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s,很高兴再次见到你,老北京网是个大家庭,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 l/ I( A8 k) l 在你的帖子里,你引用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好吧,我们姑且承认我们是“叶公”
- u. h/ S1 s/ g1 _但在我们承认自己为“叶公”的同时,我想先给你讲个故事,希望你认真听:
4 R9 f* o: `" E5 e 邯郸学步
( u) Y. l: p4 C! V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1 @* V5 {1 y: W3 \" h( ?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3 {1 A, H# K8 q* ^, k+ v2 C/ z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5 q& E- K. ?1 \/ m/ u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 Z1 z& [ z1 y8 ~& c' y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 r5 b# p1 c) j: r( \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6 F/ C, H8 o0 q+ H1 ?! D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7 v( D$ d: D& B3 |6 R2 w I" j
, X: D# _- b4 Q" C 其实,这个故事代表了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心态,我们可以在西方许多国家看到这样的中国人,他们拼命的穿西装,说英文,简短节说吧,吃喝拉撒睡,全和外国人一样,外国人摔个跟头,他们都得跟着学人家摔倒的姿势,这些人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得到承认,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西方人,但是在人家的眼里,他们始终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当他们发现自己这种宠洋媚外的行为得不到认可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他们再也无法得到中国人的承认,因为他们已经不会用筷子,不会说中国话了。他们的可悲下场,不正是“邯郸学步”的翻版吗?; d% {1 }5 ~! w- s( k. V( z/ \* Z- B
可怕的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渗透到了国内:成片的传统民居,在推土机的轰鸣下灰飞湮灭,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模仿纽约,模仿伦敦、模仿悉尼出来的不伦不类的建筑,好象北京要得到承认,就必须得和纽约、伦敦、悉尼、完全一样,那才叫国际化大都市呢!结果呢,好东西没学来,把自己的优良传统也丢了。我也听说过,我也看到过,一些在本国混不下去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受到了总统极的待遇,个个都被中国某些人捧的跟皇上似的,外国人先进,发达,都是富翁,那个“蛋”的设计师我就不说了,记得一个外国的三流足球运动员在中国卷够了钱回国后对自己的同行说:“这里人傻,钱多”,可悲!可叹!我们一部分中国人,已失掉了自信、自尊,迷失了自我,而自我的迷失,正是从语言、建筑、饮食等我们身边的各个方面开始的,提醒那些管纸张叫Paper,住在锃光瓦亮的写字楼里,吃什么西式大餐的中国人,迷途知返吧!* ?) g) r5 ]+ d+ B, ^1 q
再有,您说我们是“叶公”,但我郑重的告诉您,我们是真心的“好龙”,我有发言权,因为我就出生在四合院里,我也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才离开了那里,住进了“鸽子笼子”,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套自己的四合院,街坊四邻都是可爱的、朴实的老百姓,我知道,你又来了,“现在还有老大妈三九天拄着拐杖出来上厕所呢!他们住的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关于危房改造的问题,北京完全可以在保留旧有胡同格局纹理的基础上,改造危房,和有配套齐全的市政设施,问题在于改造者是否是真心的想去保护传统、保留传统。你说我们住在楼房里,成天说四合院好,是叶公好龙,我请问大家,现在有多少人,因为开发商的野蛮占地而被赶出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大杂院,拿着可怜的报酬去购买了,被迫住进了很有可能是豆腐渣的楼房,我想问问您,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临,请问究竟是豆腐渣先倒下去呢?还是大杂院先倒下去呢?好好想想吧。因此,我认为我们老北京网的同志们,都是真心实意的“好龙”,我们爱北京那精美的四合院,热爱幽深的,富有人情味儿的胡同和那里朴实的人们,我们都是爱国,爱北京,流着炎黄子孙的血的——中国人叶公!$ A* k+ d& P) W& Q/ ?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谁应该对元大都以前的北京文化负责呢”这个问题) r0 C% J B' H% [& }
看到你这句话,我有些许的高兴,因为你好歹没说出“谁对猿猴在树上之前的文化负责呢”,你看问题已经比以前要深刻了,在元大都以前,春秋时燕国的蓟我们不提了吧,拿金中都来说,我相信也是非常美丽和适宜人民居住的一国之都,但作为元代的统治者,他们没能留下这座美丽的城市,而是推倒重来!结果呢,他们统治中原,只有短短的不到98年,就回了老家(我特别声明,本人没有歧视蒙古族同胞的意思,我只是谈论历史事实)。大家都看过中央10热播的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吧,“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四个超过200年的大一统王朝:汉、唐、明、清。”我们想想:这四个朝代的统治者,哪个不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才做稳了江山,明成祖朱棣没有把元大都全拆了重建,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在保留大部分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我们再看看和元代统治者同为少数民族的满族吧,他们更是大度的全盘接受了北京城,康熙皇帝熟读四书五经,乾隆更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汉语诗词最多的皇帝,他们如饥似渴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了这296年的江山啊!当然,清朝的成功还有其他很多原因,但是,注意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短命的王朝,秦始皇焚书坑儒,15年,完蛋!项羽纵有力拔山兮的气概,但他火烧阿旁宫,践踏劳动人民的血汗,失去了民心,乌江自刎。元朝刚才说了,还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凡是任意践踏“元大都以前的北京文化”的统治者,有哪一个活的长的?还有烧了太和殿和承天门(天安门)的农民李自成,他当了十几天的皇帝来着?哈哈,因为太短了,我记不住了。那么谁来对元大都以前的北京文化负责呢?从直接责任人来说,就是当时的,元朝的统治者。我们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子孙骂我们:他们要对XX时代的北京文化负责!他们就是拆了美丽、壮观的明清北京城的刽子手!我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有那么多成功的经验,和毁坏传统文化导致灭亡的教训,为什么,现在的一部分中国人,不去照照历史的镜子呢?
9 c9 h7 x3 m" E% [6 }待续...... . \8 w0 i- H8 z
在这里,我再一次向jams同志表示歉意,我这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的,但我一激动就爱说些粗话,但我们绝对是限于学术上的争论,我想我的观点一定也有不完善、甚至不对的地方,希望你给我指正,当然,你的论点和论据要有根据,有说服力,别再来什么阿富汗山洞游,或是把我们老北京网的同志比喻成“叶公”了,如果还有什么想直接和我说的,我的QQ:52465950,我的电子邮箱:fg1532@sina.com。 ( d& z$ N# Z- m' `(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6 16:30: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