I* t* ~2 J9 \( {" W/ N5 k6 l4 o# Z1 x. g8 l. ^" v: i. O* P$ a+ K; W4 A- n6 ]4 x. @$ ]2 Y* z/ l. v8 _; D4 ~' g5 w8 {# c2 R, ~+ Z( ]( f0 \9 h, A9 E) U5 T2 N' J, k+ R C3 h& N5 l( x a7 m! P( a0 l* O6 q6 Q6 Y2 ?) z1 d/ W- p# e# q9 O+ [, z! R7 P0 _$ t, W: ^# k# j d W5 Q: O* \) c! Z U2 z/ r. g6 z" x* U( A2 }4 e4 Y' x8 a' L: R8 G! k, Q [, W. \# {# O+ G9 n6 H, T, y3 e. _3 f- @7 D+ ^& t0 j# g) y- ]6 ?; m% p# I1 j6 a# h2 a2 A7 z, m1 [7 }7 m+ Z' c( _2 |: w1 c
老北京小吃

 
      % l7 B# T% f& J! d7 `% o) I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 B6 t9 D( f: \$ K 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 Y' k, q/ V. D1 m X: Z- w8 X 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
北京小吃之面食类
! \9 ]; l: f( E      我们经常吃的馄饨、烧卖等,很多都是从北京流传过来的,北京小吃中不乏正宗又很有特色的食品
馄饨:  
    据说馄饨侯的馄饨其皮儿“薄如纸”,其陷儿三肥七瘦。一碗馄饨为二两:一两皮儿,一两陷儿,分毫不差
炸酱面:  
  7 d: T9 `" X- m1 |+ E" L, V0 ^ 炸酱面讲究的是酱的味道和面的筋道。面条除了有手擀、机器压的之分外,还有过水、锅捞的冷热之别。酱一般是将精选的五花肉和黄酱用小火熬制而成,吃时加 - K9 l6 D8 |( m8 N8 i; y+ x9 ?, i上新鲜的绿豆芽、黄瓜丝、青豆等菜码,与现煮好的面一起拌着吃,味道非常鲜美。吃炸酱面讲究个菜码,拌面时七八个调料碟被小伙计噼里啪啦一阵鼓捣,全都磕, j" L* }2 Y0 s# x) e" K 进碗里,好不热闹。
3 d: \6 c3 M* o $ {3 Z5 t1 M7 L3 t* Q2 i) h% Y# n0 Q: ^3 n0 S m0 d0 e2 G- @; l2 j' B1 w- c7 h! G! B+ }# X2 e$ ~: |' x" H g+ o/ `8 [% Q$ H0 s) w2 J4 D# z$ E- c6 c( G, N" b2 k, d% ~* p5 X% w; V9 v. r
红白蜂糕:
这类点心掰开后,中间有很多蜂窝状的小孔,所以叫蜂糕。在发好的面上均匀地兑上碱揉匀,上面放上小枣、桂花、松仁、葡萄干等点缀,再刷一层油。蒸面时用筷子在面上捅几个出气孔,红蜂糕加红糖,白蜂糕加白糖,松软利口。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外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皮,然后抹上赤豆沙馅卷起来,撒上白糖就行了。被叫做“驴打滚”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点心做好后放在黄豆粉面中滚一下,就像驴在地上打滚,扬起灰尘一样,因此得名。
北京小吃之火锅篇
2 l, T- B* H& Z% n' l9 G5 C       这些小吃最好趁热吃,在卖的时候离不开火炉,因此称它们为火锅类。
豆汁:  
    ! F* w$ ^" ] m梁实秋先生引胡金铨的话说“不能喝豆汁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北平人”。不少人是知道这句名言的,于是壮志满怀,但一口下去,又没有不龇牙咧嘴的。北京人爱喝豆/ F1 h" M/ ]( q8 ~ 汁,并当成是一种享受。刚入口,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真的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了。豆汁讲究的是烫口时候喝,要喝完满头大汗才好,而且还要, L! K* f& ^7 h# x; W9 J, _ 配上焦圈、咸菜,缺一
样都失色。
, A9 Q1 d1 |! ?7 d     想喝纯正地道的豆汁儿,还得锦馨豆汁儿。豆汁儿也不是每个人都喝得了的,不过锦馨的豆汁儿大可一试,再叫上一个烧饼,加上个焦圈、糖耳朵,这才是老北京的生活!
炒肝:  

    早晨起来,热热地喝碗炒肝,吃上二两包子,是不少北京人美美的一餐早点。
! B0 }. Q, D R% } G- L) N    0 _7 Q+ T( |; ]* X# C 将切成顶针段的熟肠子放入开水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下生肝片后勾芡,起锅前加蒜泥就可以了。盛炒肝一般用高桩小瓷碗,转着圈喝,浓浓的是芡汁,嫩嫩的是肝尖,滑滑的是肥肠。再要上二两包子,有干有稀,越吃越美。

