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4 n" T5 v! @+ {) I 位于北京东城后圆恩寺13号的茅盾故居,是茅盾于1974年至1981年居住的地方。茅盾于1981年逝世后,这里被辟为茅盾故居,向公众开放。 - O- \( J9 Y; ~7 w/ J4 o' n! q
茅盾故居的大门茅盾故居位于后圆恩寺胡同的南侧,大门开在东南位,门楼为仰合瓦清水脊的如意门,进门后在东厢房耳房的山墙上,有一影壁,影壁上镶嵌有邓颖超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院子是一个比较局促的两进四合院。前院主要是倒座房,正房及左右耳房和东西厢房及耳房组成,前院的庭院里搭有葡萄或紫藤一类攀爬植物的架子。后院为后罩房以及左右各一间大小的厢房。前院与后院的连接是通过东耳房的一个过道。在东厢房的东面还有一排狭窄的小房,想是充分利用院落的空间。整个空间显得比较狭窄。
% f: n% q9 E4 {* w. y) f* Q( u 茅盾故居中的正房和东厢房开设陈列室,展出茅盾的生平和著作,西厢房和后罩房为起居室和卧室,书房,现恢复复当时的陈设,以供观瞻。庭院里在正房前面设置了汉白玉的茅盾半身像。 8 t2 ^9 _8 P6 r/ w6 s1 ?" n" u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21年组织文学研究会,改革《小说月报》,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鲁迅一起团结广大进步作家,为反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以自己的笔,推动抗战文艺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以来他长期担任文化部门的领导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保卫世界和平,献出了全部心血。 ' C i) @7 C& ^% H8 x
茅盾一生,坚持真理和进步,追求共产主义。他的作品始终鞭挞黑暗、鼓舞人民,曾帮助促进几代青年革命化,还将继续教育和鼓舞我们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