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0日首博《传承人与学术界的对话》 张巍的发言稿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9种民间现状、问题及解决方式 1、传承的含义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的受到了很大关注,政府及社会各界有关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深入挖掘出一批有保留价值的文化遗产项目,并通过出版、表演、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展示。藉此向外界传递保护的信心与决心。 但传承的概念并非是传递和继承。更重要的是承,承载,承载这种文化的土壤。 现在有关部门大量的去寻访民间工艺、手艺、技艺,从传承的传字上作了很多工作,但在承的问题上工作并未开展。越来越多的老技艺失去了欣赏它的人,失去了它赖以滋生的土壤,逐渐走向衰落。如果一种文化发展到外行看热闹的时候,那么它已经离消亡不远了。简单的例子:一种老技艺表演时什么样的动作真正是值得叫好的,一般人已经很难说清了,很多人只是起哄的喊好,而非真正为技艺感染所赞叹的叫好。内行看门道,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行家,但我们真正缺少的是懂得欣赏正宗文化的群体。这也是在承的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的。 而这种承载培养也不时能由政府工作所完成的,需要政府对从事文化承载培养工作的社会团体及个人给予从政策上、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只有依靠民间的力量才能使承载工作进行下去,也才能使政府作的传和民间作的承完美结合,将传承延续。 2、文化遗产的普查制 现在非物文遗采取申报制,看似成果卓著,但这种申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的发展与延续。非物文遗每年按照一定数量申报,但民间的这种文化与能够成功申报下来的文化数量相比是几何倍的,可能在到了能申报的这天的时候,这种文化已经消失了。没有达到保护文化的初衷。故此建议文化遗产申报制应该立即取消改为普查备案制。建立科学的数据资料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发现马上要消亡的文化抢救性的保护。像春节这种在有几千年也不会消失的文化让位于即将消失的文化,体现出遗产保护的特点,而非取悦大众的娱乐心态。 3、文化遗产认定专家资格 现在评议文化遗产资格的专家很多,但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去认定一个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课题。因为每一种文化就具有其特殊性,而从事研究的专家又很少,但在认定过程中程序上又要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共同签字才能成为依据。这样就造成了少数内行专家和一群其他行业专家共同评议,使很多行业特有文化的精髓在专家的评议过程中被过滤掉的情况屡有发生。 文化遗产认定专家资格应该建立社会推荐、及个人报名系统,并经公示达到一定支持率后才有资格进入专家库。而非政府为某一文化评议而临时凑起的指定专家组。从而避免外造成行指导内行的尴尬局面。
4、传承人及文化正宗性认定的问题 从事同一行业非物文化遗产发展的人有很多,现在的政策是指定传承人政策,导致其他从事同一行业的人无法发展。在这种特殊行业中,每家都是有独门秘方或技艺的,不可能公布,也不可能做到行业统一标准。这就造成了正宗性认定的问题。政府认定的民间不承认、同行不承认,民间或同行公认的又不在政府目录上。按照这种做法发展下去相互指责、内部分裂不可避免,对文化遗产的发展埋下了病根。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文化物质遗产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圈内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的叫成非文化物质遗产,听起来很可乐,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文化在搞申报时为了适应申报程序或申报后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以传承人自居,不物正业,甚至还将文化做了些变形,使文化的含金量降低,导致社会上这种叫法流行开来。所以文化管理部门要适当调整工作程序,在不背离总原则下最好能做到一种文化就其特性单独制作一种特殊的申报程序,并在申报成功后加强对传承人的管理。让文化做到申办前后的一致性.并杜绝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文化。 6、非物文遗与物质文遗的关系 近年来非物文遗保护的社会关注度大大高于物质文遗保护的关注。现在情况看来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远远大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证明:非物文化的生命周期与物质文化生命周期是画等号的。因为非物质文化产生的土壤就是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地区、一条街道、一种特定物质文化环境造就一种非物质文化。而随着这个区域因为城市改造消失,这种非物质文化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则自然逐渐走向消亡。所以说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更大力度的保护其滋生的环境,只有土壤保护住了,文化的根基保护住了,文化自然会枝繁叶茂。 7、非物文遗研究专家的保护问题 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问题从政府和社会得到普遍关注,关注的结果使很多传承人得到了很多实惠,但现在忽略了对专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们的关注。缺少了对专家的关注,使得文化不够完整。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专家们毕生的研究成果,那么这种文化只能是停留在最底层的文化,也是俗语说“拿不出手”的文化。 我们有的专家用数十年研究的心血结晶因为经费或其他问题无法出版,导致了给后辈留下了很大遗憾。希望有关部门对研究的专家们也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从研究经费到工作便利上要给予充分的保障。使得专家们能够安心研究,从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做到一种文化背后都有几名专门从事研究的专家群。 8、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街头文化的消失。 在老北京时期,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的手艺和吆喝的市井声音,但现在只能在一些表演中才能看到,失去了这种文化的历史意义。商贩不再靠贩卖商品挣钱而是靠贩卖声音挣钱,对这种土著文化背景及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伤害,使这种商业文化偏离了创始的初衷。而恢复这种文化又存在种种难度,目前政府有关部门以影响市容或卫生、安全角度禁止这种商贩按照老北京传统商业习俗沿街叫卖,造成了文化因为政策因素无法延续。而目前表演性的市井文化也将从受众普遍熟悉逐渐到因为文化远离而失去其受众基础,最终命运导致文化消失。 9、文化遗产的推陈出新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观点,在传统技艺、工艺、习俗上要推陈出新,要玩花样。此举大可不必,因为很多正宗的原汁原味的文化作为年轻人都没有见过。很多老专家怕老文化年轻人接受不了,在展示时总想在里面加上新意及现代元素,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样做的后果是对年轻人产生了误导,他们会认为改良的文化就是我们祖先遵循的文化,在文化的传承上走向岔路,更可怕的是会误导年轻人的下一代。曾经作过小范围的调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是原汁原味的文化,不要任何一点改良,因为没见过的对年轻人来说就是新的。而改良过的在年轻人眼中对比现在常见的文化是种不伦不类的文化。所以推陈出新宣传文化在目前看来并不适用。 张巍
|