# X% q" {4 _; |: Q% D7 l
爆肚儿:  
    1 A/ ], F y4 F E- o7 N爆肚儿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代表,一个羊肚可分为肚板儿、肚领儿、葫芦、大草芽儿、散丹、蘑菇、蘑菇头儿等部位,区区数斤的一个肚被分为十几个部 4 I2 X! i. ^# P6 P6 k5 H5 v位,分爆分食,算是天下独有。“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说的是白酒是爆肚儿的好搭档,就着白酒,吃上盘脆嫩的散丹,那是至高的享受。
/ G: {0 r: g ^4 o8 p1 u     金生隆爆肚冯的招牌语是:“爆肚共有十三种,您尝过几种?”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食客们的诱惑。更不是夸张更是自信,这自信来源于这一百多年的手艺。爆肚是讲究火候的,要嫩要脆才是最好的!调料也很重要,尤其为北派调料,同时还有现烤现卖的烧饼。
卤煮火烧:  
   ! @: d" }$ E* t+ m: I 据说卤煮二字的意思就是与多种香料同煮,火烧二字则说明了其主料。卤煮火烧是从宫廷的苏造肉演变而来,把处理好的猪小肠和猪肺投入用多种香料、调料配制的1 Y$ v+ c' \3 L2 B3 h 卤汤煮,快好时放入死面火烧、炸豆腐片,待到肠、肺烂熟,火烧煮透又不脱形的时候捞出,小肠切段,肺、火烧、炸豆腐切块,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 + T+ r6 I; R7 T4 r2 M菜,醋、辣椒油根据口味自行添加。
' B3 @3 V$ i1 n+ _) ~! m     鹤立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卤煮火烧店之中的小肠陈,不仅仅是守着传统的卤煮火烧不变,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是小肠陈的精神。一阵刀飞勺舞之后,井字火烧、三角豆腐、花段小肠、无筋肺头规矩的码在碗中,再浇上不多不少的那么一勺浓香的卤汁,从上至下层层渗透,着汤汁少了,入不了味;多了,又嫌太腻!
北京小吃之油煎篇
`& S# o9 b- {      顾名思义,这些小吃的制作过程需要过油,但是要又酥又脆,油而不腻
灌肠:  

    灌肠分两种,一种是大灌肠,把猪肥肠洗净,以面粉、红曲水、丁香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 G/ V5 D' U8 H* @4 ?) j" ?$ k5 G     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再吃。
% ]0 R6 C' T3 j2 J; v5 _. x' o5 c     正宗的灌肠是将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和其他香料,煮得不软不硬,烙得不老不皮,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别有风味。早在清朝就有赞美灌肠的诗句:“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可见北京人对灌肠有多钟爱。丰年灌肠外焦里嫩,吃时要浇上蒜汁,鲜美可口。
6 n4 a# q. t. l' K* l5 O

! Y& k3 H( L0 ~2 l0 \
焦圈:  
    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北京有一个“焦圈俊王”,他炸出的焦圈个个棕黄,大小一般,特别是具有香、酥、脆的特点,放在桌上,稍碰即碎。
( y5 ` _9 `1 Y- v- ^) N4 O- w" A8 O7 h4 _' z8 f9 m7 ~1 g, g2 R3 U7 i" M6 u' D7 N5 X+ q& C/ c9 N% i9 H( t2 P# T! [4 { }6 T; ^& M
    北京人讲究成龙配套,例如豆汁必配焦圈、辣咸菜丝,白汤杂碎、涮锅子配芝麻烧饼,炒麻豆腐配米饭。
东华门夜市
5 P) d3 s5 I3 N u K     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凉粉、扒糕、莲子粥、酸梅汤、红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龙虾、烤鱿鱼、炸蚂蚱、炸蝎子、炸蚕蛹,又多又全又卫生。从新东安市场到东华门大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 b# {( R' g7 K6 e5 S

护国寺小吃店
! `, F' q0 M" N9 b1 c% F     从庙会中的“碰头食”传下来的北京小吃,经过改良得精细起来,没了过去的“个儿大、经吃、一个就饱”的粗糙;墩儿饽饽、枣卷果都小巧可爱;姜汁儿排叉、糖耳朵可谓是百般玲珑。

8 E. i8 l7 l' f( c5 s8 R" ~

锦芳小吃
; k- T+ U! R; d6 a; t) h0 b     从民国创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团、杏仁茶、艾窝窝、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为有名,有山楂、青梅、挂花、豆沙、什锦、奶油、椰蓉等十几种陷儿。

---------------
都是网上搜索来得,好想尝尝哦
[em02][em02]
发表于 2006-7-19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怎么没及时看到这个贴子,欢迎,欢迎!有机会来北京,来尝一尝。

发表于 2006-7-19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加你了小蝴蝶
发表于 2006-7-2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感动

没想到

这年头还有喜欢咱北京人的

还有想嫁给北京人的姑娘

真是不易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所有朋友留言拉

[em07]我是觉得北京话好好听的缘故,所以才想过找个北京老公的念头阿[em04]
如果实在找不倒也没办法咯,顺其自然好了
发表于 2006-8-9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我们北京的男孩还挺受欢迎的[em49]
发表于 2006-8-9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找北京的姑娘,你们拿我怎么着
发表于 2006-8-9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姑娘你好.很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发表于 2006-8-9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梓很直白吗,

发表于 2006-8-9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多认识一个好朋友,没必要拐弯啊~
发表于 2006-8-9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想追人家吧!!!嘿嘿

[em02]
发表于 2006-8-11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广交天下朋友!
发表于 2006-8-30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韵大饼在2006-8-9 17:09:22的发言:
我就不找北京的姑娘,你们拿我怎么着

北京姑娘招你惹你了.....哎`

发表于 2008-1-6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帖子了呀,今儿刚看见。
发表于 2008-1-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8-2-19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全是一帮秃小子,我们北京的小妞儿哪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1 01:04 , Processed in 1.29354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