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军在北京呆了四十二天 部队迅速失去战斗力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死,无嗣。遗诏由其弟信王朱由检袭帝位,年号崇桢。崇祯认识到明王朝危机的严重性,所以致力于整顿。由于朝政已病入膏盲,无药可医,再加上崇祯本人生性多疑,苛刻寡恩,宠信宦官,无知人之明。在位十七年大约任用了五十名左右的内阁辅臣,所以越整顿问题越多。政治、军事、经济,均爆发了总危机。满清崛起后四次挥兵进入长城,兵锋竟达山东济南。张献忠(大西军)、李自成(大顺军)领导的农民起义震撼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为了抵抗清军和镇压农民起义军,明王朝加征了辽饷、练饷、剿饷,对农民的盘剥走上了杀鸡取卵的道路。再加上天灾频仍,水旱并至,农民除了起义之外已无生路。在李自成“均田免赋”的号召下,纷纷“迎闯王”,以求“不纳粮”。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由西安兵分二路向北京进发,三月十六日,包围了北京。三月十八日傍晚攻克广宁门(今广安门),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十九日晨,大顺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大明门,占领了紫禁城。 大顺军占领了北京后,明朝官员大部分投降。李自成甄别录用了二十九名四品以下的官员。又通过开科取士,录取了五十名举人,分别量才授职。裁撤了明王朝的骈枝机关,把几万名宦官逐出紫禁城。以刘宗敏、李过主持“比饷镇抚司”向明王朝的皇亲、国戚、高官、太监、富贾追索脏银助饷,共获白银七千余万两。开铸钱局二十四所,发行永昌通宝,提出“平买平卖”。释放了刑部、锦衣卫中关押的“犯人”,处决了一批民愤极大的明王朝贪官污吏。这些措施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欢迎。 李自成进入北京的目的是夺取崇桢的皇冠,并获得巨额银饷,然后富贵归乡,认为“十个燕京也比不上一个西安”。所以进入北京后并不重视政权建设和抵御山海关外的满清。而是急不可待的“追脏助饷”,并把“迫脏”的范围扩大化。 吴三桂屯兵山海关,“六军素缟”,招示天下,要“报君王之仇”。李自成想命刘宗敏或李过赴山海关迎战,可是二人均不愿前往。李自成只好亲自率兵六万人出征,主力部队仍然留在北京。并携同吴三桂之父吴襄和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一同出征,想利用二人挽回局势,继续招抚吴三桂。反映了大顺军“腰缠既富,人多乡井之思,已无赴敌之气慨”。 一些官兵在繁华的都市里,生活很快的腐化了,使部队失去战斗力。山海关一战失利,退回北京后,急忙向西安转移。清军两路进攻西安,一路经榆林、延安,自陕西南下;一路由河南直取潼关。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大顺军放弃西安南撤,经襄阳,入武昌,四月下旬在湖北九宫山地区遭地主武装袭击遇害(一说出家为僧)。李自成由退出北京到消失在历史舞台,只有十一个月的时间。 从总体上来讲,李自成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虽然有极强的号召力,但也使大顺军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打了胜仗才能存在,一旦受挫,就一败不可收,故大顺军退出北京后,一蹶不振。大顺军在北京虽然只有四十二天,这四十二天使大顺军变了。由一支所向披靡的雄师,变成了一支一蹶不振的弱旅,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也实在令人深思。(作者:方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