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明年7月完工!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了祖国各地,大江南北!在全国人民为之"震奋"的同时,据说也有不少人在冷静地思考着一些问题! 大剧院主体投资26.88亿元,外围工程由北京市投资8亿多元,正式营业尚需开办费3亿元。整个项目共需资金38亿元,分摊后每个座位平均造价70万人民币。) 就拿这笔主体投资26.88亿而言,可以帮助三、四个西部省份完成“两基”攻坚(如人口2500万的甘肃,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建设,所需费用为9 亿元) 一、新建<国家大剧院>的决策过程仍然无从得知? 因为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国库的钱,又是公共建筑,无涉国家机密。因此,应该公布大剧院从构思到决策的过程,以教育人民,儆尤后人,学习和了解科学决策的过程。 二、国库要继续补帖门票? 那么大剧院将来的门票该卖多少钱呢?媒体没有介绍,我们不妨做一个推理。前几年投资5亿元建成的上海大剧院正式演出票价是100元到800元,国家大剧院投资38亿元,以投资金额判断,平均门票低于1000元肯定赔钱。我国剧院演出的一大特点是官员和关系户免费,据说组建人员从建院那一天起就打算由国家补贴实行公益票价。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从出娘胎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赔钱,而且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因为要走低价位路线,门票要政府“继续补帖”。如果说政府补帖城市居民种种基本需要,尚属合理,但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政府却连城市人看戏娱乐的钱都要补帖,城乡差距缩小之类,从何谈起。 三、谁需要国家大剧院? 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到底是国家文化部门需要,还是北京市需要。是全国人民需要,还是北京人民需要?
四、开办费仍然没有着落。 “最麻烦的是没有开办费”。几十亿元的工程,却最后因为开办费的问题,使人员培训没有着落,则运营、维护,能保证不出问题吗?国有资产流失、损害、缩减寿命,不都是自然的吗?既然20多亿都拨了,必要的开办费,就应该及时拨付,否则同“运十”因为几千万油料费下马有什么区别。
五、为什么艺术而设计? 国家大剧院最大的舞台,是“留给芭蕾和歌剧的”。可见,从一开始,就是西方文化的崇拜者们,主导了歌剧院的设计和建设。给中国本土艺术留了什么位置,不知道!
六、对北京其他剧院的替代效应还是被其他剧院替代? 国家大剧院吃不饱,物不能尽其用,是国家大剧院还没有开张,就明摆在那里的宿命。演歌剧,有保利和展览馆剧场,何必大而不当的国家大剧院。交响乐,有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何必国家大剧院。小剧场,谁会去国家大剧院?可能是这样一种思维主导决策过程: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所以必须有一个同国家之大相配的“国家大剧院”的剧院?照这样的思路,那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同国家之大相配的“国家大厕所”呢? 七、每天电费十万与每年的维护费? 这么大一个堂皇的资产,文化部和北京市都没有意向接受,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 接受采访者说,“社会上说每天的电费十万?倒没有这么多!”。但比这少不了多少。每年的维持费以千万计,大概是不夸张的,难怪北京市不求所有,文化部应该当仁不让却表明“不争”,真是老子的好徒弟!估计又是一个大官司! 八、光反射对附近造成的污染? 语焉不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个问题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 九、清洗问题如何解决? 在北京这样一个风沙、泥土如此巨剧烈的地方,玻璃面的墙体如何保持光洁和干净,实在成了一个大问题。设计成这样的外形,竟然在这样一个风沙巨大地方的决策部门获得通过,国人的智力确实将为外人笑,但清洗保洁问题,确实将是长期的问题。 十、据说推动了中国建筑设计风气的改进?中不中洋不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