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7-12 15:21 作者: 姜晶晶
东单麻线胡同26号院,炎热的下午。院门前一架木梯,两名工人正站在上面,给老院的屋顶重新挂瓦。一旁新抹的水泥墙,依然散发着潮湿的泥味,另外一名工人正小心翼翼地在墙上勾线。沿着仅仅十余米长的胡同向东,拐进南北走向的侯位胡同,两侧新抹的青灰砖墙和粉刷一新的漆红院门同样散发出一点旧、一点新的味道。水泥堆前,一个简陋的木牌,在向过往行人和胡同的居民们宣告:胡同正在整修。 “这些老院已经年久失修,工程量还挺大的。”施工队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是按照街道的要求,主要对麻线胡同和侯位胡同的门脸进行整修,一个月下来,工程过半,还在继续。“一些地方的整修方案还在制定,比如前面的居易里巷。” “原来墙皮都脱落了,现在统一重新抹上了泥,看上去新多了。”19岁的李燕一年前从山东来到北京,在侯位胡同内租了一间房开了个便利店。在她的眼里,新胡同比原来更加整洁、漂亮。 可是胡同内的一些老人却免不了一声叹:“街道出钱把公房私房都统一整修,也是一件好事儿,可是你看这斑驳的院墙上,还有历史的痕迹呢,如果重新抹墙,肯定就要被覆盖了。”在麻线胡同内居住了40年的王先生指着居易里巷内的院墙,颇有感触地说。 “现在的麻线胡同已经是半截胡同了,掐头去尾的都被盖上了楼,原来的3号文保院和麻线胡同小学都不复存在。就剩下5个门了,30多户居民,老北京的住户也只剩下七八户,大多都被外地人租住了。”言语中,掩饰不住失落。 王老说自己不是没有楼房住,可是在胡同里住了40年,剥落的一砖一瓦,都是留存在心里真实而永久的记忆。现在胡同虽然翻新了,可是从前的生活痕迹却都被覆盖,再也触摸不到。“看这院墙两侧的花草,也是我亲手栽的。”王老久久地凝视着墙根,自言自语地说:“也许再过些日子,它们也要为新院墙腾地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