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X. I, s* O- E! P' T
从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北京人”、“山顶洞人”到今天在中国陕西、山西部分地区在窑洞中生活居民,说明人类在洞穴中栖居的历史,已达十万年之多了,而且在洞中生活对人身健康也有一定妙处。而在北京延庆西北的古崖居山洞,为什么曾经辉煌过,后来又没人了呢?这此洞穴到底反映的是何朝何代人类的生活方式?近日笔者驱车前往一游,点滴印象辑录如下。 5 b- U# y6 H( f l6 C, ?' q
一、开凿工程,小有规模 - c+ S5 f' `# p
古崖居是一条不到10米宽的峡谷。沟坡两侧,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雕凿的大小不同的石屋。古崖居依其开凿的石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以分成前、后两个区域。据有关人员统计,前沟南、北、东三坡建有91处石屋;后沟东坡一处建有26处石屋;石屋一般高1.8米,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两暗的三套间居多。共计117处石屋(亦有人统计为140多个石屋)。古崖居石屋的洞口毗邻,位置错落有序,全部石屋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可能是为了便于管理,在这个居住区的主道狭窄处还开着类似传达室的石屋,被景区号称为两道“关口”。
- F! E7 `( I. }+ `, s 古崖居的山坡为花岗岩构造,石质虽非特别坚硬,但如在平坡开洞也有一定难度。不知这是多少年前、何人、历时多少时间所干的工程,如果按当地最流行的说法,为唐末西奚族人所建,那么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需知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开山顶多不过是用铁钎、铁锤而已。峡谷洞穴中,目前也没发现用炸药炸的痕迹。有人估算,这里的总开石量达3000立方米到4000立方米,起码需要100人,不间断地开凿5年至6年!人类早已有了筑房而居的历史了,应当说在房子中生活比在石穴中生活更舒适,建设也更方便、省力。近现代,即使要挖窖而居,也多在土山之上,如晋、陇之窑洞。何人、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工程量在山岩上建造房屋?是族群的生活习惯?还是为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环境(如战争等)所造成? " k3 d" \2 e+ d! [( i( _
蹊跷! $ N0 \5 \$ g6 a E( D
二、人类生活,遗迹颇多 - q; I" m: ]8 a4 [
古崖居留有许多的人类生活痕迹,如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石屋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人测了一下,火炕的长度大多在1.6米左右,石屋的高度也在1.7至1.8米左右。于是还有人推测,在这儿居住的人身高多数为1.6米。有马槽的石屋为马厩,看面积可容四五匹马。在其前山区沟底路边,有一口水井和一盘磨的遗迹。在后山大片居室的下边,有一盘石碾的遗迹。在景区不远的入口处,还陈列着一个一看就是连“仿品”都称不上的奚王马车。 ! W- c( A/ `0 O3 ^4 v6 Y9 ]7 L1 J
人类生活无非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衣、行痕迹,在此除了一个后人想象出的一个马车之外,几乎没有。而食和住的痕迹,在此处比比皆是。而且还有能反映出前人生产方式的饲养牲畜的痕迹。所以,尽管这里没有发现文字、岩画、碑帖等方面的石刻,但从有关食住及其它的遗迹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里曾居住过一个数十人或几百人的群体。 - E+ ^; l, m4 L6 z; a% _
三、石居起源,众说纷纭 ( ]/ c, Q% f/ Q* U3 i) t( @
如此工程,始为何人所建?由于此处除百余洞穴,其它能说明历史情况的信息留下甚少。所以目前对此石居村落的起源和在此居住的人群情况也众说纷纭。粗略归纳,有以下几说:
2 d* }/ f6 _5 e3 o& l4 g# p 一为西奚族聚居地说。史书《新五代史》《新唐书》等都有延庆地曾有西奚族活动记载。《新唐书》曰:“其君长常以五百人卫牙中,余部散山谷间``````稼释收获后,窑山下。断木为臼,瓦鼎为食,杂寒水而食``````其马善登高,其羊黑,盛夏必徙冷径山,山置妫州西北``````去诸引别部内附,保妫州北山,是为西奚”。有人考证说,妫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延庆一带。时为唐朝晚期,住在这片山崖上的奚族,曾在石屋里烧火做饭,在下面的马厩喂牲畜,举行祭祀、集会等活动。 这是较流行的说法。但史书并没说西奚人居在山窖中呀!此说法难说正确。
* [4 b6 p; [- b( B. R+ j 二为屯兵之所说。认为附近有烽火台,此为守边关的军营地。 * e% F: u! v, t$ m8 Q6 o1 x
三为绿林好汉山寨说。
1 K9 @0 B/ }, A) C# H 四为屯粮之所说。 ! f# E8 f; y- h4 t% z% F+ l) l
有史家学者说:对不明的历史遗迹,要“大胆设想,科学求证”。循其原则,西山角也增加一说——监狱说。古代某朝,此地为关押犯人的监狱。犯人被强迫开凿山洞,作为惩戒。久而久之,形成这片崖居。 ' T7 ?/ w; D V: R% j
历史真相如何?还是请朋友们亲历考证一下吧! . q. b7 ~8 G: e2 D* J
) o/ {: ~3 y7 s6 w
6 d( c( f* i: w9 [诗曰:山峦掩萃石坡耸,可闻铿锵钎锤声。
7 x" w6 M& z3 d5 e' K5 y 何人造居存静谷,迷团释解待后生。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原创]延庆古崖居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