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52|回复: 1

老北京油条如今已难觅踪影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9-10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边油条被疑含洗衣粉 快餐店油条有膨松剂 变靓后有异味 市民表示———, V5 M0 o& T: N) m) w8 K4 C/ Q) } 2 L0 x$ l6 p7 p) V3 f  读者报料/ d+ O4 D& n0 s, u3 K: \1 } # Z7 S: |) I) M+ V. o1 n+ K- o  两家“永和”油条有氨味 ) [! \/ L( I% s. W8 |# a) J6 I $ _% N* `) f. O; w  “这味儿真够刺鼻的。”付先生指着刚刚在新街口永和豆浆店里买回来的油条说,“这是刚撕开的一根油条,放半天了还有一股类似于染发剂的氨味。”1 c% y1 m3 }5 j: o 6 b! c; p: {& c $ X; w5 D/ Z) S8 a) T+ b1 B/ Q) H
8 a$ B7 d* h, i: K, U! D2 S' D

  家住松树街的付老先生从小就爱吃油条,可他发现当油条变成橙黄光亮的大个儿头后发出了刺鼻的气味。 9 @8 j- y# P# T" J6 u! x C: _( t" ^, a2 O/ @   付先生在另一家永和———永和大王的店里,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 C9 |" N( ]" u 2 ?6 F( J5 |8 m% W a5 a- l  “小时候吃的香酥松软的油条还真不好找了。”付先生显得很失望。 8 [1 `6 M, I, e0 l+ |$ p1 Q9 W 0 H9 V' k; p& N' s! E  记者调查7 Z9 ~% s G! M* N : W; H0 g6 L. k   永和豆浆员工:添加食用氨5 |9 |. a( l& A5 |+ s) E , F! s6 ]- L) O/ f! Q: W& `3 ^  前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位于新街口的永和豆浆,店内人满为患,在用餐的顾客中大都点了油条。; ?# {& O( E [" g- ^$ W% {( r 9 X0 l# }( A w$ b6 _4 r" d! b3 o  记者点了两根油条,掰开后从断面处散发出一股类似染发剂的氨味。 8 A. v- @- p1 M( y ; p+ h O) x5 P v& ]1 F& w! s  记者随后询问店内一位姓马的服务员,她表示这种气味是在和面过程中添加了食用氨,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出的气味。 " Q/ O( C, [5 ^1 G) ]- [2 E% I& j# G" S+ a: i* F   永和豆浆说法 1 ^7 P* Y2 D, }' W% @6 L 3 P3 b% X+ I+ `' Y% P0 d' @  因为永和豆浆仅此一家店没有连锁经营,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致电该店,一位姓吕的小姐否认了该店的油条里含有氨的成分。“我们问过面点师傅了,他们说油条里只加了小苏打和明矾,异味可能是刚炸出来火候不够造成的。”吕小姐说。 - {& ^3 t1 A% J3 z. s, y2 n; ^% e- i, Y. X7 Z   永和大王员工:用膨松剂/ Y. Z3 j0 G: o) W; `. H0 k0 g1 ]/ [0 B 7 c* H r! O( V! E- G   记者就油条中的氨味咨询了永和大王北展店内的一位见习经理。他表示,油条中所添加的物质属膨松剂。 % J$ t! P) V; [' y) K ! ]! \! D9 H C8 s; @  记者随后在现代城店和前门店采访时发现,这两家店里的油条都有浓烈的氨味,但员工们都表示,这是为了油条美观而加入了膨松剂。 , o" s! j2 |- W! N$ B" `/ | ( y3 I3 L- Z$ i# P  永和大王说法 & a0 m1 d( Q3 a7 q) {5 _" ] ( y" I* z: f2 `% c7 t  昨天记者致电北京永和大王的总部———上海永和大王餐饮有限公司,该公司营运部陆总监表示,永和大王油条的添加剂不含氨,产生的味道可能是添加剂明矾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 . F& m& y; V0 ]' T ) C2 t- I: ~% K" D- D" i  新闻链接 ' N1 K" l0 \/ J1 g! |$ s, x H4 q# Y- V# O# W' S% h   永和大王:油条铝超标7 h5 k5 m: n* \( K( D7 c* }; Y + m" b# W* l* Z+ N$ `" p0 @ J   8月29日,北京卫生监督所对部分餐饮单位的油条进行检查,北京永和大王餐饮有限公司广渠路店因油条中铝含量严重超标被处罚。 3 m+ i+ {4 a: ]7 \% e: F9 V" W 9 F+ v: R \7 \6 B" c' n* V  经市卫生监督所组织专家论证,部分加工者在制作过程中为使油条松软酥脆,过量加入了含铝添加剂是导致油条中铝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1 J% q/ u1 B! k: c8 F7 j

相关说法

- u; M: e/ v% k: x2 t4 r( ~- u

  卫生监督所:建议限量使用添加剂

& F ` C5 `/ A3 s! Z' Q1 h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一位姓蔡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两家永和的油条是否含有氨成分,必须经过检验才能确定。

