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书院 中国的书院,起源于唐朝,完备于宋,盛于明清,书院是中国古代除官学和私学外,另一种教学形式,在唐代为官方藏书,及修书之所,后至宋成为私人讲学之所,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不以入仕为目的,讲究传授真是的学问及培养良好的品格,到元代北京开始出现书院,但这时的书院逐渐官学化,书院学习开始与选吏为官相联系,明清时书院在北京遍及京城各州县,彻底于科举选拔相挂钩,到清末列强入侵,教授儒学的传统书院基本转变为西式学堂,历经千年的书院也与科举制度一样宣告结束 |
元明清北京书院概览 |
朝代 | 名称 | 地点 | 概况 |
元
代 | 太极书院 | 元大都 | 杨惟中所建,收藏的图书多达8000余卷,聘请大儒赵复、王粹担任主讲,召收学生达百人。以传播程朱理学为主,太极书院对理学在北方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书院在明代消失。 |
谏议书院 | 昌平县 | 元文宗天历年间昌平驿官宫祺奏建,为纪念唐幽州昌平忠臣刘蕡所建,因其生前有功于世,死后被追授谏议大夫,此书院为纪念先贤而立,因此得名,后此书院多次废弃,乾隆年间重修,改名燕平书院。 |
文靖书院 | 房山 | 元初,房山赵密,贾壌建书院,教授乡里,元顺帝,诏赐匾额“文靖书院”,书院至清雍正年间废止。 |
明
代 | 首善书院 | 宣武门东大街 | 明天启二年(1622年)都御史邹元标、副都御史冯从吾建首善书院,抨击时政,映射阉党当道,遭奸臣魏忠贤记恨,魏党传出 “宋室之亡,由于讲学”,后邹元标遂被罢官。又矫旨毁全国各地书院,禁止讲学活动,书院被封,藏书被焚毁,虽然首善书院从建立到废止仅短短20个月,但是其所表现出与东林书院同样的与黑暗作斗争的文人气节,为世人所敬仰。 |
通惠书院 | 通县 | 嘉靖二十八年御史阮鄂建,因临近通惠河,所以因河得名。后逐废,前后共存15年。 |
双鹤书院 | 通州张家湾 | 万历年间淮抚李三才建 |
白檀书院 | 密云县
| 明朝万历年间,按察使王见宾到密云去视察,发现当地近30年来读书人没有中过举人的,更别说考中进士了,为此他设立了白檀书院。万历二十二年,密云县令康丕杨重修,授业讲学,因密云汉代称白檀县,所以由此得名。 |
清
代 | 金台书院 | 崇文金鱼池 | 金台书院的前身系降清明将洪承畴的私宅--洪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顺天府尹钱晋锡设义学,收孤寒生童就读。从此,恬静的庄园有了琅琅读书声,成为京师义学的所在地。康熙特赐御书“广育群才”匾额。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式改名为“金台书院”。此书院与官学无二,为士子准备科考的场所。 |
潞河书院 | 通州 | 清康熙五十九年(1780)仓督张仪朝、通州知州朱英创建于西门内,因经费不支,一年后即停办.乾隆二年(1737)知州韩亦诗重建于城东南文昌阁.二十三年延请庶吉士董元度为院长,办学有方,一时称盛.三十一年知州万廷兰合新旧二城为一城,在空城基南另建书院,仍名‘潞河’,不到三年即拆毁。肄业者仍在东南角楼文昌阁院中就读.四十三年知州高天凤因文昌阁书院倒塌,学无固定场所,乃选择学官西文昌祠为书院.四十六年通永道李调元购买天恩胡同房屋一所.改建为书院,仍用原名。光绪四年(1878)改为鸿文社.经史校勘家张云章、进士王茂荫曾先后在此掌教 |
卓秀书院 | 良乡 | 道光二十七年,知县程仁杰修建,属官办书院。 |
云峰书院 | 房山 | 云峰书院前身为房山义学,乾隆十八年知县邱锦改建为书院,在嘉庆,道光年间数次重修,性质属官学化书院。 |
蒙泉书院 | 顺义 | 同治七年知县王尓琨建,在顺义县儒学明伦堂后,属官办书院。 |
近光书院 | 平谷 | 道光二十二年,知县曹擢新创建,为官办书院。 |
温阳书院 | 怀柔 | 在清怀柔县衙前,原名螺峰书院,光绪七年知县严喧重建。 |
燕平书院 | 昌平 | 燕平书院 在北京昌平.原名谏议书院.元泰定间建于城西南5公里处,祀唐谏议大夫刘蕡,故名.设山长主之.明景泰中废.清乾隆:十三年(1758)知州芮泰元重建于城内学宫西,改名燕平.四十五年知州归景照重修.时有地499亩及地基、房舍等,年收租钱121465文,以供经费.道光二十年(1840)谕赏官地2650亩余,年收租钱409540文.二十四年知州雷致亨重修,井订章程规定:择“文行兼忧科甲出身之绅士”任院长.以掌教学。委官学教官为监院,以掌院务.另选城内老成殷实者2人为董事.经理田产.取本籍生员正,副课各8名、童生正、副课各5名.每年初由知州甄别,凡不及与考者,准于月课时报名补考,列为外课.外藉生童一概不得与考.每月初三官课.由道州按月轮流扃试;每月十八斋课.由院长扃试,皆由知州评阅,分超、特,一三个等次榜示名次.副课、官斋课连续3次考列超等者,升正课.反之.正课降副课.肄业生岁科第一或中举人、进士者.分别给花红大钱、贺仪银,以资鼓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