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
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多尔衮是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太宗卒后拥立世祖为帝,内平敌党,外侵明地。占领北京后,迎世祖入京,进封叔父摄政王,1650年又尊为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无子嗣,以其弟多泽之子多尔博为后,多尔衮39岁时卒,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博继袭睿亲王,俸禄为诸王的三倍。多尔衮死后不久,公臣定议以谋逆大罪,于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博被夺爵位,王府废除。
多尔衮进京后,选明小南城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小南城是明英宗被瓦刺部放还后幽居处,俟英宗复辟,曾进行大规模修缮,成为皇城中一处独立宫殿群。多尔衮沿用以前建制。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这里改为玛噶喇庙(梵语,意为大黑神,1776年改称普渡寺)。直到解放后六十年代这里仍有喇嘛居住。普渡寺内建筑现存山门殿、大殿及部分配殿。大殿面阔七间,抱厦面阔三间,基座高大,大殿基础高出周围地面一丈多,建筑宏伟。今为南池子小学使用,1984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底居住在南池子普渡寺及庙台的186户居民已经全部搬迁,原设在寺内的小学也已迁出。普渡寺将重现明清风貌。
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的饶余郡王府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睿亲王爵位,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最后一代睿亲王为魁斌。其子诗人金寄水与他人合著《王府生活实录》中就追述了睿王府的生活场景,现址为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旧物中只有后寝殿(今为礼堂)基本保持原样外,其他均已面目全非。
举报
现在正在修缮作为北京市地税展览馆
殿内的谜还没解开呢~估计不会开放~
现在百家讲坛正在播《正说多尔衮》
里面挺不错的,值得看看,免费开放的,还免费送你门票
没见过大殿里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17 22:06 , Processed in 1.15509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