9 q; b, T% W% ]( M% W

  卫生监督部门建议限量使用添加剂,在制作油条过程中,1千克面粉最多可使用1.74克明矾添加剂。

5 ~ P& {1 R8 U6 L9 x0 P4 P! V

* o, b/ k; o8 ~! k8 x9 N0 M( d! T) i   医生:氨、铝成分过量会致病

5 t& k6 k0 A8 a! J9 p, r

  宣武医院急诊科孙主任介绍,油炸食品本身就不利于身体健康,过量食用含有氨的油炸食品,会影响呼吸道、消化道和肝胆肾等脏器。肝脏、心肺功能不健全的病人,长期食用含氨量过多的食物,会加重或诱发疾病。

# u# V# |& H7 g' ?2 {% t. j! k1 X

  而过量使用明矾会导致铝中毒,最常见的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 d! N1 ] K0 {8 I

  营养专家:添加剂使用量难操控

1 ?/ y3 x8 S5 N; h, C' D# N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李勇教授表示,油条中出现氨的气味表明该食品中含有氨成分,很有可能是使用了膨松剂碳酸氢铵。油条在用油锅加热后,碳酸氢铵高温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使油条膨胀变大。

% E% z1 R5 o% c5 t! c1 B1 W

  李教授表示,这种添加剂少量使用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但使用量难以控制,只能凭借经验操控。

6 }1 m" f2 o* N* {- ?

  路边摊调查

3 d- h, A0 J2 i3 a# J

  炸过油条的老师傅:可能含有洗衣粉

" V2 }+ c2 h- Y' q) L' I* b5 I! r

  在大望路附近,一对夫妇卖的油条,色泽金黄、粗大,非常吸引人。但一位曾炸过多年油条的老师傅看过后告诉记者,这些油条里可能加了洗衣粉。

j, B! b8 t; u. l* j" B- [8 V' d. }

  “用洗衣粉和面炸出的油条,顺光可以看见表面有小颗粒,而且掰开油条,会发现气孔很大。”老师傅举着油条说,“我见过有同行往面里加洗衣粉的,炸出来的效果就是这样,特别漂亮。”

. |' R% V: D0 S" z: E) T: j" T

  记者询问这对夫妇,油条里是否放了洗衣粉,两人都矢口否认。

* G8 C5 k# ?# F- U9 V

  随后,记者和老师傅又转了五六家路边摊,都有类似的问题。

* f2 `& Q. d) ]% t( T2 v4 h

  卫生监督所:没有见过加洗衣粉的油条

+ \9 m9 f2 \- F r, y, k/ s; c3 Z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一位姓蔡的工作人员表示,虽没有见过加洗衣粉的油条,但洗衣粉里面含有各种活性剂、聚磷酸盐软水剂、漂白剂和增艳剂等成分,人一旦食用含有洗衣粉的食物,会出现中毒症状。

5 }% G5 w1 E8 ?8 I3 v0 U) v

  老北京油条做法

9 Y: z( v0 n$ t% j' u0 @' Q

  用明矾是通用做法

0 o6 W& P8 _6 S' O8 g; v

  小西天一家经营油条的店主向记者透露老北京油条做法。

& W `- D3 g0 V* g2 ^5 @8 d

支招

8 k/ l8 S) f) Z. w" U* L

  借鉴老北京油饼做法

, J9 p& O2 S7 m

  与油条有着相同知名度的老北京油饼,却有着较为安全的做法。

0 K, x8 f% v7 j& U' A% N+ D) ?' _8 s

  聚德华天护国寺小吃店西安门清真饭馆的工作人员焦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制作的油饼中加入小苏打、碱、盐、发面(俗称面肥),其中发面能起到一定的膨松作用。她说,与加入明矾做出的食品相比颜色较深,不是很脆但好吃、安全,这是老北京的做法。

' R/ \( X+ B3 V7 Y |) }! G4 y

3 ?* G1 H! h/ l+ v1 B6 |5 n! O+ o   建议

& w5 I: g* y4 {7 k3 ]/ C

  最好用小苏打

/ p: ]& }+ a& m, `) @

  李教授建议,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代替碳酸氢铵,因为小苏打中的钠是人体需要的元素。

* v- R& T, k5 k) c+ g7 F4 ?& a/ k; @% F

  提醒

3 u+ j0 o) P2 g3 G3 y3 o% S

  每周吃油条不宜超2次

4 h' @1 K- A$ k/ F! K( Y% E

  早餐吃油条已成了很多北京人的传统,但鉴于吃油炸食品带来的害处及其中的添加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李教授建议市民,应尽量少吃油条,健康的成年人每周不宜超过2次,每次食用量不超过2两。

. x% d, W7 d1 V2 _& M

  而且,李教授提醒市民,在吃油条的时候,不能只看它的外观,要更多地注意油条的安全性。 0 ]$ p4 r: ~0 r& 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9-16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油条不卫生,可是我就只喜欢吃,还有油饼

现在好象很难吃到小时候胡同早点摊上油条、油饼的味道了

永和的一点都不好吃还那么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00:55 , Processed in 1.11390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