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司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儿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正所谓“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 是也。闲了,逛逛大栅栏,喝一碗茶、听两段戏,美!饿了,吃半套全聚德烤得油汪汪的肥鸭子,更美!临走再捎几匹瑞蚨祥的绸缎,那就美得没边儿了!可是如今,这些美景正从我们的眼前消失…… 2004年的雅典,是各国游客心驰神往的圣地,奥运会的到来使这座古城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不过繁华的闹市并没有受到特别多的青睐,倒是略显破败的宫殿、城墙、雕塑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各种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三五成群地徜徉其间,感怀历史,也享受着这座古城独有的魅力。 2008年的北京,将成为又一个世界聚焦的地方,我们用什么迎接八方来客?什么才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宫廷VS民间 多少年来,对宫廷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我们斥巨资修缮众多宫殿、庙宇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些角落,比如大栅栏。 其实把大栅栏这样的街区说成是角落多少有些不公平,曾几何时它们才是京城真正的热闹所在,养花的、遛鸟的、斗蛐蛐的、打把式卖艺的,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六必居、同仁堂、内联升、瑞蚨祥更是这里繁盛的象征。只是昔日繁华之景都成了过眼云烟,大栅栏也要“改头换面”了。 拆!拆!拆! 近日,我们来到了前门的大栅栏,从前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热闹街区被防护墙围了个严严实实,拆迁改造成了这里的主题。大小店铺多半门庭冷落,有的干脆闭门谢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间茶楼的台阶上轻摇着蒲扇,见我们拍照,老人一阵唏嘘:“没什么好拍的了,都拆了。以前这儿可热闹着呢!瞧瞧现在,拆得什么都不剩了。” 拆迁现场,遍地残垣断壁,一位正在搬砖的工人告诉我们,这里的很多店铺和民房都要拆除,部分还要重建。像同仁堂一类的大店倒不用担心没有安家之所,那些街边小店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由于资金有限,很难在别处找到合适的店面,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彻底消失的命运。一家京城闻名的卤煮火烧店的老板说:“最近一段时间来吃卤煮火烧的人比平时多了几倍,有些甚至是从四环、五环以外赶来的,都说怕是以后吃不到了。”店老板的口气饱含着伤感。 北京的符号 什么是北京的符号?这不只是刚刚结束高考的北京考生思考的问题,更是全北京人要思考的问题。故宫、天安门、长城……仅仅这些吗?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座座钢筋水泥大楼拔地而起,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比比皆是,我们的耳边眼前每天都会出现现代化的标志,然而这些却不能算是北京的符号,如果这些也算,那么全世界不知道会有多少个北京。 而胡同、民居、老字号这些正在消失的东西却是实打实的北京符号,因为他们记载着京城的历史,蕴涵着京味儿的文化,传承着古色古香的京腔京韵,同时,他们也是吸引外国游客的亮点。2008年,将有数百万外国游客来到北京,他们不是为感受北京的现代化气息而来,那些他们在纽约、在香港见得够多了。他们要体会的是最寻常的百姓生活、最朴实的风土民情。 在大栅栏的一家包子铺前,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对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垂涎欲滴,想伸手去抓,又怕被烫着,只能急切地问:“How much?How much?”小小的包子对她的吸引力远大于不远处的西式快餐,同样的,原汁原味儿的大栅栏才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