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俺第一次参加拍记活动,说是“拍记”,其实本人对于摄影基本上一窍不通,也没有相应的装备,因此参加活动只能重在“记”而不在“拍”。当然了,把原来从来没走过的胡同趟一趟,并把诸多网上不时闪烁的名字与真人对上号都是极其愉悦的事儿,再加上有虫子、飞哥这样的行家不时给讲解讲解,打一开始就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 不过呢,鉴于这是第一次参加活动,因此战斗经验还严重不足,单是“记”一项也没太完成好。其实我也带着笔和小本本呢,可是看到行进速度并不十分快,于是就过分相信了自己的脑子,以为可以把当天看到的胡同和院子都一一记住,但事实证明:好脑子确实不如烂笔头子。身临其境的时候觉得哪哪儿都倍儿清楚,可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发现看过的景物已经忘了一多半儿了,即便是有印象的几个院落,在哪条胡同、是哪个门牌也颇有些错乱,还在网上疯狂寻找了一通,妄图拾起一些失落的记忆,但获得的内容并不十分丰富,所以,我也只能先硬着头皮把自己能够记住的一点儿东西写一写了,下次一定注意。 这次拍记探访的是佟麟阁路两侧的胡同,基本路线是:温家街-承恩胡同-光彩胡同-东智义胡同-永宁胡同-园宏胡同-天仙胡同-东太平街-文昌胡同-东铁匠胡同-参政胡同-西单手帕胡同-新文化街-头发胡同(是这样吧?不对请诸位纠正啊!)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温家街目前没有查到什么相关历史,想必当年在这儿住的温姓居民较多,故名。此外我知道的也就是鲍家街,主要是受乐队名称的影响,其实鲍家街就挨温家街西北边不远,虽然大名鼎鼎,可是我也没去过。温家街5号是个挂牌保护院落,先贴个果子的作品,呵呵。
转到承恩胡同就有点说头儿了。承恩胡同因“承恩寺”得名,其旧址在今承恩胡同8号(原5号)。承恩寺始建于明代,又名古雪堂。清康熙初毁于火,康熙三十四年(1716年)重建,今为民居。据虫子讲:承恩寺目前仅存一间残破的房屋,在胡同里从外围是看不到的,现被某招待所使用。我们在胡同中路过了一个锁着门、外墙用山石岩砌成的房屋,好像这里面就藏着承恩寺的遗址,可惜从门缝看了半天,什么也没看见,根本无从得知残留的承恩寺房舍是个什么模样。回来后从网上得知,北京还有一座作为旅游景点的承恩寺,在石景山模式口大街东部,也始建于明代,现在是石景山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从照片上看,这座寺院非常的清幽古朴,想必平日观光的人并不太多,有机会一定去那里看看。 承恩胡同好像有几个院子的门墩儿还不错,院落倒有些记不太清了。这一片儿的胡同都是彼此勾连的,走着走着就从此胡同逛到了彼胡同,经常得下意识地看看身旁的门牌号码,否则都已经进入另外一条胡同了还不知道呢。 从承恩胡同往西拐,东西方向平行的两条胡同分别是永宁胡同和光彩胡同,我记得好像是先到的光彩后到的永宁。此前我知道有位在北京文化网很有名望的网友老爷子叫“永宁胡同”,昨日跟着拍记队踏寻方知道,感情永宁胡同就在这个地界儿。正四处看着,忽听蝎子和虫子与一位老太太聊上了,就是果子拍的以下这位。老人已经88岁了,还体格硬朗、思路清晰,她在永宁胡同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胡同的历史相当了解。老太太性格也开朗,看见这群年轻人对胡同颇感兴趣,就过来主动聊天,据她讲:原来永宁胡同所在地早先分为“前王恭厂胡同”、“后王恭厂胡同”和“永宁胡同”,现在的“永宁胡同”是原先三条胡同的统称。刚才的光彩胡同以前叫做“棺材胡同”,“光彩”之名是解放后的雅化。我还正疑惑着“王恭厂”是个什么地方,虫子告诉说:震惊世界的“王恭厂爆炸案”直到目前还是个不解之谜。
回来查了查,果然不一般,王恭厂是皇家的兵工厂,又称火药局,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九时许,王恭厂突发爆炸,瞬目间,天地震响,烟云遮日,火光冲天,方圆数平方公里都受波及,塌屋、死人都数以万计。甚至有种夸张的说法,说是石驸马大街上的一个5000斤重的大石狮,竟然一下子给崩到了宣武门外。更为奇特的是,在此次爆炸中死伤的人一律莫名地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对于爆炸的解释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世界知名的自然之谜。 从永宁胡同出来,往西可进入南北走向的东智义胡同和天仙胡同,这两个胡同之间又连着一个东西向的园宏胡同,也因曾有园宏寺而得名。园宏寺久废,始建年代无考,清代重建的圆宏寺旧址在今天的园宏胡同5号,现为民居。把角儿的园宏胡同1号也是一个保护院落,其建筑很有特色,尤其是屋顶,拍了照片的同学,请来一张!另外,果子拍这两张鸟笼子,就是园宏胡同1号挂的。
接下来比较有印象的是文昌胡同15号张学良的曾住地,大门口看着还成,可是一进去就有点憋屈了,原本还算宽敞的院子不仅有些私搭乱建的房屋,而且还被兵分两路了,一条通向后院的二层小楼,另一条则直通小楼背后。远远的看见那栋中西合璧的小楼,感觉还真不一般。不过起初并不知道这是张学良的旧宅,倒是听到如风转述大帝的错误引导,误以为是蔡锷和小凤仙的故居了,多亏虫子及时更正,避免了以讹传讹。小楼的样子俺就不多说了,等大家上传照片吧,模样相当精致。遥想张少帅当年居住的时候,应当是非常豪华、气派的。只是如今,就如同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这么精美的一所小楼,现在连个筒子楼宿舍都谈不上,简直被当作工棚一样的对待,单是楼上的气味就足以令人掩鼻。小楼自身若有知,估计百般垂涕也无法开释心中的委屈与郁闷吧。 后来发现,与东铁匠胡同9号的遭际比较起来,张少帅旧居小楼还不算是最惨的。进得东铁匠胡同来,一连串看到了几处挂牌保护院落,一一进去瞄了一眼,发现大多数院子都已被挤占的没有什么格局,只剩下几间老房子还保留的不错。及至来到9号院,看到了一个小红如意门,还以为是和先前几个差不多的小院,没想到进去后却发现别有洞天,真真规整的两进四合院!前院南边一排倒座房,两边东西厢房,古朴、漂亮的垂花门、外带两侧游廊,后院正房是正经前廊后厦的房子,室内屋顶相当高,是那种弧度特柔和的穹顶,窗户还是老式儿的木格窗,更难得的是某间屋的抱厦处还有一个精美的鸡腿罩(从飞哥那里知道的,这个类似隔扇的木雕叫做鸡腿罩)。 所有的这些,堪称美轮美奂。不瞒您说,除了书上和电视上的,这么像模像样的四合院实物,我还真没怎么见过。您要问了:“你们怎么连院子带屋儿都进了,就没人拦着你们吗?”唉,您说呢?还拦什么呀,都拆了一半了!剩下的房子,一部分是更地道的工棚(四面儿大敞遥开、一水儿上下铺),另一部分干脆就当了厕所了,地上随处是大便。这确实也怨不得住进来的民工没素质,反正早晚是个“拆”,当厕所又怎样呢?要说这好多事儿咱都想不清,不知道这院子早时年间得罪过谁,要不怎么远比不上它的院子都成了挂牌保护院落,而象它这样的精英却沦落的连个叫花子都当不成了呢?说了归去,可能还是命不好,谁叫你挨着新盖的大楼呢?得给人家腾地儿不是! 此后,我们又穿过参政胡同,进了西单手帕胡同,随后穿行一段新文化街,走访了头发胡同。虽然也有些新鲜东西,比如新文化街39号院里也隐藏个中西合璧式小楼(在探访中被某阿姨给轰出来了);比如原以为参政胡同是解放后的名称,实则不然;再比如头发胡同里居然没发现公共厕所。但这些都印象不那么深刻了,自打走出东铁匠胡同9号那所命运不济的院子,我的脑子就基本上不怎么进东西了,一心想的就是这个院子,它的垂花门、它的鸡腿罩、它的游廊、它的穹顶……怎么就拆了呢?下一次见到还存活着的这等四合院,不知是什么时候? 一行结束,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为了派遣心中的怅惘,大家被我忽悠到里九外七吃涮肉。虽然肉、菜以及能zhuai死人的冻豆腐都是现买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就吃上了。那么回事儿和彼得大帝联手调制的调料,味道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再借用果子照片一张。
大伙吃的较比热火朝天,由于都没开车,喝的也不错。受漫步大姐艺术细胞的影响,漫步闺女的手艺也不错,茶余饭后用我们这儿不太好使的剪子剪得窗花两张,送给大家拜年啦!同时,这也是本次拍记活动中本人唯一的照片,呵呵。
6 c9 [0 y+ r7 h* N0 V" v[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11:23: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